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瑣事雜談

字數:3804   加入書籤

A+A-


    續觀前文所述,正棠君覽之,諸事之終,各有其象。轉細述大雙與唯禮君近日之事,雖大雙非初至其門,然此次卻為其首次與唯禮君共寢。大雙歸後,與姑姑開誠布公,論及諸多。

    “明日,吾再與汝細說。”大雙深夜於qq與姑姑留言。

    “彼今阻吾生子之意,實令人心寒。”

    “吾言摘去套套,期許有孕,然彼不從。”

    “彼言未備,不可行之。”

    “唉!”

    “適才,是彼送汝歸耶?”

    “明日,吾再與汝細擺。”

    “明日,吾將發騰訊之鏈,可錄屏,亦可語音轉文字。”

    “汝欲十一時半擺談?”

    “不然,吾欲九時言之,恰近午時。”

    “既如此,便九時。”

    次日清晨,距約期之上午九點尚餘一刻,若薇姑姑便已遣侄女騰訊會議之鏈。孩童睡眠之後,記性或有不固,昨日之約,未必能憶。況近日成都寒氣逼人,晨出實非所宜。若雙兒欲談,姑姑亦願傾聽。然則,可言與不可言,當言與不當言,既已與閔唯禮君盡述,於若薇姑姑觀之,侄女與這小閔之情愫,大抵不過三月之鮮。若此三月間未能緊握不放,二人之未來,實難預料也。

    與姑畢陳前周之瑣屑與猜度,大雙奉命行事,與站長接洽以襄其事。述及上周五,主任命其自明年伊始,盡將tq撰為專利。大雙欲借此歲末之際,擇一舊日實驗,先為閔曉站長撰一專利,以報站長為其勞心覓職並結深情厚誼之恩德。大雙言,其與專利事務所已有契約在先,需付查新等費用六千五百錢。若閔曉意決,可將名姓、身份之號告吾,大雙願為站長辦理諸事。

    “站長,吾再言,吾欲以舊實驗撰專利。與事務所協議已簽,費用如前。若汝欲行之,速將名姓、身份之號告吾,並付費用,吾自為汝操勞。”

    “此發明專利,吾可為第一作者否?”

    “確是發明專利。吾已詢皇莆師,其言首作者當為一業內大家,以增其分量。且申報單位不可為全程無憂代理,宜為大學,如此校企合作之名亦好用之。前三作者,皆可破格。”

    “若汝欲居首作者之位,須待學籍有成,方能加蓋學校之印。”大雙心性慵懶,萬事皆難提起興致,言辭間似有絕望之意。自覺才疏學淺,一無是處,皆因周一下午又接博導轉來之書函,言雙兒第二次讀書報告抽查未過,所引文獻過少,僅二三十篇,且近年之文獻鮮有涉及,英文文獻閱讀更是匱乏,高質量之作更是難覓。此博士之路,非廣大青年學子所能勝任,況乎論文寫作之卷,眼見將被所替,農業領域之博士科研,雙兒本不感興趣,初衷乃欲借讀書以離鄉土。聞農業領域博士多赴農村崗位,雙兒不願曆經艱辛,終複歸原點。自上海遇碩導後,再無雙兒心儀之導師,無比較則無痛楚。同理,此二年乃雙兒之高光歲月,既在甲方任職,無需勞作,猶受尊重,領導亦認可其才,薪資優厚,日後恐難再遇如此滿意之職,即便是博士畢業後,無論體製內外,有無編製,其工作之感恐難及今日。所幸最終之選,姑姑及姑姑之友正棠教授、茜雲阿姨等,皆以為雙兒閉關兩周後頓悟,前去上班乃明智之舉。然閔唯禮以為此兩周已失雙兒這位新識之女友,正如雙兒亦憂會失閔唯禮君一般,若雙兒退學不讀,恐彼此之情難續。

    “吾有室友在側,曾欲致電鄒師,然招生處言不可,唯考試或申請一途。”

