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你韃靼人不厚道啊

字數:5274   加入書籤

A+A-




    案子是早上審的,人是半晌午判的。
    可以說,還沒一個時辰就有了結果。
    張、楊、李三位大人聯袂進宮,向老朱稟報審案結果。
    剛剛進宮,就偶遇在宮門外徘徊的朱允炆。
    “幾位大人,這是有結果了?”
    對於為什麽能偶遇朱允炆,張庭蘭心知肚明,當下笑道:
    “蘇謹截留稅糧、私販得利的證據確鑿,剩下的就看陛下怎麽判了。”
    朱允炆心中大喜,但麵上不動聲色:
    “如此甚好,那幾位大人快快進宮吧,莫讓皇爺爺等急了。”
    “是,請殿下靜候佳音。”
    等幾人離開,朱允炆似乎想起什麽,也匆匆向禦書房走去。
    幾人進去的時候,老朱正在批閱奏折,看到他們進來有些訝異:“這麽快?”
    “啟稟陛下,蘇謹移庫案證據確鑿,這是案宗,請陛下審閱。”
    老朱拿起案宗瞅了起來,心神一動:
    “這李持是咱弄去鳳陽的,怎麽這麽快就和蘇謹勾搭在一起了?”
    “不對吧,蘇謹這小子辦事賊的很,能讓你們這麽輕易拿到證據?有貓膩。”
    這時,李仕魯上前一步:“臣,有事啟奏。”
    老朱放下案宗:“講。”
    李仕魯將自己心中的疑點,以及蘇謹在堂上說過的話一一複述後,老朱心裏疑心更盛。
    彈劾蘇謹的幾條罪狀裏,恐怕也就‘欺君罔上’這一條沒冤枉他。
    若是半年之前,敢在奏疏裏騙咱,那沒說的,一刀宰了完事。
    但是現在
    老朱對蘇謹能幹出這種事,已經見怪不怪,甚至覺得還有點好笑。
    “張愛卿,你們怎麽看?”
    “啟稟陛下,臣以為證據確鑿,按照律法當判斬立決,夷三族!”
    蘇謹:你他娘的夠狠!
    楊靖附和道:“蘇謹一案牽扯甚廣,但臣以為不必大肆牽連,隻誅首犯蘇謹即可。
    當然,從犯蘇根生、王越、劉永等人也不能放過。”
    “李持與其交涉不深,且主動舉證蘇謹,當可戴罪立功,罰俸三年。”
    楊靖嘴上說的輕巧,但實際和斬盡殺絕有什麽區別?
    蘇謹在世唯一的親人,就隻剩下蘇根生。
    給他倆人都砍了,和夷三族有啥區別?
    與此同時,禦書房外,朱允炆笑吟吟看著跪在殿外的朱允熥:
    “蘇謹私截稅糧、貪墨售賣證據確鑿,死在臨頭,你還在這跪著幹嘛?
    三弟,以後要多聽二哥的勸,與這些奸佞小人、亂臣賊子保持距離,切莫被帶壞了。”
    朱允熥咬牙切齒,平生第一次向朱允炆發怒:
    “你胡說八道什麽!大哥怎麽會出事!我看你才是亂臣賊子,奸佞小人!”
    朱允熥怒罵的同時,擼起袖子就要上前。
    朱允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朱允熥,頓時感到有些害怕,連連後退:
    “你要幹什麽,你還要打我不成?”
    “郡主!郡主你怎麽了!”
    朱允熥愕然回頭,看到朱靈萱臉如金紙,已然昏倒在地。
    “阿姊!”
    “快,扶阿姊回宮,找太醫,快找太醫!”
    朱靈萱昏迷,朱允炆趁亂逃開,對朱靈萱不管不問,反而向朱允熥吼道:
    “你敢打皇兄,我要去告訴皇爺爺!”
    朱允熥急切的看著朱靈萱。
    等她被宮女抬到偏殿休息,才回過頭,用冰冷的眼光死死盯著朱允炆。
    他從沒有一次,像現在這樣,討厭、憤恨一個人。
    “瞪我做什麽?蘇謹犯罪又不是我指使的!早告訴你要離他遠點,你就是不聽”
    似乎是怕再說下去真的要挨揍,朱允炆一邊叨叨,一邊往偏殿外走。
