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殘兵敗匪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A+A-




    在一個村莊找了一戶人家借宿了一晚,第二天袁熙等人又上路了。這幾日他們漫無目的,走到哪裏是哪裏。碰到路上的行人,便下馬聊上幾句。聊的無非是去年一整年收成怎麽樣,上交了多少,家裏幾口人,夠不夠吃,平時做些什麽事情,農閑時做些什麽事。

    馬上就到了春耕了,有些青壯開始返回位於平原上的村莊。這些人有些是從戰場上逃回來的,有些是躲徭役從大山中返回來,還有則從外地逃難而來。幸虧公孫瓚在春播前戰敗,這讓整個幽州的民生迅速穩定下來,否則耽誤了農耕,這一年都不會有收成。

    孟子說: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對於一個國家的民生大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讓農民按時種田,否則就沒收成,會影響社會穩定。播種的時節最為重要,早了,容易幹蔫,晚了,顆粒不飽滿。

    幾個人一路調查,趁著好天氣,在田間的小路前行。路上冰雪剛剛融化,有些泥濘,弄得大家鞋子上沾滿了泥。

    袁熙在屬下之間推行民主,人人都可以提出問題,而他自己在後世便是一個“人民公仆”,公務員,沒有架子,手下人便開始說話隨意起來。

    跟著趙雲的張丁和林黑子便問道:“大人,別的大官都是在府衙裏麵高高坐著,沒有人像你這樣在田埂上到處跑的。這樣碰到人就聊天,也能當好刺史嗎?”

    旁邊趙雲眉頭一皺,道:“無禮!”

    袁熙擺手道:“沒關係,相互討論而已。我這叫下基層尋訪調研,也可以叫做微服私訪。就是要了解原生態的民間生活,給自己留一個印象,對將來的施政定下基調。若是你連一個普通農民種多少田,收成怎麽樣都不知道,將來怎麽作出自己的判斷?”

    幾個隨從嘿嘿傻笑,似懂非懂。隻有呂方和趙雲等幾人在認真聽。

    袁熙對呂方道:“做刺史,管的是宏觀層麵的事情,也就是大事。但有些數字,得心中有數。比如像是人口戶數,年齡結構,人均收入等等,有些是沒法準確得到的,就得靠常識去推理。等到自己形成了數字概念,底下的人說什麽,你便不會被他們忽悠了。收了多少稅,貪了多少,按人頭的比例,一問便知。”

    呂方聽得腦袋上出了一層汗,喃喃道:“若是……若是能做到這個程度,這個程度……”

    袁熙問道:“難麽?”

    呂方點頭道:“很難。”

    袁熙笑著道:“不難!多鍛煉就會了。”

    呂方吐了吐舌頭,擦去了頭上的汗,他的四則混合運算,也是剛剛才熟練了些。

    他們互相說著,便聽到前方傳來一陣呼喊聲,還有馬蹄的聲音。

    趙雲喝道:“警戒!”十幾個護衛一下子緊張起來,將袁熙緊緊圍在了中間。

    袁熙道:“上前去看看。”

    他們走上幾十米,發現旁邊小樹林中站了兩堆人。其中一邊卻是之前在茶寮中見過的商販,那個略微肥胖的中年男人,和錦帽貂裘但有點憤世嫉俗的年輕男子,他們父子倆在自己隨從的保護下,和貨物站在了後邊。

    而另外一邊則是穿著鎧甲騎著馬的三四個大漢,身上鎧甲有些破爛,但依稀能看出是公孫瓚軍隊的製式。

    袁熙回頭對趙雲道:“這裏還有公孫軍?”

    趙雲道:“估計是流竄的逃兵,要不要回避?”

    袁熙道:“他們在這裏刁難那些商人,身為幽州的主官,咱們豈能袖手旁觀?”

    他們也有馬匹,目標很大,一進入樹林,便被兩夥人同時看到。那對商人父子有些狼狽,不過中年商人依舊保持著那股氣度,不慌不忙,隻是他的兒子,那位年輕人,便有些緊張地握緊了拳頭,怒目瞪著眼前的幾個人。

    其中一個馬上的公孫舊將看到袁熙這些人,朝著他們吼道:“公孫軍清理門戶,旁人回避!”

    袁熙冷笑著回應道:“好大的膽!公孫瓚都已經死了,哪來的公孫軍?”

    那人臉上長滿了胡須,身形高大,也是久曆戰陣的角色,看上去身上充滿了沙場氣息,透著一股殺戮的戾氣。他打量了一下袁熙這幫人,看上去也就是普通的路人,大不了就是旁邊村莊的大戶家丁,中間說話的那個頂多也就是某個大家族的子弟,便有些不屑道:“公孫軍就是散了,也輪不到你們這些雜碎說這話!”

    說完,他一催座下的馬兒,便朝著袁熙這裏趕過來,手中揮舞起一個巨大的鐵錘,也隻有對自己臂力有把握的人,敢用這種兵器。

    還沒等袁熙吩咐,趙雲已經拍馬而出,宛如流星趕月。

    幾方人馬看著兩騎迅速接近,紛紛屏住了氣,睜大眼睛看著。那個商人的兒子更是雙拳捏緊,緊張到了極點。

    隻聽見噗得一聲悶響,有人悶哼一聲,兩騎又迅速分開,一匹馬上的人卻掉落了下來。

    趙雲收住馬,手中的槍往身後一揮,隻見槍纓鮮紅,一滴滴血從尖角上低落。而那公孫舊將則撲倒在地,再也不動彈了。

    趙雲乃是三國有數的猛將,而眼前隻是某不知名的敗軍之將,勝負之數,顯而易見。但事後袁熙也是擦了一把汗,頭一回看這麽經典的騎兵單挑,就像賭博的時候看盆盅中揭曉謎底的一刻,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

    剩下的三個公孫舊將看到自己同伴落馬,眼見是不活了,相互看了一眼,急忙催著馬往另外一個方向而去。他們本就是驚弓之鳥,若不是一些特殊的原因,怎麽也不敢拋頭露麵。

    袁熙對手下人道:“追上去,一個都不能逃掉。”

    趙雲手下的十個親兵一聲呼嘯,同時騎著馬飛馳而出。而趙雲則策馬而回,若沒有特殊情況,他是不會離開袁熙身邊半步的。

    林子裏那中年商人朝袁熙拱了拱手道:“萍水相逢,多謝公子出手相救。”他身旁的年輕人也是學著父親躬身施禮。

    袁熙道:“雖說公孫瓚已經敗亡,可這些殘兵仍是四處流竄。幾位在路上行走,還得多加點人手。”

    那年輕人道:“若是普通盜匪,我們這些人足有自保之力。隻是這些人是衝著……”

    他剛要多說,旁邊他的父親便製止他道:“我們這些行商,平日裏在路上行走,這些凶險也是見慣了。我看這位公子並非普通人,也不便為我們這些商人之利操心。就此別過……”

    這時,趙雲手下張丁等十人紛紛回轉過來,垂頭喪氣道:“讓他們逃了……”

    這十個人居然一個人都沒有抓到,這讓趙雲麵子上都掛不住。

    袁熙對那中年商人道:“我看這些人不會善罷甘休,你們要往何處去?可以隨我們一起行走,也好有個照應。”

    中年商人想了想,道:“如此便麻煩這位公子了。沿著此路一路南去,天黑前便能到溫家堡,咱們可以在溫家堡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