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文徵明回歸占城,調兵攻打東籲王朝
字數:8106 加入書籤
東籲王朝的天牢之中,文徵明正在糾結自己要不要死在這裏,倘若自己死在這裏,無論是大明還是周衡器都有了蕩平東籲王朝,甚至順帶著蕩平周邊那些小國的理由了。
而且文徵明始終覺得,自己作為大明使臣,被東籲王朝就這麽抓了,雖說為大明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但也有辱國體,隻有自己死在這裏,才是最完美的。
“汝貞,老夫交代你們一些後事,你們要好好記住。”
下定了決心,文徵明看向一旁的胡宗憲說道。
胡宗憲和趙貞吉聽到這話,頓時慌了,老師派他們前來,就是為了保住文大人的性命的,他們怎麽都沒想到文大人剛烈至此。
文大人也是死在這裏,回頭老師不得剝了自己?
“大人,您不必擔心有辱國體,您失去的麵子,我們二人都會為您找回來。”
胡宗憲急忙說道。
“找回來?如何找回來?本官作為大明使臣,被東籲王朝這麽一個蕞爾小國抓了,倘若苟活,豈不是被世人恥笑?”
文徵明歎了口氣道。
“大人不必著急,來之前,老師早就吩咐過我二人,倘若莽瑞體真的敢動手,我二人就想辦法把文大人救出去,然後就近去占城借兵,再去安南調一些兵馬,然後文大人帶領我等蕩平東籲王朝,如此一來,大人就是大明的功臣。”
胡宗憲說道。
“憑借占城的那些兵馬?能滅了東籲王朝?據本官所知,安南的駐軍滿打滿算也就五千人不到,我們最多能調集一兩千人吧?”
文徵明不解道。
“大人不必著急,這一點老師早就考慮好了,東籲王朝並非鐵板一塊,莽紀歲和莽瑞體之間肯定存在觀念衝突,甚至莽家其他人,也不會眼看著莽瑞體胡來的,大人等著便是,我等逃出去之後,在聯係這些人,讓這些人裏應外合,打莽瑞體一個措手不及,兵法有雲,兵貴神速,攻敵所未料。”
胡宗憲侃侃而談道。
文徵明聽到這話,眼睛頓時亮了。
“既如此,就有勞你們了,事後本官定會向陛下為你們請功。”
文徵明也算是兩人的師爺了,自然不會想著貪墨兩人的功勞。
三人正說著話,太監已經在牢頭的帶領下來到了幾人麵前。
“幾位可是天朝上使?”
太監看著文徵明,態度極其謙卑道。
“怎麽?敢抓本使不敢認?”
文徵明皺了皺眉道,他搞不明白眼前這人要幹什麽。
“上使誤會了,奴婢是陛下身邊伺候的,陛下龍馭歸天了,那莽瑞體狼子野心,將陛下軟禁致死,莽瑞體所做的一切,都不代表陛下,也不代表莽家,更不代表東籲王朝。”
太監急忙解釋道。
一旁的牢頭聽到這話,頓感心驚肉跳。
“你也不必想著去和莽瑞體說,倘若這位大人有一點閃失,大明的天兵很快就會蕩平這裏,屆時你和你的家人恐怕很難活下來。”
太監自然看出了牢頭的心思,冷笑道。
“公公說的什麽話,小的絕不會走漏任何風聲。”
牢頭急忙行禮道。
太監聽到這話,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臉色瞬間變得有些諂媚,看向了文徵明。
“陛下駕崩之前,特意吩咐奴婢前來營救上使,陛下還說,願舉國歸順大明,還望上使和大明能給莽家之人留一線生機。”
太監殷切道。
“不管是不是你們大王抓的本使,現在本使在這裏是不爭的事實,本使作為大明的使臣,被你們這等小國這般羞辱,有辱國體,方才正準備以身殉國。”
文徵明冷哼道。
太監聽到這話,心頓時漏跳了一拍,眼前的大明使臣倘若死在這裏,到時候大明的軍隊抵達這裏的時候,恐怕所有人都得死。
“上使萬萬不可。”
太監急忙說道。
太監說著示意牢頭打開牢門。
牢頭不敢怠慢,此時他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生怕自己和家人被大明遷怒。
“本使已經有辱國體,隻有洗刷著屈辱,才有臉活下去。”
文徵明說道。
“上使需要如何洗刷,您隻管說,奴婢定當竭力配合。”
這個太監能在莽紀歲身邊一直伺候,自然也是個人精,正所謂聽話聽音,他自然是聽出了文徵明的弦外之音。
“汝貞,你和他說吧。”
文徵明看向一旁的胡宗憲道。
正所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行軍打仗,文徵明是一竅不通。
