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大章)劉徹的決心
字數:17062 加入書籤
霍海這邊剛下定修建安成線鐵路的決心,成都這邊少數幾個知道他的存在的人就來了。
樂鹿咼,作為內燃機發明者,還有第一輛火三輪的參與者,他在近四年前隨著車隊去全國巡遊去了。
這個機動車隊太過於耀眼了,全國範圍內他都出大名了。
隻是,這個車隊,卻名不副實,因為每個地方的人都想見霍海。
得到的答案都是,霍海自己獨自出行,微服私訪。
所有的人都不敢造次,好生的招待著這個車隊。
一年前,樂鹿咼帶著車隊在全國主要州縣走了一個遍。
把車帶到了成都。
在成都,樂鹿咼把所有的技術進步,全部展示給了霍海看。
一輛全新的,真正的四輪內燃機汽車終於真正的成型了。
霍海首肯,新車開始製造。
樂鹿咼卻因為三年的試車之旅,太過於勞累,不想再繼續工作了。
霍海準許保留樂鹿咼在研究院的職務,待遇,保留在全新的車廠的待遇,允許他帶薪休假。
樂鹿窩這一休息是一年多。
而他選擇的就是待在成都,哪兒都不去。
實際上,樂鹿咼並沒有在休息,隻是,那種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群聚群策的研究,不適合他。
雖然這麽多人出主意,讓技術從1到一萬的增長非常迅速。
但是,並不利於從0到1的突破。
所以,樂鹿咼帶隊把三年來積累的技術給放在車上之後,製造出成熟的內燃機汽車後,就選擇了休息,實際上就是悶頭自己研究全新的內燃機。
而這一次,樂鹿咼的目標是,給內燃機加缸。
因為三年來,實際上車隊不隻是積累了有關車上的技術,還積累了有關發動機的技術。
樂鹿咼要把技術實現。
對此,霍海並不是那麽支持。
要知道,樂鹿咼雖然一開始造出來的是火三輪,但實際上,底盤的質量是一戰時期的質量,發動機也是。
要知道前世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內燃機被發明出來的時候,馬力是零點五馬力到二馬力之間。
驅動的是那種隻有個鐵焊出來的小框架,和三輪子行車差不多質量的地盤。
而樂鹿咼團隊從一開始就拿到了更好的金屬,製造出了十倍以上動力的發動機。
搭在在本來就由馬驅動,卻發展了多年的金屬底盤構架上。
這樣的搭配,讓這些車從製造出來,差不多就是前世1920年的水準。
這還有多少發展空間留在短時間內突破?
幾乎沒有。
霍海認為,根據經驗,起碼需要十來年積累經驗,才可能迎來下一代發動機。
就好像前世的龐蒂亞克,在一戰時候連續推出了四缸六缸。
但一直到二十年後,才徹底被市場承認。
而與此同時凱迪拉克開始大力飛磚,V12V16都幹出來了。
在二戰剛開始時開始生產出了一百八十匹馬力的發動機。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紀,有些廠家產的車,馬力才五十。
霍海一開始覺得,大漢這邊應該也是要走積累技術,然後受限於動力,然後市場推動研究多缸發動機,最後開始大力飛磚。
這麽一個過程。
但說到底,大漢和米國還是不一樣的。
前世工業革命,就像是英法德在理論上走的類似,在實際技術應用上,各走各的路,然後米國後起之秀,再然後到了二戰後開始在米國的體係下分蛋糕。
這樣一個發展曆程。
但是,大漢兼具他們的特色。
或者說,大漢就沒有因為大量的限製,形成自己的工業特色,而是有什麽幹什麽。
如果把霍海車隊的火三輪當做是第一代試驗型汽車的話。
那長安那邊已經在開始推出四輪高額頭老爺車,作為實用商品來準備出售了。
而那邊最終發動機采用的方案是,加大噴油量,用油耗來加強動力,加大缸體,力求一輛車一箱油能跑個百二百公裏,但在這個範圍內,動力澎湃,能幹任何事兒的程度。
而與此同時,樂鹿咼的V2發動機,成功了。
V2發動機的成功,意味著,摩托車即將實現,摩托化步兵近在眼前。
也意味著,加缸和加油雙路線,同時在大漢走通了。
v2?效率高了?那就能讓大家搞省油車子嗎?
