287 換人

字數:7699   加入書籤

A+A-


    抖音一直很克製。
    不管是資金的使用,還是流量的導入,又或者對日活的統計,臨港既沒有肆無忌憚,也沒有一味的跟蹤對手,就是打算在全年最特殊的時節把所有子彈都打出來。
    自進入一月以來,像Wifi萬能鑰匙,它的界麵幾乎成了第二個抖音,傾盡全力的為碳矽“太子”導流,一度讓各個軟件商店多了不少差評。
    同時,Wifi萬能鑰匙還暫停了正在合作的廣告商單,改由後麵延續三個月作為補償。
    作為一款幾乎也算是和移動互聯網共同發展的軟件,它在“軟件矩陣”時期就一直在用戶發展規模上領先,單論這一點也在移動互聯網APP陣營裏處於第一梯隊。
    隻是,就像迅雷一樣,這種打開就是為了連網的工具類屬性讓它一直沒什麽太多的存在感,很多時候在互聯網相關輿論與報道裏也隻是充當移動APP發展迅速的一個例子。
    截止到2015年1月,Wifi萬能鑰匙已經擁有超過5億的用戶,月活也能超過2億,但整個團隊實際上隻有不到50個人。
    這個春節,這不到50人的團隊瞧著自家軟件被殺雞取卵式的使用,都覺心如刀絞。
    軟件一點,先開屏來個抖音廣告,進入頁麵,絕大部分屏幕都被抖音精挑細選的15秒短視頻所占據,隻留給wifi列表兩條的瀏覽空間。
    這還叫什麽wifi萬能鑰匙,可以直接改成抖音萬能鑰匙了。
    然而,團隊裏的抱怨是無法撼動公司最高戰略的,連傳都傳不到俞興的麵前。
    抖音一直在保障日活的穩定與增長,軟件的用戶總量在2014年最後一天隻有2150萬,但到了2015年1月,第一周的時間便把這個數字提升到3000萬。
    從1號到21號的春節恰好是三周時間,不管用戶總數還是日活數量都是每隔一周就往上漲一截。
    除了線上包括公司內部流量的全力以赴,線下推送和媒體報道也是碳矽數據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1月20日,俞興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接到了來自今日資本徐欣的電話。
    “俞總,我覺得拚多多可以試一試。”徐欣開門見山,給出一個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判斷。
    “那就太好了,徐總,我們又站在了同一陣營。”俞興頗為高興,“這對於今日資本來說絕對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春節。”
    徐欣有些驚訝:“俞總,你怎麽不問我為什麽改變了主意?”
    俞興的聲音稍微沉了沉:“因為這件事沒那麽複雜,我相信徐總到了之後自然就能看到。”
    徐欣沉默幾秒,自嘲道:“倒是我之前不長眼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徐總,我是覺得阿裏的情況是客觀擺在那的,下沉市場的存在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是客觀擺在這的。”俞興說道,“所以,這事不複雜。”
    徐欣莫名歎了口氣,隨即提到她最近在農村觀察到的抖音蔓延的情況,稱之為“像潮水一般湧來”。
    “也沒那麽誇張,可能是你在的那邊密集一些。”俞興笑道,“抖音內部的數據是這樣的,粵省、浙省、蘇省在元旦之前一直是我們用戶排名前三的省份,而隨著過年假期的開始,從這三個省份回家過年的人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很快就能把他們回家的那一片點亮。”
    他繼續說道:“我聽呂海穎說,她看了國家的統計,粵省、浙省、蘇省這些經濟發達地區也確實是豫省外出工作最多人次的省份,現在過年,回家的人自然的就把我們的軟件帶了回去,可能也就讓你覺得忽然流行和密集起來。”
    徐欣聽得一愣一愣:“你們這個還挺科學……”
    “不是科學,是客觀現實,這些隻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俞興頓了頓,又笑道,“不管怎麽樣,祝欣姐新年快樂,也很感謝欣姐願意支持我們,畢勝已經組了個團隊出來,年後就會開工了。”
    徐欣對這不覺意外,自從知道俞興與劉熾平有過交流,她就知道拚多多那邊的組建肯定不會慢的。
    她同樣給了俞興新年祝福,又抓緊在最後時間問了個可能是競爭對手們最關心的問題:“抖音現在有多少用戶了?”
