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我欺騙了全世界

字數:6041   加入書籤

A+A-




    inf

 時間隆慶六年,六月二十九。
    李贄再次抵達社稷壇。
    “請吧,李先生。”
    田義拿著拂塵揮袖一指。
    這年頭,先生都快泛濫了。
    朝堂上,哪一個不是國之棟梁,哪一個不是如魚得水。
    李贄深吸一口寒氣,如奔赴刑場一般進到社稷壇內。
    “臣國子監五經博士李贄,參見陛下。”
    入朝為官的唯一好處,就是身上多了層官袍。
    這到底是個官呐。
    張居正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通過了。
    現在拿著都察院左都禦史之位的海瑞,才是讓眾人頭疼的事情。
    凡事就怕較真。
    更何況還有這魚肉士紳之美名的海瑞呢。
    兵部尚書譚綸和這位老朋友鬧的可不甚愉快。
    有些事情隻有做起來,才知道其中的艱澀困難。
    “陛下,臣仔細考量之後,發現此事暫不可行。請陛下治臣狂悖之罪。”李贄五體投體,俯身傾耳以請。
    他終於承認了自己的狂傲。
    人確實在資質上有明顯的差別。
    更何況,要基於人類不同天賦和差距的基礎上,係統性的編纂出一個合適所有人的修行之法。
    朱翊鈞早有預料,從蒲團上起身,抬手虛扶。
    “卿何罪之有?天下大事沒有一蹴而就的。通往勝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李贄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實在說不出話來。
    朱翊鈞不以為意“當務之急,乃是遍求群賢,集思廣益。”
    適合普羅大眾的修行之法,隻有集合眾多開宗立派的大師,化繁為簡,化腐朽為神奇,方有所成。
    普濟眾生的東西,說起來容易,但其實最困難。
    李贄恢複了理智“天下之士人心不古。使人介然有知,行於大道,而人皆好徑,多尋自保,飛升避世,世哀而道微,是為失道。”
    “此事,難,難,難。”
    朱翊鈞抓住李贄的袖袍,帶著李贄一同走到窗邊。
    “愛卿,看看這大明江山吧。”
    朱翊鈞無時無刻不在聆聽,這天下蒼生的心聲。
    無數的人在崇拜他、怨恨於他、反對他、追隨他、憎惡他。
    人類潛意識的海洋,和朱翊鈞的本體水乳交融。
    充沛的情感海洋和無數的信息流發生碰撞。
    在亞空間產生更大的回響和漣漪。
    而現在。
    朱翊鈞將這種特殊的權柄和視角分享給了李贄。
    李贄身子抖成篩糠,哆哆嗦嗦的跪倒在地。
    他幾乎被信息和情緒擊垮了。
    在最後時刻,皇帝將他撈了出來。
    純粹的靈光從李贄渾身上下逸散。
    李贄艱難的抬起頭來“朝聞道夕可死,有今日之見,平生之願足矣。此後,願聽候陛下差遣。”
    朱翊鈞繼續說道“好,朕名為鈞,這是列祖列宗的大願,期望著朕如聖王製駕馭天下,猶如製器之轉鈞也,朕一日不也不敢忘。”
    “為了天下蒼生,萬萬之眾的命運。”
    “先生敢不敢陪著朕做一件大事。”
    李贄近乎本能的咽了咽喉嚨“陛下請講。”
    他已經有所預料,接下來聽到的東西,是不可名狀的東西。
    朱翊鈞右手握拳,無論頂盔摜甲的大漢將軍,一襲白袍的欽天監修士,紅裝素裹的司禮監太監,皆在同一時刻放下手中事物,離開了這座祭壇。
    社稷壇方圓五十步之內,再無人跡。
    “朕要你重新編纂我們的曆史。”
    “重新定義靈能。”
    “包括自古以來的三皇五帝,諸子百家。”
    “三皇五帝神聖事,就在你的筆墨中了。”
    現實中沒有完美的功法?