不是的,這樣……馬力更高了!
霍海看著了樂鹿咼V2的發動,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玩意兒。
一缸,三缸,四缸,霍海都見過,就是這玩意兒V2霍海沒見過。
樂鹿咼一臉期待:“霍大人,您看這個方向對吧?!”
對於樂鹿咼來說,他一直以來的研究,都是任何時候有難題,就來詢問霍海,總是能得到答案。
樂鹿咼認為,如果不是霍大人要當官,那絕對是曆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隻可惜朝廷拖了霍大人的後腿。
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經來到了霍海的知識極限區了。
是,網絡上是有內燃機的大量視頻,從原始內燃機,到V12都有。
問題是,霍海的水準,也就能看過原始內燃機後記下來,其他的視頻,看完就隻有一句‘挖槽,牛嗶!’
看完也記不住,更不懂。
所以,麵對樂鹿咼的期盼,霍海隻是點頭:“從重心布置上來說,V2適合摩托車。”
“當初研究院也研究了摩托車型,但是動力太小太容易摔倒了。”
“而現在的V2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這對帝國來說是巨大利好,接下來帝國的大軍在中亞沙漠上馳騁,再也不需要尋找海量的馬匹水源了。”
樂鹿咼聽到霍海說摩托,眼睛一亮:“對啊!V2的重心布置是對稱的,太適合摩托了!”
霍海:“這條路上你走的太遠了,就連我也不懂別的了,我隻能做出幾個預言。”
“根據潛在的外型布置來說,接下來可能存在的發動機分別是三缸機,四缸機,六缸機,八缸機,十二缸機。”
“三缸機的優點是能獲得盡量快的動力和速度來提供給車輛,並且還比四缸機省油,到時候,隻需要十來秒時間,汽車就可以加速到一百公裏每小時的超快速度。”
“但是三缸機注定了它會抖的厲害。”
“車廠會非常愛這種省油,又排放尾氣很少的發動機,而民眾會非常痛恨這種玩意兒。”
“接下來是四缸機,將會是以後私人使用的汽車的主力機型,平穩,動力澎湃。”
樂鹿咼還沒來得及思考為什麽三缸機會抖,為什麽四缸機澎湃,但來得及詢問:“五缸機呢?”
“難不成單數都發抖的厲害嗎!?”
霍海擺頭:“五缸應該處於四缸和六缸之間,問題是,五缸對於四缸的提升太小了,在四缸上用技術優化材料優化,也能媲美五缸,而如果不憐惜材料成本,直接製造六缸機,自然就比五缸機優秀了,那哪兒還來得五缸機的生存空間呢。”
所以,如果注定了成功的是四缸機,那五缸機就成功不了,能成的一定是六缸機。
七缸八缸也一樣,到時候壓根不會有人去研究七缸。
怎麽,難道因為設計缺陷,引擎室一共就留了七缸的空間?那肯定不是出現了七缸機的應用空間,而是引擎布局設計師應該拖出去槍斃了。
樂鹿咼記了下來:“大人,您想的真多,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方向了。”
霍海擺頭:“樂鹿咼,現在擺在你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以自己的現有技術,去發展自己的汽車品牌,未來你一定會是全大漢最富有的人之一。”
“隻是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但你創造的品牌,會在這片大地上流行到永遠。”
“另外一條路是,把你的技術授權給別的公司,讓他們去發展汽車。而你,帶上你在內燃機領域超級豐富的知識,去研究內燃機火車。”
因為成都到長安的成漢鐵路,安漢鐵路,連成的安成線已經上了計劃了,所以霍海才跟樂鹿咼說這個。
霍海看樂鹿咼想要說話,開口:“你先別說話,我跟你好好分析一下。”
