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孫氏山貨鋪總站

字數:4391   加入書籤

A+A-


    因為不能到府城參加進士宴席,孫三叔“鬱鬱寡歡”,沒心情去收山貨。
    孫三叔不去收山貨,孫三嬸自然也不去,所以最後受傷的是桂哥兒大哥孫定傑。
    不去幹活就沒工錢,沒工錢就算了,還沒飯吃。
    孫長河天天跑到孫家,問孫三叔何時去收山貨,家裏有個閑漢發得慌。
    孫三叔鳥也不鳥孫長河。
    於是孫長河看著在家中天天躺平的孫定傑就火氣大,一不開心就打。
    最後的最後孫定傑悲催了。
    說的受傷,真的是字麵上的意思。
    同樣心急的還有山民。
    盼啊盼啊,一直都盼不到孫三叔來收山貨。
    一年到頭就過年前這兩個月賺得的最多,結果大金主不出現了,山民哪裏坐得住。
    也曾想過賣給別的二道販子,隻是總歸孫家如今家大業大,價格雖然便宜了點,但不缺斤少兩,不賒賬。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大夥對孫三叔還是挺滿意的。
    有些二道販子,過秤的時候明明100斤,硬要說去損耗之類的,隻給80斤的錢。
    山民也不懂什麽損耗,二道販子竟然說路上掉幾個出來,都要算到山民頭上,這種做法真是氣煞人。
    更重要的100斤算80斤的錢還不準時給,一開始說過兩天給,結果兩個月過去,年都過完了,還不給。
    不打上去,二道販子都不願意付錢。
    以前沒得選,隻好賣給二道販子,如今孫三叔出現了,自然轉頭賣給孫三叔。
    至於二道販子對孫三叔恨之入骨隻好默默在心裏消化。
    孫三叔後麵有黃陽縣第一“霸總”在,誰敢去套麻袋打人呢。
    孫三叔和孫三嬸在家裏悠哉悠哉,一邊嗑瓜子,一邊抱怨黃氏偏心。
    黃氏懶得理這對夫妻,相處了大半輩子,他們說他們的,黃氏左耳右耳都沒有進過,一律屏蔽掉。
    孫三叔抱怨完黃氏,正想抱怨村長。
    忽然德哥兒的青梅竹馬大頭狗進來喊人:“文叔,外麵有人找你?”
    孫三叔抱怨得正起興,被大頭狗這麽一打斷,頓時心情不好了。
    瞪了一眼大頭狗問:“誰找我啊?我可忙了,一般人見我要排期。”
    大頭狗無語地看了看孫三叔,瓜子嗑了一滿地,還說很忙,閑得慌才對。
    不過孫三叔是德哥兒父親,又是村裏出了名的三老太爺,大頭狗隻好作罷。
    撓了撓頭說:“我也不知道,我看是外村人了。他們推著車,上麵有麻袋,裝了什麽就不知道了。他們說過來找你賣貨。”
    賣貨?孫三叔想到有人來賣山貨了。
    雖然平時都親自出去收山貨,但附近村民要是撿到好東西,也會主動上門問他收不收的。
    孫三叔沒啥心情做買賣,但有買賣上門,走幾步路,看幾下貨,這樣的動力還是有的。
    於是從孫家老宅跑了回家,看到幾張熟臉。
    哎呀,還以為是附近的村民,原來是深山老林的山民。
    山民見孫三叔一身華麗的衣服,料子絲絲滑滑,好似很貴的樣子。
    跟平時的粗衣打扮完全不一樣。
    孫三叔看到獨輪車上的麻袋,問道:“哎呀,兄弟,你們怎麽找到這裏來了?是過來賣山貨的?”
    好幾麻袋,看樣子在山裏尋了不少東西。
    孫三叔讓大頭狗幫忙去叫孫定傑過來幹活。
    抬抬扛扛的,不是孫定傑做,難道要他這個三老太爺做嗎?
    山民有點膽怯,舔著笑說到:“是哩,過來賣山貨。這些日子一直盼著你過來,盼啊盼啊,怎麽就不來,嘿嘿,這不,隻好過來孫家村這邊看一看。”
    山民能找到孫三叔,完全因為孫家村在黃陽縣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路在嘴邊,隻要一路走一路問進士老爺的家在哪裏,保準給你指明方向。
    孫山不僅是漳州府第一進士,更是黃陽縣百年以來唯一的進士。
    在黃陽縣誰不知道進士老爺的老家在孫家村呢。
    孫三叔也不說廢話,生意上門肯定要做,很快過秤結賬後。
    腦瓜子一轉,靈機一動說到:“以後我不去收山貨了。”
    山民聽到後,晴天霹靂,平地一聲雷。
    莫非以後要再次過上被二道販子重重剝削的生活?
    接著孫三叔又說:“以後你們有山貨,就送到孫家村。”
    頓了頓補充道:“暫時送到孫家村,過些日子會在黃陽縣開山貨鋪子,你們也可以送到黃陽縣。”
    鋪子影子都沒有,孫三叔便說以後在黃陽縣設立孫氏山貨鋪總站。
    山民聽到後,安心地說:“好,以後我們送過來。嗬嗬,在黃陽縣收好啊,這樣更好找。”
    其實好找是一回事,主要是不用走太遠。
    孫家村在黃陽縣的東北角落,山民在黃陽縣的西南地塊,走到孫家村,可費了不少腳力。
    大乾的山民是有戶籍的,歸納為民戶。
    因為沒田地不需要交稅,但承擔服役義務。
    當然也有些山民為了逃避服役,選擇做黑戶。
    民不舉官不究,很多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算知道你是黑戶,大多時候都裝看不到。
    官府也不會跑到深山老林捉你出來服役,官府才沒有這種“多管閑事”的心。
    隻要不發生命案,大家都會選擇沉默。
    送走了山民,孫三叔跑去找鄭童生,讓他幫忙寫店牌。
    於是“孫氏山貨鋪”就這樣簡陋地成立了。
    孫三叔和孫三嬸在家裏坐等生意上門,孫定傑成為孫氏山貨鋪第一個小二。
    不過他們也會偶爾去山裏收貨,有些好東西,走一走才能收到。
    孫三叔看到孫山可激動了,一股腦地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
    興奮地說:“山子,你說我在黃陽縣開個山貨鋪怎樣?”
    孫山笑著說:“好,太好了。三叔你那麽聰明,相信一定能把孫氏山貨鋪做大做強。”
    主要是孫三叔有銷貨渠道,這是最重要的優勢。
    孫三叔聽到孫山都讚同,笑得更歡樂了。
    仿佛看到自己穿金戴銀地坐在太師椅上,周圍一群丫鬟小廝伺候自己,從此過上員外郎的美好生活。
    越想越開心,越開心笑得越滲人,孫三叔發出一陣又一陣滲人的笑。
    大白天的,孫山都起雞皮疙瘩。
    算了,三叔喜歡做夢就讓他做夢了。
    誰都有做夢的權利,尊重並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