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字數:3637   加入書籤

A+A-


    劉三吾麵色稍緩。
    他仔細的看了看夏之白,確定夏之白不像在作弄自己,臉色這才微微緩和,但依舊有些冷峻,冷聲道:“老夫這一身骨架,哪還有值得夏學士惦記的?”
    夏之白哈哈一笑,道:“劉夫子,你這是說笑了。”
    “放眼天下,誰人不知,劉夫子你飽覽群書,我其實很早就想請夫子了,隻是前段時間,夫子一直身體抱恙,沒有回翰林院,我又不好派人去打擾,因而就隻能作罷,如今夫子回來了,我也就開門見山了。”
    “最近一個月,編書之事上,進展很快。”
    “而夫子知識量很廣,因而後生想請夫子,對編出的書籍做一番檢查,看一下其中可有偏差,或者明顯的錯誤。”
    聞言。
    劉三吾眉頭一皺。
    他冷笑道:“夏大學士,你可否是忘事了?”
    “老夫當時可是被你明令禁止參與任何編書的事,如今老夫可不敢接這事,你還是另找他人吧,老夫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想沾這個麻煩,到時誤了大學士的清譽,可不是老夫能擔待得起的了。”
    聽著劉三吾的陰陽怪氣,夏之白莞爾道:“夫子可還是心中有氣?”
    “編書的事,已過去了,當時也是情況所迫,沒有太多辦法,夫子也知道,編書是一項費時費力的事,若是不能快速整合思想,萬人萬心,這編出來的書,又哪裏能看?隻是後生也沒想到,那時候夫子會帶頭反對,因而隻能拿夫子立威了。”
    “若是夫子有氣,盡管向後生發氣,後生絕無半句怨言。”
    “隻是檢查教材之事,還請夫子務必答應。”
    “而且”夏之白笑了笑,露出一抹狡黠目光,道:“編書是編書,檢查是檢查,這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我當初是說的不讓夫子參與編書,但如今讓夫子參與檢查,這同樣也不算是編書吧?”
    聞言。
    劉三吾卻是一愣,隨即撫須笑道:“你倒是會動歪心思。”
    夏之白正色道:“這非是什麽歪心思,而是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是讓夫子把心思都放在沉重的編書上,這項工作的任務量實在太大了,我夏之白雖不才,但還是有尊老之心的,如今審查書的內容,對夫子卻是手拿把攥,而且我也聽說,當初陛下編纂《大誥》,便是夫子提的‘序章’,能讓陛下相信的人,後生又豈會不信?”
    聽到夏之白的話,劉三吾眼中又恢複了幾分神色。
    這倒是。
    他劉三吾學識若是不淵博,若是沒有真才實學,又豈會為陛下高看?又豈會被陛下委以重任。
    要知道當時翰林院,乃至是朝堂,文官可不少,能文善辯的士人更少數不勝數,但大誥之序章,卻落在了他這個‘古稀’老人身上,這又何嚐不是一種才能的認可?
    若非如此,他又豈會如此傲氣?
    因為他有這個能力!
    夏之白又殷切的望向劉三吾,道:“夫子,現在意下如何?”
    劉三吾沉默不語,隻是撫須思索著,在一陣沉思後,還是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倒也沒錯,審查跟編書,的確不能混為一談,而你立意編的書,是麵向整個天下的,更是作為一種普及書本,若是不嚴格把關,恐會荼毒我大明無數青年學子,這般重任,即便老夫跟你有隙,又豈能袖手旁觀?”
    “老夫答應了。”
    隨即。
    沒等夏之白高興,劉三吾就立即潑了一盆冷水,道:“不過老夫醜話說在前麵,若是你編寫的教材內容有問題,或者有其他不合適的地方,老夫可不會慣著,絕對會不留情麵,也絕不會給你留半點麵子。”
    夏之白點頭,笑道:“正該如此。”
    “若是夫子不這麽嚴格認真,後生還會擔心選錯了人。”
    “隻是後生也得把話說在前麵,後生定下的編書要求不能改,我編書的用意便是普及知識,讓更多人能讀得起書,能上的起學,而且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建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大明的學子務必要務實,腳踏實地。”
    “誌存高遠,仰望星空的同時,也要腳沾泥土,手擷芬芳。”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劉三吾深深的看了夏之白幾眼,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老夫不參與編書,自然不會對編書的要求提要求,這是你的事,老夫隻負責審查。”
    夏之白朝劉三吾作揖道:“多謝夫子。”
    劉三吾擺手道:“你用不著謝我,老夫隻是做自己分內之事罷了,若是沒有其他事,老夫就先告退了,如今的翰林院,不知多少人想看老夫笑話,走了。”
    劉三吾嗤笑一聲,轉身離開了。
    夏之白抬起頭,輕歎了一聲,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廟堂同樣不例外。”
    劉三吾過去地位崇高,自會讓一些人生出不快,見劉三吾落魄,落井下石者不會少,不過大多是文人,不會弄的太明顯,但私下的小動作,卻是不會少。
    而且更加陰損。
    劉三吾尚且如此,等到他日後落難,不知天下群起而攻之人的會有多少,夏之白搖搖頭,沒有將這些事放在心上,人生一世,最終都會化為一抔黃土,大不了到時粉身碎骨一場,也不枉來世間一趟。
    走出夏之白的書室,劉三吾心卻平靜下來。
    他麵色如常。
    仿佛無事發生一般,淡漠的朝自己的書室走去,望著四周的好奇目光,也望著不時探來的猜疑神色,劉三吾心中暗暗歎息,他自認在翰林院的這些年,並未做過什麽不妥的事,跟其他同僚也算是和和氣氣,沒曾想,一遭‘落難’,原本對自己和氣的人,就一下變了臉色,多了很多心思。
    他一下認清了很多事很多人。
    如今想想,之前的前呼後擁,恐多是虛情假意,隻是看在自己為陛下親近,想借此依附上自己,好借此讓他們入陛下之眼,或者是讓自己主動引薦,終究是心思太雜了。
    想到這。
    劉三吾一些明悟下來。
    世間太多虛妄,真正能陪伴他的,唯有那滿是芬芳的書籍。
    劉三吾一笑,已重新恢複了精神。
    人生無多,當去追求一些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