胡宗憲沒想到文徵明三言兩語之間就達成了目的,內心感到無比佩服。
“我等回到占城之後,會調集兵馬,直指這裏,屆時你們的人和我們裏應外合,如此一來,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這裏的百姓不受戰火荼毒,到時候我等還會向我大明的皇帝陛下為爾等請功,莽家其他人若肯配合,屆時封國公不太可能了,還是可以封個侯的。”
胡宗憲的話極具蠱惑性,幾句話說的太監和牢頭怦然心動,特別是牢頭,倘若他能為大明立功的話,說不定等這裏徹底歸附大明之後,自己還能混個一官半職當當。
想明白這些,牢頭哪裏還會猶豫不定。
“幾位上使放心,在這之前,小的定會保密,不會讓那莽瑞體發現端倪。”
牢頭恭敬道。
太監原本前來,就是受到了莽紀歲的臨終所托,為莽家之人求一條活路,現在胡宗憲給了承諾了,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他不過是個無根之人,終究是要依附於莽家的,將來莽家封侯,他自然是衣食無憂。
“上使放心,奴婢一定會聯係莽家可用之人,城門守將,很多都是莽家之人,屆時我等裏應外合,定讓上使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莽瑞體!”
太監保證道。
“上使先隨奴婢出去,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
太監有些著急道。
文徵明此時才點了點頭,帶著胡宗憲兩人走出了牢房。
“還要委屈一下三位大人,換一下衣服,你們的衣物太過顯眼。”
太監早有準備,拿出一個包袱,說道。
大明的服飾和東籲王朝的本就有很大的區別,更何況文徵明等人穿的還都是官服,若是穿著這身衣服,走出都城,恐怕很困難。
文徵明幾人也不矯情,紛紛把衣服換上。
在出去的路上,胡宗憲小聲的和太監約定到時候如何裏應外合,以及具體的信號。
那些獄卒看著太監帶著文徵明等人出去,雖然心中有些疑問,卻也不敢多問。
等文徵明等人離開之後,牢頭將天牢的大門直接關上,然後看向了下方的獄卒。
“你們記住了,今日沒有任何人來過,也沒有任何人出去。”
牢頭冷眼看著他們說道。
“老大,這是為何?”
其他獄卒不敢問,其中一個年紀比較大的老油條卻沒那麽多講究,直接問道。
“那幾位是明朝的上使,莽瑞體狼子野心,害死陛下,還把上使抓起來,幸虧方才那位大人來的及時,否則為首的那位上使恐怕已經以身殉國了,倘若大明的上使死在這裏,明軍打過來,諸位可還有命?”
牢頭看著眾人,說道。
獄卒們聽到這話,瞬間感到脊背發寒。
“老大放心,我等什麽都沒看到。”
其中一個獄卒急忙說道。
牢頭聽到這話,滿意地點了點頭。
文徵明三人出了天牢之後,太監帶著三人來到了一處極為僻靜的院落之中。
“此處養著陛下的一些戰馬,陛下是愛馬之人,不過建立東籲王朝之後,極少征戰,這些戰馬也就閑置了下來,如今已經繁育了好幾代了。”
太監帶著文徵明三人走進院子之中。
院子之中的人並不多,但從他們的動作,無論是文徵明亦或是胡宗憲和趙貞吉都看得出來,這些人都是極其擅長養馬之人。
“拜見公公。”
這些人看到太監,急忙上前恭敬行禮道。
平日裏這裏養馬的事宜,都是這個太監在操持,所以這些人基本上隻認眼前這個太監和莽紀歲。
“為幾位大人挑選三匹最好的戰馬。”
太監點了點頭,說道。
那幾個馬奴聽到這話,不敢怠慢,雖然有些不舍,還是將其中最為神駿的三匹戰馬牽了出來。
文徵明等人翻身上馬,太監將手中莽紀歲的令牌遞給了文徵明。
“上使拿著這個令牌,如今大王剛剛駕崩,這個令牌還是有用的,到了城門口,隻需要亮出令牌,無人敢阻攔上使。”
太監很清楚,此時莽瑞體還在王宮之中假模假樣的哭喪和操持登基之事,登基最快也要三日之後,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得這幾位上使已經帶人打過來了。
文徵明也不客氣,把令牌收了起來。
“本使就此告別,承諾給公公的事,定會履行。”
文徵明抱拳行禮道。
“大人言重了。”
太監聽到這話,頓時鬆了口氣,他忙前忙後,不就是為了這句承諾嗎?