“如果你不願意做這個工作,能去做這個工作的,都會是在汽車領域賺不到多少錢的低級工程師,還有未來學成但沒什麽經驗的機械師去做這件事情。”
“他們從今年開始研究,也許要十年後,第一輛內燃機火車才能下線,因為進度緩慢,缺少投資,無法說服更多資本,所以可能要三十年後才能真正的運行,要五十年後才能大規模投產,大規模出現,代替現在的蒸汽機火車。”
“如果是你帶隊,也許隻需要一到三年就能產出第一輛內燃機火車,以你在內燃機汽車領域的地位,投資必然蜂擁而至,五年內就能真正的量產下線,隻需要不到十年,就會大行其道。”
霍海的描述,已經讓樂鹿咼心動了。
霍海抬起手指示意樂鹿咼不要說話,然後繼續:“而如果,你繼續在汽車領域深耕,你作為內燃機發明人,第一輛汽車的發明人,你完全有能力創造一個汽車品牌。”
“這個汽車品牌將會擁有汽車發明人的頭銜,這個頭銜能吃兩百年。”
“幾十年後你將會是大漢最富有的人之一,將能夠把一個價值上千億的企業,留給你兒子。”
樂鹿咼來成都的時候,是孤身一人。
但是現在,樂鹿咼已經在成都結婚了,生了一個孩子。
其實霍海對於這個車企的估值,是大大說少了的。
因為現在所謂的億,單位是大錢。
而霍海描述的這個億,實際單位是一兩銀子。
雖然大漢已經推出了漢幣,但畢竟沒有在普通人中形成規模。
但,未來貨幣必然在有序的控製中通貨膨脹,而世界其他各地繼承大漢的大錢製度。
未來大漢中心的人,用的是一幣價值一千大錢的真漢幣。
霍海說的千億,是千億漢幣,也就是現在的百萬億級別的財富。
雖然通貨膨脹會比較誇張,但是到時候這家車企,起碼是現在萬億級別的企業,也就是和那些皇企國企差不多。
樂鹿咼:“所以,那麽多錢有什麽用呢?我現在發明了內燃機,把它用在車上了,然後又要把它用在火車上用在船上,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如果因為我先走到了把內燃機用在車上這條路,就一直站著這條路吃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那對科技進步有什麽用呢?”
“那樣我就是個商人,而不是個科學家了。”
霍海:“你真的考慮好,也許一百多年兩百年後,你的後代窮困潦倒到連老婆都娶不上,每天蝸居在一個幾十平米的房子裏。到時候他可能會痛恨你今天的選擇。”
樂鹿咼:“如果他命中注定就這點腦子的話,那就算千億擺在他手裏,也不是他來用,這家企業一定會被丟掉的。”
“到時候,依舊是別的什麽人,拿著這家企業,打著我的名號去賺錢,而不是我那注定了不成器的後代。”
霍海愣了一下,隨後啞然失笑。
是啊,這就是弱肉強食的資本……不,弱肉強食不足以形容這個世界,應該說是陰暗的資本世界。
可惜,隻有資本才能快速推動大漢占據全球,占據全球所有的生存資源。
霍海要做的,隻是所有資源都在大漢內部,至於內部怎麽分,那是後人的事情。
樂鹿咼不愧是發明了內燃機的人,這麽快就看清楚了真相。
就好像卡爾本茨費盡力氣花錢找關係和議員蛇鼠一窩各種辦法搞到了內燃機汽車發明者這個稱號。
最終他家的後代也不在擁有奔馳集團一樣。
今日枉做小人,不如去做個偉大的人。
不過,霍海選了另一條路。
霍海不確定自己的後代是否聰明。
所以霍海選擇了多生點。
如今霍家,在霍海這一脈,男丁已經破二十了。
樂鹿咼最終決定接下內燃機汽車研究這個活兒,在成都的城中,建立了一家全新的研究所,電子機械所。
樂鹿咼這邊很難從零開始培養人才。
但好在文翁留下了一個很好的新學體係。
而張天師在成都培養了大批量的年輕工科人才,以前都是拉上青城山研究武器。
現在,這些人才和電子機械所這邊五五分賬了。
武器機械所,和電子機械所,也就成了成都兩個重要的研究所。
……
劉徹看著報告,內心有些不悅。
武器研究的人才被分了一半走,那武器研究的進度就慢了。
