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戲曲‘大帥來了’!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朱標一愣。
    他有些不理解‘糖衣炮彈’的意思。
    夏之白主動解釋道:“大明要將軍隊的地位抬起來,最簡單的就是讓百姓認可軍隊,而想讓百姓認可軍隊,除了打勝仗外,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宣傳,而大明的軍隊能宣傳的地方很多。”
    “鄱陽湖之戰,洪都水戰,平江之戰等等,其實都可大書特書。”
    “隻是靠尋常手段宣傳作用不大。”
    “因為這就是一陣風,吹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但若是在地方建立幾座紀念華夏光複的紀念碑呢?將大明這些將士的功績書寫上去,時刻都能被地方百姓瞻仰,歌頌他們為天下做出的卓絕貢獻,殿下認為,有多少將士能抵製得住這個誘惑?”
    朱標聽得目瞪口呆。
    這是他沒有想過的角度。
    通過立碑的方式,給這些將領傳名。
    這樣一來,這些將領,自然不會反對,而既然是立碑,自然是要往好的寫,借此又將那些軍紀重申下去,大明的這些將領得了名,怎麽也要維護一下,至少不能讓軍紀顯得太敗壞,不然豈不是一下就被拆穿了?
    拿人手短!
    朱標眼睛一亮,拍手道:“這個主意不錯。”
    “將這些將領往高處捧,他們自然是樂於見到,但與此同時,也讓他們不得不接受軍紀的整肅,不然軍紀還是這麽隨意,豈不是有損百姓心中他們的形象?”
    “而且武官素來愛名,尤其是好麵子,為了維護自己的麵子,也會去要求下麵的將士。”
    夏之白又道:“既然是紀念碑,自然要具備一定客觀,除了生者,還要記錄死者,要讓生者知道,這一切的來之不易,這是天下付出了多少心血換來的,而他們為了做到這些,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這些紀念碑,不僅要刻記將領的名字,還要將當時的士卒名字同樣記上。”
    “他們同樣值得為天下稱頌。”
    “現在大明的很多將領,在過去未必一來就當的主將,他們的頭上或許還有其他的將領,隻不過在那麽多年的戰爭下,很多人戰死了,他們才得以躋身高位,此舉,也是讓他們回憶起過往,讓他們感歎,昔人已逝。”
    “相較於已經戰死的那些人,他們眼下得到的已足夠多了。”
    朱標點頭。
    這一點,他很是讚同。
    大明很多將領,功成名就之後,很多都飄了。
    覺得自己為大明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不把其他新晉升到朝廷的官員放在眼裏,但他們卻忘了,這一路下來,太多太多的文官武官死了,他們是站在這些身亡者的屍體上,才得到這麽多的賞賜的。
    他們不該倨傲,而該是自足。
    夏之白又道:“在天下範圍內,召集舊部,對這些為大明立國付出過汗水跟血水的‘老卒’,給與一定的肯定跟嘉獎,讓他們與有榮焉,讓他們感到他們過去做的事無比光榮,讓他們感到發自內心的驕傲。”
    “樹立這些老卒的強烈認同感跟使命感。”
    “他們就是最好的宣傳口。”
    “若有條件,將軍中那些將領,也一並派過去,讓他們跟那些老卒見見麵,去看看那些老卒現在過的是什麽樣子,光靠朝廷呼籲、靠朝廷想辦法,這終究是不太夠的,得讓軍隊的將領自己上心。”
    “他們自己都沒有維護軍隊的意識,哪怕陛下跟殿下再有心,也不過是在對牛彈琴。”
    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自己不努力,全靠朝廷使勁,注定是徒勞的。
    他滿意的道:“你的主意都不錯,孤記下了,雖然這樣一來,會多出不少的花銷,但這樣一來,卻是可大幅提振軍心,也能鞏固大明軍隊在地方的威望,更能樹立起大明軍隊愛民的聲望。”
    “這個錢花的值。”
    他還是看的很清楚的。
    這些事固然會花不少錢,但對大明整頓軍紀大有幫助,而且還能對軍中將領做一些牽製,大明用不了多久,就要對東北的納哈出用兵,在這些事情催動下,軍心大振,軍心可用,納哈出又如何能不平?
    這點錢,相較於打仗多打十天半月,可是少太多了。
    夏之白又道:“等那些紀念碑建成時,殿下可親自去主持,跟那些老卒交談,同時跟軍中的青壯、少壯多一些交流,借此將殿下的一些理念借這些老卒之口,傳於天下,這同樣能為殿下立名。”
    聞言。
    朱標苦笑一聲。
    這事隻怕還有的商量。
    真有這樣的美事,隻怕陛下會親自前去,哪裏輪得到自己上場?
    而且軍中那些老卒,對他可沒有太多感情,他們尊敬的一直都是陛下,不過他也將夏之白的話記下了,若是有機會,倒是可以試試,對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
    夏之白笑了笑,又道:“這是對將領、士卒的,還有麵向陛下的。”
    “恩?”朱標狐疑的看向夏之白:“你這是什麽意思?”
    夏之白笑著道:“殿下可知周王的長子喜歡戲曲。”
    朱標蹙眉,想了想,不確定道:“好像有過聽聞,是那個朱有燉吧?”
    夏之白點頭。
    朱標疑惑道:“孤若是沒記錯,孤這個侄兒才八歲吧?”
    夏之白又笑著點頭,道:“的確才八歲,但這個小世子的確喜歡戲曲,因而若是陛下也出行,可讓周王派一些戲子編排一場戲,名為‘大帥來了’。”
    “大帥前來,百姓為地主士紳當牛馬為奴為婢,食不果腹,衣不裹體,而在大帥的義軍來了後,不僅殺了地主,還給他們分田地,讓他們的生活好了起來,因而其他地方的百姓,對大帥是期盼之至。”
    “一來宣揚明軍的軍紀嚴明,二來也彰顯大明一統天下是民心所向。”
    朱標眼睛越來越亮。
    最後忍不住拍手稱快起來。
    這個想法實在是好。
    妙。
    陛下平常是不喜歡被人阿諛奉承的,但如果是百姓自己編出的戲曲,陛下一定是喜歡的,也一定是愛看的,而且這本身就是事實,是陛下真實做的,陛下又豈會怪罪?
    而陛下這些年興致始終不高,也難得高興,若是能讓陛下高興,同樣是一件幸事。
    甚至於。
    在朱標看來,這場戲劇的重要性,遠在其他建議之上。
    而且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