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理論上,你還有發展的空間

字數:4217   加入書籤

A+A-


    7月份,波士頓正處於夏季中期,暑氣正盛。
    中午2點,陽光傾瀉在查爾斯河上,皮劃艇與帆影交織,仿佛有人將碎鑽撒向水麵,連風都帶著藍調的慵懶。
    兩個女生正坐在店裏吃甜點。
    凱莉爾目光從湖畔上的遊人身上收回來,又落到對麵清冷氣息的女生臉上。
    漂亮是不分國界的,就像眼前這個女生,就連她都會忍不住多瞧上幾眼。
    除了顏值,智商也高得離譜,這才跟著莫頓教授一年,在工作能力上已經堪比她這位博士後了。
    上帝是偏心的。
    她視線向下,接著收回來,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胸脯。
    凱莉爾不由笑起來,心說也不算那麽偏心,自己這裏至少比宋瑤的要大出一個杯。
    對麵,宋瑤吸著果茶,正叮囑完許青舟適當休息。她和許青舟從蓉城回來就開始忙,就昨天休息,但也沒躺平,而是抽時間把去巴西的簽證搞定。
    這貨一忙起來就什麽都不顧了。
    宋瑤吐槽,發了個拳頭的表情包,讓這人別不拿自己的身體當回事。
    直到許青舟發來那句“明白”,她豎起眉才放鬆。
    不過,這時候她倒是發現,凱莉爾視線的方向.以及那種終於贏了的表情。
    “嗯?”
    宋瑤臉上露出短暫的茫然,再然後,等凱莉爾向後靠坐,視線內頓時隨著動作出現波瀾過後,她瞬間明白了。
    凱莉爾倒是沒不好意思,安慰道:“你才21,理論上講,還是有發展空間的。”
    “.”
    宋瑤很想說,她現在已經大了很多!
    凱莉爾知道宋瑤在和許青舟聊天,見她空下來,好奇地問:“結婚是什麽感覺?”
    宋瑤放下手機,想了想,“好像.沒什麽感覺,和以前一樣的生活。”
    對了,現在按照那家夥的說法,再打他就是家暴了。
    嗬,明明是自己欠揍,還甩鍋給她。
    “是嗎.坐著也無聊,如果可以的話,說說你們是怎麽認識,怎麽在一起的吧?”
    凱莉爾杵著下巴。
    兩個超級天才之間的愛情.總是讓人有些好奇。
    “我和他是高中同學.”
    兩個女生在聊天, MIT圖書館。
    許青舟結束完聊天,就低頭繼續幹活,忙到今天,終於要把資料看完,整理好。
    這些天,他對當今量子芯片高質量超導薄膜技術現狀還算清晰。
    Google、IBM等團隊通過優化超導薄膜諸如鋁基和铌基材料的沉積工藝,將超導量子比特的相幹時間(T1/T2)從微秒級提升至毫秒級。
    普林斯頓采用分子束外延(MBE)和原子層沉積(ALD)技術,製備出原子級平整的超導薄膜,接下來就是麻省理工這邊的團隊,開發了基於化學溶液沉積(CSD)的低溫成膜技術。
    目前也還在做5072量子比特原型機。
    總體上講,現在還處於量子芯片的萌發階段。
    世界上諸多頂尖團隊都在做這個方向的研究,競爭壓力還挺大。
    沒辦法,超導薄膜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稱得上是材料界的蒸汽機,雖然最初為特定領域量子計算研發,但它的“零電阻“特性和精密製造工藝可以說正在重構能源、醫療、交通這些基礎產業。
    這其實是物理世界一大特性,即當一種材料突破物理極限,它會撕開所有依賴該物理特性的行業天花板。
    時間緩慢流逝。
    下午四點,許青舟活動了下有些酸痛的手臂,把東西收拾好,開車去波士頓的首飾店。
    宋瑤8月5日的生日,該提前準備禮物,畢竟結婚了,得再來對戒指,其他的化妝品到時候再買都行。
    拿完訂好的戒指,回家。
    家裏有人,宋瑤已經提前回來,倆人約定好傍晚去跑步。
    “我回來了。”許青舟推門進去。
    宋校花早就換好運動服,正抱著二喵拍照,催促:“趕緊換衣服。”
    “哦,好。”
    許青舟屁顛屁顛地跑回臥室,先把戒指放好,再把床上宋瑤準備好的運動服換了。
    3分鍾過後,他穿著一身黑色運動裝出來,“出發?”
    “馬上。”
    沙發上,宋瑤把二喵摟在懷裏,嘟著嘴哢哢地拍著照,拍完,把手機遞給許青舟,揚揚下巴:“怎麽樣?”
    白色運動套裝,紮著幹練的高馬尾,運動女神風格。
    “超級美。”許青舟點頭稱讚,拿著照片和麵前的女生對比了下,又咋舌:“事實證明,可愛還是能裝出來的。”
    毫無意外的,剛說完就遭了一坨子。
    傍晚,太陽已經掛在了西邊的天際,橘黃色的陽光灑在樓宇之間。
    客廳,兩個運動完的人已經回來了。
    “力度可以吧?”
    “嗯,還行。”
    宋瑤點點頭,小口抿著水補充水分,一條腿搭在許青舟的大腿上,給這家夥玩.按摩,放鬆肌肉。
    不過,跑完步小腿的肌肉都是緊繃著的,這樣按一按確實很舒服。
    許青舟幫宋瑤揉著小腿:“超導薄膜的課題我有些想法。”
    “嗯?”
    宋瑤放下水杯。
    “昨天羅伯茨教授打電話過來,說MIT物理學院也有詹姆士教授也在準備做高質量超導薄膜技術的課題。”
    宋瑤眉頭挑了挑,明白這家夥的意思,問:“你的課題申請會遇到阻礙?”
    “學術委員估計不會同意。”許青舟點頭。
    按照羅伯茨教授的說法,學術委員會就是些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肯定不會同意拿出這筆實驗經費。
    “你怎麽打算?”宋瑤問,這家夥主動說出來,肯定是已經想好應對的辦法了。
    許青舟沉吟道:“我想自己出資做實驗。”
    依據《Baye法案》和MIT《知識產權政策》,MIT默認專利所有權歸學校所有,無論發明人是否為教授或學生。
    這意味著,許青舟就算有成果,專利都是MIT的,最多有個專利的署名權。
    忙活了半天,東西還不是自己的。
    這其實是學界普遍現象,水木大學,京都大學都是這樣,在沒有其他外部注資或者提前簽署協議的情況下,專利屬於學校。
    畢竟,多數情況下都會利用學校資源,如設備、資金、場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