武器,是統治工具。
但轉念,劉徹歎息。
這幾年衛子夫老是抱怨衛長公主離開長安,是躲著劉徹。
她說的沒錯,就是躲。
劉徹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
霍海分明就是感受到了自己日益巨大的威脅,所以才跑路的。
而劉徹也發現了一件事情,自己開始控製不住的對一些事情發怒。
以前,自己看了也就看了的事情,現在是先發怒,然後才開始思考能不能改變,能不能在新改變下做的更好。
多了這個發怒的過程,就很詭異。
劉徹曾經看過有一期科學報,那一期有一個新人發出來自己的研究報告,被醫學界泰鬥彭衣推薦上報。
研究報告的名稱是《精神類疾病》。
其中專門有提到,如果一個人活到了年紀特別大的程度,就有可能失去清醒的意誌,失去記憶,失去邏輯能力。
而失去這些東西的程度,會越來越嚴重。
一開始並不明顯,但是最後,出現不認識眼前人,隻記得幾十年前的事情,不記得要做什麽事情,做一件事情做一半轉頭又做另一件事情,或者各種稀奇古怪的現象。
這種病被稱作——老年癡呆。
劉徹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老年癡呆了。
但是劉徹比較過,自己和老年癡呆的症狀明顯不一樣。
所以,自己應該是另一種毛病。
《精神類疾病》這篇論文上還描述了另外一些疾病,其中有一種叫做心理變態。
很多人都會有各種的欲望,權力欲望,貪欲,各種各樣的欲望。
但如果一種欲望突破了某種限值,開始對這個人做事情產生巨大的負麵影響時,就叫做心理變態。
研究還指出,有些心理變態甚至不需要某種欲望,隻需要原因不需要內動力需求。
劉徹又感覺,自己可能有點心理變態。
但,也不確定,似乎也不像。
其實,劉徹想多了。
他的問題,是其他人類不會遇到的問題。
他現在的矛盾是因為他以人類巔峰的智力長期掌控人類巔峰的權利。
世界上唯獨他一個人可以在不經過研究的情況下,直接接觸社會的本質。
在長期的體驗之中,他感知到的世界和普通人感知到的世界已經非常的不一樣了。
而隨著長期掌控權利,還有一個負麵影響,那就是掌權者越發的認為別人的智力不夠,處理事情都是錯誤的。
這樣的認知導致他非常想要修改別人的錯誤。
但是,自己越來越大的年齡,導致他做事有一種緊迫感。
同時,長期掌控權利,給了他一種‘我做事何須跟他人解釋’的想法。
這些條件合在一起,就會導致,他會做出一些常人看不懂且非常激烈同時還無法反抗的決策。
曆史上有不少人被稱作暴君,實際上真正的暴君就廣子一個,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這個原因。
但,現如今,唯一的變數是,劉徹見到過霍海各種各樣的成功。
劉徹要思考的是,霍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否有更深遠的意義。
說白了在劉徹看來,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隻是執行任務的按鈕,就好像按一下,就啟動蒸汽機而已。
而霍海的行為卻需要思考。
就是因為霍海的存在,劉徹還沒有開始變成隻相信自己的‘認知型暴君’。
而劉徹深深的感受到這一點後,更加憤怒。
因為霍海更早的發現了這個問題,然後跑路了。
倘若對換位置,自己絕不是霍海的對手。
自己因為天生是皇帝,加上絕對的智力,收攬了絕對的權利,處在絕對不敗的位置上,所以才能和霍海做到共同推動這個國家的發展。
倘若換一下位置,自己是個大臣,霍海才是皇帝。
那霍海看自己,應該也像是看蒸汽機按鈕一樣。
最多是一個比較聰明的按鈕,就好像自己看東方朔,看張湯一樣。
發現這一點後,劉徹內心是不服氣的。
劉徹用了十七年才認識到這個事情,在他的前幾十年人生中,他都認為自己是那個被天命製造出來的特殊人物。
