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蘇錦吵架了
字數:2887 加入書籤
那是常年刺繡、畫圖留下的痕跡。
“等‘蘇州記憶’穩定下來,咱們就多回烏鎮住住,守著這個院子,種種菜,看看書,享受幾天清閑日子。”
他轉頭看著徐佳瑩,眼中滿是溫柔,“這些年,你跟著我四處奔波,從江城到烏鎮,再到蘇州,也沒好好歇歇。書店剛起步時,你陪著我熬夜整理書籍,‘江南匠心坊’籌備時,你跟著手藝人學蘇繡、學製香,現在‘蘇州記憶’忙起來,你又要管設計,又要對接手藝人,太辛苦了。”
“不辛苦,”徐佳瑩搖搖頭,嘴角揚起溫柔的笑容,伸手拂去他發間的一片落葉,“隻要和你在一起,再忙也覺得踏實。再說,能把傳統工藝傳承下去,看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這些老手藝,看著沈師傅、周師傅他們的手藝有人繼承,我心裏比什麽都開心。”
“還記得沈師傅第一次收徒弟時,激動得晚上都沒睡好,說終於不用擔心緙絲工藝失傳了,那種心情,我現在也懂。”
正說著,徐佳瑩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打破了庭院的寧靜。
屏幕上跳出“錦兒”的名字,附帶一個視頻通話的請求,頭像還是蘇錦和沈亦舟去年在烏鎮西柵拍的合照,兩人並肩站在烏篷船旁,笑容燦爛。
“這孩子,這麽晚了怎麽還沒睡,怕是又想我們了。”徐佳瑩笑著接通視頻,指尖劃過屏幕,屏幕上瞬間跳出蘇錦的臉。
可往常總是笑意盈盈的蘇錦,此刻卻臉色蒼白,眼眶泛紅,眼底還帶著未幹的淚痕,原本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長長的睫毛濕漉漉地垂著,像被雨水打濕的蝶翼,整個人透著一股難以掩飾的低落,連說話的聲音都帶著明顯的沙啞。
“錦兒?怎麽了?是不是受委屈了?”徐佳瑩的心瞬間揪緊,語氣裏滿是擔憂,連忙坐直身體,下意識地往屏幕前湊了湊,“是不是在學校遇到什麽事了?跟媽媽說,別憋在心裏。”
蘇木也立刻湊到屏幕前,原本柔和的眼神瞬間變得凝重,看到蘇錦的模樣,眉頭微微皺起,指節不自覺地收緊,輕聲問道:“錦兒,怎麽回事?哭成這樣,是不是亦舟欺負你了?”
他了解沈亦舟的為人,知道他向來疼惜蘇錦,可看到女兒這般模樣,還是忍不住生出幾分護犢之情。
視頻裏的蘇錦咬著嘴唇,下唇被牙齒咬得泛起白痕,強忍著眼淚,可看到父母關切的眼神,心裏的委屈再也忍不住,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滾落下來,砸在手機屏幕上,留下淡淡的水痕。
她聲音哽咽著,斷斷續續地說:“爸,媽……我和亦舟……吵架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吵架……”
“吵架了?”徐佳瑩的心沉了一下,她知道蘇錦和沈亦舟感情一直很好,從大學相戀,一路互相扶持,從來沒有紅過臉,連拌嘴都很少有,這還是第一次聽到他們吵架,“慢慢說,別急,深呼吸,到底發生什麽事了?是不是亦舟做了什麽讓你傷心的事?”
“不是……不是他欺負我……”蘇錦吸了吸鼻子,用手背用力擦了擦眼淚,睫毛上還掛著淚珠,努力平複情緒,“是我們……我們對未來的規劃……不一樣……他不理解我……不支持我的夢想……”
她深吸一口氣,胸口微微起伏,終於斷斷續續地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蘇錦最近參與了一個傳統工藝數字化傳播的科研項目,表現突出,被項目導師推薦,獲得了北京某知名文化研究機構的深造邀請,為期兩年,主要研究傳統工藝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更廣泛的傳播與傳承,這正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
她興奮地把這個消息告訴沈亦舟,本以為會得到他的支持和祝福,可沈亦舟卻沉默了,臉上沒有絲毫喜悅。
沈亦舟一直以來的規劃是,畢業後和蘇錦一起回江南,要麽留在烏鎮,幫襯家裏的公司和瀾清寵物店,要麽去蘇州的“蘇州記憶”工作室,和蘇木、徐佳瑩一起深耕傳統工藝文創,把“蘇州記憶”的品牌做得更大。
他覺得北京的節奏太快,生活壓力太大,而且距離江南太遠,不方便照顧雙方父母,更重要的是,他舍不得和蘇錦長期分開。
他勸說蘇錦放棄深造的機會,或者選擇江南本地的高校或機構進修,可蘇錦堅持要去北京,她覺得這個機會太難得,能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對她未來的發展,對傳統工藝的傳承,都有極大的幫助。
兩人為此爭執起來,從一開始的平和溝通,到後來的各執一詞,最後不歡而散。
這是他們戀愛以來的第一次爭執,沈亦舟覺得蘇錦太固執,隻顧著自己的夢想,不顧及兩人的未來。
蘇錦則覺得沈亦舟不理解她的追求,不支持她的理想,心裏滿是委屈和失落,甚至開始懷疑,沈亦舟是不是真的懂她。
“我真的很想去……那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蘇錦哽咽著說,眼淚又忍不住流了下來,肩膀微微顫抖,“我想把傳統工藝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蘇繡、緙絲這些老手藝,讓它們被更多年輕人喜歡……可他就是不理解……他隻想著讓我回江南……根本不管我的想法……我覺得……他一點都不支持我……”
徐佳瑩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她,眼神裏滿是心疼。她抬手輕輕撫摸著屏幕,仿佛在撫摸蘇錦的頭,思緒卻飄回了年輕時的自己。
她太清楚這種在夢想與愛情之間掙紮的滋味,年輕時的自己,也曾麵臨過類似的選擇。
那時蘇木剛把“木槿”從江城搬到烏鎮,正處於艱難的起步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而她當時也收到了蘇州一位蘇繡大師的進修邀請,要去蘇州學習半年,那是她夢寐以求的機會,能師從名家,精進蘇繡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