    “超過5000萬了。”俞興回答,又沉吟道,“過完這個年,也許能超過8000萬。”
    徐欣之前去看快手,那邊是累積注冊用戶超過1億,抖音這是不到兩個季度就可能逼近這個數字。
    她結束通話,看著天空裏不斷綻放的煙花,再想抖音的發展,隻覺這不是如潮水般湧來,而是如潮水般襲來。
    深夜時分,徐欣在微信朋友圈瞧見俞總發的動態,上麵赫然是宣布抖音用戶即將過億,下麵評論多是震驚和恭喜。
    徐欣想了又想,估摸著偶爾吹噓的抖音或許能給對手帶來更大的壓力。
    ……
    微視在發錢,微視在集福,微視在導流,微視在推明星拜年。
    樂視也一樣。
    抖音大部分一樣,該跟著燒錢就燒錢,但在這之外依舊罕有明星名人在春節的活動,轉而是更豐富的普通用戶的內容分享與標簽挑戰。
    風俗、小年、團圓、返鄉途中、大年三十、回家相親等等等等,許許多多的內容隻要稍加引導和推流就能讓用戶感覺到抖音與“過年”這個大IP的綁定。
    以及,還有依舊具備傳播能力的央視春晚的互動合作。
    作為競爭對手,微視對於抖音在春節時的表現隻覺驚豔,而再轉頭看自家產品的內容,猛然就覺得單調和遜色不少,但是,真正讓人心裏巨震的還是俞興的“官宣”。
    古有領兵十萬,號稱百萬,現有剛過5000萬就要逼近1億的吹噓。
    問題是,抖音之前一直不怎麽談數據,不怎麽吹噓……
    劉熾平大年三十知道了數據就沒有睡好,如果抖音真要過億了,微視這4000多萬的用戶還怎麽打?
    尤其是,哪怕是同樣水平的用戶規模,日活與內容也和對方差得多。
    劉熾平是真的有些不明白,同樣是用戶,怎麽對方的日活就是要高呢?
    他在初一的晚上拉了一個電話會議,討論落後狀態下的競爭。
    隻是,這聊一句,那聊一句,始終沒有成體係的建議。
    大家是真的有些沒招了。
    流量流量給了,燒錢燒錢燒了,挖人挖人挖了,明星明星請了,技術技術上了,但微視就是顯得半死不活,很多“領錢敏感型”用戶都是領完錢就不活躍,非得等到第二天能裏繼續領錢才冒頭活躍。
    壓力便如潮水般襲來。
    劉熾平想著抖音的規模,想著企鵝可能麵臨著又一程的失利,整個人都變得焦躁起來。
    大年初四,因為對抖音發展的評估,企鵝的核心高層提前返回鵬城碰頭開會。
    這次會議成為劉熾平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或者說,轉折從COO任宇希在上次總辦會議上的反對就開始了,這次是真的到點上。
    任宇希這次不光拿著微視燒錢反落後的情況質疑劉熾平對微視的領導,還提到了他年前帶回來的與碳矽數據合作建議的批評。
    瘋了,是瘋了吧?
    昏了頭,竟然相信俞興在電商領域合作的說辭,到底還有沒有正確判斷的能力?
    從微聊對微信的競爭,到電商領域對阿裏圍剿的失敗,再到微視的合並與複活,現在是新微視在短視頻領域競爭的失利,忽然又有與對手在新電商方向的合作……
    盡管中間也有拉攏美團的這種動作,但相較於企鵝整體的情況卻還是顯得黯淡。
    任宇希這次毫不客氣的曆數劉熾平擔任企鵝總裁期間的十宗罪,直接開大認為他不再適合擔任這個職務。
    劉熾平偶有反駁,但全程都顯得出乎意料的平靜。
    Pony馬一如既往的多數時間沉默,隻在重要關頭表達意見。
    他說了一句:“企鵝現在確實麵臨很嚴峻的問題,這是我們都難辭其咎的。”
    “總體來說,我對我擔任企鵝總裁的這十年是前五年滿意,後五年失望。”劉熾平聽到掌門人那樣的表態,自己說出了一番近乎投子認輸的話,“任總批評的對,企鵝這兩年的掙紮也是有目共睹的,我要對這個情況負責。”
    他是總裁,他要負責,而且,他在推動微視複活和拿內部資源的時候就已經立下軍令狀。
    現在人家抖音都要過億了,微視還這樣半死不活的延續下去,那份軍令狀是不是需要生效?
    “不是讓你負責,是我們大家要一起來討論怎麽讓企鵝更有活力,我們的產品是不是已經不再被年輕人喜歡,這是一個很讓人難過的問題。”Pony馬不想這個時間出現如此迅疾的職務更替。
    劉熾平反而說道:“不光是負責的問題,Pony,是我確實也有疑惑了,這樣帶著疑惑來做工作並不好,但我有兩個問題需要說。”
    Pony馬猶豫片刻,還是默許著劉熾平進行他總裁任上的最後發言。
    劉熾平稍微穩了穩情緒,簡單的拋出第一個問題:“微視現在這樣做不行,那到底怎麽樣才行?”
