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章 母慈子孝

字數:4789   加入書籤

A+A-




    元豐八年八月癸未(二十二日)。
    秋意漸漸來臨,汴京城的梧桐開始落葉。
    趙煦和往常一樣,在禦花園中散步、消食。
    馮景緊緊跟著,一邊走一邊匯報著今日朝堂上的事情。
    “都堂上議功已定……”
    “保寧軍節度使知大名府韓維,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判大名府,並兼任北京留守,增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
    “尚書左丞、門下侍郎章惇,寄祿官自通議大夫為正議大夫,勳轉上柱國,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一百戶,為陽城縣開國伯……”
    “步兵副都指揮使、容州觀察使苗授,為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
    “入內押班、昭宣使宋用臣,為宣政使……”
    “其他有功官吏、將佐,各依條貫升遷、賞賜不等……”
    趙煦聽著,微微點頭。
    總的來說,算是皆大歡喜,上上下下都很滿意。
    趙煦就更滿意了。
    因為他記得上上輩子小張口決堤後,僅僅是賑災,就運了幾十萬石的糧食去災區。
    這些糧食的價值,就已經超過了趙煦撥出的錢帛。
    更不要說,為了防止百姓災年生事,在災區大量招刺災民為廂軍。
    而受災地區,接下來好幾年的賦稅更是想都別想要。
    最關鍵的事——這次撥出的錢帛,趙煦讓宋用臣和苗授盯著。
    所以,浪費很小。
    於是,結餘了一大半!
    一百萬貫至少還剩差不多六十萬,一百萬匹絹則起碼還有七十萬匹。
    這些錢趙煦自然不會將它們重新送回大內的封樁庫——好不容易有了一筆可以自由支配的財富,誰會輕易還回去?
    趙煦當初是故意誇大了需要的財帛數字的!
    就是欺負兩宮不懂數學,也是瞧準了沒有人會反對,才借故將這筆錢,送到了河北,就是要拿著秋汛後結餘的這筆錢來當啟動資金的。
    宋用臣在河北,可不僅僅是在勘探河道泥沙淤積的情況。
    他還有著別的使命。
    馮景不知道這些事情,他繼續匯報著:“翰林學士曾布,似乎要改任戶部尚書了……”
    這是太皇太後的提拔!
    戶部是大宋六部中最重要的部門,乃是從過去的三司改製而來。
    現在的戶部是可以直接理解成過去的三司的。
    戶部尚書就是三司使,而三司使,可是計相!
    普遍認為,戶部尚書之後,一般再外放一任,就可以拜宰執。
    就是,直接從戶部尚書拜為宰執也是可以的。
    “那原來的戶部尚書王存呢?”趙煦問道。
    “聽人說,好像是要改任兵部尚書……”
    “至於曾學士的翰林學士位置……則是以兵部侍郎範純仁充任……”
    這很合理,翰林學士必為經筵官。
    現在曾布沒有經筵官的頭銜,那當然是隻能讓有經筵官頭銜的人充任了。
    “大家……”馮景忽然欲言又止:“臣聽到一個傳言,不知當不當講?”
    趙煦像看傻子一樣看了馮景一眼,馮景立刻道:“臣在禦廚聽說,禦史台那邊的幾位禦史,似乎在醞釀將左右司諫、左右正言、左右諫議大夫等員額的權責統一,使他們可以言一切之事……”
    趙煦聽完冷笑一聲:“腦子壞掉了!”
    “祖宗之製,特設諫院,獨立於禦史台外,以諫院諍朝政闕失,不是給他們玩黨同伐異的工具!”
    馮景深深低頭,不敢接話。
    趙煦則很清楚,諫官和禦史,權責混雜的話諫官和禦史就是一類人了。
    這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開啟,後果極其嚴重。
    不過,這個事情趙煦不會直接插手。
    暗示一下韓絳、呂公著就行了。
    繞著花園走了兩圈,然後又小跑了一圈。
    趙煦在女官的服侍下,擦了擦身上的汗,換了幹淨的衣服。
    便有人來報: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翰林學士鄧潤甫等敬獻《元祐字典》第二冊。
    趙煦等的就是這個,立刻笑起來,道:“快快取來,我要去坤寧殿中,給母後獻禮!”
    ……
    坤寧殿。
    向太後看著皎鏡中的自己,悠悠一歎:“又老了一歲……”
    尚宮張氏在旁邊道:“娘娘還年輕,怎麽能說老呢?”
    “四十歲了……”向太後感慨著:“如何不老!”
    在民間,四十歲的婦人,都已經做祖母了。
    說不定,孫子都可能有六哥那麽大了。
    這個時候,帷幕外傳來了石得一的聲音:“娘娘,大家來了……”
    向太後連忙對張氏囑托道:“快去將寢殿內的那個東西收起來……”
    張氏微笑著頷首而去。
    片刻後,帷幕後便傳來了腳步聲。
    然後向太後就聽到了她的孩子在帷幕前,恭敬的拜賀:“兒臣煦,恭賀母後四十華誕……”
    “恭願母後,千秋長樂……”
    “兒臣謹以《元祐字典》第二卷,敬獻母後,略作賀禮……”
    向太後聽完,立刻走出帷幕,將那個孩子扶起來。
    六哥身邊的內臣,當即匍匐著,將一冊厚厚的字典,恭獻在她麵前。
    向太後微笑著命人收下。
    然後抱了抱趙煦,道:“我兒似乎又長高了些!”
    趙煦低頭拜道:“皆母後保佑擁護之功!”
    他確實是又長高大概一寸多。
    從目前的發育情況來看,他長大後的身體,應該會比上上輩子高上好**寸,也不會再那麽消瘦。
    因為他現在營養充足,睡眠充足。
    向太後則是看著,已經快要長到她的胸口的這個孩子。
    滿眼的慈愛和欣慰。
    記得半年前,在慶寧宮看到他,他還是那麽的小,那麽的瘦。
    一幌這個孩子都已經長這麽高了,臉上和身上的肉也多了起來。
    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更是從最初的驚慌失措,變成了如今的自信滿滿。
    這讓她深感欣慰,也滿心都是成就感!
    握著趙煦的手,向太後問道:“我聽說六哥今天一早就又派了人去向家了?”
    趙煦笑著道:“太夫人是母後生母,也是我的外祖……”
    “外孫孝敬、探望外祖,天經地義……”
    向太後看著趙煦真情實意的模樣,忍不住將他摟在懷中:“真是菩薩保佑,讓我竟能得到六哥這樣的兒子……”
    注:北宋製度,開國侯以上才給食實封,但文臣待製以上,許給食實封。
    至於勳爵?是按照等級敘轉,而且除了名頭好聽,已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即使勳轉上柱國也依舊和最低級的武騎尉一樣,連奉錢都沒有!
    所以,北宋官員隻有在轉到上柱國以後,才會在結銜裏加上,平時根本不鳥這玩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