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章 三人組合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朱載坖突然駕到。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免禮!”
等朱載坖落座,眾人也才緩緩坐下。
幾個小太監上了幾盤小點心,再拿來滿滿一大壺茶壺。
朱載坖指著茶壺笑道,“今日啊,咱們君臣幾個要高談闊論許久!所以朕就備了一大壺茶,我們邊喝邊聊!”
朱載坖酷愛茉莉茶,幾乎整日的飲品都是這個。
他自己也不吝嗇,也不管別人喜不喜歡這個口味,每當和朝臣們商議國事的時候都會上茉莉花茶。
“臣等謝過陛下!”
“召你們三位過來呢!”朱載坖道,“一句話,就是為了在日後對付韃靼!”
三人一愣,準備喝茶的動作頓時停住。
雖然事先三人都有預料,但皇帝親口說出來的時候,他們心裏還是有些興奮。
這意味著他們三人日後立功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雖然他們都不是貪功名利之人,但又誰能拒絕自己的功勞譜上多添幾筆呢?
“注意朕的用詞!”朱載坖清調,“是對付韃靼!不是防備韃靼!”
“朕絕不會再龜縮防守!大明對韃靼的窩囊氣已經受夠了!”
三人齊齊點頭。
大明近200多年曆史上最讓它頭疼的,跟大明對敵時間最長的不是瓦剌,不是女真,是韃靼部。
瓦剌在土木堡之變之後很快衰弱,草原的霸權又回到了韃靼手中。
自孝宗一朝開始,韃靼就開始頻繁騷擾邊境。
之後朱厚照禦駕親征打敗了韃靼部,他們就消停了一段時間。
但是之後在嘉靖朝卷土重來,而成化一朝被拿回來的河套地區也再次丟失。
“想必你們都知道!曆朝曆代不是亡於農民起義,就是亡於外敵入侵。”
“但無論是哪一種,王朝末年,華夏大地東北和西北地區都是多事之地!”
仔細想想,就知道東北和西北地區對中原王朝有多重要了。
幾乎每一個大一統王朝末年,要麽東北出亂子,要麽西北出亂子,然後就是要麽少數民族南下,入主中原。
要麽就是王朝內亂,改天換地。
曆史上的大明的滅亡,很不幸的這兩個帝國命角都出現了百年不遇的猛男。
東北有努爾哈赤 ,皇太極兩代狠人,西北出了個快遞小哥李自成。
最終,李自成給大明蓋上了棺材板,而女真則直接南下換房本了。
所以,這兩個地區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來源地。
“陛下說的是!”王崇古道,“老臣在西北待了很多年,深感那片土地對大明的威脅有多大!”
“雖然東北我沒去過,但是老臣猜,那邊的情況也和西北差不多!”
“這兩個地方都是漢蠻雜居,有各種矛盾和衝突,要一再慎重處理!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多方不滿,直接把人家的怒火引到大明身上!”
戚繼光之前隻是在大明南北都待過,但隻是單方麵的防備軍務,沒有接觸過邊境複雜的問題,王崇古的這些話讓他聽得嘖嘖稱奇。
這也是朱載坖把這三個人放在一起的原因,三人各有所長,可以完美彌補相互之間的不足。
有這些人在西北,朱載坖就可以把他的計慢慢推進了。
“那麽朕就不藏著掖著了!”
“王崇古聽命!”
朱載坖似乎在下軍令一般。
王崇古起身,撩開衣裙跪下。
“臣聽令!”
“朕任命你為陝西總督!陝西境內的軍政大事都交給你,關鍵時刻你可以便宜行事,朕給你這個權力!”
王崇古似乎一點都不意外自己的新任命,泰然自若的接旨。
朱載坖接下來把目光移到譚綸身上。
後者目光和朱載坖接觸的那一刻,難掩激動,下跪聽令。
“譚綸,朕任命你為陝西巡撫!”
“臣領旨!”
“戚繼光!朕任命你為寧夏鎮總兵!把你在東南練兵的法子使出來!”
“臣領旨!”
王崇古這個人不必多說,西北工作很多年,經驗豐富,對很多棘手的問題更是信手拈來。
有他在,西北的局麵可以保證下線,王崇古在,西北就亂不了。
譚綸擔任巡撫,雖然不比總督,但可以利用權力,把陝西整個省境內的力量調動起來,為對抗韃靼服務。
有他們兩個人在,西北的局麵可以調動更多資源,兵源,器械,城堡等等。
而戚繼光被派到寧夏朕練兵,可以期待他在未來如何打哭俺答。
秦兵耐苦戰,自古以來就是華夏大地非常重要的兵源。
曆史上戚繼光擔任薊州鎮總兵,十幾年外敵不敢來犯。
他還很有創造性,曆史上就搞出了一種戰車,很好的克製蒙古騎兵。
有這三個人,從軍政,行政,軍務方麵來互相配合,相互協力,再加上朱載坖的特別命令 ,相信俺答夠他喝一壺的了。
譚綸和戚繼光本來就關係好,二人的軍事才能也是經過曆史驗證的。
兩個敢打敢拚的年輕將領(其實沒有多年輕…),再配上成熟穩重的老軍務,三人組合堪稱完美!
朱載坖隻要在後方支持三人,保證他們沒有矛盾,再讓他們去執行自己的戰略就好。
三人紛紛跪著,接令。
朱載坖起身,把他們親自扶起來。
“各位,朕對三位期望重大!”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朕隻要你們好好做事!”
“臣等必不負陛下重托!”
“好!”
朱載坖走到桌邊上,拿起茶壺,給他們三人重新倒了杯茶。
“現在,朕就給你們說出朕的期望!”
“朕,要在五年之內奪回河套地區!”
朱載坖目光堅定,嚴肅的看著他們。
三人拿起茶杯,一飲而盡。
河套地區,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無論是它的產馬量,還是戰略位置,通西域,北方,還南邊的藏區,河套地區都能暢通無阻。
而身為穿越者的朱載坖,肯定對這些地區有想法。
“臣等肝腦塗地!”
說實話,在這一刻朱載坖想起了袁崇煥五年複遼的故事。
但這次的五年和袁崇煥的五年不一樣。
這次有皇帝的意誌,有能臣良將。
朱載坖對此十分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