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拜師

字數:3293   加入書籤

A+A-




    張老太哪裏肯聽這番說辭,她堅決說自己的大兒子溫順乖巧,比那個整日讓她操碎心的老二強上百倍。
    目睹張家人依然一副冥頑不靈的態度,村長心中既有怒火,也不免感到無奈。
    “這一次,看在老二求情的份上,暫且放過。但若有下次,無論老二如何說情,我都會親自把老大送進衙門!你們既然已經分了家,即使是親兄弟,賬目也得分清楚。老二將來是否有出息,都與你們無關,切不可再有任何糾葛!”
    這番話,既是警告,也是最後的通牒。
    就在那破舊院落的一隅,張老太太滿是不屑與厭棄,她輕蔑地翻了個白眼,嘴裏喃喃自語。
    “就憑他們這黴運連年、喝涼水都塞牙的一家子,還能指望飛黃騰達不成?別讓老二那小子的幾句花言巧語就把你的理智給拐跑了。”
    張老二站在一旁,臉上掛著幾分委屈和倔強,。
    “娘,您聽我說,我不是瞎胡鬧。現在我和村裏幾個有經驗的人合夥做起藥材生意,這可是正經營生。等賺了錢,第一件事就是往家裏送,好讓您和爹的日子寬裕些。”
    然而,張老太太卻不以為然,她猛地啐了一口,語氣中滿是嘲諷與冷漠:“還做生意?你那點本事,不怕把人吃錯藥,害人性命,最後引火燒身?記住了,自從分了家,你的事情就是你的,甭想從這個家再拿走一分一毫!”
    這時,一直旁觀的村長終於開口,他深深地歎了口氣:“好了,今天的這些話,大家都聽見了,也算做個見證。往後,老二無論貧富貴賤,都與張家沒了瓜葛。他若有難,你們不必理會;他若是發達了,也別打那占便宜的念頭。”
    言罷,村長搖了搖頭,不再理會這一家的糾葛,轉身離去。
    張老二和徐莉雲相互看了一眼,默契地用衣袖抹去了並不存在的眼淚,跟隨著村長的步伐,緩緩離去。
    待到人群散盡,院子裏隻剩下張家幾人。
    張老太太這才轉過身,拉扯起躺在地上的大兒子:“哎,人都走了,你還在這裝什麽蒜?快起來吧。”
    張老大疼得臉色發白,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他呻吟著求饒:“娘,我真的疼得厲害,求您找大夫來給我看看吧。”
    張老太太眉頭緊鎖,語氣裏帶著幾分不耐煩:“家裏的光景什麽樣你心裏沒數嗎?哪還有餘錢給你看病?你這不過是磕磕碰碰的小傷,讓你爹把你弄回床上躺著,過兩天自然就好了。”
    張家人對於張老大的傷勢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隻是草草地將他攙扶進東屋,讓他自行休養。
    直到兩天後,張老大發現自己腿上的疼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發嚴重,這才驚覺可能是骨折,急忙請來了大夫。
    但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張老二和徐莉雲得知後,憤憤不平地找上門去,一番爭執雖未得到任何實質性的補償,卻在村民們中間贏得了同情。
    那一夜過後,夫妻倆心知肚明,即便將來境遇有所改善,麵對張老太夫婦可能利用親情再次施壓時,村長與村民們將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於是,兩人麵帶愁容向幫助過他們的村長和幾位村民道了謝,隨後攙扶著彼此,蹣跚地走向那座簡陋的草屋。
    他們的背影在落日餘暉中拉長,顯得格外淒涼,充滿了無助。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般在村中迅速傳播開來,不少對張家做法不滿的村民,在茶餘飯後添油加醋地複述著當晚的情景,甚至將張家婆媳的每一句刻薄言語都描繪得淋漓盡致。
    不久,張老太從四麵八方傳來的閑言碎語中得知,村裏的輿論已經將他們一家描繪成企圖侵擾老二家、甚至逼迫其離鄉背井的惡霸。
    這使得張老太怒火中燒,若非家中三房的小兩口極力勸阻,她幾乎要立刻找老二討個說法。
    另一邊,張老二在全村的同情與支持下,生活非但沒有衰敗,反而日漸興旺。
    被盜的第二天,他攜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領著張三娃,信心滿滿地前往拜訪周秀才,請求他收三娃為徒。
    周秀才初次聽聞此事,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波瀾起伏。
    他記憶中的張三娃,總是對滿室書香顯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疏離與抗拒。
    如今,僅憑幾句隨意的話語,竟使得這位少年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份機敏與變通,實在超乎他的預料,讓周秀才不得不重新審視起眼前這個看似平凡的少年。
    盡管對張家眾人抱有濃厚的興趣,周秀才卻沒有即刻應允收張三娃為門下弟子。
    “我選取弟子的標準異常嚴格,凡欲成為我門徒者,其才智需至少達到進士之列,你,是否有此等資質?”他的話語直接而坦誠,不加掩飾地透露出收徒的高門檻。
    麵對周秀才的直接質問,張三娃不卑不亢,沉穩應對:“如若先生願意傾囊相授,我誓必不讓先生失望,定要在科舉中一舉奪得六元及第之榮!”
    他的語氣堅定,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周秀才聞言,眸光一閃,仔細端詳起張三娃,盡管言語間帶著些許考究的意味,但其眼神中卻無半點輕視,有的隻是深邃的思考與好奇。
    “口氣倒是不小,可你知道大周立國已曆百年,其間從未有人能夠實現六元及第的壯舉嗎?你又憑什麽認為自己能夠做到?”他的話語既是質疑,又是激將。
    “若先生擁有培育狀元的卓越才能,學生自當具備連中六元的潛質與決心。”
    張三娃的回答不疾不徐,充滿了自信與從容。
    此時,一旁的小幼娘一臉迷惑,清澈的眼眸在周秀才與張三娃之間來回流轉,似是努力想要理解這場對話的深意。
    見周秀才似乎無意收大哥為徒,她便鼓起勇氣,邁動那雙小巧的步子,慢慢靠近周秀才,怯生生地拽了拽他的衣袖,眼神中滿是懇求。
    周秀才輕輕哼了一聲,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斜眼望向小幼娘:“怎麽,你是想為你哥哥說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