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沿海有官員跟倭寇勾連?!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A+A-


    武英殿。
    湯和在沐浴一番後,已到了宮中覲見。
    朱元璋對於湯和的歸來,還是十分的激動跟期待,早早便等候在了殿門前,見到湯和,也是熱情的打著招呼,道:“湯和,回來了,咱讓你在南方一待就是幾個月,你不會怪咱吧?”
    湯和笑嗬嗬道:“臣哪敢怪陛下啊。”
    “隻是南方那天氣,陛下是知道的,陰嗖嗖的,一到冬天,那腿啊,就冷的直打哆嗦,也就臣想著殿下交代的事,不然臣早就撂攤子不幹了。”湯和也是半開玩笑的回著。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那就先跟咱進殿,咱這宮裏火旺著呢。”
    進了殿。
    朱元璋讓樸狗兒給湯和端個椅子,君臣兩人圍著火爐坐著。
    湯和卻隻敢坐半個屁股。
    朱元璋虛眯著眼道:“南方鹽政這些怎樣了?南方那些官員,可還有人敢暗中阻攔的,還有南方哪幾個衛所,情況你給咱摸清楚了嗎?咱不急,你給咱慢慢說,一件一件的說。”
    湯和連忙點頭,道:“南方現在鹽政進展很順利,夏之白向陛下要的那幾個人,能力都不錯,雖然早期是有些應付不了,但熟悉之後,做事都很利索,而且這些人很務實,基本整日都在各大鹽廠外蹲著,很少回縣衙等官署。”
    “在花綸幾人的盯防下,南方鹽政推進阻力很小。”
    “隻不過陛下”
    湯和猶豫了一下,遲疑道:“南方其實不少官員有抱怨的,因為夏之白這一弄,直接讓南方損失了上十萬人口,還大多是青壯,臣回來時,不少地方官員,都在向臣埋怨,想讓陛下一定程度上,減輕地方的稅額。”
    朱元璋冷哼一聲,嗤笑道:“減稅?”
    “咱沒給他加稅都不錯了,以前這些灶戶,可都是朝廷在養,什麽時候輪到他們來指手畫腳了?這些狗東西,但凡吃相好一點,至於鬧得這些灶戶活不下去?現在灶戶不想在本地待了,他們倒是有話說了。”
    “咱給他臉了?”
    “不準!”
    湯和微微一笑,並不是很意外。
    他隻是將南方官員的話,如實的帶給陛下而已。
    湯和又道:“現在南方的大型鹽廠正在建設,那些被私藏的蒸汽設備,也在練子寧等官員的帶頭下,不斷的被追繳,其中也發生了不少的衝突,險些都有官員喪命,若非蔣瓛提前趕到,練子寧等人,恐都有生命危險。”
    “不過蔣瓛隨後也將這一幹人等全部捉拿了。”
    “臣沒有經陛下恩準,就私下判了這些人死刑,這些人活著就是浪費糧食。”
    “請陛下恕罪。”
    朱元璋擺手,並不放心上,輕蔑道:“不就殺幾個不長眼的人嗎,這算得了什麽,咱讓你過去,就是讓你解決地方的事的,咱給你了生殺大權,你盡管用,咱不是那小氣的人。”
    “該殺就得殺!”
    “不過這麽看來,這鹽廠利潤夠高啊,不然這些人不至於鋌而走險,為了護住一些機器,對朝廷官員動手。”
    朱元璋虛眯著眼,不知在想些什麽。
    湯和沉聲道:“高,而且非常高,更關鍵的,其實不是鹽,而是這些人想護住海上的航道,據蔣瓛審出來的,南方一些地方,私下走私不少,將我大明不少的茶、鹽、農具、絲綢等,走私到海外,換回海外不菲的香料,繼而從中牟取暴利。”
    “隻是具體有多少人參與,蔣瓛一時還沒查清楚,因而臣當時的奏疏並沒有寫明。”
    朱元璋點頭。
    他冷哼一聲,眸子閃爍著怒火。
    他最厭惡有人走私。
    因為這些東西,原本該是皇室獨占,這些人在朱元璋眼裏,就是家賊,是盜竊,在偷本該屬於他朱家的錢。
    朱元璋掩下眼中怒火,道:“這事咱知道,咱也有心堵上,隻是咱大明的海岸線太長了,咱實在是有心無力啊,不過敢跟咱對著幹,咱會讓他們知道,拿咱的東西,是要付出代價的!”
    “咱不管私底下有多少人參與,有多少官員從中獲利包庇,他們最好祈求咱不會查出來,咱要是查出來,咱會讓他們嚐嚐剝皮實草的感覺。”
    湯和又道:“除了這些事,南方基本沒什麽大事了。”
    “隨著錦衣衛的雷霆出手,花綸、練子寧等人,無論是遷移人口,還是追繳蒸汽機,亦或者是搬廠這些,都進行的相對順利,應該用不了太久,南方那幾座大型鹽廠就會重新組裝好。”
    “到時朝廷對南方食鹽的去向,就會有極大的掌控跟了解。”
    “至於陛下讓臣查的衛所。”
    “情況不容樂觀。”
    湯和深吸口氣,臉色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這些年,南方久無戰事,這些衛所其實已漸漸荒廢下來,不少軍戶的田地,都被一些軍官私下找理由霸占了,還有大量朝廷分發下去的田地,被人為的隱占。”
    “前麵灶戶的事,之所以能鬧大。”
    “一定程度上,跟這些軍戶還有一定關係。”
    “他們很多人失了田,又無法正常維持生計,隻能去尋其他事做,所以不少軍戶私下逃匿很多,而不少人就盯上了販售私鹽,結果朝廷推行蒸汽機,讓私鹽一下沒了銷處,這些人就夥同起來鬧事了。”
    “其中尤以蘇州、明州、台州等地最嚴重。”
    “在臣暗中調查下,不少軍戶更是被威脅著參與海上走私,甚至還有跟倭寇經商勾結的,就臣目前查到的,走私船隻停靠最多的是福州、明州幾地!”
    “隻是參與的數量太大,臣一時還沒查清楚。”
    “請陛下寬恕。”
    朱元璋的臉已徹底黑了。
    走私就已經是他不能容忍的了,眼下他大明的軍戶,竟還跟通倭,跟倭人走私,這還是他大明的軍戶嗎?這樣的軍戶,真能護佑大明的海疆?
    怪不得沿海經常出事,就這樣的衛所,不出事才怪。
    這些人隻怕早就暗通款曲了,朝廷又怎麽可能防得住,正所謂千防萬防,家賊難防,他能夠防得了倭寇,能防得了沿海的官員監守自盜?裏應外合?
    “這些人是在找死!”朱元璋徹底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