現在劉徹認識到,如果有人是被製造出來的特殊人物,一定會影響整個人類曆史,那這個人就是霍海。
更讓劉徹敢到心累的是,劉徹知道是自己錯了。
從頭到尾,霍海沒有做過任何威脅劉家統治的事情,沒有做過任何威脅大漢的事情,全心全意為大漢貢獻。
而且,霍海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目前大漢的軍權看起來都在衛霍手中,實際上是在劉徹手中,因為衛霍指揮軍隊,但劉徹給軍隊發錢。
全大漢,將近一半的資產都在劉徹手中。
如果根據未來的發展空間去計算,算上土地的價格,那麽全大漢八成以上的資產都在劉徹手中。
加上整個科舉製度雖然是霍海的提議,但實際上霍海並沒有參與科舉的建立,整個人事任用權也在劉徹手中。
霍海沒有造反的條件。
綜合這些因素看,劉徹深刻的認識到了一件事情。
自己對於權利的使用愈發的熟練和依賴,導致自己有想法嚐試用權利去做一些錯誤的但隨心的事情了。
而這就是自己錯誤的本質。
霍海在自己誕生這個念頭前,就看穿了自己的本質,一溜煙就跑去成都了。
劉徹又開始計算其他條件。
自己今年五十二歲了,霍海三十四歲。
如果僵持下去,等自己六十歲的時候,霍海也不過四十二歲。
如果霍海不會出現意外,那麽,八年後的霍海,就像是十年前的自己。
劉據?劉徹已經半放棄劉據和霍海比的想法了。
劉據認死理,電車研究一直持續到現在,他終於在長安建立了十條電車線路。
整個長安的百姓都非常感謝他,大家終於不用走路了,很多上班族終於可以坐車去上班了,而且比馬車便宜,比馬車快!
問題是……十條線已經是極限了。
無論劉據怎麽研究,都搞不出新的線路了。
所以,劉據的研究方向已經改了。
劉據想要研究在火車上增加電軌,製造電力火車。
而與此同時,霍海麾下,馬力二十匹,可以拉四個人的標準汽車,已經完成了環繞大漢十三州的路測。
然後開始進行發售前的最後集中生產了。
隻需要一句內燃機汽車曾經環繞大漢旅行過,就沒有人會懷疑內燃機車是否能在自己手裏跑起來了。
在劉徹看來,劉據太固執了。
如果劉據的固執是對的,那還好,問題是他的固執是錯的,他看的距離遠不如霍海。
所以,劉徹認為,劉據已經沒辦法和霍海比較了。
那麽……自己是否應該把權力讓渡給霍海?
由霍海帶領大漢,繼續往前奔騰?
正在劉徹思考的時候,新的情報送了過來。
這一次,不隻是霍海要修建安成線了,最新情報顯示,成都那邊之所以建立電子機械所,是為了研究全新的內燃機火車。
目標是五年內成功,十年內投入實際使用,三十年內大規模代替內燃機火車。
劉徹皺起眉頭。
究竟是為了什麽。
內燃機火車就算比蒸汽機火車先進,但用得著在這麽短時間內完成換代麽?
除非,霍海的換代是有其他的目的。
難道是……石油?
可是,石油分離的燃料代替交通工具上對煤礦的使用,有什麽意義?
煤炭並不會變少,各地城市化導致煤炭使用量越來越大,加上電力網絡這幾年不斷地建設,煤炭需求隻會越來越大。
而根據目前探測出來的煤炭儲量,似乎根本不存在用光這一說。
那為什麽要急著發展石油能源?
劉徹隻能想到一條。
那就是,這是霍海給自己留的退路。
霍海發現了一個產石油的地方,準備往那兒封公,然後再也不回大漢了。
“他對我的忌憚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嗎?”
有幾個人能放棄自己的家?更何況是放棄一輩子打拚的偌大產業?
這可是比以往最有錢的商人,都超越千倍萬倍,十萬倍百萬倍的超級產業。
直接準備不要了?
這個不要雖然不是直接丟了,而是分給自己的子嗣,不再親手掌握了。
但,如此忌憚的要走,難不成在他看來,我劉徹就一定要致他於死地不成?!
劉徹很想要驗證這一點。
但是,霍海發現的那個充滿了石油的地方,究竟是哪兒呢?
安息?北美?
