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停電了
字數:3343 加入書籤
窗外的雨勢漸漸變大,雨點密集地砸在木格窗上,發出“劈啪”的聲響,風裹挾著雨絲鑽進窗縫,帶來陣陣涼意。
她起身關好窗戶,指尖觸到冰涼的木質窗欞,上麵還殘留著雨水的濕痕,順著窗欞的紋路緩緩流淌,像一道道細碎的銀線。
“這雨怕是要下一整晚了。”她輕聲呢喃,轉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薄外套穿上,衣料上還殘留著陽光曬過的淡淡香氣,那是崔姝昨天剛洗過晾幹的。
“該下班了,外麵雨太大,今晚就在工作室住下吧。”
蘇木走進研發區,手裏拿著兩件厚外套,將其中一件深藍色的遞給徐佳瑩,“崔姝已經把樓上的休息室收拾好了,被褥都是新曬過的,帶著陽光的味道,正好驅散潮氣。我剛給電工打了電話,他說梅雨季電路容易受潮,讓我們注意用電安全,實在不行就暫時停工。”
徐佳瑩接過外套穿上,指尖傳來布料的暖意,她笑著點點頭:“好,正好把這些草圖整理完。今天展廳的銷售額不錯,王麗剛發來消息,緙絲竹編收納籃又賣了三十多個,還有幾家外地的文創店想跟我們合作。”
“北京那家‘文創優選’也發來消息,想把我們的暈色繡圍巾納入他們的夏季新品清單。”
她拿起桌上的銷售報表,上麵用紅色標記著熱銷產品,嘴角不自覺地揚起笑容。
“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蘇木走到她身邊,低頭看著桌上的設計草圖,手指輕輕點在帆布包的圖案上。
“這個設計很有新意,藍印花布的素雅底色搭配蘇繡的精致紋樣,既保留了傳統韻味,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尤其是這個雛菊刺繡,用打籽繡做花蕊,肯定能突出層次感。”
他轉頭看向徐佳瑩,眼神裏滿是讚賞,“你對工藝的把控越來越精準了。”
兩人一起整理好草圖,按照係列分類放進文件袋,貼上標簽。
徐佳瑩將文件袋整齊地放進書架,書架是張師傅特意做的,采用傳統榫卯結構,木質溫潤,上麵擺放著各種工藝書籍和手藝人的手稿。
鎖好研發區的門,沿著木質樓梯下樓,樓道裏彌漫著淡淡的木材清香,混合著雨水的濕潤氣息,格外清新。
一樓展廳的展品已經被妥善收好,玻璃展櫃上蒙著防塵布,隻有幾盞應急燈還亮著,昏黃的光線照亮了空曠的展廳,顯得格外靜謐。
崔姝已經在休息室準備好了晚飯,一張小小的圓桌擺在房間中央,上麵鋪著淺米色的桌布,擺著三菜一湯。
臘肉炒春筍、清炒河蝦、涼拌黃瓜,還有一鍋溫熱的醃篤鮮。臘肉是崔姝自己醃的,切成薄薄的片,與春筍同炒,香氣濃鬱。
河蝦是早上從菜市場新鮮買的,肉質鮮嫩,裹著薄薄的澱粉,炒得金黃酥脆。
涼拌黃瓜撒了少許蒜末和辣椒油,清爽解膩。
醃篤鮮裏的排骨和春筍燉得軟爛,湯汁濃鬱,飄著淡淡的肉香。
“快趁熱吃,外麵雨大,今晚就安心住下,明天雨小了再回去。”
崔姝笑著給兩人盛湯,湯勺碰撞碗沿發出清脆的聲響,“這醃篤鮮我燉了兩個小時,排骨和春筍都燉得脫骨了,喝著暖身子。”
徐佳瑩和蘇木坐下吃飯,溫熱的湯水下肚,驅散了渾身的涼意。
徐佳瑩夾了一塊春筍,入口軟糯,帶著肉香,忍不住稱讚:“崔姝,你做的醃篤鮮越來越好吃了,比外麵餐館的還香。”
“喜歡就多吃點,鍋裏還有很多。”崔姝笑著說,又給她夾了一隻河蝦。
窗外的雨勢越來越大,狂風呼嘯著穿過巷弄,卷起雨水拍打在窗戶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突然,“啪”的一聲,整個工作室瞬間陷入一片漆黑,應急燈也隨之熄滅,隻有窗外燈籠的微光透過窗縫照進來,在地麵投下微弱的光影。
碗碟碰撞的聲音戛然而止,房間裏隻剩下風雨交加的聲響。
“停電了?”徐佳瑩下意識地握緊了手邊的筷子,語氣裏帶著一絲驚訝。
黑暗中,她能感受到身邊蘇木微微前傾的身體,帶著保護的姿態。
“應該是電路故障,梅雨季雨水大,線路容易受潮短路。”蘇木的聲音在黑暗中傳來,帶著安撫的力量,“別慌,我去拿蠟燭。之前就擔心停電,特意在儲物間備了應急的蠟燭和打火機,還有手電筒。”
他起身摸索著走出休息室,憑借對工作室布局的熟悉,避開桌椅的阻礙,很快從一樓的儲物間找到了蠟燭、打火機和手電筒。
回到休息室時,他手裏端著一個托盤,上麵放著三根白色的蠟燭、一個黃銅燭台和***電筒。
“幸好提前有準備。”他笑著說,將燭台放在桌上,點燃蠟燭。
橘黃色的燭光瞬間照亮了小小的休息室,跳動的火焰在牆上投下搖曳的光影,溫柔而朦朧。
黃銅燭台的紋路在燭光下清晰可見,那是張師傅特意雕刻的纏枝蓮紋,與房間裏的傳統元素相得益彰。
雨水敲窗的聲響、風吹樹葉的沙沙聲,與燭光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格外靜謐溫馨的氛圍。
崔姝摸索著找到手電筒,打開後將光線對準牆角,避免強光刺眼。
“這樣倒像是回到了以前在烏鎮的日子。”徐佳瑩看著跳動的燭火,輕聲感慨。
她想起剛認識蘇木的時候,烏鎮也下著這樣的大雨,書店突然停電,蘇木也是這樣點燃蠟燭,兩人坐在書架旁,靜靜地看書,窗外是雨聲,屋內是燭火,時光溫柔得不像話。
那時的書店還很小,書架上擺滿了舊書,空氣中彌漫著油墨和紙張的清香,蘇木給她讀詩,聲音低沉溫柔,像窗外的雨聲一樣纏綿。
蘇木聞言,心中一動,從隨身的背包裏拿出一本泛黃的詩集,那是他年輕時最喜歡的一本。
封麵是淺灰色的,已經有些磨損,邊角微微卷邊,卻被保存得格外完好,書脊上用鋼筆寫著“海子詩集”四個字,字跡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