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202章 長江學者,電池界地震了

字數:10403   加入書籤

A+A-


    202.第202章 長江學者,電池界地震了
    第202章 長江學者,電池界地震了
    時間很快過去。
    接下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蕭易他們都在實驗室中測試著這種新電池的各種性能。
    而隨著實驗做的越來越多,最終的統計數據,都無不彰顯出這種新電池的優秀性能。
    當然,從理論上來說的話,擁有這樣優秀的性能也算是正常的。
    這也正是科技突破的意義。
    “經過最終的優化設計,現在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被穩定在1345hkg,嗯,到這個程度,基本上已經算是到一個極限了。”
    蕭易的手中捏著一個小方塊。
    這個小方塊正是他們專門簡單封裝出來的電池,將一塊電池該有的部分都給包括了進去。
    除開正負極還有鋰磷硫氯固體電解質之外,還包括了導電添加劑、粘結劑以及電池封裝等。
    如此一來才算得上是一塊能夠商用的電池。
    “是的,蕭哥,接下來還想要再繼續優化,就需要對其他部分的材料進行優化了。”旁邊的唐春明點點頭道。
    “蕭哥,你不會還想要把其他幾個材料也給一起優化了吧?”
    劉曉東“驚恐”地問道。
    蕭易笑著擺擺手:“那倒是不至於,其他那幾種材料再優化也沒有什麽意義,和咱們沒關係。”
    “反正咱們就算是申請專利的話,申請的也隻是這三個材料技術的專利,而不是電池設計的專利。”
    “電池設計這種事情,還是交給那些廠商吧。”
    優化其他的材料,對於電池性能的作用來說其實已經影響不大了,畢竟這個電池的性能主要還是基於鋰硫電池和固態電解質,另外幾種材料經過市場這麽久的迭代,其實也都已經達到了差不多的程度。
    劉曉東幾個人都點了點頭。
    “好了,既然如此,咱們這個課題,也基本上就要到尾聲了。”
    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申請專利,然後發表論文。
    這三個東西雖然先進,但也不像是高溫超導體那樣的複雜,所以還是要提防被別人找到合成方式。
    因此專利還是要申請的。
    而關於專利,蕭易仍然考慮了實驗室,所以受益人中他占百分之八十,而實驗室占百分之二十。
    這百分之二十,自然也是為了實驗室之後的建設做準備。
    雖然還不知道這個專利能夠賺多少錢,但光是考慮一下整個電池市場每年1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這百分之二十能夠為實驗室帶來多少的盈利,幾乎可想而知。
    蕭易甚至感覺,他能夠直接讓科學島實驗室變成全世界最有錢的實驗室之一。
    到時候其中的一部分錢用來改善實驗室的待遇,一部分錢用來扶持實驗室的項目,剩下的都用來為之後擴建實驗室,還有加強實驗室基礎建設等等。
    嗯……
    他這位實驗室主任可真是為了實驗室的未來發展操碎了心啊!
    他在心中稍稍的自我感動了一下。
    很快回過神來,隨後他說道:“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裏吧,之後先把論文寫出來,然後等到專利號拿到之後,就發論文吧。”
    “嗯……論文你們想發哪就發哪,我隻要通訊作者就行,一作二作你們自己劃分,反正也有三篇論文。”
    雖然他本人不會再投國外的期刊,但是那是因為他不需要國外的期刊來證明自己。
    而對於劉曉東四個人來說,他們還是需要這樣的頂刊論文來為自己鍍金,這也和他們的前途息息相關。
    蕭易對於這種事情,自然是能幫就幫。
    而聽到蕭易這麽說,四個人頓時就瞪大了眼睛。
    啥?
    這三篇論文的一作……都可以給他們?
    真的假的?
    居然還有這麽好的老板?
    雖然蕭易拿的是通訊作者,但他們能夠拿一作,那也是十分巨大的一種榮譽啊!
    尤其是他們在之前都已經準備好,這三篇論文仍然不會被發表出去,而是仍然隻會被蕭易發在他的個人網站上。
    結果現在,他們不僅能夠選一作,甚至還能夠發表出去。
    這三種重要的材料,每一個都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到時候隨便就能夠發到頂刊上麵。
    當然考慮到蕭易和nature之間的矛盾,他們肯定也不會去投nature了。
    於是,二話不說,四個人紛紛表示了感謝。
    劉曉東更是感動不已。
    在原來的地方,他隻有被壓榨的份,而在這裏,他明明都沒有做出什麽重要的貢獻,結果就能夠分到一篇一作。
    這種巨大的差別,如何不讓他為之激動?
    於是他直接單膝跪地,抱拳說道:“東,飄零半生,未逢明主,公若不棄,東願拜為義父。”
    引得蕭易連翻白眼,沒好氣地說道:“怎麽?伱想專捅義父不成。”
    頓時間,實驗室中就充滿了一片快活的氣氛。
    “好了,散了吧,好好放鬆幾天。”蕭易忽然又想起什麽,說道:“哦,對了,回去之後把你們之前的所有實驗數據都整理一下拿給我,我回頭還得整理一下。”
    “好!”