劉徹看向了自己寢宮剛掛起來的世界地圖。
地圖上,已經有了完整的北美洲南美洲東海岸的海岸線模樣。
同時也有了非洲的模樣。
為了不打草驚蛇驚動地中海的勢力,劉徹暫時沒有讓人探測歐洲。
但總之,環球地圖已經擺在了劉徹的寢宮。
“你想要哪兒呢?”
隻是,霍海想要去,劉徹就要放行嗎?
劉徹背負著手:“如果朕要把整個地圖都給你,讓你在上麵作畫呢?”
轉頭,劉徹開始思考另一件事情。
司馬相如還能當多久的丞相。
假如司馬相如能活到八十歲,難道自己就不能活到八十歲嗎?
如果司馬相如活到八十歲,那也挺好。
又一個長壽宰相嗎。
張蒼之後,又出個司馬相如,也許世界真的變了,普遍長壽到來了。
原來,仙丹是假的,但是延長壽命是真的。
……
司馬相如娶第二個老婆的時候,老婆十六歲。
如今,司馬相如的老婆,已經三十七了。
司馬相如的兒子,都已經十六歲了。
司馬相如自己,七十五了。
一開始,司馬相如的老婆雷夫人其實不喜歡司馬相如,她有些怨恨自己的父親,為了虛名,非要把自己嫁給一個老頭。
時間久了之後,她打消了這個想法。
司馬相如這家夥的確很會哄女人是其一。
其二在她的想法中,本來人能活四十歲就了不起了,自己都老的快要死了,還嫌棄更老的?
這幾年相夫教子,她也不再抗拒司馬相如了,沒有別人家那種越老越互相嫌棄,反而越過越合拍了。
看見司馬相如在看信,雷夫人上前給他揉捏肩膀:“誰給你的信啊,看這麽久?”
司馬相如嗬嗬笑:“是霍海寄來的,這老小子,刺激我,說我活不到八十。”
雷夫人:“他巴不得你多活幾年吧?”
司馬相如點了點頭。
當初司馬相如想要生個兒子,娶了第二個老婆,結果卓文君死了,這讓司馬相如極度懷疑人生。
但最終,司馬相如也隻有認了,現在生了三個兒子,倘若真有地府,大不了下去了再認錯好了。
而能給卓家一些幫助,也算是還了當年的情了。
當初新商改發展成都的時候,司馬相如重新聯係卓家,在邛崍做鋼鐵和鹽,這讓本來就把持鹽鐵的卓家從老牌富商開始朝著大資本過渡。
在建立天竺公司的時候,卓家不隻是重注投資,還大量投入在了這條商路上。
如今,卓家和司馬相如見過的人都已經死光了。
現在還是霍海在照看卓家。
司馬相如現在有了想法,讓自己的大兒子回去成都,一方麵可以接受當初商改時卓家分出來給司馬家的股份,第二就是讓自己的兒子跟著霍海學習。
自己再能活,估計也沒幾年好活了,難不成真能活一百?司馬相如很清楚自己的身體,最近幾年也出過一次大病,又被救回來了,但下一次就不好說了。
司馬相如跟雷夫人說起了讓兒子拜師霍海的想法。
雷夫人自然是舍不得他兒子的。
但是現在的大漢,十六歲就成年了,司馬期已經成年了,而司馬期似乎對做官沒興趣。
那麽,去他從沒有回去過的祖地成都,開始經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司馬期跟著霍海學了一些東西,未來還對仕途有興趣,也來得及。
雷夫人同意了。
……
成都草堂。
看到司馬期的時候,霍海知道時候越來越接近了。
當初新商改開始後的第一批小孩,都已經成年了。
這麽多年過去了,新商改的第一次城市化正在穩步推進中,並且極度成功。
積累了海量的資金和生產力。
現在這嬰兒潮誕生的小孩子們即將長大,大漢的人力將會暴漲幾倍。
大基建時代要來臨了。
最多還有五年,第一批嬰兒就要全部成年並且擁有肩挑背扛的能力了。
關鍵是,這一批孩子,全都是六年製義務教育培訓出來的學生,其中有一成還會獲得更高的學曆。
五年麽。
五年後,無論司馬相如還能不能當這個丞相,都要回去了。
本來儒教滲透安息已經就有五年了,再有五年時間,安息、羅馬那邊都被儒教滲透成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