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

字數:618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城中已恢複了寧靜。
    隻是燕王府依舊是燈火通明。
    朱棣脫下了盔甲,換上清涼透氣的常服,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等著張玉等將領匯報情況。
    張玉、朱亮等人身披盔甲,進入到殿內,浸滿水的布鞋,在殿內踩出了一道道水漬印跡,他們麵色肅然,臉色顯露出幾分疲態,但眼神依舊炯炯有神。
    張玉單膝跪地,拱手道:“啟稟殿下。”
    “這次清查,名冊上的官吏、豪強、商賈,都已經悉數被抓。”
    “請殿下過目。”
    張玉將一份名冊從懷裏掏出舉過頭頂。
    朱棣伸手,將名冊拿到手中,隻粗略的看了幾眼,目光就冷冽了幾分。
    他麾下的士卒,犯事的近三百人。
    這個數字是觸目驚心。
    這時。
    朱亮道:“殿下,末將有一事還未稟告殿下,這次查處牽涉到不少的商賈,而在我們抓捕時,一些鹽商似提前知曉了消息,竟將自家的一名子嗣送到了夏之白的住處。”
    “末將不敢輕舉妄動,請殿下決定。”
    “鹽商?”朱棣眉頭一皺。
    朱亮道:“就是在城中經營食鹽的鹽商,他們前段時間,跟夏之白有過接觸。”
    “在今日早些時候,他們去找夏之白求情,據馬文驊他們自己說的,他們當時是想求夏之白救他們,夏之白並沒理會,隻是勸他們自首,馬文驊等鹽商最終聽了夏之白的話,主動來官府自首了。”
    “隻是.”
    朱亮目光一冷,寒聲道:“這些鹽商並不老實,並沒有把人都交出來,而是私下將子弟各送了一個去夏之白那,末將以為,他們恐給夏之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不然夏之白豈會出手護這些商賈子弟?”
    “末將以為不能掉以輕心。”
    “商賈自古以來心黑,也都心贓,他們手裏還有一些錢財,讓這些人逃了,日後恐會有一些麻煩,末將建議直接帶人去夏之白住處抓人,將這些逃匿的商賈子弟全部捉拿歸案,一個不留。”
    朱亮眸間閃過一抹殺意。
    對這些商賈,他沒有任何好感。
    眼下連武官,殿下都不願意放過,憑什麽去放過商賈子弟?
    姚廣孝低眉掃了眼朱亮,又看了眼目光陰晴不定的朱棣,低頭繼續念起了佛經,他念得十分虔誠跟莊重,仿佛是在向佛主解釋今日為何殺戮,也在懇求希望得到佛主諒解。
    朱棣沉思了一下,按耐住心頭戾氣。
    他淡淡道:“夏之白呢?他就沒給本王個解釋?”
    朱亮愣了一下,很幹脆的搖了搖頭,道:“目前沒聽說夏之白有什麽動靜,殿下,要不還是讓我親自走一趟吧,一來探探夏之白的情況,二來也看看這些鹽商究竟在搞什麽鬼。”
    朱棣眼神有些躊躇。
    他並不怎麽想跟夏之白過多接觸。
    對這個人,他心裏有些犯怵,也實在拿捏不住。
    就在這時,突有一名護衛跑了起來,道:“殿下,夏之白的那名隨從送過來了一封信。”
    朱棣道:“拿過來吧。”
    他伸手接過信,大致的看了幾眼。
    “這夏之白還真是夠狂妄的,什麽都不解釋,就給本王寫了八個字,勞動改造,重新做人。”朱棣把這封信,用力的拍在桌子上,冷哼道:“你們來說說,夏之白打的什麽心思?”
    朱亮跟張玉麵麵相覷。
    他們哪能理解得這些?
    姚廣孝微笑著道:“貧僧倒是猜到了一二,夏之白是想讓殿下網開一麵,讓他們一條生路,他保證這些人不會對殿下生出仇恨,也絕不會再做貪贓枉法的勾當。”
    朱棣瞪了姚廣孝一眼,冷聲道:“你猜到了?你給我說說,伱是怎麽猜出來的?”