    ……
    幾天時間過去。
    蕭易的辦公室中。
    “蕭哥,這是我這邊關於碳納米多孔材料的數據。”
    劉曉東抱著一堆a4紙走了進來。
    當初他主要負責的任務就是碳納米多孔材料這一部分的實驗,所以他將這部分的數據整理了之後,交過來了。
    “嗯,好,放那邊就行。”蕭易點點頭。
    “好。”劉曉東應了一聲,隨後就將這堆a4紙放在了蕭易指的地方,但隨後他又從中抽出了一份實驗數據,走到了蕭易旁邊,對他說道:“對了,蕭哥,你看這部分數據好像有點奇怪來著?”
    “奇怪?”
    蕭易疑惑地接過了那份數據,然後看了起來。
    但很快,他的眼睛就眯了起來。
    這份數據,主要是didv光譜數據圖,其主要測量的是在不同時間點的隧道電流隨電壓變化的關係。
    而根據這個數據圖的顯示,在碳納米多孔材料的部分孔洞上,電子的速度異常之快,甚至達到了正常速度的十倍以上。
    他皺了皺眉頭,說道:“其他的數據呢?有沒有類似的情況?”
    “好像也有,但比較少,我去找一找。”
    劉曉東說著,隨後便轉過頭,重新在他帶來的那堆數據中找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後,他才再次抽出了幾張,來到了蕭易的麵前說道:“這些數據中好像也有。”
    “之前我都以為是實驗誤差,不過這兩天整理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些數據都有些奇怪,但是又看不出規律。”
    “莫非……那台st的連接有點毛病?”
    蕭易搖了搖頭,說道:“那可不一定。”
    他仔細看著這些數據,腦海中已經掀起一片頭腦風暴。
    看似這些異常速度的電子出現的沒有規律,就像是純粹的實驗誤差一樣,但實際上,在他的眼中是存在規律的。
    盡管這個規律,看起來有些勉強。
    “都發生在2030n的孔徑大小之間……”
    “嗯……更精確點的話,都要比較接近26n。”
    “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通過這些孔徑的電子速度仍然保持著正常。”
    “也就是說孔徑的大小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電子進入的方向?”
    “或者是兩邊的電壓大小?”
    “又或者是……”
    種種猜測在蕭易的腦海中不斷的浮現,但始終沒有一個可以確定的選項。
    “還是數據量太少了。”
    最後他搖了搖頭,對劉曉東說道:“目前的話,暫時還看不出來什麽。”
    “當然,這可以做個備選課題,你之後如果有興趣研究的話,可以將它作為你接下來的課題研究一下,或許能出個很大的成果。”
    “我最近這段時間大概是沒空去研究這個東西。”
    他接下來還得思考一下之前在等離子體所那邊應下的那個課題呢。
    格林沃爾德極限是否已經到頭了。
    聽到蕭易這麽說,劉曉東就猶豫了。
    “這個課題……應該不好研究吧?”
    蕭易笑著說道:“看上去確實不怎麽好研究,說不定得花不少的錢,畢竟首先就得製備大量的碳納米多孔材料,通過不斷的實驗得出數據,看看是否能夠總結出規律來。”
    “但是嘛,說不定這就是一個十分重大的發現,可以類比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那種級別的。”
    一聽這話,劉曉東頓時倒吸一口冷氣,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那可是諾貝爾級別的發現。
    他這個發現有這麽重要?
    “我……想試試!”他說道。
    蕭易點點頭,說道:“那就去吧,畢竟科研就要有勇於探索的精神。”
    聽到蕭易的鼓舞,這段時間就讓劉曉東心中一振。
    沒錯!
    科研就是得有用於探索的精神,顧前顧後的,也許就錯過了重大的發現。
    於是劉曉東立馬就說道:“好的,蕭哥!”
    蕭易笑著點點頭。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他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看了一眼,是鮑和信校長打過來的?
    是有什麽事情麽……
    他接通了電話,然後就聽到對麵的鮑和信爽朗地笑道:“蕭教授,恭喜你了啊!”
    蕭易頓時一愣:“恭喜?恭喜什麽啊?”
    “哦,你還不知道嗎?就在剛才,今年的長江學者名單已經出來了,你就在其中啊。”鮑和信哈哈笑道。
    對於任何一所高校來說,有教授評上長江學者都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所以每年長江學者確定的時候,像他們這些校長都會格外的關注。
    發現有本校的教授評上了之後,第一時間就送出上了祝賀。
    而蕭易聽到這個消息就是一愣。
    “長江學者?今天?”