    “吾欲明年再試。”此言或乃自欺欺人之語。既已半途而廢,大抵博士之學位與雙兒此生無緣矣。蓋因今雙兒離理想之博士畢業,僅欠一二小文及博士論文之撰述與發表。與雙兒博導之性情迥異,其博導之同窗正棠教授,則更思如何勉勵弟子,如何助成弟子。凡有資源、有舉措,皆願伸手相助,以圖弟子未來之發展。正當雙兒博導恐嚇雙兒,欲使其分流退學之時,正棠教授正為來年如何為學院所分幾位今年新入之大一新生,籌謀前程。

    “侯總,此視頻乃修複電池固廢資源化利用之法,能否據此編輯一專利?吾帶數生,需成果以結題。”

    “此乃廢棄輪胎資源化煉油之法。”

    “皇莆師,如此視頻已公開,欲於其基礎上優化之?”

    “吾又增三生,需各撰一申請”。

    “若僅據此原視頻撰專利,創新性恐不足。”

    “可撰,但需增新內容。”

    “代理老師見識廣博,且年輕思維開拓。”

    “此優化內容,由吾等提供,抑或由汝等編寫?”

    “同時請代理老師同步一並設法共同增之。“

    “吾知之,吾將詢之。”

    “若可行,此三者皆為此領域乎?”

    “吾將安排生徒簽合同。”

    “另有一光伏項目之實驗。”

    “吾先詢之,再將實驗ppt發汝。”

    “好。”

    與事務所交往曆年之友人敘後,正棠師於群內曰:“速與家長通言,急啟專利之撰及國家級成果之申報。依諸生確報家長讚許之次序而興工。請諸生得家長複言後,即速確認,以便正式興工。”

    “吾未通爾之電話。”“吾問傅鵬,彼欲尋本業之工。”“君之意,為彼薦工乎?抑或有他意?”“有汝之研究生師兄,正為數項目忙申請專利中,觀彼等有無搭車署名之意。”“此乃為欲考研者設乎?”“求職時,有業績者麵試亦加分。”“能幫則幫矣。”“可加幾人?”“吾班考研者甚眾。”“考西南大學者三人,川農二人,成都理工一人,餘者不詳。”“一班川農一人,昆明理工一人,餘者不詳。”“所言者,皆至今猶堅持學者,已棄者,未加之。”“工作之事,吾畢設小組另三人欲尋工,然未尋者,唯傅鵬。吾班餘者不詳。”“今有三項目正申請中,合同已簽,費用已付,每一項目後,可加二三名乎。”“如伍胥欽、屋婉豐、芃彩信等,尚可加乎?”“與吾共為降噪蓬專利者二人,亦可加乎?”“彼等不必矣。雖錢少,有則不必加,父母之錢亦不易,吾之建議,富豪除外。”“餘者章皓,家境頗豐。”“吾多為父母憂。”“蚊子亦是肉。”“與吾共為前者,二人排名雖後,然平時成績年級一二,其中鄒欽家境亦不佳。”“故吾思,或可加之。”“本科生有之,已屬優秀。”“不斜杠則好。”“何意?”“則無他,餘者章皓,家境好,黎開聞,吾不詳其考何校,然家境甚佳,可言吾班最富,又有闇旺,吾可問之。一班両小儒、賀苗皆有成果,家境亦好。”“又有程煵錫,吾知其家境尚可。一班家境不佳者,無人考研。”“三四班,吾所知考研者,皆隨他師,入實驗室者。”“亦有成果。”“不考研者,吾可問之。”“問得,闇旺考本校,此要加乎?”“主要看其本人之意,吾與爾,僅提供消息,中立態度。”“即不論考何地,願即可?”“總之,此乃貼金,為助力。”“善。”“彼等尚需出錢乎?幾何?”“請以十人計,小記三千五百元,第三始,三至十,汝原係數,請計之,排位三至十,不同之位,不同遞減之金。”“十人共三千五百元?然後從第三始?”“然。”“此排名,乃專利中之位乎?如第三,即第三發明人?”“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