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三權分立【求追讀】
字數:4610 加入書籤
禦書房。
“那我大燕國的規則製度該如何設置呢,要不要直接搬用宋製?”
經過好大兒的一番述說,慕容博終於明白權力的本質,也知道該如何去執掌一個國家。
問題來了,該如何製定規則?
“宋製?爹你真的了解宋國製度嗎?”
慕容複呷了一口茶,問道。
“啊?”
慕容博一愣。
“我就知道你不懂,我來給你解釋吧。”
見他臉上的表情,慕容複就知道了,接著說道:
“為了防止藩鎮割據和大臣外戚、女後、宗室、宦官的擅權,也為了防禦大遼、西夏的侵擾,以及鎮壓百姓起義,宋國把內政、軍事、財政三大權都集中在朝廷中樞,建立了一套‘二府三司一台’製度。”
“二府為樞密院、政事堂,三司為度支司、戶部司、鹽鐵司,一台為禦史台。”
“樞密院執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兵權。”
“而政事堂為宰相、參知政事議事辦公處,設於禁中,其囊括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三大部門的主要職權,乃內政的最高行政機構。”
“政事堂的主官為宰相,執掌決策權、任免權兩大權力,甚至還兼顧財政大權,其權力之大絕對不容小覷。”
“至於禦史台,又分為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其執掌監察百官之職,與樞密院、政事掌分庭抗禮。”
“這麽算下來,四大至高權力裏,任免和決策權在宰相手裏,監督權在禦史台手裏,皇帝手裏隻有立法權,但也不完整。”
“若皇帝想通過某項法令,還需得和百官商議才能通過,否則也隻是虛言。”
“因此,宋國的‘二府三司一台’製雖然削弱了權臣的權力,對遏製錢權兵有著極佳的效果,對防止權臣謀反有著極大的預防作用。”
“但嚴重壓製了皇權的威嚴,以至於有時皇帝的話還不如宰相說話好使,與台前傀儡何異?
“且宋國朝廷弱枝強幹、守內虛外,朝廷中央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冗官冗政。”
“以文統武,文人領導武官,導致文不知武,不利於軍事發展。”
“也因此,宋國曆次對外戰爭屢戰屢敗,任誰也能欺負一二。”
“爹你認為,這樣的製度好還是不好?”
慕容博聞言,捋了捋頦下胡須,陷入了沉思。
眾所周知,趙匡胤欺負後周的孤兒寡婦,陳橋兵變才有了宋國。
因此,趙家皇帝一直對武將們大加防備甚至打壓,以防有人學他兵變上位。
也就是所謂的重文輕武、以文統武。
“這樣的製度不好,很不好。”
思慮良久,慕容博搖了搖頭,問道:“複兒認為,我大燕該製定怎樣的規則製度呢?”
皇帝成了台上傀儡,權力都被他人執掌,這皇帝還當的有什麽意思?
我慕容博複國前沒有權力,複國後還沒有權力,那我這大燕國不特麽白複了?
“首先,需要確認皇帝的至高地位和無上權力。”
慕容複說道:“皇帝乃大燕之主,也是整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那麽,皇帝天然擁有立法權、任免權、決策權、監察權和最重要的兵權,任何人膽敢染指這五項權力,都視為謀反,立誅九族,遇赦不赦。”
慕容博手中的毛筆寫出了殘影,一邊記錄一邊點頭讚同。
“皇帝雖尊崇,但畢竟精力有限,不足靠一人就能治理天下,所以需要有人輔助,也就是內閣。”
慕容複接著說道:“內閣為皇帝的秘書,負責天下一切內政事務,擁有議政權和建議權,但最終的決策權仍在皇帝手中。”
“內閣掌管內政,不得染指兵權,違者夷三族!”
“兵權方麵,再設立一個軍機處,輔助皇帝管理天下兵馬,擁有參讚軍機、密議軍務等權力,但沒有統兵之權,不能調動一兵一卒,違者就地拿下,夷三族!”
“有了內閣和軍機處,還需要一個監察機構,就叫錦衣衛吧,掌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擁有監察所有公卿、勳貴、官員的權力,隻對皇帝負責,擁有設立詔獄、先斬後奏之權。”
“這三個機構,一個主掌內政,一個參讚軍務,一個監察百官,三權分立,互相協助。”
文武兩分,文不統兵,武不涉政!
當然,王朝製度設置的再精密,也肯定有漏洞。
或許三百年之後,王朝末年亂世依然會降臨大燕。
但慕容複如今已是先天境界,壽元高達三百。
日後若是再突破宗師境,壽元還會再次延長。
隻要活得夠久,王朝製度隨時可以更改,因時製宜、因地製宜。
“內閣?軍機處?錦衣衛?三權分立,不錯不錯,簡單明了。”
慕容博思考著這三個機構的職責和權力,點頭讚許。
內政與兵權、監察權分立,能極大限度的避免權臣謀逆、軍閥割據的情況。
這一點,他還是能看明白的。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需要第一時間確認文化主體。”
慕容複接著說了一句。
“文化主體?”
慕容博一愣,這又是什麽新詞。
“中原有漢家文化,西夏也有黨項文化,遼國有契丹文化。”
慕容複解釋道:“我大燕該怎麽辦,爹你想過沒有?”
“我大燕乃鮮卑人出身,自然該有鮮卑文化。”
慕容博這回聽懂了,傲然說道。
“嗬嗬,鮮卑有文字嗎?有傳承嗎?有族人嗎?世人認可嗎?”
慕容複笑著反問:“若自認為鮮卑文化,那大燕隻能屈居一隅,永遠也無法入主中原,一統天下。”
“複兒你的意思是,我們隻能使用中原漢家文化?”
慕容博皺起眉頭,頗為不悅。
看了他一眼,慕容複懶得廢話。
“咳咳,那就按複兒你說的辦,咱們就自認為是漢人,不提鮮卑人了。”
慕容博尷尬的笑了笑,連忙換了個話題問道:“你說的內閣,該是個什麽章程?”
“內閣掌管內政,以內閣首輔為首,及四至六名內閣輔臣,總人數應以五人、七人為準。”
慕容複解釋道:“無論內閣首輔還是內閣輔臣,在任期間不得超過十年,期限一到,便解除職務。”
“內閣的職責很簡單,皇帝提出某個目標,內閣負責製定詳細的措施及方案,再提交皇帝蓋印批示。”
“內閣之下,另設吏部、民部、工部、禮部等各部門,負責執行內閣製定方案的具體事務。”
“另外,內閣由首輔負責製,一旦內閣犯下大錯,皇帝有權立即撤換首輔,另選賢能。”
慕容博這下算是聽明白了,這內閣就是個背鍋俠。
雖說職權與宰相類似,但決策權掌握在皇帝手裏,具體執行者卻是另外的部門。
幹得好了,那是皇帝英明神武;
出了問題,卻是由內閣來背鍋。
這個好,不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