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一隻叫阿二的貓

字數:3822   加入書籤

A+A-


    說著,姨婆拿起一塊桂花糕,走到牆根下,輕輕放在牆頭。
    阿二立刻湊過來,低頭吃了起來,尾巴輕輕搖擺著,還時不時抬頭看一眼姨婆,像是在道謝。
    蘇木走過去,蹲在牆下,好奇地看著阿二吃桂花糕。
    阿二警惕地抬起頭,看了看蘇木,喉嚨裏發出“嗚嗚”的聲音,然後又低下頭繼續吃。
    “它不怕人,就是有點饞,”姨婆說,“你喂它幾次,它就跟你熟了。我們家錦兒上次來,喂了它兩次小魚幹,它就天天蹲在門口等錦兒。”
    蘇木點點頭,從屋裏拿出一塊小魚幹,是早上從菜市場買的,本來想晚上做小魚幹蒸蛋。
    他走到牆根下,輕輕將小魚幹放在牆頭。
    阿二聞到香味,立刻放下桂花糕,叼起小魚幹,幾口就吃完了,然後又“喵喵”叫著,看著蘇木,像是在討要更多。
    接下來的幾天,蘇木每天都會給阿二喂小魚幹。
    一開始,阿二還隻是蹲在牆頭,吃完就走。
    後來,它漸漸熟絡起來,不再隻蹲在牆頭,而是會跳進院子裏,跟在蘇木身後。
    蘇木在海棠樹下看書時,它就會跳上石凳,趴在旁邊,偶爾用腦袋蹭蹭蘇木的胳膊。
    蘇木在廚房幫忙擇菜時,它就會蹲在門口,看著蘇木忙碌,時不時“喵喵”叫兩聲,像是在催促。
    這天下午,陽光正好。
    蘇木坐在院子裏的藤椅上看書,手裏拿著一本姨婆珍藏的舊版《紅樓夢》。
    阿二跳上藤椅,在他身邊蹭了蹭,然後蜷縮起身子,趴在蘇木看書的椅子旁。
    陽光透過海棠花的縫隙,灑在阿二身上,給它的橘色毛發鍍上一層金邊。
    阿二眯起眼睛,很快就打起了盹,發出輕微的呼嚕聲,小爪子還時不時動一下,像是在做什麽美夢。
    徐佳瑩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著這一幕,拿起素描本,輕輕勾勒著。
    她先畫下藤椅的輪廓,再細致地描繪出蘇木專注看書的模樣。
    他微微低頭,眉頭輕蹙,手指夾著書頁,陽光落在他的側臉,顯得格外溫柔。
    然後,她又畫下趴在椅子旁的阿二,圓滾滾的身子,翹起的尾巴尖,還有那副慵懶的模樣。
    她還在畫麵角落添上了幾片落下的海棠花瓣,讓整個素描更顯生動。
    “畫好了嗎?讓我看看。”蘇木放下書,湊過來看徐佳瑩的素描本。“還沒畫完,”
    徐佳瑩笑著說,“等畫完了,咱們可以把它和你在藝圃拍的照片放在一起,做個蘇州之旅的紀念冊。”
    蘇木點點頭,輕輕摸了摸阿二的頭。
    阿二抬起頭,蹭了蹭他的手,又低下頭繼續打盹,絲毫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傍晚時分,姨婆從外麵回來,手裏提著一個竹籃,裏麵裝著剛買的新鮮蔬菜。
    看到趴在藤椅旁的阿二,姨婆笑著說:“你看,阿二這是把咱們家當成自己家了。以前它隻敢在牆頭待著,現在都敢在院子裏睡覺了。”
    蘇木合上書,輕輕抱起阿二。
    阿二溫順地靠在他懷裏,發出滿足的呼嚕聲。
    “晚上給它做小魚幹蒸蛋吧,”徐佳瑩說,“看它這麽可愛,多給它留點。”
    徐佳瑩看著眼前的景象,嘴角掛著笑意。
    她想起在藝圃的細雨中,蘇木專注拍照的身影,想起在裁縫鋪,王師傅專業的建議。
    想起阿二從警惕到熟絡,如今趴在蘇木身邊打盹。
    這些細碎的瞬間,像一顆顆珍珠,串聯起這段蘇州之旅,成為她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她忽然覺得,阿二已經不再是偶爾來討食的鄰居家的貓,而是成為了院子裏一個慵懶的成員,為這個充滿回憶的小院,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溫馨。
    夜色漸濃,月光灑在院子裏,海棠樹的影子落在地麵上,晃動著細碎的光影。
    阿二的呼嚕聲、遠處傳來的評彈聲、偶爾響起的“喵喵”聲,還有廚房裏傳來的炒菜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溫馨的江南夜話圖。
    徐佳瑩靠在蘇木肩上,看著趴在一旁打盹的阿二,輕聲說:“真希望時間能慢一點,留住這些美好的瞬間。”
    蘇木的掌心覆在徐佳瑩手背上,指尖輕輕摩挲著她的指節,伴著阿二均勻的呼嚕聲,輕聲回應:“等回烏鎮,咱們把蘇州的回憶整理成相冊,把藝圃的雨景、阿二的模樣、還有你畫的素描都放進去,以後每年翻一次,就像重走一遍這段路。”
    徐佳瑩點點頭,靠在他肩頭,鼻尖縈繞著院子裏桂花的淡香,漸漸墜入夢鄉。
    次日清晨,徐佳瑩是被院外傳來的竹杖敲擊青石板的聲響喚醒的。
    她揉著眼睛走出房門,見姨婆正站在院門口,與一位身著素色對襟衫的老人說話。
    老人頭發雪白,梳得一絲不苟,手裏握著一根紫竹杖,杖頭雕著簡單的雲紋,周身透著一股沉靜的氣質。
    “這是你陸伯伯,”姨婆見她出來,笑著招手,“你外婆在世時,我們三個常一起在巷口喝茶,他可是咱們蘇州有名的香道師傅。”
    陸伯伯轉過身,目光落在徐佳瑩身上,溫和地笑了笑:“早就聽張阿婆說,外甥女回來了,今日特意帶了些香材,來給你們演示古法熏香。”
    說著,他提起腳邊的藤箱,裏麵鋪著深藍色絨布,整齊擺放著各式香具。
    銅製的香篆、竹製的香勺、還有一個雕刻著纏枝蓮紋的宣德爐。
    三人走進院子,阿二不知何時醒了,蹲在海棠樹上,好奇地盯著藤箱。
    陸伯伯在石桌旁坐下,打開藤箱,動作緩慢地取出香具。
    “熏香講究‘靜、淨、敬’,”他一邊說,一邊用細布擦拭宣德爐,“先淨手,再淨器,心要靜,才能品出香的真味。”
    徐佳瑩和蘇木學著他的樣子,用院裏的井水淨手,坐在石凳上,屏息凝神地看著。
    陸伯伯拿起一塊沉香,放在鼻尖輕嗅,然後遞給蘇木:“你試試,這是海南沉香,香氣清潤,帶著一絲甜意。”
    蘇木接過沉香,湊近鼻尖,果然聞到一股淡雅的香氣,不像市麵上的香薰那般濃烈,而是絲絲縷縷,緩緩滲入鼻腔。
    陸伯伯又拿出一塊檀香,“這是老山檀香,香氣醇厚,更適合冬日熏烤。”
    徐佳瑩接過,指尖觸到檀香的紋理,細膩溫潤,香氣中帶著木質的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