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不如蠢人靈機一動
字數:4855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這句話倒是聽懂了。
但問題是......
許英男奇怪地看著沈玉林:“可我們山寨沒有田地,哪裏來的田地給流民們種?”
“哦......”
她突然想到:“距離我們最近的田地是城中李員外家的,你莫非是要我們去占了這些田,分給流民們去耕種?”
沈玉林心想,這可不行。
就她山寨這點人,尋常劫個道,和官府對峙一下是夠了。
可要真是去大肆占了那些豪紳的田地,那可就不好辦了。
真要占,也隻能一點點地去蠶食。
“不是。”
“咱們山腳有不少田地,為什麽不直接帶著這些百姓們開墾起來呢?”
“把山腳周邊的田地都開墾了之後,估計也勉強夠那些流民們用了。”
“而且正好咱們山寨也能通過這種辦法,開墾一些田地,屆時能有自己的莊稼收成。”
“不然的話,我們山寨要一直負責這些流民們的糧食,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絕對撐不住。”
許英男其實也沒想一直養著這些人。
她本來隻想著讓他們吃飽了,補充一些體力,屆時就帶人下山去把人趕走。
有了體力,他們估計就能到達下一個縣城了。
可想想,這些人未必到時候就肯走。
殺這些手無寸鐵,完全得不到任何好處的人,她都嫌浪費力氣。
他們寨子離山腳處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讓他們在山腳下開墾一些土地,倒也不是不行。
“你這辦法倒是有可取之處。”
“不過我們也沒有農具,沒有牲畜,要怎麽幫他們開墾土地?”
沈玉林指了指自己白紙上記錄的一處。
“我盤查過了,山寨裏的這些財物,拿去換成農具和牲畜,應當是夠用了。”
開墾新地不是隨便能開墾的。
特別是像這種靠近山的田地,普通百姓就靠著一把鋤頭累死累活估計墾一年都墾不下多少田地來。
但有合適的工具和牲畜幫忙,再加上組織人手得當,要開墾一些田地就問題不大了。
至於這山原本有沒有主人,完全不在考慮範圍。
就算真有,他們是山賊,霸占的東西也不可能就雙手還回去。
隻是許英男總覺得有些不對。
他們山賊不去搶東西,倒是要去種地?
這不該是官府的事情麽?
“別想這麽多了,就按我說的辦。”
沈玉林直接拉著她的手,說道:“我都給你們算好了。”
“開墾的田地先種紅薯,等到收成後,拿一部分進城去換一些別的糧食。”
“再加上山寨的糧食,肯定能撐下去。”
許英男看著抓住自己的那隻手。
修長、白,看起來比她這個女人的手還好看。
“哦......那就聽你的吧。”
種田就種田吧,就算是山賊,往上數個幾代,誰家還不是個農民出身的了?
沈玉林見自己的意見被采納,心情也算是頗好。
這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通過這種辦法把這山寨裏麵的人全部安置好。
有了田地,自己嚐過了豐收的滋味,哪裏還用再做這種提心吊膽的山賊?
底下的人有了安定的生活,許英男還用做什麽女賊首?
沈玉林說:“我這便讓人去購買紅薯種子,很快就能運到。”
......
如今正是夏收的末尾。
春天時種下的紅薯,都陸續收了上來。
不止東南和西南那邊被派了紅薯種子的地方豐收,朝廷那邊也嚐到了豐收的喜悅。
看著一封封的喜報,羅鏡文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畝產一千二百斤......”
“就連那種土地貧瘠的下等田,一畝都能收獲六、七百斤!”
先前為了這些種子,不惜得罪讀書人,挪用了他們的廩補。
好在他這做法有了回報,羅鏡文怎麽能不開心?
其餘的朝廷官員們也都笑容滿麵,大家好像很久沒聽說過這麽好的消息了,難得朝堂上一片其樂融融。
“對了,收獲之後,咱們的紅薯種子如今便足夠了。”
戶部侍郎說:“得再給遠一些的縣城都派過去,爭取在明年,咱們大周所有的土地都能種上這種高產的作物!”
“朝廷還得出相應的政令,規定所有百姓必須都得出多少田地種植此等作物。”
這一提議,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上次朝廷花了不少銀子購買種子,但也不過是派給了京城周邊的一些州府耕種。
但就這些地方,這樣的收成已經是相當的喜人了。
多種一些,就像羅鏡文先前說的那樣,估計兩三年就能徹底解決他們大周的糧食問題。
馬英偉也點點頭,頭一次覺得王閣老一黨的人還是做了一件好事的。
然而在一片讚同聲中,羅鏡文卻突然有了不同的意見。
“不行。”
“這次的紅薯種子,我覺得朝廷不能再免費派了。”
這一句,讓剛剛都在討論趕緊把種子運輸出去的諸公們都疑惑地看向羅鏡文。
“羅大人的意思是......”
羅鏡文說:“有了這次的收成,我相信大周所有的百姓們都知道這種作物。”
“如今是他們要求著朝廷給他們種子去耕種。”
“可朝廷買這些種子,是花了不少的銀錢,甚至頂著巨大的壓力,才有了今日。”
“朝廷付出了這麽多,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趁此機會,收回一些本錢。”
“畢竟咱們還欠了大周一大批讀書人幾個月的廩補沒有還呢。”
自從上次說挪用廩補來購買紅薯種子後,朝廷的廩補就沒有再發過。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成果,自然要利用一番。
除去東南和西南,如今紅薯的種子大多數都掌握在朝廷手中。
羅鏡文繼續說:“而且那些奸商都在高價賣紅薯種子,我們朝廷正好也能借此機會管管這種亂象。”
“朝廷把價格定得低一些,百姓們自然願意購買朝廷的種子,不用再去購買那些奸商的高價種子。”
“如此一來,能減少百姓耕種的成本,也能為朝廷收回一筆錢財!”
羅鏡文說著,都不由得佩服自己的急智。
突然就想出來了這麽一個好辦法。
既能收回自己的成本,還能為朝廷創收一波,而且又推廣了紅薯的種植。
馬英偉有些猶豫地說道:“可發現紅薯的東南,都是免費派發的紅薯種子。”
“我們此舉,恐怕會招天下人非議。”
羅鏡文有些不屑地說:“東南怎麽就是免費派發的種子?”
“既是免費派發的,那為何咱們朝廷拿的真金白銀高價買的?”
“都是假仁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