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曆代帝王廟

字數:9878   加入書籤

A+A-


    北京,紫禁城。
    朱載坖率領文武百官,還有朵顏三衛,右翼三萬戶在京的貴族家屬,一起去往曆代帝王廟。
    走過上綠色下紅的影壁,曆代帝王廟前集合了幾十人。
    戴冕旒,穿冕服的大明君臣,還有草原各部的貴族家屬,穿著高領長袖蒙古袍,皮帽皮靴,安靜站立著。
    不出意外的,朱載坖的這個舉動引來了滿朝文武的一致反對。
    都反對這些蒙古人怎麽能一起去祭拜曆代帝王呢?
    朱載坖沒有跟他們解釋,強行下了旨意。
    廟門前,十二旒微微搖晃在朱載坖憂愁的臉前。
    群臣不懂自已的顧慮。
    他們不理解自已啊!
    話說五日前,朝廷收到了孝恭汗把漢那吉遇刺身亡的消息。
    文武百官倒是沒什麽波動,但在北京的各部家屬就緊張起來了。
    畢竟在他們的觀念裏,土默特部依然是右翼三萬戶的老大。
    把漢那吉死了,他們自然人心惶惶。
    因為他是在土默特的最後一個黃金家族後裔。
    本來阿勒坦的兒子就不多。
    把漢那吉又把好叔叔們全收拾了,一個活口都不留。
    他自已又尚小,還未娶妻生子。
    他一旦沒了,土默特的黃金家族傳承也就斷了。
    因此,今日來曆代帝王廟,朱載坖不僅要為孝恭汗“悲痛的”懷念一番,還有帶上各部家屬,安撫他們。
    同時,他要對大明上下深入骨髓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觀念批評批評。
    曆史上,後金吞並草原各部就意味著,大明的民族政策做的很失敗。
    這是不得不承認的。
    其中一個核心原因就是,雖然大明統治層嘴上華夷一家,但心底裏依然對周邊蠻族有著深深地鄙視。
    甚至崇禎都不敢把與後金義和拿到明麵上說。
    朱載坖穿越以來,一直堅持對草原漢化。
    朱載坖知道,武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要不然大明和草原也不會敵對200年。
    朱載坖既不要大明的天朝主義,也不效仿後金分化,拉攏草原各部。
    他要的是民族大融合。
    是,他完全可以效仿清朝,在草原推行盟旗製度。
    也搞它個幾十旗,來打破草原的部落生態,淡化蒙古人的民族概念。
    盟旗製度還可以把蒙古貴族和平民分化開來,鞏固統治,徹底把蒙古貴族和皇帝綁在一起。
    成為利益共同體。
    但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因為利益走到一起的團體,也會因利益而相互倒戈。
    隻要長城內外一直懷著“他們是不可信任的”思想,草原就永遠不會安穩下來。
    各個大門緩緩打開,朱載坖率領眾人,來到了曆代帝王牌位前。
    中央是三皇五帝的牌位。
    左右則是夏禹王,商湯、周武王。
    劉邦,劉秀,唐宗宋祖。
    以及,元世祖忽必烈。
    這是朱元璋親自選的十六位帝王。
    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不搞民族主義的。
    事實上,明初時期,朱元璋並不是一味的對草原用武。
    他給元順帝寫的信中強調自已承認元朝的正統性。
    還強調“華夷無間”,“四海之內,皆為赤子”的思想。
    在永樂二年,朱棣在給馬哈木的詔書中就勸說道:“天下一統,華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間?”
    朱載坖一直以為華夏文明是世界上包容性最強的。
    而大明兩個世紀都未能真正的同化草原,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
    拋開時代的局限性,那隻能從大明自已的政策中找答案了。
    點香,奏樂,說祭詞,緬懷把漢那吉等程序過後,朱載坖轉過身來,麵對所有人。
    “孝恭汗遇刺,朕知道有些人惶恐不安!”
    “也有些人幸災樂禍!”
    “對這些人,朕想請你們看看,元世祖的畫像和排位!”
    眾人抬起頭看過去。
    “當年太祖皇帝把元世祖供入此廟,就意味著長城內外是一家!”
    “既是一家人,那些幸災樂禍的,朕是不是可以認為,他們不認同華夷一家之理?”
    “而那些惶恐不安的,是否也是如此想的?”
    “甚至還有很多人說,朕收複朵顏三衛,右翼三萬戶,把家屬都搬到北京來,是為了控製和威脅草原貴族們!”
