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跨年家宴

字數:3583   加入書籤

A+A-


    等到了十二月三十日這一天,雪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灑下來,給覆蓋著薄雪的青石板路鍍上一層暖光。
    蘇木家的院子裏早已沒了往日的清淨,紅燈籠從臘梅樹枝頭一直掛到院門。
    朱紅的燈穗在風裏輕輕晃蕩,偶爾落下的雪粒落在燈麵上,瞬間化成細小的水珠,映著陽光亮晶晶的。
    崔姝踩著雪水趕來時,手裏拎著兩個油紙袋,裏麵裝著剛烙好的春卷皮,還冒著熱氣:“路上雪化得滑,我走慢了點,沒耽誤事吧?”
    徐佳瑩係著藏青色的圍裙,正從廚房出來,手裏還拿著擦碗布,看到崔姝連忙迎上去。
    “不耽誤!我剛把臘味放進砂鍋,還得蒸一個鍾頭呢。”
    她接過油紙袋,湊近聞了聞,“你這春卷皮烙得真香,比街上買的還地道。”
    兩人正說著,周慧也來了,肩上搭著兩個布包,裏麵是給蘇錦和沈亦舟的跨年漢服,手裏還提著一個食盒。
    “我給大家帶了剛做好的糖炒栗子,熱乎著呢,先墊墊肚子。”
    張奶奶的聲音從院門口傳來時,大家正圍著食盒剝栗子。
    老人家端著一個青花大碗,碗裏是熬得細膩的豆沙餡,上麵還撒了層桂花:“聽說你們今天包春卷,我把家裏的豆沙餡拿來了,自己熬的,沒放糖精,甜得正合適。”
    徐佳瑩連忙接過碗,往廚房走:“您快坐,我給您倒杯熱茶,外麵雪天怪冷的。”
    張奶奶擺擺手,眼睛落在院角的臘梅樹上:“你家這臘梅長得好,再過兩天肯定能開,到時候跨年,滿院子都是香味。”
    院子裏,蘇錦和沈亦舟已經拆開了周慧帶來的漢服。
    淡紅色的襦裙平鋪在石桌上,領口和袖口繡著淺金色的臘梅紋樣,針腳細得像頭發絲,裙擺下擺還縫著一圈細碎的珍珠,走動時會輕輕晃動。
    青色的長衫料子是軟乎乎的雲錦,腰帶是同色係的織錦,上麵墜著個小巧的木質燈籠吊墜,刻著“歲安”兩個字。
    “慧姐,你這手藝也太好了吧!”蘇錦拿起襦裙,在身上比了比,轉身問沈亦舟,“好看嗎?”
    沈亦舟點點頭,眼神裏滿是笑意:“好看,比我上次在博物館看到的漢服還好看。”
    周慧笑著說:“我特意選了淡紅色,過年穿喜慶,又不紮眼,等會兒我給你盤個發,再插上這支梅花發簪,就更像樣了。”
    沈亦舟拿著長衫,走到蘇木身邊,幫忙貼春聯。
    春聯是蘇木前幾天找烏鎮的老書法家寫的,紅紙黑字,墨香還沒散,上聯是“臘梅迎春福滿院”,下聯是“瑞雪賀歲喜盈門”,橫批是“歲歲平安”。
    “蘇叔叔,您看貼在這裏行不行?”沈亦舟踮著腳,把春聯往門框上比了比。
    蘇木後退兩步,眯著眼睛看了看:“再往左挪一公分,對齊門框上沿,這樣看著整齊。”
    兩人一邊貼春聯,一邊聊起跨年的細節。
    晚上吃完家宴,七點去河邊放河燈,九點半去西柵的煙花台等煙花,沈亦舟還特意查了天氣預報,說跨年當晚是晴天,能看到清晰的煙花,說不定還能看到星星。
    廚房裏,崔姝和徐佳瑩已經開始準備炸春卷了。
    崔姝坐在小板凳上,手裏拿著一張春卷皮,舀了一勺薺菜肉餡放在中間,然後熟練地折起底部,再把兩邊往中間折,最後卷起來,用麵糊封口,一個胖乎乎的春卷就做好了。
    “我跟你說,包春卷的餡不能太多,不然炸的時候容易破;也不能太少,不然吃著沒味道。”
    崔姝一邊包,一邊給徐佳瑩演示,“你看,這樣捏緊封口,炸出來的春卷才不會漏餡。”
    徐佳瑩跟著學,第一次包的春卷歪歪扭扭的,崔姝笑著說:“沒事,多包幾個就熟練了,我第一次包的時候,比你這個還醜呢。”
    油鍋裏的油漸漸熱了,崔姝拿著筷子,把春卷一個個放進油裏。
    金黃的春卷在油鍋裏翻滾,發出滋滋的聲響,香氣很快飄滿了整個院子。
    “炸春卷要掌握火候,火太大容易糊,火太小外皮不脆。”崔姝一邊用筷子翻動春卷,一邊說,“你看,春卷浮起來,外皮變成金黃色,就可以撈出來了。”
    徐佳瑩拿著漏勺,小心地把炸好的春卷撈出來,放在鋪著吸油紙的盤子裏。
    剛出鍋的春卷冒著熱氣,蘇錦忍不住拿了一個,吹了吹就咬了一口,外酥裏嫩,薺菜的清香和肉的鮮味在嘴裏散開,忍不住說:“太好吃了!比上次在飯館吃的還香。”
    “李默來了!”蘇錦的聲音剛落,院門口就傳來了李默的笑聲。
    他穿著一件米白色的羽絨服,手裏拿著一個牛皮紙信封,裏麵是《梅下花事》跨年番外的打印稿,另一隻手還提著一個布包,裏麵是給蘇木和徐佳瑩的跨年禮物。
    “我把番外的打印稿帶來了,想給大家念念,聽聽你們的意見。”
    李默把信封遞給蘇錦,又從布包裏拿出一本《梅下花事》的實體書,書的扉頁上簽著他的名字,裏麵還夾著一張手繪的臘梅書簽。
    “這是給蘇叔叔和徐阿姨的禮物,書簽是我自己畫的,雖然不算精致,但也是我的一點心意。”
    徐佳瑩接過書,翻開看到書簽,忍不住笑了:“你這書簽畫得真好看,比買的還精致,我得好好收著。快坐,剛炸好的春卷,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李默坐下,拿起一根春卷,咬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太香了!崔姝阿姨的手藝也太好了吧,我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春卷。”
    崔姝笑著說:“喜歡就多吃點,鍋裏還在炸呢,管夠。”
    大家圍坐在廊下的石桌旁,陽光灑在身上,暖融融的。
    李默拿起打印稿,清了清嗓子,輕聲念起跨年番外的片段:“臘月三十的晚上,林晚踩著小凳子,幫爺爺把紅燈籠掛在臘梅樹枝上。燈籠亮起來的時候,院子裏一下子就暖了,臘梅的花苞在燈光下,像一顆顆小小的黃寶石。”
    “爺爺從廚房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年糕湯,裏麵加了紅棗和桂圓,遞給林晚:快嚐嚐,吃了年糕,來年就能步步高升。林晚用勺子舀起一塊年糕,吹了吹,放進嘴裏,軟糯香甜,心裏也暖暖的。”
    “她看著爺爺眼角的皺紋,突然覺得,跨年最幸福的事,不是能收到多少禮物,而是能和爺爺一起,守著這滿院的燈火,吃一碗熱乎的年糕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