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夏之白長身而立,無視百官驚愕目光,緩緩道:“我有如此堅定的認為,原因隻在於一點。”
“大明缺錢!”
“而且缺很多很多錢。”
“不僅是銅錢,還有白銀,這都是朝廷欠缺的。”
“而銅錢跟白銀,一時半會,朝廷都解決不了,那就注定,很長一段時間,大明都將處於一個半貨幣半以物易物的階段,這對一個強勢的朝廷而言,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朝廷的貨幣權,必須抓在手中!”
“既然銅錢、白銀的問題,短時找不到解決之法,那就隻能另辟蹊徑,而宋代以來,紙幣便已問世,經過多年發展,其實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體係。”
“隻是宋元二朝,對紙幣的利用跟堅守太過荒唐,隻將其作為朝廷斂財的工具,並未做到正確的使用跟調節,因而讓紙幣這一‘貨幣’,最終淪為了廢紙。”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
“大明站在宋元二朝的肩膀上,自當廣泛吸取其失敗經驗,並加以改進跟完善,讓紙幣真正融會貫通天下。”
“一旦紙幣體係形成,對大明的好處肉眼可見。”
“朝廷不用再過去擔憂銅錢、白銀不足了,進一步減少了‘火耗’,還有避免了百姓被無良商賈、官吏,卡著銀子,多一道兌換的剝削,此外紙幣攜帶方便,也便於流通,方便經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收攏了鑄幣權。”
“朝廷日後財政出現短缺時,可通過發行債務的形式,獲得紙幣,來緩解朝政的壓力,避免出現朝廷無錢可用的局麵。”
“不過越是如此,越要建立完善的體係。”
“但我覺得時機已成熟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還有便是現在!”
夏之白話語剛落,黃子澄就出列反對。
黃子澄道:“禍國之言。”
“你既然知曉宋元兩朝的下場,就理應知道,紙幣為什麽在天下流通不起來,並非是朝廷不想用,而是天下人不認可,你我都飽讀各類書籍,都很清楚,元代之所以滅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亡在紙幣上。”
“大肆發行紙幣,導致貨幣貶值,百姓辛辛苦苦一年,收成的,最終就換來一堆廢紙。”
“而且還一天一個價。”
“至於你說的監管,談何容易?”
“伱未免有些太高看人心了,若是有大肆印刷紙幣的機會,你認為誰會放過?一遇到事,第一反應,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想著向朝廷要錢,通過發紙幣來解決,大肆印刷紙幣,這隻會養出一群酒囊飯袋,這些人根本不會想著去解決問題。”
“這是一種更大的腐敗!”
“你其心可誅!”
黃子澄擲地有聲,雙目瞪的渾圓,如同怒目金剛,充滿了威嚴跟正義。
趙勉、楊靖等人微微點頭。
也對黃子澄的看法表示認同,朝廷開國時其實討論過,最終否定了,因為百姓不認可,百姓不接受,朝廷難道真能強迫百姓去接受?而且大明現在是有紙幣的,還算是較為收斂了。
但現狀呢?
百姓對此是避之不及。
別說主動用了,就算是收,都怨念極重。
若非如此,朝廷早就強推了,哪裏還需要夏之白來提?
夏之白麵色如常,對於黃子澄的發難,並不怎麽在意,黃子澄的看法,的確是天下絕大多數官員的看法,甚至也是絕大多數百姓的看法。
夏之白道:“這就是要改的地方。”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
“而不是一本萬利,甚至是無本萬利。”
“紙幣問世之初,紙幣是可以跟銅錢、銀子進行等額兌換的,但後麵卻漸漸不行了,而紙幣問世的基礎,就是能夠跟普通百姓認知中的錢財進行等價互換。”
“這才是一切的前提。”
“忽略這個前提,都是耍流氓!”
“也都是強盜!”
“為何後麵紙幣製度崩塌了?就是因為宋元兩朝發行的紙幣,兌換不出錢幣跟銀子了,化為了廢紙,所以原本的‘錢幣’,一下就淪為了廢紙。”
“但若是這些紙幣能始終兌換銅錢跟銀子,那紙幣還會成為廢紙嗎?”
“不會!”
“而這就是紙幣體係的根基。”
“一張紙幣要對應等價的銅錢跟銀子。”
“濫發或者是不做任何計算的發行,本質上就是拿一張廢紙,去騙百姓的錢,這種事就是曆史上宋元二朝一直發生的,大明應當吸取這個教訓。”
這時。
朱同疑惑道:“你的話是對的。”
“但有一點,卻不對,既然一張紙幣對應等價的錢幣跟銀子,那豈不意味著,朝廷發行多少紙幣,就要準備這麽多的銅錢跟銀子?你前麵也說了,朝廷是缺錢的,本就是缺錢,又如何能拿出這麽多銅錢跟銀子?”
朱同的話一出,瞬間引起一眾附和。
“對。”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說著是朝廷缺錢,所以要發紙幣,但發紙幣,又要朝廷有這麽多錢,那來來回回,不是白繞一圈彎子?”
“就是,這算什麽想法啊。”
“如果這也能算是提議,我可以一天提幾百個。”
“”
朱標微微一愣,眼中露出一抹迷茫跟愕然。
他前麵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
他扭頭看向夏之白。
夏之白麵色淡定,對於朱同的問題,似乎早有準備,他溫和的對朱同笑了笑,道:“你的話說的很對,本身就是為解決朝廷無錢,但又要朝廷有錢,這已經是自相矛盾了。”
“但實則並非如此。”
“這次來宮裏,我其實沒想到,殿下會召集這麽多官員來。”
“既然這麽多精通經濟的官員,那我便拋磚引玉,不再拘束於貨幣,而是拉長到整個經濟體係。”
“較為係統的闡述一下紙幣體係。”
“發行紙幣必須要有錨定物,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錨定物,可以是錢,也可以是其他東西,比如一件衣裳,一座宮殿,一塊玉石,亦或者”
“朝廷的信用!”
“隻不過目前百姓認定的隻有錢幣跟金銀。”
“因而紙幣製度,也不能違背這個現實,隻能跟金銀銅錨定在一起。”
“朝廷變不出錢來,但朝廷還有一種來錢辦法。”
“便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