    雖然朱載坖是有這個考慮,但他是不會承認的。
    朕明明是不忍心看著他們在戈壁荒漠受苦好不好?
    “朕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若朕真想徹底控製歸順大明的各部,把黃金家族全屠了,豈不是更方便?”
    一旁的蒙古家屬們哆嗦了一下,臉色一下子就白了。
    他們在京城也是過的戰戰兢兢。
    皇帝設立書院,專門安排宗室,勳貴子弟和蒙古貴族家屬們一起讀書,一起學習。
    從七八歲的孩子,到二三十的成年人都有。
    而平時隻要他們不犯法,朝廷也不會管他們。
    但恰恰就是這份寬鬆讓他們更惴惴不安。
    “朕如此,意在交流融匯!讓草原的孩子們看看,大明是不是如他們長輩所說的那麽可惡,奸詐!”
    “讓大明的孩子們看看,草原的孩子們是不是如長輩所說哪有茹毛飲血,野蠻無禮?”
    “朕如此,是不想長城內外再敵對二百年!”
    “難道你們願意嗎?”
    文臣這邊率先躬身。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說到這裏,朱載坖回想起了那一晚。
    ~~
    “什麽?”
    鐵木爾不可置信的看著牢門外的朱載坖。
    “你要放了我?”
    “對!”
    鐵木爾搞不明白朱皇帝打得什麽算盤,謹慎的盯著他。
    可轉念一想,他確實救出了自已的族人,遵守了答應的事。
    至於部落死傷慘重…
    鐵木爾並不怪罪朱皇帝,戰爭就會死人。
    那是誰也無法控製的。
    “什麽條件?”
    “嗯?”
    “你不可能無緣無故放了我!”,鐵木爾道,“你肯定有什麽條件吧!”
    “朕說了你會照辦嗎?”
    “…哈…哈哈哈哈哈…”
    鐵木爾拍了拍身上的綢緞長袍上的灰塵,拿起酒壺喝了一大口,坐了下來。
    皇帝招待他很好。
    除了被關著,鐵木爾的衣食住行…(哦,沒有行)都很好。
    好酒好菜好衣裳。
    “大皇帝啊!沒想到你這麽聰明的人,怎麽在這件事上就糊塗了呢?”
    “我的部族已經安穩了下來!這一點我很感謝你!”
    “我最大的牽掛已經無憂了,我活著也沒什麽奢望了!”
    “你指望這樣的人去替你做事?怎麽想的?”
    朱載坖調整了一下坐姿,深呼一口氣,接著也笑了起來。
    “你小看朕了!”
    “朕還是比較了解你的,鐵木爾!”
    “如果你真的已經沒了活著的意義,了無牽掛,怎麽啃羊腿啃的那麽香呢?”
    鐵木爾伸出準備拿烤羊腿的手停在了半空。
    “你看看你,吃得好,睡得香,穿的貴,這是一個了無牽掛的人做的出來?”
    “我…我…好死不如賴活著!”,鐵木爾慌張了一些,“老子反正是個死人了,早晚被你要了命,我享受幾天不行啊?”
    “相信我,鐵木爾!”,朱載坖搖搖頭,“朕見過真正了無牽掛的人!”
    “他們…他們麵對死亡,是直麵的,是無畏堅毅的…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
    不知為何,朱載坖在這裏想起了譚嗣同,想起了李大釗。
    想起了嶽飛,於謙,文天祥。
    “你還有仇沒報吧?”,朱載坖問。
    鐵木爾立刻扭過頭看著他。
    “把漢那吉?”
    “你要放了我,讓我去刺殺把漢那吉?”
    “不,朕隻會放了你!給你個報仇的機會而已!”
    把漢那吉被自已奉為孝恭汗之後,回去就屠殺了鐵木爾一家。
    滿門誅殺。
    然後扶持了遠的不能再遠的旁係血親來統領鄂爾多斯部。
    當然,此事是朱載坖默許的。
    不然把漢那吉不敢這麽放肆。
    得知這個消息的鐵木爾沒有哭。
    隻是好幾晚都看著牢窗外的星空發呆。
    朱載坖相信這樣一頭惡狼,不會就此沉淪下去。
    能咽下這口氣,他就不是鐵木爾了。
    “你就不怕我回去後起事反你?”
    “你求朕把族人從戰火中拯救出來,就是為了帶著他們跳入另一個戰火嗎?”