    姚廣孝哈哈一笑,道:“夏之白是一個明白人,知道殿下的性格,嫉惡如仇,眼裏不容沙子,做事一旦下了決心,就不會留任何餘地,他之所以還敢這麽做,定然是因為他有信心將這些人‘改造’。”
    “我若沒猜錯的話。”
    “這些鹽商送過去的子弟,多半沒有參與太多族中事,也很少做為非作歹的事。”
    “他們讀過幾年書,識得一些字,這是夏之白目前缺少的。”
    “這些鹽商的確有些小聰明,知道‘投其所好’,也知道如何去‘雪中送炭’,若是這些人不清白,夏之白是決然不會留的,當初夏之白主動將賬簿送給殿下,其實就已能看出來了。”
    “夏之白看的很遠。”
    “根本不是這些鹽商能企及能算計的。”
    “所以這些鹽商,最後放棄了掙紮,主動向殿下自首,同時交上所有錢財,隻為給家族留一點血脈,唯有自身幹淨清白,夏之白才有可能收留,這個道理,我能想明白,這些死到臨頭的鹽商,一定也能想明白。”
    “而這就是夏之白願意留下的原因。”
    “他寫這封信。”
    “主要是告訴殿下,這些人跟過去的鹽商,徹底劃清界限了。”
    說著。
    姚廣孝看向朱亮,道:“朱千戶,是你負責查處的鹽商,你把逃出去的這些人,給殿下說一下吧。”
    朱亮點點頭,拱手道:“殿下,從各方收集到的消息,逃出去的那些人,都隻有十幾歲,最大也不過十七八,一直在家裏養尊處優,並沒有對外有太多走動,的確算得上清白幹淨。”
    “但也不絕對。”
    “末將收集資料尚淺,不一定收集完全。”
    “請殿下恕罪。”
    朱棣擺手,“既然夏之白想留,那就隨他好了。”
    朱棣又道:“好了。”
    “這些小事沒必要太放在心上。”
    “明日,一大早,記得派人在城中張貼告示,告訴全城的百姓,我朱棣要親自行刑,處決這些作奸犯科的官吏。”
    “同時也會當場宣布,將這些貪官汙吏侵占的田地,重新歸還給被侵占的軍戶、百姓,還會將一些剩出來的田地,分給在城中有一定時日的乞丐、流民。”
    “我朱棣過去隻是不察,並不是心裏沒有百姓。”
    “知道嗎?”
    “我朱棣是同樣愛民如子!”
    “另外.”
    朱棣目光掃視殿內,最終視線落到了姚廣孝跟張玉身上,在沉思了一陣後,還是把目光放在了張玉身上。
    朱棣道:“張玉,你等會回去替我寫一份奏疏,將夏之白來到北平,遭到丘福刁難開始,寫到本王察覺到北平軍紀的渙散,繼而才有了這次的北平徹查。”
    “記得把這次徹查的情況寫清楚一些。”
    “要把本王的秉公滅私,不徇私情給寫明白,還要把這次徹查的結果寫的詳盡一點。”
    “尤其是本王殺了多少武官,砍了多少為非作歹的將士,還有清點出多少被侵占的田地,主動全還給了軍戶百姓,還給流民乞丐分了田地,這些‘仁義之舉’,你得給我一五一十的寫清楚。”
    “不能有一點遺漏。”
    “至於後麵的百姓稱道誇獎,這個你可以隨意發揮。”
    “本王不是獨占功勞的人。”
    “你們記得給自己在上麵添幾筆,說一些你們功勞,這些你們自己看著辦。”
    張玉等人對視一眼,也咧嘴笑了起來。
    這次的風波不小,燕王的王府,一下空出了不少空缺。
    燕王這是想讓他們給填上去。
    這時。
    朱亮突然道:“殿下,我們這次還收了不少的錢糧,要不也一並寫上去?”
    朱棣不滿的瞪了一眼,沒好氣道:“不會說話,你可以不說,淨出些餿主意,那是我北平的錢,跟朝廷有什麽關係?給朝廷知道了,這錢還能留到我手裏?”
    “抄家來的錢糧一個銅子都不能寫上去。”
    “那上麵隻能有田地!”
    張玉點頭。
    他自然明白朱棣的心思。
    就是向朝廷邀功。
    燕王事情做了,做的還很漂亮,百姓人人稱道。
    在這種情況下,陛下總不能還揪著殿下過去的錯誤不放吧?
    隨即。
    張玉道:“殿下,如今處於秋收的尾巴,不少武官的田地裏,還有一點沒收完的糧食,這些糧食是我們自己收起來?還是直接作為殿下給百姓的恩賞,賞賜給分到那些田地的百姓?”
    朱棣道:“給百姓分了吧。”
    “一點殘餘的晚糧,本王還不至於摳摳搜搜的。”
    張玉點點頭。
    朱棣想了想,還有沒交代的,確定沒有了,也是擺手道:“天色不早了,你們早點回去休息,明日隨本王將這出戲收尾,一定要給我打起精神,把這次的弄得風風光光漂漂亮亮的。”
    “本王也想感受一下與民同樂。”
    “哈哈。”
    四周響起一陣哄笑聲。
    連日的陰霾,隨著這陣陣大笑聲,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
    翌日。
    天色放晴。
    雨後的天空,猶如被淨洗了一般,幹淨空靈。
    一塵不染。
    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香氣。
    一大清早,北平的各大城門前,各大集市口,就張貼出了一張告示。
    隨著告示內容被廣而告之,沉悶許久的北平,終於迎來了一次民意的爆發,街頭小巷無數人穿梭著,將告示的內容,興高采烈的傳至了整個北平。
    燕王下場,嚴懲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