    長江學者自從2018年之後,就屬於保密評選了,評選過程保密,評選結果也不會公開。
    當然雖然不公開,但也僅限於在網上查找不到相關的公示名單,對於學術圈子裏麵的人來說,還是很容易就搞到名單的。
    畢竟作為國內僅次於院士的頭銜,其不管是從榮譽,還是地位上來說,都不可能做到真正不公開的。
    不過,至於鮑和信為什麽現在就知道了……
    畢竟人家也是校長,能夠這麽早就知道消息,也算是正常。
    “是啊!”鮑和信笑道:“你應該待會兒就能夠收到通知了,可別忘記請客吃飯啊!史上最年輕的長江學者。”
    今年才20歲的蕭易,相比起其他長江學者來說,這評上的年紀幾乎是打了個折。
    當然,考慮他當初評上傑青的時候也差不多,看上去倒是一點也不讓人驚訝。
    “好好,一定一定。”蕭易這個時候也回過了神,隨後笑著說道。
    鮑和信笑道:“嗯,好了,我就先不和你多說了,咱們學校還有一位常越來教授也評上了,我還得去給他打個電話。”
    “好,您忙著。”蕭易說道。
    掛了電話,蕭易還是略有些驚訝。
    居然這麽快就評上長江了。
    嗯,確實是有些意外。
    當然,雖然意外,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就算是評上了院士,那也是在情理之中。
    很快,他的心態就平定了下來。
    隻不過他雖然平靜了下來,但辦公室中的另外一個人可就平靜不下來了。
    還沒有離開辦公室的劉曉東,此時一臉震驚地看著蕭易。
    “蕭蕭蕭……蕭哥!你評上長江了?!”
    蕭易微微一笑:“嗯,應該是吧。”
    這還應該是!
    鮑校長都打電話過來了,怎麽可能會是假的?!
    劉曉東一臉崇拜,看著蕭易那平靜的表情,就忍不住說道:“您就一點都不驚喜嗎?”
    蕭易聳聳肩,說道:“驚喜,當然驚喜。”
    您這可不像是驚喜的樣子。
    劉曉東心中腹誹了一句,不過隨後,他就說道:“那我就不打擾您了,我得去把這個消息告訴咱們全實驗室的人了。”
    蕭易笑著擺擺手,說道:“行,去吧。”
    “另外,通知一下,今天晚上天香酒樓,我請全實驗室的人吃飯!”
    劉曉東頓時眼前一亮,“好耶!”
    隨後他就跑了出去,開始將這兩個好消息在全實驗室傳開了。
    一時間,又讓整個實驗室的人都沸騰了起來。
    好家夥,20歲評上長江學者,這可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於是乎,整個實驗室對於蕭易都更加的崇拜了起來。
    當然,在天香酒樓訂桌的事情自然也沒有落下,整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也就不到50個人而已,再加上類似王豪這樣的幾名行政人員,四桌也就差不多坐下了,而最終蕭易大手一揮,直接定了五桌。
    開玩笑,等鋰硫固態電池的專利授權出去,沒有幾個億都拿不下。
    這點錢,蕭易根本沒缺的。
    ……
    而隨著今年的長江學者評選結束,雖然名單不公開,但國內學術圈的人們也都很快知道了具體情況,議論的人自然是相當之多。
    這大概就相當於,有哪些人晉升到長江級強者。
    十分的引人注目。
    當然,蕭易絕對是被議論最多的那一個。
    20歲的長江學者,而且還是特聘教授級別的。
    長江學者分為三種,特聘教授及客座教授及以及青年學者,其中特聘教授級別的地位也是最高的。
    一時間羨慕的人有之,嫉妒的人也有之,當然,恨的人亦有之。
    於是乎,就開始有人暗地裏陰陽怪氣了起來,表達不滿。
    “都已經是傑青了,現在還評個長江學者,真不是領導的私生子麽?”
    “嘖嘖,甚至還專門造了個價值好幾億的實驗室,甚至聽說都要準備開始擴建了。”
    “……”
    當然,麵對這些暗戳戳的言論,也有很多人為蕭易反駁了回去。
    “不然呢?你去拿個菲爾茲獎試試?”
    “你去整個室溫超導體出來?”
    “你去證明個千禧年難題出來?”
    “你去……”
    種種反駁的話語,也讓這些人破防不已,開始罵了回去。
    一時間,國內學術界就因為蕭易的這件事情而吵了起來。
    但就在這個時候。
    三篇發表在《jacs》、《acs nano》兩大頂刊上的論文,讓所有人都閉嘴了。
    這三篇論文的作者名不見經傳,但通訊作者蕭易,卻是大名鼎鼎。
    當然,如果隻是蕭易的名字倒是還算不上什麽。
    關鍵是。
    這三篇論文連起來看,代表的就是——
    鋰硫固體電池!
    頓時間,整個電池行業,以及相關的學術界,便都陷入了一場巨大的地震中。
    鋰硫電池,以及固體電池,這兩個被認為是下一代電池的形態。
    如今竟然以結合的形式,誕生了!
    人人都知道,電池行業,要大變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