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占城使者,文徵明的請求

字數:768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早,林瑤就挽了個貴婦的發髻,不再是之前少女的長發,雲瑾則沒這方麵的顧慮,她作為大將軍,一直以來都是把頭發束起來的,作為大將軍,她自然不需要像一般的女人一樣,梳婦人的發髻。
    不過即便如此,雲瑾在家還是梳了個人婦的發髻,雲瑾一直以來的夙願,就是嫁給周楚,甚至從一開始,雲瑾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跟緊周楚的步伐,所以周夫人這個身份,比之其他身份更讓雲瑾覺得重要。
    正所謂公私分明,在家的時候是婦人發髻,領兵打仗的時候,又是另一種了。
    唐伯虎和芸娘作為周楚大婚時候的主婚人,也是作為周楚的家長,此時正住在周府,等著雲瑾和林瑤去敬茶,這是大婚之後一天的規矩。
    周楚帶著兩人,來到了後院大廳之中,此時的唐伯虎夫婦早已經在大廳坐著了,眼看著三人到來,唐伯虎再也沒了之前吊兒郎當的模樣,一本正經的坐正身子。
    雲瑾和林瑤則輪流給兩人敬茶,唐伯虎和芸娘也分別給了兩人紅包。
    “衡器啊,為師等這一天不知道等了多久了,之前為師也隻能幹著急,不敢催你,現在看你們修成正果,為師別提多高興了。”
    唐伯虎滿臉笑容道。
    “是啊,之前你老師經常和我說起,說衡器什麽時候才能成婚,年齡可不小了。”
    一旁的芸娘捂嘴笑道。
    “學生慚愧,有勞老師記掛了。”
    周楚行禮道。
    “你們可要抓緊生兩個大胖小子,姑娘也行,生孩子要趁早。”
    芸娘拉著雲瑾和林瑤的手,說道。
    這話讓雲瑾兩人瞬間紅了臉。
    .......
    周楚的大婚聲勢浩大,即便過去了很多天,整個京城的百姓仍然津津樂道,一說起周府大婚的時候,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比如自己看到了某某大人物,然後身邊立刻就有人出來反駁,說你那算什麽大人物?你知道我看到誰了嗎?
    這種話題持續了很久,甚至民間新出的關於周楚的話本,都有關於周楚大婚的橋段。
    如此又過了一個月,真武殿眼看著已經完成了大半的時候,安南南邊的一個小國,占城派了使臣來到了京城。
    “大皇帝陛下,那東籲王朝瘋了,集結了兵馬正在攻打我占城,還望大皇帝陛下為我占城主持公道。”
    朝堂之上,占城的使臣態度極其恭敬道。
    這次占城的使臣前來,可謂是誠意滿滿,一箱箱的翡翠珠寶,像不要錢一般送到了京城。
    很顯然,占城已經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了,否則占城使者不會如此著急。
    “東籲王朝?”
    身處朝堂上的周楚聽到這個名字,仔細想了想,終於想起了一些關於東南亞的曆史,按照原本的曆史,東籲王朝不是應該在三年後莽瑞體繼承王位之後才開始擴張嗎?
    不過對於這一點,周楚倒也沒什麽懷疑,畢竟自己了解的曆史和真實的曆史是有所出入的,現在距離莽瑞體繼位也隻有三年不到了,莽瑞體提前掌權,開始擴張,倒也說得過去。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人就是猛,草原上有俺答汗,十三四歲就帶著人攻打大明,東南亞有莽瑞體,十二三歲就野心勃勃。
    一旁的夏言聽到這話,則是暗罵了一聲蠢貨,心想這東籲王朝怎麽這麽沉不住氣,這要是引起了大明的注意,恐怕會被頃刻彈壓。
    別人不清楚大明如今的軍事實力,夏言是知道一些的,不說別的,單單是林鹿和陸雲瑾這兩尊殺神,隨便去一個,滅東籲王朝好幾輪都夠了。
    不過以夏言對汪明月這個女人的了解,他很清楚這個女人之所以這麽做,多半是為了試探大明,自己沒給他們回應,他們又不了解大明的軍事實力,這次最多算是試探,大明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就把東籲王朝滅了,最多是居中調和,畢竟如今的東籲王朝是臣服於大明的。
    “諸位,對於這個東籲王朝,誰知道的多一些?”
