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閱兵(三)
字數:5325 加入書籤
霍冀聽著張溶的話,明白這個時候緊張也沒有用,隻能撫了撫胸口,調整了呼吸。
“兩位大人!”,馮亮這時趕來道,“陛下馬上就登樓了!”
張溶抬頭挺胸,沉默的向馮亮點點頭。
霍冀剛剛調整好的呼吸又緊促了起來。
“知…知道了!”
“英國公…等…等等我!”
城樓上,所有人都已經接到了消息,場麵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城樓了另一端,石階處緩緩的,一點一點的出現了代表皇帝的龍纛。
城牆下的百姓看到了龍纛,立刻就被吸引了注意力,他們也都安靜了下來。
“叮叮嘡嘡!”
一陣金屬碰撞聲之後,緊接著就是一陣混亂的,很多人的腳步聲。
朱載坖穿著金燦燦的黃金甲胄,環臂靈活又壯麗,魚鱗甲在陽光下一閃一閃 ,缽型頭盔由六塊盔片鉚接而成,盔片連接處有金質盔梁,盔帽頂部為金質盔頂,盔帽底部有一圈帽沿。
鏨金神像,帽沿以香草紋金片包裹,並鑲嵌珍珠數十顆。
這是皇帝專門打獵,或者舉行儀式的時候穿的盔甲,因此一向簡約的朱載坖也保持了它的豪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城樓上,張居正和高拱為首的文武百官,南北二京勳貴,宗室藩王,各國使臣皆喊著萬歲下跪。
平常朱載坖不耐煩這些禮節,但今日他要接受眾人的跪拜。
“眾卿免禮!”
“謝陛下!”
皇帝身後的一眾錦衣衛,大漢將軍和陳洪帶領的宦官們都散開,皇帝隻身一人來到了屹立在前方的龍旗旁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城牆之下,五城兵馬司的士兵,男女老少的大明百姓,看到皇帝身影高呼萬歲。
朱載坖拿出了斬首殷正茂那一次的“喇叭”。
“免禮!”
“謝陛下!”
人山人海的現場,讓朱載坖不免激動萬分。
他很想喊一句“父老鄉親們”,可這是閱兵儀式,要嚴肅。
“今日,朕要舉行閱兵儀式!”
“為何?”
“因為我大明以武立國,以武安邦,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因為大明浴火中誕生,鐵火中錘煉!”
“因為沒有軍人,就沒有太祖高皇帝的再造華夏!沒有軍人,就沒有成祖皇帝的永樂兵威!”
“軍人!就是大明的脊梁!華夏的脊梁!”
“吾皇萬歲萬歲!”
“吾皇萬歲!”
城外的大道另一端,已經準備好閱兵的各個軍隊方陣,總共幾千人的歡呼聲震天動地,響徹整個北京。
“告訴朕,你們為何能在北京安然無恙的過日子?”
“你們為何能每日早上安心的起床?”
“文武百官,乃至朕,為何每晚都能睡得著?”
“不是因為朕英明神武!也不是文武百官支撐天下,而是九邊的大明將士們,華夏兒郎們日日夜夜的守護長城!守護大明!”
自宋代開始,出將入相不再是男人最終極的夢想。
將被拿掉了,變成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軍人,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應該收到尊重和敬仰。
武人跋扈,不能掌權那是文官們用來嚇唬皇帝的說辭。
是,唐末天下大亂,五代十國神州大陸蹂躪於刀戈之下。
那是唐朝軍事製度的崩潰導致的。
單純把天下大亂全部歸咎於武人身上是不公平的。
以文製武是沒錯,可以製武,但不能抑武。
“大明由明軍鐵蹄鍛造而成!”
“大明軍魂永不滅,華夏兒不懼戰!”
“大明萬歲!”
朱載坖高高舉著手臂,握緊拳頭,用盡全身力氣。
“大明萬歲!”
年輕人們對皇帝的崇拜不是偶然,因為朱載坖已經鋪墊這個情緒很久了。
朱載坖經常在大明月報刊登一些文章和詩句。
他也會在處置了貪官之後,用大白話站在百姓這邊說話。
甚至會對貪贓枉法的官員們在報紙上破口大罵,親切的問候他們的家人和祖宗。
這讓老百姓,尤其是年輕人們很喜歡皇帝的接地氣,他們的距離和皇帝拉近了,思想上共鳴了。
他們對皇帝,準確的來說對皇權已經少了一些恐懼,多了幾分支持和崇拜。
“大明萬歲!大明千百萬歲!”
年輕人們舉著手臂高喊,跟著朱載坖的聲音。
“大明萬歲!吾皇萬歲!”
“隆慶皇帝萬歲!”
一陣沸騰的**之後,現場再次安靜下來。
朱載坖把“喇叭”交給了申時行,自已則來到另一邊,站在一群武將和勳貴前麵。
朱載坖點了點頭,鼓聲開始響起,代表著閱兵正式開始。
英國公張溶和兵部尚書霍冀站在一輛複古的馬車上。
它很像戰國時代那馬車,兩個人站在上麵,右臂貼在胸前,行著大明軍禮。
馬車緩緩來到了城樓之下,正在朱載坖的正下方。
“臣,京營總督,五軍都督府都督,英國公張溶!”
“臣,兵部尚書霍冀!”
“大軍已準備完畢!請陛下檢閱!”
朱載坖一揮手。
“準!”
“是!”
二人的馬車掉頭駕走,來到了大道的最前端,已經整裝待發的軍隊方陣前。
“吾皇有令!”
“閱兵開始!”
大軍開始對齊隊形,準備待發。
最前麵的就是九邊方陣。
作為此時的大明最有戰力的軍隊之一,他們也是最艱苦的軍隊之一。
去年朱載坖禦駕親征回來時,就考察了薊州鎮的情況。
在馬芳的管理之下,薊州的情況算是九邊最好的一鎮。
但依然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這也是朱載坖的目標之一。
“嗒嗒嗒嗒!”
九邊方陣開始緩緩向前移動,邁著正步,抽出長豎刀舉在身前,眼帶殺氣。
正步的巨大聲響引得無數人踮起腳尖,伸頭看過來。
邊軍將士見過血的殺氣,加上嶄新的盔甲和武器,配合上嗒嗒作響的正步,盔甲金屬的碰撞聲,說不出的壯觀。
本來他們的甲胄下半身是厚重的,朱載坖考慮重量,就減輕了下半部分,同時又留下了一些甲片。
所有人都動作整齊劃一,從那個角度看都是整齊的一排。
地麵在震動,空氣在扭曲。
這種全新的步伐給所有人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
他們從未見過一個軍隊可以猶如一人一樣整齊。
這種氣勢甚至比九邊方陣自帶的殺氣更讓人興奮。
領隊的是戚繼光和馬芳。
這方陣有九排,每一排都是來自一個軍鎮,代表著大明國防最精銳的力量。
戚繼光和馬芳的動作更不用說,他們本來就是治軍非常嚴格的人,自已的動作更不會出錯。
來到皇帝身前時,申時行趕緊遞上了“喇叭”。
朱載坖拿過來,看著自已的將士們。
“大明萬歲!”
回應他的是殺氣震天的威音。
“吾皇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