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娘的,自己那爹在搞雞毛?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A+A-




    韃靼人很懵逼,使團表示俺們很冤枉。
    還好朱棣不是成吉思汗,沒有將他們的耳朵鼻子割下來攆回去。
    但韃靼人也不是吃素的,回去之後沒多久就搞清楚前因後果。
    看出了朱棣不想歇戰的意思,他們索性也躺平了——打不過你,難道我們不會跑嗎?
    有本事你就一直賴在這別走,看最後誰能耗的過誰?
    以往,中原與草原開戰,打到最後往往都是草草了事。
    一來,草原騎兵確實彪悍,而中原是以步兵為主。
    在草原和沙漠上,漢軍往往處於一個比較吃虧的位置。
    打得過,人家跑了。
    打不過,人家往死裏攆著你揍!
    二來,就是打持久戰太虧了。
    草原上除了點牛羊,啥玩意沒有。
    打到最後拿下來的地盤也沒啥用,尤其是不能種地,白白浪費了海量的糧食和資源。
    所以以往北征的節奏,都是準備大軍——狠狠揍一頓——對方被打服——乖乖(或者不乖)的投降——順利收兵,回朝耀武揚威。
    祖祖輩輩和漢軍打交道的韃靼人,早已看透漢軍的本質,
    所以這一次眼看朱棣不願接受求和,索性往草原深處躲去,看你明軍能耗到什麽時候?
    可惜,這一次提供大軍糧草的,可不是僅僅明朝朝廷,還有各路買了國債的商人。
    商人嘛,那是石頭裏都要給你榨出點油來的。
    尤其是這幫跟在大軍後麵,隨時準備撿漏的北進商隊。
    將大軍獲得的那些戰利品,牛羊、毛皮換完以後,商人將眼睛盯在了那些俘虜上。
    明初,朱元璋雖然取締了奴隸製度,但是這些奴隸的範圍並不包括異族。
    看到這些免費的勞動力,各個商隊的管事眼都紅了。
    現在可不是王朝末年,土地兼並沒有愈演愈烈的景象。
    這些商隊的背後往往都是大的地主、士族。
    他們想要給自己弄來家丁、家奴神馬的,往往要通過很多繁瑣的手段,才能得逞。
    包括且不限於高利貸、借災年購地等等。
    弄一個幹活的農奴(家奴),不止費勁,還要擔上不小的風險。
    一個搞不好,衙門就要派人來查。
    但是這些韃靼俘虜
    沒有比這更好的、光明正大的搞人辦法了啊!
    於是,在這些商人的要求下,以及開出一個奴隸三兩銀子的重賞下,明軍的士兵都瘋了
    隻要是獲勝,追擊的明軍各個都幾乎跑出了博爾特的速度,目的就是抓個活口回去換錢。
    最鬱悶的就是火器隊和炮兵。
    娘的,一炮下去毛都不剩,他們拿啥去換錢?
    於是,越換不著錢越來氣,越來氣打的越狠,也打的越準!
    步兵和騎兵,眼睜睜瞅著炮兵幾炮下去,一支百人的騎兵就這麽沒了
    別說人了,連根馬毛都沒剩下。
    步兵和騎兵氣不過,隻好去找炮兵商量:
    “你們下次打炮的時候,能不能稍微歪點,好歹給咱們剩兩個人啊!”
    “就是,嚇唬嚇唬他們,衝破他們的隊形就算了,有必要趕盡殺絕嗎?”
    炮兵:“你奶奶的,分人頭的時候沒我們的份,還不許咱們多殺幾個韃子立軍功啦?”
    最後無奈之下,騎兵和步兵,與炮兵和火器兵私下達成協議——
    你們炮兵下手輕點,到時候俘虜抓回來對半分。
    炮兵、火器兵:成交!
    於是,令朱棣愕然的一幕出現了。
    兩軍交戰時,炮兵前幾輪手榴彈飛出的時候,往往很準,
    可當對方騎兵陣型一旦散亂,那拋出去的手榴彈立刻集體失準,簡直歪的沒法看
    更過分的是火器兵,那槍幾乎沒有命中敵軍要害的。
    可要說他們槍打的不準吧,偏偏每顆子彈,幾乎都是奔著敵軍下三路去的
    畢竟,隻有打瘸了的敵人才好抓,還能換錢。
    雖然從戰果上來看影響不大,但當朱棣知道下麵的騷操作後,也被驚得目瞪口呆。
    這事當然不能不管。
    但金錢的巨大誘惑下,軍心十分可用。
    每逢大戰,士氣更是高的嚇人,朱棣也不好太過打壓。
    最後把幾個營的主官,喊到軍帳狠狠訓斥一頓之後,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這樣的士氣下,明軍一度將韃靼人趕過了捕魚兒海。
    不過,也在這個時候,朱棣決定暫時收兵。
    倒不是打不動了。
    身後的這些商隊,在最近半個月裏,少的一家也弄到了上千的韃靼奴隸,可謂賺的盆滿缽滿。
    別說軍中糧草充足,就算明軍現在沒糧,
    那些商人也能立刻再給他湊出半年的糧草。
    而那些沒有投資國債,私自派出商隊的京城富戶、勳戚、文官背後的士族,就有些鬱悶了。
    來了草原半個月了,帶來的物資一箱沒換出去,
    隻能眼巴巴的瞧著其他商人賺的盆滿缽滿,眼紅的要死。
    可當他們找到大軍,甚至聯係燕王殿下表示也想要分一杯羹時,卻被朱棣狠狠的拒絕——
    沒有陛下的手諭,我可不敢和你做生意。
    本來還覺得這些買了國債的商戶都是傻x,沒想到自己才是那個傻x
    可惜,國債已經停止發行,想買也買不到。
    這北伐的一盤大菜,別說是肉,湯都喝不上。
    想到這裏,他們就更恨提出國債的蘇謹。
    且不說這些商隊隻能泱泱南歸,回去找主子想別的辦法,說回朱棣停止北伐的原因。
    嚴格來說,朱棣並沒有打算停止北伐,而是決定換個方向。
    韃靼人已經被打的元氣大傷,暫時沒有力氣和膽子反攻明軍。
    所以朱棣將眼睛放在最初的目標——西北,極西。
    目標再定的細致一點,就是——赤廳蒙古、韃靼土默特部、亦力把裏。
    乃至西域大國——莫臥兒帝國!
    此時北征,其實已經可以說超額完成任務,完全可以凱旋而歸。
    但是,想要改變戰爭的方向更進一步,就必須遠在應天的那位帝王首肯。
    朱棣卻拿捏不住自己那位父皇的心思。
    是要趁機開疆拓土,還是不願自己立的軍功太甚,功高震主?
    本來準備去信一封,請那位結拜弟弟幫自己參詳參詳,卻沒想到信還沒寄出,卻得到蘇謹入獄的消息
    娘的,自己那爹在搞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