    嘉靖看著滿朝文武,說道。
    “陛下,東籲王朝,臣倒是了解一些,這東籲王朝的大王如今四五十,卻是重病在身,已經不怎麽過問國事了,臣聽聞,如今東籲王朝主事的是他們的王子莽瑞體,此人倒是野心勃勃,估計攻打占城之事,是這莽瑞體的主意。”
    工部尚書趙璜出列道。
    作為工部尚書,六部之中和東南亞接觸最多的就是工部,雖說平日裏和東南亞的人對接的都是趙璜的屬下,但趙璜作為工部尚書,自然不是吃素的,一直都讓這些屬下留意東南亞諸國的動向和最新信息,為的就是陛下有朝一日問起來,自己有話說。
    趙璜可以準備千日而無用,但不能等皇帝問起來,自己一問三不知。
    嘉靖聽到這話,點了點頭。
    “西峰果然是實心用事。”
    西峰是趙璜的號。
    趙璜聽到這話,心中很是高興,心想自己準備了這麽久,終於靠著這些信息露了一次臉。
    “對於東籲王朝和占城的事,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嘉靖話鋒一轉,看著下麵的一眾朝臣,問道。
    “陛下,臣以為,東籲王朝和占城都是我大明的藩屬國,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大明派出使臣居中調停即可。”
    楊一清作為內閣首輔,自然要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的楊一清和之前可不一樣了,在朝堂上那叫一個活躍,嘉靖每次問朝臣的意見,楊一清恨不得都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而且大多數給出的意見都是很中肯的。
    “首輔大人說的有道理,不過臣倒是覺得應該文武並行,派出使臣居中調停是必不可少的,但倘若東籲王朝狼子野心,不服管教,我大明倒也要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麽是大明天威,臣以為應該派出軍隊跟隨使臣一同前往占城。”
    兵部尚書王憲出列道。
    現在的王憲是唯恐天下不亂,要知道王憲在成為兵部尚書之前,可是出任過遼東巡撫,山西巡撫,更是在應州禦敵有功,蔭錦衣衛,世襲百戶,妥妥的好戰分子,此時聽到這話,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恨不得親自率兵前往東南亞,平了東籲王朝。
    “王大人此言不妥,我大明天威,當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東籲王朝作為大明的藩屬國,理當聽從大明的命令,東籲王朝不過是蕞爾小國罷了,倘若我大明談都不談,直接出兵,豈能顯示出大國的威儀?”
    夏言出列反駁道。
    東籲王朝在夏言眼裏,是他的後手,有了東籲王朝在,他就可以謀劃很多事,所以夏言自然不希望東籲王朝被滅。
    不過夏言這話說的倒也是有理有據,如今的東籲王朝和大明比起來,根本不在一個體量,大明作為宗主國,更多的是充當家長的角色,居中調停,動不動就派兵,卻是也說不過去,倘若東籲王朝不服管教,再派兵也說得過去。
    “夏閣老此言有理,我大明作為天朝上國,自然應該體現大國的氣度,臣以為應當先派出使臣調停,倘若東籲王朝冥頑不靈,再派兵不遲。”
    韓玠出列道。
    嘉靖聽到這話,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了王憲。
    “維綱,朕知道你有好戰之心,不過東籲王朝區區蕞爾小國,何須大動幹戈?誰願意去占城走一趟?”
    嘉靖看著文武百官,說道。
    “陛下,臣願往!”
    孫嬌嬌的爹孫弘直接出列道。
    這次是為大明建功立業的好機會,雖說居中調停不算什麽大功勞,卻也比待在京城好得多。
    不隻是孫弘,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紛紛出列請求出使占城。
    “陛下,臣願往!”
    “陛下,臣願往!”
    ....
