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你又選了一條最艱難的路

字數:4262   加入書籤

A+A-


    翌日。
    本來說早起的,可倆人磨磨蹭蹭到10點半出門。
    宋瑤要去莫頓教授那邊,核對一下這些日子的工作,準備開始下階段的忙碌生活。
    許青舟則是直奔MIT圖書館,課題方向確定,這僅僅是萬裏長征第一步,接下來項目的準備工作那叫一個多。
    首先,超導薄膜製備的跨學科特性與工程化需求,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樣單打獨鬥,必須組建專業實驗團隊。
    這東西就比較麻煩,在許青舟看來甚至比實驗本身還麻煩,畢竟,團隊是需要磨合的,而一支合格的團隊能決定項目的成敗。
    另外,在開始起草項目申請前,他還得收集高質量超導薄膜的製備資料。
    講述自支撐鎳基超導薄膜的晶格調控與應變工程的《氧化物分子束外延(OMBE)技術》,還有關於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製備大麵積YBCO薄膜的《超導膜層製備與應用》。
    除此之外,他還在頂刊論文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之類地搜集了大量資料,以便了解這個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還有大家主流的研究方向。
    於是,整個上午都在找資料中度過。
    中午一點半,許青舟隨便啃了個披薩,就收拾東西先去找羅伯茨教授。
    他代的複分析課程在六月底就已經結束,剩下的考試什麽的都由霍爾恩在負責。
    今天主要是去串串門。
    辦公室隻有羅伯茨教授和霍爾恩倆人。
    他來得還真是時候,辦公室裏飄蕩著淡淡的咖啡清香。
    羅伯茨教授他們的課題正處於圖嵌入融合階段,大致就是構建用戶物品二分圖,應用Node2Vec生成128維嵌入,最後設計矩陣分解+圖神經網絡的聯合訓練框架。
    接下來就是長達一年的工程化落地工作。
    “許,你這是?”
    羅伯茨教授不愧是學數學的,很快注意到許青舟手上的戒指。
    許青舟沒隱瞞,說道:“如你們所見,我結婚了。準確來說,是和妻子領取了結婚證,過幾年再舉辦婚禮。”
    “結婚?哦,虛,恭喜!”
    霍爾恩道喜,給許青舟遞來咖啡之後,歎息道:“你用事實證明,美好的愛情是存在的。”
    羅伯茨教授喝著咖啡:“當然存在,愛情如同超越方程,解在邏輯之外,卻在宇宙中繪出最美的曲線,而我和自己的太太我們如同射影幾何中的相交線,各自延伸卻在地平線上永遠糾纏。”
    許青舟笑起來,看不出小老頭還有這麽理想浪漫的一麵。
    大家談論了會兒愛情,就到工作上了。
    “虛,考慮好加入我們的團隊了嗎?”霍爾恩期待地問道。
    “我今天來就是想談這個事情。”
    許青舟歉意地說道:“我打算嚐試凝聚態物理方麵的東西,量子芯片,首層超導金屬薄膜的高質量製備。”
    “這”
    “虛,從數論到凝聚態.還是和材料學深度交叉的芯片研究.你真的考慮清楚了?”
    霍爾恩皺眉說道。
    許青舟笑著點頭,回答是的。
    羅伯茨教授沉聲說道:“普林斯頓的材料學係也有相關項目,采用分子束外延,目標是優化單晶薄膜的界麵平整度”
    “教授,您還知道物理領域的消息?”霍爾恩詫異。
    羅伯茨教授啜口咖啡,說:“有個老家夥.上次你見過的,尤林·羅森,就在這個團隊裏邊。”
    “羅森先生.上次交流受益匪淺。”霍爾恩感慨。
    尤林·羅森,許青舟也有所耳聞,統計數學家,完全稱得上是統計學領域的頂尖專家。
    “而且,除了普林斯頓,我們學校同樣可能會有類似的項目,去年還詹姆士團隊開發了基於化學溶液沉積(CSD)的低溫成膜技術。”
    霍爾恩:“你會麵臨凝聚態領域許多厲害,不,是可怕的對手還打算繼續嗎?”
    “當然,這樣才有挑戰性。”
    許青舟肯定說道。
    羅伯茨教授和霍爾恩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的無奈,感慨許青舟的執拗,他頓了頓,問:“所以.你的團隊?”
    “目前.還停留在計劃書上。”許青舟幹咳一聲。
    “虛,真心建議,比起做超導薄膜,做一個數學項目比較切合實際,我敢保證,到時候你振臂一呼,無數人都想加入你的團隊。”
    霍爾恩認真地說道。
    許青舟本身專攻數學,可以說得上是世界上炙手可熱的學者之一,沃爾夫數學獎,夏國的陳省身數學獎,還有8月份即將到手的菲爾茨獎。
    這樣一個數學家的課題,許多人都會感興趣。
    但凝聚態.
    許青舟完全是新手。
    先不說普林斯頓有一個超強課題組。
    就算是在MIT這邊,許青舟似乎都沒什麽競爭力。
    這不就是相當於新手就開始打巔峰賽嗎。
    大家的時間都有限,尤其是在這樣的頂尖院校,浪費幾個月的時間足以讓自己和其他人拉開差距,稍微理智點的人,估計都不會跟著許青舟湊熱鬧。
    “我也認同霍爾恩的觀點。”
    羅伯茨教授沉聲:“這畢竟是你擔任教授以來的第一個項目,相信許多人都在翹首以盼,期待你有新的成果。”
    許青舟聳聳肩,不在意地說道:“正如那句話,高斯盯久了複數,眼裏會浮現十四行詩”
    曾經,高斯在研究數論許多年,後來開始轉攻詩歌。
    他繼續說:“我也想試試新的東西。”
    霍爾恩沉默了會兒,最終點點頭:“行吧,雖然看起來很大膽,但你確實有這個資格,實力和年輕,你都不缺。”
    見許青舟堅持,羅伯茨教授和霍爾恩也不再勸說,三人的話題過渡到他們的項目上,如何通過Spark動態資源分配提升集群利用率,還有使用Intel MKL加速BLAS運算。
    下午五點,許青舟告辭離開。
    臨走之際,羅伯茨笑著問道:“許,有沒有興趣帶幾個學生?”
    許青舟微微搖頭,“不過,如果委員會同意的話,我打算開設一門課程。”
    畢竟拿了50萬的工資,總不能白幹活吧。
    況且,上課其實挺有意思,就當放鬆了。
    “我想,沒有哪個學校會拒絕一位菲爾茨獎的學者上課的請求。”
    羅伯茨教授點頭。
    許青舟從辦公室離開,也沒再回圖書館,開車去超市采購些食材,打算回家做飯。’
    由於還在倒時差,宋瑤這兩天不準備加班,早些回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