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不忍直視的詞語

字數:4836   加入書籤

A+A-




    蘇謹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匠人,邁步走進屋內,拿起自己的‘神像’開始把玩。
    “嘖嘖,做的倒是挺像的,可以說栩栩如生呸,老子還沒死呢!”
    總覺得有些膈應,蘇謹將神像放下,回頭問那匠人:“這是怎麽回事?”
    匠人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摸摸自己的腦袋:
    “百姓們感念蘇大人大恩,家家戶戶都要給您立生祠,小的有幸見過大人,就順手幫他們做一下”
    “順手?”
    蘇謹無語。
    玩鷹玩了那麽多年,沒想到今日倒讓鷹啄了眼。
    老子這是被匠人當做賺錢的工具了?
    匠人見蘇謹臉色不善,趕緊跪下磕頭:“大人,這事可不是小的一家在幹啊!”
    “現在整個泉州至少上萬戶都在給您立生祠,小的一個人可做不了這麽多!”
    “你說啥!?”
    蘇謹都傻眼了:“上萬戶?咱泉州現在一共才不過五萬戶,就有上萬戶要給老要給我立生祠?”
    “可不是咋的?”
    匠人生怕蘇謹拿他治罪,趕緊解釋:
    “這還是咱們這些匠人太少,連夜趕工也供應不上,小的家裏預定的單子都快排到四月了!”
    “畢竟蘇大人您這麽受百姓愛戴,這活兒,不,您的神像可不能做的糙了不是?”
    “不然現在泉州至少已經有兩萬多戶,給您立上生祠了。”
    蘇謹被搞了個大無語。
    治罪吧,人家百姓自發給他立生祠,是對他的肯定,咋治罪?
    不治罪吧,蘇謹心裏又有些膈應。
    自己都變成人家的‘活兒’了
    尤其是對‘栩栩如生’這個詞,恐怕從今之後再也沒辦法直視了
    想了想,蘇謹還是無奈的擺擺手:“算了,你這神像搞得不錯,以後還是少搞吧。”
    一臉無語的蘇謹,帶著馬三趕緊逃離了這個地方,再也沒了心思閑逛,直奔衙門而逃。
    蘇謹人才離開沒多久,那物主瞅瞅神像,再瞅瞅匠人,一臉驚喜:
    “老哥,你這手藝絕了啊!”
    “像!實在是太像了,尤其是那個表情,簡直一模一樣!”
    “不行,這小的可不夠使,老哥你再給我做個大的!”
    “上一邊去!”
    驚魂未定的匠人這才鬆了口氣,心裏琢磨著蘇大人離開時說的那話,到底是啥意思?
    搞,還是不能搞?
    正準備先回去冷靜冷靜,物主卻一把拉住了他:“我出三倍!你給我搞個大的!”
    匠人:“大後天來我這拿貨。”
    。。。
    回到自個兒家,蘇謹才鬆了口氣,立馬瞪著馬三:“這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老爺,我冤枉啊!”
    馬三大聲喊冤:“我天天守在你身邊,哪裏知道外麵發生了啥事?”
    “真的?”
    “真的!比真金都真!”
    “算了”,蘇謹有點意興闌珊。
    百姓願意給他立生祠,他自然很感動。
    但是對於穿越來的他而言,這事總透著那麽一絲怪異。
    “二叔,你回來啦?”
    蘇根生端著碗走了出來:“沒想到你回來這麽早,就沒給你準備飯,你湊合吃點吧。”
    蘇謹也不在乎,正好有點餓了,端起碗就開始炫飯。
    “二叔,房周剛才來了,他說最近想加入泉州商會的人有點多,問問你的意思。”
    蘇謹放下碗想了想:“告訴他先別急,咱們這事畢竟有點見不得光,寧缺毋濫。”
    “成,一會我去找他”,蘇根生喊來桃紅收拾碗筷。
    “對了二叔,隋越他們多久能回來?第二批海貨已經入倉,就等著他們回來了。”
    “三四個月吧”,蘇謹靠在躺椅上眯起了眼:
    “這次我讓他們走的不遠,主要是為了試試航道,最多到雷州府那邊就回來了。”
    “雷州府?”
    蘇根生有些奇怪:“不是出去和番子做生意嗎,去雷州府幹嘛?”
    “你以為那些走私的,都是跑到人家地界去做生意?碰上個不講理的不得全完蛋?”
    “雷州府、瓊州府那邊都有走私的窩點,這次就是讓他們探探路。”
    蘇謹享受著午後的陽光,漫不經心的說道:
    “其實廣州府那邊更多,隻不過咱們以後要遠航,沒必要和他們打太多交道。”
    “那我明白了”,蘇根生會意,直接站起身來:“我那賬還沒做完,就先回去了。”
    “對了”,臨走之時,他忽然想起了什麽:“二叔,出去的時候有沒有看到百姓給你立的生祠?”
    蘇根生有些羨慕:“我真羨慕你,沒想到二叔如此受百姓愛戴。”
    蘇謹眼珠子猛然瞪了起來:“這事咋連你都知道了?”
    蘇根生卻指向一邊踮著腳,正準備開溜的馬三:“是他告訴我的啊?馬三沒跟你說?”
    蘇謹從係統裏直接一把抽出手槍:“馬——三——!你給老子站那————!”
    。。。
    爆竹聲聲除舊歲。
    與泉州不同,應天府的新年氣氛確實熱鬧了許多。
    就連皇宮裏,也充滿了新年的氣味。
    雖然給百官放了假,但朱元璋這個勞模,仍舊雷打不動的坐在禦書房批閱奏疏。
    馬忠良看到老朱忽然笑了起來,趕緊湊趣道:“陛下何事如此開心?”
    老朱心情不錯,扔下奏疏笑道:“蘇家小子在泉州幹的不錯,咱果然沒看錯他。”
    至於什麽事,老朱隻字不提,馬忠良也不敢問。
    此刻的老朱,雖然不知道距離自己的大限還有不到五年時間。
    但他已經能感到深深的疲憊和無力感。
    宰相製被他一手廢除,開國功勳基本也沒了威脅,剩下一群文官不足掛齒。
    可以說,他已經為兒孫們鋪好了大明的萬世基業。
    他深信,隻要後人按照他規定的方法去做,大明必然萬世。
    可唯一令他頭疼的,仍舊是王朝的儲位。
    不知從何時起,他不再獨寵朱允炆,朱允熥的身影似乎在他心裏開始越來越重。
    通過一年多的學政,朱允熥從最初的束手無策,到現在已經能獨自處理不少政務。
    尤其是他提出的一些解決方案,往往深得老朱之心。
    朱允炆雖然也很不錯,但他的處理方案卻帶著更多的書生氣。
    以及,一些不諳世事般的幻想。
    老朱有些憂慮,他清楚兩人繼續跟在自己身邊,所學已經不多。
    尤其是在認識蘇謹以後,老朱深深覺得蘇家小子有句話說的很對。
    “不進入基層曆練,如何能在施政時考慮到百姓的切身利益?”
    老朱指節有節奏的叩擊著龍案:“走到百姓中去,才能從百姓中走出來?”
    “有點意思。”
    “馬忠良,宣炆兒、熥兒來見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