    這個時候,他才想起應該去關心一下朱靈萱的死活。
    不然,萬一這個皇妹死了,還怎麽許給耿璿?
    不能許給耿璿,還怎麽在蘇謹臨死之前,狠狠地氣死他?
    而宮外,百姓茶餘飯對蘇謹移庫案也在津津樂道。
    “聽說了嗎?那蘇謹三司會審被判斬立決了!”
    “什麽呀,說是要夷三族呢!”
    “你們說的都不對,聽說這蘇謹貪汙了幾百萬兩白銀,陛下龍顏震怒,要誅他的九族呢!”
    “這麽厲害?我聽說他不就是個五品戶部員外郎嗎?咋能貪這麽多呢?”
    “他官不大,但是管著倉科啊!
    你不知道吧,這倉科可是咱們整個大明的糧庫呢,嘖嘖,這蘇謹膽子真大。”
    “不是說他是草原派來的細作嗎,怎麽又成貪汙犯了?”
    “這你還想不明白?他肯定是把貪汙的糧草,都送去草原給他的主子了啊”
    草原上有沒有蘇謹的主子不知道, 但是有他一個結拜大哥。
    蘇謹被抓的消息,早就傳到了朱棣的耳朵。
    可惜他收到消息的時候,正忙著和韃靼人幹仗。
    接收蘇謹提供的武器,年前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磨合後,迅速投入了戰場。
    大明建國之初,各衛所的戰鬥力十分強大,尤其是邊疆。
    這次集結了北平、大同、太原、保定、真定、河間、天津數府衛,共計十二萬大軍。
    聯同後勤運送糧草的雜役十五萬人,號五十萬大軍,出關後穿河套地區,北向瀚海發起了進攻。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明軍僅火器部隊就有幾近兩萬人。
    在騎兵開道、偵查,步兵、護衛的陣型下,
    明軍出關之後,攜火器之威,迅速穿過沙井,一舉攻下塞音達山附近,才暫時停下進攻的腳步。
    一場計劃半年到一年的戰爭,僅僅沒過半個月,韃靼就被打慫了,趕緊派人前來議和。
    不議和不行啊。
    韃靼人雖然可以仗著騎兵遠遁,但架不住明軍攻下一處、占領一處、防衛一處、建設一處。
    若是以往,大不了先跑,回頭再來騷擾、襲擊明軍。
    可這次明軍的火器實在太嚇人了,尤其是那會爆炸的小棍子,扔到馬群裏一炸一大片。
    都不用明軍衝鋒,光靠爆炸聲就能將他們的戰馬驚散。
    沒法打,沒法打,惹不起、惹不起。
    要不說朱棣打仗有兩把刷子呢?
    手榴彈在蘇謹手裏,就是個手榴彈而已。
    威力雖大,但不能及遠。
    可朱棣不一樣。
    他稍微研究研究,馬上命人將手榴彈的引線加長,然後放到小型投石機上
    嗯,不知是不是最早,但威力奇大的炮兵陣地,就這麽出現在朱棣的陣中。
    然後,嫌手榴彈的威力不夠大,集束手榴彈又被朱棣順理成章的發掘出來
    這下韃靼人徹底被炸懵了。
    韃靼人來求和,朱棣雖然不能作主,但他卻不願意就這樣放棄擴大戰果的機會。
    一麵拖著韃靼人的求和使團,一麵命令騎兵快速向西挺進,頻頻騷擾赤廳蒙古(注)的地盤。
    赤廳蒙古與韃靼人素來不睦,更何況他們南邊還有個韃靼土默特部,
    平日兩部就沒少起摩擦,自然也不會存在交換信息的事情。
    感受到威脅的赤廳蒙古,立即出兵與明軍開始交火。
    這下朱棣來了勁了——
    你韃靼人不地道啊,一邊派人求和,一邊勾結赤廳蒙古來偷襲我們?
    好啊,那咱們就接著打唄!
    (注:赤廳蒙古,今吐魯番一帶,韃靼土默特部,今祁連山南,昆侖山北、青海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