    孫弘如今是吏部侍郎,正三品的大員,都主動請求出使了,其他人哪裏還矜的住。
    嘉靖看了看孫弘。
    “文成,朕知道你的心意,不過吏部離不開你這個侍郎,出使的事讓其他人去吧。”
    嘉靖笑道。
    六部的運轉,最離不開的就是侍郎和尚書,侍郎和尚書各司其職,很多文件需要他們批複,之前朝中的冗員被嚴嵩裁撤了許多,如今六部雖然也有一些冗員,但已經不多了,倘若吏部沒了孫弘這個侍郎,很多文件都會沒人批複,會出問題的。
    “陛下,臣願往,臣願前往占城,宣揚大明國威。”
    文徵明此時出列道。
    嘉靖聽到這話,眼睛頓時一亮,文徵明作為國子監祭酒,平日裏沒少念叨他,雖說嘉靖知道文徵明是為了自己好,但內心也忍不住覺得煩躁。
    更何況文徵明身為國子監祭酒,對於大明的禮儀規矩懂的自然是極多的,讓他前往占城,再合適不過。
    主要是嘉靖想清靜一段時間。
    “衡山作為國子監祭酒,最為熟悉我大明的規矩和禮儀,此去占城,除了居中調和之外,可以順帶宣揚一番我大明的禮儀和規矩,開化一下他們。”
    嘉靖看著文徵明,說道。
    “著文徵明身為大明使臣,前往占城,調和占城和東籲王朝的戰事。”
    嘉靖正色道。
    “臣領旨。”
    文徵明躬身行禮道。
    對於嘉靖任命文徵明,百官並不意外,實際上在文徵明站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明白,這個使臣非文徵明莫屬了。
    一方麵是皇帝被文徵明念叨的煩了,另外一方麵,文徵明是什麽身份?周楚的老師,光是憑著這層身份,就沒人搶得過文徵明。
    “退朝吧。”
    所有事情商議完之後,嘉靖說道。
    退朝之後,周楚來到了文徵明麵前。
    “老師,此去占城,山高路遠,老師的身子....”
    周楚欲言又止道。
    文徵明如今五十多了,周楚擔心這等長途跋涉,文徵明會受不了。
    “放心吧,我可不是唐伯虎,我的身子骨好著呢。”
    文徵明滿不在乎道。
    這話周楚是相信的,根據周楚的記憶,文徵明能活到九十歲左右,如今在五十多,身子骨確實極其硬朗。
    “你小子休想阻止老夫為大明建功立業。”
    文徵明笑道。
    周楚聽到這話,也笑了,如今的大明朝廷,文武百官一個個都像是打了雞血一般,都想著如何擠進真武殿。
    “這東籲王朝攻打占城,多半也是試探,試探大明的態度,老師此去,態度一定要強硬,那莽瑞體還沒有繼承王位,不會大動幹戈,隻要老師態度夠強硬,東籲王朝必然會退兵。”
    周楚為文徵明出謀劃策道。
    “這是自然,老夫作為國子監祭酒,豈能丟了大明國威!”
    文徵明捋了捋胡須道。
    說完這話,文徵明看向了周楚。
    “衡器,唐伯虎那老小子在你府上吧?”
    周楚聽到這話,點了點頭。
    “自從學生大婚之後,就讓老師他們一家住在我府上了。”
    “咱們爺仨多久沒在一起喝酒了,你大婚的時候沒和你們一桌,趁著我還沒出使,好好喝一場。”
    文徵明意氣風發道。
    “好,今日學生就陪老師,不醉不歸。”
    周楚笑道。
    另外一邊,夏言回到家中,開始給汪明月寫信,這封信的大致意思就是,一旦大明使臣抵達占城,居中調停的話,東籲王朝即刻退兵,現在的東籲王朝在大明麵前完全不是對手,他們還需要先往其他方向擴張。
    這是夏言第一次給汪明月回信,寫完這封信,夏言突然意識到,東籲王朝之所以攻打占城,恐怕也有汪明月逼迫自己給她回信的意思在裏麵。
    畢竟自己想要借助東籲王朝這股勢力,就不會眼看著它被大明滅了。
    想明白這些,夏言不禁暗罵汪明月真是個瘋女人。
    周府之中,周楚和唐伯虎文徵明三人正在一起喝酒。
    唐伯虎聽到文徵明這個老友要出使占城的時候,有些擔憂。
    “這東籲王朝那個什麽王子,你們都說了野心勃勃,徵明此去會不會有危險?”
    周楚聽到這話搖了搖頭。
    “他是有野心,但他可不蠢,東籲王朝無論如何都不敢和大明碰的,更何況如今東籲王朝的大王還活著,雖然身體不好,但還是能做主的,那個大王,雖說不上膽小怕事,卻也絕不會允許東籲王朝忤逆大明的,莽瑞體這次多半是在試探大明的態度罷了。”
    “沒錯,我背靠大明,如今的大明堪比盛唐,甚至眼看著就要超越盛唐了,給東籲王朝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忤逆大明。”
    文徵明說著端起酒杯。
    “來,今日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