    說完,朱載坖起身,給一旁隱藏在暗影裏的錦衣衛使了個眼色。
    錦衣衛上去打開牢門。
    “一路不會有阻攔!你可以自由離去!”
    說完,朱載坖和錦衣衛離開了牢房。
    朱載坖不怕他回去又統領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已經安穩了下來,已經有了新的首領。
    他回去可能會被擁立上位,甚至鄂爾多斯部眾更願意跟著他。
    但是他不會回去的。
    他不會因一已私利,讓皇帝懷疑上鄂爾多斯。
    這樣對他的族人很危險。
    數日後,鐵木爾偷偷潛入了把漢那吉的寢房…
    等侍衛們發現把漢那吉死了時,同時在一旁又找到了一個獨臂男屍。
    他喉嚨有一道大口子,流盡了血…
    他臉上帶著笑意…
    ~~
    回想結束,朱載坖睜開眼。
    是,他是要加快長城內外的融合。
    但為了這個目的,必須打掉草原對黃金家族的信仰。
    曆史上的滿清也是如此做的。
    血統最為純正,名義上的蒙古大汗林丹汗眾叛親離。
    那時草原各部已經開始不認同黃金家族了。
    後金趁機拉攏其他部落,分化統治。
    包括葛爾丹反清,也是有個黃金家族夢,大蒙古帝國夢在作祟。
    這也是康熙對他趕盡殺絕的原因。
    老愛家好不容易把黃金家族的影響力去除,決不能讓它再死灰複燃。
    這也是朱載坖的想法。
    隻不過他會更溫和一些。
    “內閣擬旨,此後在任官員誰再說華夷之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不團結的話,一律罷官!”
    “同時傳旨給草原各部,既然歸順了大明,就不要再說什麽蒙漢之別!”
    “前元,大明都是天下之主!大明即大元!大元即大明!”
    “草原上誰嚼舌根,說光複前元,反明複元,什麽黃金家族的血統才是草原的主人…”
    “朕會很不高興!讓各部首領嚴禁!如果他們禁不了,朕親自去教教他們!”
    高拱出列作揖。
    “臣下去就辦!”
    “大明月報在草原都開始辦分報!既然都是一家人,草原不能對內地陌生如異地!”
    “同時,內地的大明月報也要多多介紹草原的人土風情,讓內地百姓明白,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臣等遵旨!”
    “再傳旨,下個月,右翼三萬戶,朵顏三衛各首領聚集板升城!朕要和各部首領商議土默特的首領之位!”
    “陛下要親至板升城嗎?”,張居正一臉擔憂。
    “是!總不能一直要求大汗們來京城吧?朕也去一趟草原!”
    “讓草原百姓也看看,傳說中的皇帝長什麽樣!”
    朱載坖除此之外,還打算順道進入陝西看看當地情況。
    明末,陝西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災荒
    接著就是大饑荒。
    朱載坖要去看看,能不能從黃河引水過去,改善一下陝西貧瘠的地貌。
    還要順嘴一提的事,新的農作物已經開始推廣全國了,其中優先提供給陝西。
    它們長的怎麽樣也要看看,長的好馬上開始推廣草原。
    同時和戚繼光他們商議一下收複河套的具體計劃。
    因為甘肅和青海隨著阿勒坦的死,當地的蒙古人已經紛紛自立,脫離了韃靼的控製。
    他們要怎麽弄,那也是個大問題。
    強人政治就是這樣。
    當地的蒙古人服的不是韃靼,是阿勒坦個人。
    現在阿勒坦死了,沒人能壓得住他們了。
    回到乾清宮,朱載坖開始思考草原的另一麵。
    左翼三萬戶。
    他們和遼東女真緊挨著。
    如今,右翼投靠大明,肯定會加劇左翼和遼東女真的關係,讓他們走到一起。
    因為左翼的兵力不如阿勒坦強,不然也不會允許他在草原橫衝直撞幾十年了。
    但如果他們和遼東女真走到一起就糟了。
    該給他們之間製造點裂痕了。
    此前朱載坖允許李成梁在遼東大開殺戒,一來是想壓一壓遼東女真,看看他們的忍耐度。
    二來是想看看,都有哪些部願意和左翼走到一起。
    而這兩年來的高壓逼迫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海西女真的葉赫部,哈達部最跳躍…
    (觀眾老爺們留言看看,四千字兩章看著舒服,還是四千字一章看著舒服)
    (傻逼鑰匙孔,你要寫得好,一萬字一章老爺們也愛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