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紅夷大炮
字數:4844 加入書籤
朱載坖很雞賊。
他說是有一些山東官員。
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山東官員。
就算他們不滿皇帝公開批評自已,皇帝也有理由說的。
我說的是有些人啊!
沒說你們所有人。
怎麽?你跳出來跳腳,難道就是那些人之一嗎?
那趕快!彌補虧空去!
且為鄭洛接下來的強硬手段提供了合理性,合法性。
山東,濟南。
“我的麵子你們不給,你們的麵子本堂也不顧了!”
衙門內,鄭洛,山頂布政使王宗沐,按察使李豸,三人並排而坐。
“嗬嗬,本堂一來濟南,你們就拿幾十年的老舊賬目混淆視聽,拖延時間,是我太客氣了是吧?”
濟南,是虧空最嚴重的地方。
不從這裏開始,不從這裏追回像樣的欠款,其他地方更難推行。
鄭洛喜歡辦事從最難得部分開始。
最難得解決了,其他的也很快了。
不過這些濟南官員也是打太極的高手。
先是一個個高病假,不配合工作,再是拿幾十年的賬目混亂為由,拒不認賬。
鄭洛還是不想較早撕破臉。
好,本堂帶人去核對賬目。
按察使李豸是個好官,主動配合鄭洛。
布政使王宗沐,此人是張居正的人。
曾經接替海瑞的刑部侍郎職位,後來被張居正外派出去,曆練地方。
在別的時候,從京城到地方任職,無疑是判了職業生涯的死刑。
但隆慶朝則反之。
從中央派到地方的,那都是皇帝培養的人,或者是高張二黨得力幹將。
本來,他和李豸之間並不對付。
因為李豸是高拱的人。
但在公務上,二人還是保持著不撕破臉的默契。
因為李豸想繼續升職,王宗沐則想重返京城。
因此,追繳欠款這事上,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但幾十年的爛賬,哪是這三人就能查清楚的?
果然,鄭洛不再查賬,而是直接開幹。
“中堂,這山東的虧欠又不是隻有我們落下的,那以前的官員,他們也沒少虧啊?”
“這過去的賬冊不查清楚,您是打算把這一堆爛賬全扣在我們頭上嗎?”
見這些人還想以賬冊拖延,鄭洛怒了。
“好!好得很!”
“賬冊我們不查了!”
底下傳來幾聲笑聲。
看來欽差是知難而退了。
“李知府,給朝廷的奏疏中,你表示傾家蕩產也支持填補虧空,是嗎?”
那上麵的話一定要講最好聽的啦!
“好,本堂很感動你的奉獻精神!”
“大人謬讚,為君分憂而已!”
“恰好,本堂也是如此想的!”鄭洛道,“既然李知府如此坦誠,那麽我也坦誠相見吧!”
“雖然本堂剛來沒記日,但虧空追繳回來之前,我也會承擔自已的那一份虧空!“
“自即日起,從本堂開始,到所有的知縣,每一個官員都要公開家產!”
鄭洛如此做,是因為官員們的虧空也分幾個情況。
有些個是真的窮。
衙門開支又大,隻能虧欠國庫,自已多留一點稅收。
對他們,鄭洛相信皇帝也隻能理解的。
而一部分人就是純粹的貪了。
還美其名曰把賬算在衙門的開支上。
這種人最可恨,也最常見。
公開家產就是要他們的命。
家產和開銷不等比,你看海瑞聞著味兒就來找你!
“啊?”
“這叫什麽話?成何體統?”
“沒聽說過,哪有這樣的規矩?”
貪官們自然反對,但清官們就樂意了。
再加上鄭洛自已,王宗沐和李豸以身作則,這項政策在半推半就中推行了下去。
因為鄭洛已經申請了錦衣衛的幫助,由本就負責國內財政係統監視的南院三局,來審查審核官員們公開的家產。
在幾個人以家產作假,收入和財富差距巨大的嫌疑請走喝茶之後,官員們再無人敢以身涉險,隻能乖乖配合。
那些清官得到了理解,鄭洛向皇帝請請奏,分幾年還清虧空,讓他們慢慢來。
皇帝的恢複很快就來了,準!
這一下,鄭洛又得到了清官們的熱烈支持。
濟南的虧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正在追回。
京師這邊,皇帝也有新的進展。
新的大炮已經被研製出來了。
熾狼營靶場,幾尊大炮閃閃發光的擺在眾人麵前。
紅夷大炮的炮管長且內壁厚重,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這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有助於提高炮管的強度和穩定性。
配備有準星和照門,這些瞄準裝置使得火炮能夠根據拋物線軌跡精確計算彈道,提高射擊精度。
這就是標準的紅夷大炮了。
作為16世紀最先進的火炮,它是個大殺器。
在意大利人卡瓦利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門後裝線膛炮之前,它就是戰場上最先進的火炮。
比利亞和朱載堉的聯合研究,在成本上也比曆史上的紅夷大炮更便宜。
明末清初,紅夷大炮的成本在600兩銀子左右。
而這一款,成本隻有200兩。
經過測試,射程和威力卻和曆史上的紅夷大炮一樣。
雖然此刻西方的大炮和它差不多,但朱載坖也不要跨步太大。
現在,火槍和火炮算是和歐洲扯平了。
等新的煉鋼法被研究出來,迫擊炮問世,手榴彈也研製出來,朱載坖就不用再擔心火器問題了。
這個時代,火力即一切!
而新煉鋼法的出現,也會拉動社會的其他行業,隨而帶動整個大明的發展。
“火器真乃國之利器也!”張局長感慨道。
“是啊!有了此等神器,大明再無憂!”
“還不夠好!”
皇帝潑了眾人一盆冷水。
華夏在古代有一個弊端,就是很多好東西發明出來之後,就停滯不前了。
拋去農耕社會追求穩定需求,進而遏製創造力的思想政策,統治階層目光短淺也是一大原因。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火器永遠沒有最好的!對它的研究也不能停下來!要一直研究下去!”
朱載坖從不會在群臣麵前露出對火器的滿足。
因為對國防來說,武器永遠沒有可以高枕無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