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潛龍在淵,一飛衝天!
字數:4019 加入書籤
東宮。
殿內官員陸續離場。
殿外不遠處,楊靖跟趙勉走在一起。
兩人麵色平緩,邊走邊說著,楊靖道:“趙兄,你認為夏之白的建議,當真能行嗎?”
趙勉遲疑了一下,苦笑道:“我不知道。”
“或許能,或許不能。”
“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若是殿下執意想改,成的機會更大。”
“你認為殿下支持這種改變?”楊靖有些驚訝。
趙勉點了點頭,他神色複雜道:“殿下這兩年一直跟夏之白走的很近,也受到夏之白很多的影響,平心而論,夏之白的很多觀點的確很驚世駭俗,甚至是有些誇張離奇,但真的細細想來,又不無道理。”
“他考慮事情的角度跟我等官員完全不同。”
“或許這就是他為狀元的真因。”
“非是所謂才華。”
“而是這不同尋常的思考角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陛下跟殿下,相較聽我等陳腐濫調的話語,隻怕更樂意聽夏之白這與眾不同的言論,進而作參考,並就此對大明政策做一些相應的改正。”
“你也知道我老丈人是翰林學士。”
說著,趙勉苦笑一聲,神色頗為無奈。
他緩緩道:“近來,我老丈人其實跟夏之白產生過一些衝突,隻不過老丈人脾氣執拗,又始終不肯認錯,最終被夏之白趕了出去,如今躺在家裏鬱鬱寡歡。”
“就實而言。”
“夏之白麵對一些棘手的事,考慮的角度一直跟我們不一樣,跟夏之白比起來,他更像是把書中知識讀活了的,我們反倒像是一直在讀死書,用‘死’知識,就我知道的,夏之白提出的很多觀點,都是超出我們理解跟認識的。”
“但偏偏還能自圓其說,甚至是給一個宏大解釋。”
“我不如也!!!”
楊靖點點頭。
他同樣有此感受。
夏之白這個人腦袋太靈活了,靈活的像是不知活了多少年的老妖怪,同樣一件事,卻能給出另類的解釋,偏偏那種解釋,若是細細琢磨,還真有幾分道理,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來的很多事,最終還真能實現。
這就實在太過誇張了。
說一些離經叛道、標新立異的話,他們誰都會說,但將說的這些話,一一的幹成,放眼朝廷,隻怕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能耐,但夏之白就能,從科舉時的高產糧食,到前段時間,從北平送來的新穎武器,還有蒸汽機等等,每一件都讓人覺得不能做到,卻都一一實現。
楊靖道:“若是如此,你我恐要早做準備。”
趙勉認真的點頭,道:“理應如此,不過朝廷不太會這麽快大動,但要是真的開始轉向,一定會非常迅速,而我等本就在朝中根基不深,一旦出了什麽差池,隻怕難逃責罰,必須要時刻注意了。”
“隻是夏之白這次說的還是太籠統了。”
“不求甚解啊。”
趙勉歎息一聲,神色頗為鬱悶。
他過去很少對自己的才智產生懷疑,但今天卻陡然懷疑起來了。
因為太難理解了。
完全是一個嶄新的東西,就這麽強行的塞入到自己腦海,讓他們不得不聽下去,隻是在一陣心頭亂顫後,卻又感到大腦空空,總感覺理不清線,隻能囫圇吞棗的聽個大概,連使勁都不知該往何處使。
楊靖哈哈一笑。
他道:“你還真是當局者迷。”
“你我是不求甚解,但可以找人解啊。”
“夏之白這人雖性格有些孤傲,但非是不近人情,我們主動前去詢問,他又豈會閉門不見?”
“達者為師。”
“何況他是我們那屆的狀元。”
“我們不如他,去主動求教,有什麽問題?”
“你啊,有時候就摻雜太多私人感情了,你老丈人的事,不要摻和考慮太多,不然很容易將你拖累的,甚至必要時候,該強硬一點就強硬一點,你們效忠的是陛下。”
趙勉點點頭。
他歎氣一聲,道:“多謝楊兄寬慰,我心中明白。”
“不會礙事的。”
“我上次見我老丈人,就已表明過態度,我的官職是在夏之白之上,但本質上是陛下有意壓著夏之白,一旦讓夏之白得了高位,以夏之白的才能,隻怕會一飛衝天,我有種預感,夏之白恐會壓不住了。”
“他提出的觀點越來越多,越來越縝密跟細致。”
“這是你我都不能比擬的。”
“最終。”
“朝廷隻能依仗他。”
“隻怕到了那時,他無丞相之名,也有了丞相之實。”
“隻是我還挺好奇,夏之白究竟在心中將天下構思成了何樣,又會將天下改造成何等天下,若是我等生平能見,也不枉來此世間一趟了。”趙勉開懷的笑了笑,笑容很坦然。
夏之白的才能若隻超出他一點,他心中的確會嫉妒不滿,但夏之白的才能明顯超出他們一大截,他們甚至都難以望其項背,在這種巨大的才能差距下,他早就生不出任何嫉恨了,隻有歎服跟仰望。
楊靖一臉詫異的看了下趙勉。
他本以為趙勉會鬱悶,結果並沒有,趙勉反倒很雀躍,甚至比他還樂觀,竟都憧憬起,夏之白被得到重用的場景了,而且比他還樂觀,比他還高看許多。
他調侃道:“夏之白在我等士人中的名聲可不太好。”
趙勉不在意道:“不過虛名罷了。”
“他要是真在意虛名,以他為天下做的事,早就能讓他名聲大躁了,但夏之白根本沒有宣傳過,甚至是不屑宣傳,這種人的心誌比天高,甚至高到你我都猜想不到。”
“或許”
“當初在奉天殿外,夏之白說的是真的。”
“他當真會成為天策狀元!”
雪花簌簌的下。
東宮外的身影越來越稀疏,最終都消失在皚皚白雪下。
官員的離場,並不意味著,風雪的消失,夏之白對他們當眾說的那些話,時刻縈繞在他們心中,讓他們不時回想,甚至不少官員還去查閱起了史冊。
隻不過在漫天大雪的遮掩下,這次的東宮議事,似乎也隨時間沉寂下來。
而在一周後。
一場陛下跟太子的爭吵,再次將眾人視線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