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當除惡務盡

字數:6308   加入書籤

A+A-




    inf

 料峭寒風襲麵而來。
    悠揚的鍾鼓聲,在重重紅牆碧瓦間跌宕回響。
    王崇古望著旋窗外的森森白景,深吸一口氣。
    他轉頭裹上大氅,一陣寒風將他的大胡子吹的七零八亂。
    通過會極門,還有幾位腰掛烏木牌的小黃門肅立左右。
    看到王崇古到來,連忙避讓。
    王崇古對此視若不見,直接進到內閣中。
    他一進門就跪了下來,膝下又冷又硬,寒氣透骨。
    王崇古一臉正色的說道“太嶽,太嶽!我冤枉!我冤枉啊,我要揭發檢舉!”
    其餘眾人哄堂大笑。
    楊博仿佛看到昨日之自己。
    唯獨器宇凝重,威勢日隆的張居正神色自若。
    “學甫,你要檢舉何人,可有人證物證?”張居正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
    對此事的打擊麵要有所偏重。
    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曆曆有據。
    而不是出於權勢傾軋。
    這讓王崇古稍稍安心。
    王崇古抬起頭來,從牙縫裏吐出幾個名字。
    “臣要檢舉宣府巡撫吳兌,屍位素餐。”
    “山西總兵郭琥,任人唯親,損公肥私。”
    “大同總兵馬芳,私通外官,撲買糧草,以次充好。”
    “大同副總兵麻貴,殺良冒功,賄賂上官。”
    “衍聖公孔尚賢,姑息養奸、窺伺名器,當究其僭橫情罪。”
    “還有鬆江的鄉賢,前任首輔徐階徐華庭,耗國不仁、賣官鬻爵、包攬訴訟、貪縱不法、荼毒淩虐。”
    王崇古怎會不知道事事留痕的重要性“我有他們交易往來的明細賬簿,可為佐證。”
    甚至時間地點都記錄在案。
    眾人看著王崇古,十分欣賞,這人是真的敢啊。
    王崇古則依舊半跪於地等候處置。
    張居正雙手捧著天子劍,對王崇古吩咐道“蒼天可鑒,學甫既然有這份心思,便已經是忠公體國,正所謂義憤填膺,不平則鳴,你先起來。”
    “卑職遵輔國之命。”王崇古起身的一瞬間,感覺到酣暢淋漓。
    什麽因果是非,人情往來,官場約定成俗的規矩,哪有活命重要。
    “此事牽涉甚廣,駭人聽聞。依我之見,不若先請示陛下,再召開廷議,使三法司同理,再廣而告之,如何?”張居正轉頭望向高拱“你是首輔,你說了算。”
    “太嶽老成謀國之論,正當如此。”高拱等著一口大鍋等了許久,總算是來了,當下點頭。
    “從太嶽之命。”
    眾人都倏地站起來了。
    以張居正為首,一窩蜂的朝著社稷壇走去。
    六部五府各大衙門的官吏紛紛探出頭來。
    這是出大事了。
    從六部五府往午門的官吏紛紛避讓。
    六科直房的言官們神情激奮,若國家無他們用武之地,還有何作為立於世間。
    對此事的諸多猜測和揣摩,議論紛紛。
    此時。
    朱翊鈞正整肅衣冠。
    馮保抖開龍袍。
    婢女們圍繞朱翊鈞左右,替他係好玉帶。
    田義雙手捧著皇冠,朱翊鈞伸手戴上。
    又取來一隻長長的玉簪,從皇冠穿過。
    大雪紛紛揚揚,沉寂許久的社稷壇前,跪滿了一地的朝堂大員。
    隨後,馮保將手一揮。
    重重疊疊的大漢將軍們側身避讓。
    兩位司禮監太監讓開道路。
    朱翊鈞明黃色的身影緩緩浮現。
    皇帝親自來了。
    無論遠近,眾人當即跪地。
    大漢將軍們單膝跪地。
    “萬歲!”諸臣幾乎同時發出了山呼之聲。
    張居正聽著皇帝一步步走下台階,碾壓著積雪走到近處“求陛下做主!”
    群臣低頭俯首。
    朱翊鈞伸手抖落袖袍,將張居正扶起“朕已知曉。”
    茫茫天地間,朱翊鈞攜張居正一同俯瞰群臣。