文徵明聽到這話,也沒時間繼續矯情了,一拉馬的韁繩,順著太監指的路,直奔城門而去了。
有莽紀歲的令牌在,文徵明等人可謂是暢通無阻,半日不到,就抵達了占城。
文徵明還特意繞過了東籲王朝的軍隊,從占城南門進的城。
明朝使者的身份讓他一路暢通無阻,占城的守將之前是見過文徵明的,此時看到文徵明出現,那是又驚又喜,急忙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波劫。
波劫得知文徵明等人逃了回來,頓時大喜過望,之前雖然有所預料,但他沒想到莽瑞體居然真的如此膽大包天,敢抓大明的使臣。
這讓波劫整日戰戰兢兢,生怕占城因此被大明波及。
關於文徵明被劫一事,波劫也不敢隱瞞,直接派人前往安南,向安南布政使匯報去了。
波劫連滾帶爬的來到文徵明麵前。
“上使你能回來真是太好了,這兩日小王夜不能寐,恨不得衝到東籲王朝去救上使。”
波劫滿臉後怕道。
莽紀歲為了盡快讓太監救出來文徵明等人,並沒有真的等自己餓死,作為東籲王朝的開國君主,他也不會允許自己這麽不體麵的死去,幹脆讓太監跟莽瑞體要了顆毒藥,吞毒而亡。
莽紀歲這麽做,一是為了報複莽瑞體,主要還是為了莽家的子孫求一條活路。
莽紀歲很清楚,那大明的使臣,你不動他,他都恨不得死在你這呢,現在居然抓了他們,這大明使臣要是想不開死在天牢之中,屆時別說莽家之人,整個都城恐怕都很難有活人了。
這一點,莽瑞體年輕看不明白,莽紀歲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沒看那黎朝是如何滅亡的嗎?
所以一得知莽瑞體抓了大明使臣,莽紀歲瞬間感覺脊背發寒。
“本使前來,是為了借兵,東籲王朝辱我太甚,倘若不親自把東籲王朝蕩平,本使無顏回大明。”
文徵明坐在馬上,居高臨下地看著波劫道。
對於波劫的表演,他選擇了無視。
波劫聽到這話,麵露為難之色。
“不是小王不想借,上使是知道的,如今城外全是東籲王朝的人。”
“莽紀歲死了,莽瑞體正忙著登基之事呢,這幾日不會攻打你們,更何況本使也不多借,明日之前,給本使準備六百輕騎即可。”
文徵明說道。
波劫聽到這話,明白自己再也沒辦法拒絕了,雖說東籲王朝在攻打他們,但此時聽到文徵明說要覆滅東籲王朝,難免有些唇亡齒寒之感。
不管眼前的大明使臣能否覆滅東籲王朝,東籲王朝肯定是完了,這一點波劫很清楚。
所以波劫對於借兵一事,倒也沒什麽抵觸,既然注定要滅亡,自己不妨添一把火,還能趁此為大明先立下一份功勞。
“上使放心,不用明日,今日即可,我占城總共八百多輕騎,大人全都帶走。”
波劫咬了咬牙說道。
“如此甚好。”
文徵明點了點頭道。
另外一邊,胡宗憲並沒有跟隨文徵明回占城,而是直奔安南去了,安南的駐軍並不多,胡宗憲說明來意之後,安南布政使不敢怠慢,幫胡宗憲調集了兩千步兵和六百輕騎。
“文大人能安然無恙真是太好了,本官已經將此事上報朝廷了,諸位是否等朝廷大軍到了再動手?”
布政使說道。
胡宗憲聽到這話,搖了搖頭。
“多謝大人美意,不過文大人性子剛烈,倘若不能讓文大人找回麵子,他恐怕沒臉回大明。”
胡宗憲行禮道。
胡宗憲之所以能調兵,是因為一開始就拿著嘉靖給他們的密旨,上麵寫著四個字: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