    完美是一種錯誤?
    沒事,無關緊要。
    無中生有的杜撰一本就是了。
    但如何編造的像模像樣。
    是一個問題。
    李贄倒吸一口涼氣。
    這分明就是練假成真之法。
    集九州萬方之宏願,成通天之坦途。
    “陛下,此舉”李贄的膝蓋從來沒有這麽軟過。
    他再次跪下來。
    朱翊鈞將惶恐不安的李贄拉起來。
    “瞧你這出息,不就是給咱們老祖宗重新造個金身而已。”
    “若成,諸多功德回向先生。你將與國同休,流芳百代。”
    “若不成,一切罪孽歸於朕。先生也不過是隱姓埋名,做一山野散人。”
    就像王明陽一樣。
    有的人活著,但已經死了。
    哪怕是在明陽心學如此顯赫之時。
    這個學派的創始者,依舊被人們漠視。
    活死人,活人死。
    李贄舔舐著幹澀的嘴唇,感覺自己腦袋都要炸開了。
    陛下,這已經不止是欺宗滅祖的事情了。
    這是祖墳冒青煙。
    要列祖列宗要揭棺而起啊。
    掀開他天靈蓋的買賣啊。
    他近乎哀求的說道“陛下可否容臣想一想。”
    朱翊鈞沉默片刻。
    “自無不可。但記住了,此事你知,我知,愛卿切記,不要讓朕難做啊。”朱翊鈞笑的愈發和藹可親了。
    年齡的差距在此刻完成了逆轉。
    朱翊鈞目送李贄惶惶不安離去。
    社稷壇附近的大漢將軍,宮廷禦用修士,欽天監的修士紛紛聚攏。
    沒有人知道皇帝究竟和李贄密談了什麽。
    但是每一個被皇帝單獨接待的大臣。
    總是這樣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張居正如是、王崇古如是、海瑞如是、李贄亦然。
    張居正麵對的是激進的皇帝。
    王崇古麵對的是籠罩在陰謀論下的恐怖邪神。
    海瑞是以誠相待。
    李贄則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現在,朱翊鈞可以自豪的宣布“朕欺騙了所有人。”
    編造歲月史書的藝能。
    實在不是什麽新鮮事情,文人墨客的手段而已。
    但是借著編纂篡改史書的事。
    讓人人有功法可修煉,就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好事。
    從自己的敵人身上,也能學習到精妙絕倫的法子。
    到時,人們該如何看待這一段曆史。
    真的?
    假的?
    實在是分不清,分不清啊。
    顛倒因果,逆練心學。
    朕的大明天下無敵啊。
    田義、馮保、朱希孝、周雲逸,四個人紛紛避開眼神,垂首肅立。
    陛下又在發癲了。
    朱翊鈞的笑聲突然戛然而止,他轉向田義“你去,將潘季馴迎進來。”
    田義解脫一般領了差事,逃離這座祭壇。
    潘季馴抵達京師的第一時間。
    早就等候在此地的禁衛們,在田義的帶領下上前接待。
    “來者可是潘先生?”田義問道。
    “正是在下。”潘季馴回道。
    這一身的磅礴水汽,實在是太過醒目啦。
    “陛下有請。”
    與此同時。
    張居正為徐階,自己的恩師,送去了最後一封信。
    徐階收到了張居正的信。
    他有些惶恐,但已經避無可避。
    在眾多幕僚和黨羽的注視下,徐階打開了信封。
    “老師親啟。”
    “不肖受知於老師也,天下莫不知曉。”
    “然今上以家國事托付於不肖,不肖亦以為不世之恩,日夜思以報主恩。吾欲流芳於後世,老先生欲全清名。若能兩全,實乃嘉事。若不能,則輕重有別,務使先生知我心跡。”
    “大丈夫既以身許國,遑論其他,唯鞠躬盡瘁而已。”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