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兩孩子回來了

字數:3108   加入書籤

A+A-


    蘇木握住她的手,指尖傳來溫暖的觸感,輕聲安慰:“等他們忙完這陣,肯定會回來的。咱們年底抽時間去北京看看他們,順便逛逛北京的文創店和博物館,說不定能找到新的設計靈感,也能看看錦兒的小程序做得怎麽樣了。”
    “好啊,”徐佳瑩點點頭,臉上露出期待的笑容,剛想再說些什麽,就聽到院門口傳來熟悉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爸!媽!我們回來啦!驚喜不驚喜!”
    徐佳瑩和蘇木猛地抬頭,隻見蘇錦和沈亦舟提著行李,站在院門口,臉上滿是燦爛的笑容。
    蘇錦穿著一件淡藍色的連衣裙,裙擺上印著細小的雛菊圖案,頭發紮成簡單的馬尾,額前留著幾縷碎發,顯得格外青春活力。
    沈亦舟穿著淺灰色的襯衫,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結實的小臂線條,手裏提著一個大大的行李箱,肩上還背著一個雙肩包,顯然是帶了不少東西。
    “錦兒!亦舟!你們怎麽回來了?不是說假期要留在學校做研究嗎?”
    徐佳瑩驚喜地站起來,快步走過去,一把抱住蘇錦,感受著女兒溫熱的身體,眼眶微微泛紅,聲音帶著一絲哽咽。
    “怎麽不提前說一聲,好讓我們去接你們,一路拎著這麽多東西,肯定累壞了。”
    “就是想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嘛!”蘇錦笑著說,用力回抱她,臉頰蹭著她的肩膀。
    “研究提前完成了,小程序的初步版本也做好了,就和亦舟商量著回來看看你們,順便體驗一下‘蘇州記憶’的新展品,聽說你們推出了‘古藝新生’係列,我早就想來了,還帶了北京的特產給你們和姨婆、崔姝阿姨。”
    沈亦舟也走上前,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將手中的行李箱放在地上,打招呼道。
    “蘇叔,徐姨,打擾了。我們帶了點北京的烤鴨、茯苓餅和堅果,都是你們愛吃的,還有給姨婆和崔姝阿姨帶的絲巾和糕點。”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什麽打擾不打擾的,這裏就是你們的家。”蘇木走上前,拍了拍沈亦舟的肩膀,感受著他肩上的力量,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
    “一路辛苦了,快進來坐,崔姝剛做了桂花糕,還熱著呢,趕緊嚐嚐。”
    姨婆和崔姝聽到聲音,也從屋裏走出來,看到蘇錦和沈亦舟,臉上立刻露出笑容。
    “錦丫頭,亦舟,你們可算回來了!”姨婆拉著蘇錦的手,仔細打量著她,眼神裏滿是疼愛,“瘦了點,是不是在北京沒好好吃飯?學習再忙也要照顧好自己,快進來,姨婆給你燉了雞湯,燉了三個小時,雞肉都燉得脫骨了,正好補補身子。”
    “姨婆,我沒有瘦,就是學習太忙了,氣色不太好。”蘇錦笑著說,挽著姨婆的胳膊走進屋裏,手指輕輕捏了捏姨婆的手,“我好想您做的雞湯,在北京一直惦記著,做夢都想喝。”
    沈亦舟也笑著說:“姨婆的手藝真好,上次喝您燉的雞湯,到現在都記得那個味道,比我們在北京吃的任何雞湯都香。我也跟著錦兒沾光了。”
    “喜歡就多吃點,鍋裏還有很多,管夠。”姨婆笑著說,又給沈亦舟遞了一塊桂花糕,“快嚐嚐這個,剛蒸好的,甜而不膩,墊墊肚子。”
    庭院裏瞬間熱鬧起來,崔姝忙著給兩人倒茶,茶杯是張師傅手工做的青瓷杯,杯沿印著細小的蘭草紋。
    王麗和邢夢潔圍上來,七嘴八舌地問著北京的情況,“北京的傳統工藝博物館怎麽樣?”“研究做起來順利嗎?”“小程序什麽時候能上線?”
    蘇錦和沈亦舟耐心地回答,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
    晚飯時,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有姨婆燉的雞湯、崔姝做的醬鴨、桂花糕,還有徐佳瑩炒的青菜、蘇木做的清蒸魚,滿滿一桌子,透著團圓的熱鬧。
    雞湯燉得金黃濃鬱,雞肉軟爛脫骨,輕輕一抿就化開;醬鴨色澤紅亮,肉質緊實,帶著淡淡的鹵香。
    清蒸魚新鮮入味,魚肉鮮嫩,還帶著一絲米酒的清香。
    “快嚐嚐這個雞湯,姨婆燉了三個小時,特意放了紅棗和枸杞,補氣血。”姨婆給蘇錦夾了一塊雞腿,眼神裏滿是疼愛,“在北京肯定吃不到這麽地道的家鄉味,多吃點。”
    “謝謝姨婆,太香了!”蘇錦咬了一口雞肉,滿足地眯起眼睛,湯汁順著嘴角流下,她連忙用紙巾擦了擦,“還是家裏的味道最好,在北京最想念的就是姨婆做的雞湯,還有崔姝阿姨做的醬鴨。”
    沈亦舟也笑著說:“確實好吃,姨婆的手藝越來越好了,我今天可要多喝兩碗雞湯。”
    飯桌上,蘇錦興奮地分享著在北京的學習生活:“我在研究傳統工藝的數字化傳播,已經做出了一個初步的小程序,裏麵收錄了蘇繡、緙絲、竹編的製作過程視頻,還有沈師傅、周師傅他們的訪談記錄。”
    “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360度查看文創產品的細節,還能預約體驗課程。等完善了,就和‘蘇州記憶’的線上商城聯動,讓更多人了解傳統工藝。”
    “真不錯,”蘇木點點頭,眼中滿是讚賞,給她夾了一塊魚肉,“數字化傳播是趨勢,能讓傳統工藝突破地域限製,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年輕人。”
    “他們喜歡用手機獲取信息,這個小程序正好契合他們的習慣,我們全力支持你。需要技術支持或者宣傳推廣,隨時跟我說。”
    “我還和亦舟商量好了,假期裏,我們想在‘蘇州記憶’做一個‘傳統工藝數字化體驗展’,把小程序展示給遊客,設置幾個體驗終端,讓遊客親自操作,收集大家的反饋,進一步完善功能。”
    蘇錦說,眼神裏滿是期待,雙手緊緊握著筷子,顯得有些激動。
    “當然可以!”徐佳瑩笑著說,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這個想法太好了,既新穎又有意義。王麗,你負責對接宣傳,在公眾號、抖音、小紅書上發布活動預告,吸引遊客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