    會議室裏陷入短暫的安靜。
    任宇希打破這種安靜,提出自己的想法:“單純的搞獨立微視是不行的,還是要把它和我們既有的優勢集合在一起,不是隻在朋友圈給出短視頻功能,而是直接把微視內置在上麵。”
    微視之前隻是朋友圈能上傳數秒的短視頻,並不是完整的微視功能。
    他這麽提出想法,本以為劉熾平會反駁或追問,沒想到對方隻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話。
    會議室裏企鵝高層的目光都放在了劉熾平的臉上。
    劉熾平沉吟一會,最後一個問題出乎意料的還是放在讓人感覺異想天開的拚多多身上:“我上次去臨港見俞興,關於拚多多,碳矽數據和企鵝存在一個合作的基礎,這件事失敗了,無所謂,但如果成功了,必然會傷害到阿裏。”
    任宇希不解的問道:“你為什麽相信一個從零開始的拚多多能對阿裏這樣全球第二大互聯網的核心電商業務造成衝擊?你不覺得這很好笑嗎?”
    劉熾平言簡意賅:“當初我就是這麽看俞興的微信的。”
    一個在臨港從零開始的微信怎麽會衝擊到企鵝這種巨頭的核心通訊業務?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任宇希忽然無言以對了。
    劉熾平環顧同僚,完成簡單的謝幕:“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我很感激企鵝,也很榮幸與大家一起共事,隻是有些遺憾沒能把工作做好。”
    Pony馬這時候反而出聲規勸,表示不是要劉熾平用總裁的職務擔責。
    劉熾平搖頭,態度堅決。
    會議上並沒有形成決策,但大家都知道企鵝總裁的位置要換人了。
    劉熾平到了辦公室,見到掌門人也很快過來,兩人又是一番職務上的交流,而等到他的態度依舊堅決,話題便轉為內部的穩定以及工作的榮譽。
    十年總裁,幾乎是企鵝的第二人,一旦劉熾平離職,無疑會引起內外的猜測與擔憂。
    按照慣例,劉熾平會得到一個榮譽職稱,而他想要開啟新的事業也會得到企鵝資源的支持。
    隻是,他對於未來還沒有太多的想法,打算休養一陣。
    這天晚上,劉熾平回家之後還下意識的思考微視的競爭,反應過來才自嘲一笑。
    他猶豫很久之後給臨港的俞興打了個電話:“俞總,微聊不一定能支持你那個拚多多。”
    “這樣嗎?內部意見很大嗎?”俞興猜測了一句,思考一會後換了新的角度,“不同意就算了,但我希望企鵝能不公開我們對這個項目的規劃,如果我們能做起來,企鵝的微聊到時候來投,都是一樣的。”
    “我盡量。”劉熾平這樣說道,又詢問,“你那個拚多多的構想是要建立在通訊工具上麵的,沒有微聊,你要怎麽做?”
    “你們不投資源,就正常做個創業小項目而已,可以先在微信上耕耘,堂堂巨頭又怎麽會在意一個小項目的出現與發展。”俞興笑道,“它這樣一款正常運作的東西,你們微聊同樣不會封吧。”
    劉熾平有些幽默的說道:“不一定,臨港的東西都不一定,俞總,你應該知道的。”
    “這不是臨港的公司,隻是臨港在撮合而已。”俞興強調道,“做成了百利而無一害。”
    他見對方沒有說話,追問道:“企鵝內部意見很大很大嗎?”
    劉熾平沉吟道:“有點大,也不好說。”
    俞興笑道:“你看你這個企鵝總裁,說話到底行不行。”
    劉熾平打了個哈哈,不願透露自己的情況。
    俞興聊了幾句,忽然問道:“你這個總裁是不是快當不下去了?”
    劉熾平心裏吃驚,聲音平靜:“這是什麽話?俞總,你怎麽這樣說?”
    “哦,之前的時候,你都恨不得聊完就趕緊掛掉電話,現在就沒那個勁頭。”俞興如實說道,“還挺奇怪的。”
    劉熾平無奈,不得不驚訝於俞興這個人某些時候的敏銳。
    他回道:“你倒是真敢想,等我幹不下去了,第一個告訴你,一定讓你高興高興。”
    俞興哈哈大笑,心中奇怪盡去。
    劉熾平結束通話,還是希望俞興少高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