    “就依照先生的辦法處置。”
    “隻此一條,當除惡務盡。”
    “陛下聖明!”百官都驚訝無比的抬起頭來,目光中露出驚詫。
    隨即他們用更虔誠的姿態低頭俯首。
    “臣遵旨。”張居正再一睜眼,已經不見了皇帝的影子。
    社稷壇中。
    朱翊鈞伸出手來,接住飄蕩的雪花“與人爭鬥,當真是其樂無窮也。”
    計劃已經推進到了關鍵的時候。
    朱翊鈞望著組成星炬的無數科儀。
    他對身側的周雲逸問道“鬆江都已經被屏蔽了吧。”
    這種精細化的操作。
    還得是專人操辦。
    周雲逸白衣加身,渾身上下隻露出一雙眼睛。
    “陛下,臣做事,您放心。”
    此人用平淡的語氣,說出最傲然的話語。
    朱翊鈞上下打量一番後“事情要是出了岔子,朕砍了你的腦袋當球踢。”
    周雲逸立馬閉上了嘴巴。
    這人呐,在欽天監觀察星相,看星星看久了,人都是傻的。
    當日。
    兵部尚書譚綸開始對接軍火貿易。
    大明牌的火銃大量流入暹羅。
    兵部左侍郎汪道坤出京巡視宣府、大同、山西三鎮。
    第一站就是山西。
    汪道坤對白災期間的各地民生、驛站、長城以及各地烽火台進行巡查。
    又以糧餉、險隘、兵馬、器械、屯田、天馬、逆黨。
    一共八條項目考核邊臣。
    宣府巡撫吳兌,山西總兵郭琥,大同總兵馬芳,大同副總並麻貴,四者接連被彈劾。
    楊博、王崇古切斷了與地方的聯係。
    龐大的西商群體中,山西和陝西占據了十之**。
    此刻麵對音信全無,群龍無首之景象。
    山西頃刻間就亂了。
    七月初一。
    徐階察覺到其中的詭異之處。
    整個鬆江府周圍實在是過於安靜了。
    在他們的印象中。
    最新的消息還停留在張居正和高拱的鬥爭上。
    廟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內鬥上。
    上麵鬥的厲害,下麵就亂了。
    這也正是他們想看到的。
    一個大一統的,強而有力的政府,實在是太危險了。
    自古以來,商人就是被反反複複收割的力量。
    他們想要創造一個隻屬於自己的國度。
    已近酉時。
    掛在簷角的夕陽一縷一縷地收盡了,天色朦朧。
    但屬於士大夫們的夜生活才剛開始。
    對月彈琴,掃雪烹茶,名士分韻,佳人佐酒。
    池塘中還養著一條鮫人,正於茫茫大雪中,在蓮葉叢中放聲歌唱,如怨如訴。
    悲春傷秋,感懷白發催人晉升無望。
    是獨屬於士大夫的樂趣。
    徐階舉酒盈樽,神情恬淡,他想起那日的事情,對左右問道“咱們這鬆江府,近來沒見過多少生麵孔吧。”
    歌舞絲竹之聲忽然一滯。
    底下隨口答道“那當然不能,老先生,這大雪天裏,朝廷還征用了大運河,打哪裏來人啊。”
    徐階神色莫名的按著胸口,那裏隱隱作痛。
    很正常,但就是覺得不對啊。
    高拱打出來的內傷依舊困擾著他。
    徐階又說道“你們可知太嶽何許人也?”
    眾人不解其意。
    “太嶽乃是老先生的得意門生。”
    這年頭,師生關係大過天。
    衣缽傳人,比自己兒孫要重要的。
    徐階緩緩搖頭,撫須大笑“錯了錯了,他分明就是楚狂人。”
    張居正學的太快,太好。
    甚至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樣一個人在新皇即位,拿到明顯優勢的時候。
    居然還和高拱僵持不下。
    徐階當即斷定“事出反常必有妖。”
    上麵起風,下麵便要下雨。
    鬆江府本不該如此啊。
    “取筆墨來,我要給太嶽去信一封。”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