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趣事
字數:3042 加入書籤
“還有我們去看故宮的古建築展,看到清代的蘇繡龍袍,上麵的龍紋繡得栩栩如生,金線在燈光下泛著耀眼的光澤,講解員說,光是繡這件龍袍,就用了十位繡娘整整一年的時間,耗費了上千兩金線,太震撼了!”
蘇錦咬了一口茶葉蛋,含糊不清地說,“我當時就想,咱們‘蘇州記憶’的蘇繡產品,以後也能像這樣,被更多人看到,甚至走進博物館,讓更多人知道蘇州蘇繡的厲害。”
“會的,”徐佳瑩笑著給她夾了一個茶葉蛋,指尖輕輕擦了擦她嘴角沾到的鹵汁,“隻要你和亦舟堅持下去,把數字化傳播做好,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好傳統工藝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蘇繡的魅力,總有一天,咱們的產品也能成為被珍藏的寶貝,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沈亦舟一邊安靜地喝粥,一邊偶爾補充幾句,大多是關於古建築紋樣的見解,語氣沉穩,條理清晰,與蘇錦的活潑跳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格外和諧。
“我最喜歡的是故宮的窗格紋樣,不同的宮殿有不同的樣式,比如太和殿的‘菱花窗’,線條規整,氣勢恢宏,象征著皇權的威嚴;養心殿的‘步步錦窗’,由橫豎線條交織而成,寓意‘步步高升’。”
“工藝精湛又蘊含美好寓意。這些紋樣都可以簡化提煉後,融入我們的文創設計,既保留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
“這個想法好!”蘇木放下手中的筷子,眼中閃過讚賞的光芒,“傳統紋樣是文化的載體,每一個線條、每一個造型都藏著古人的智慧和審美,我們不僅要傳承,還要創新,讓它們更貼合現代生活場景,這樣才能真正活起來,被更多人喜歡和使用。”
飯後,蘇錦和沈亦舟主動承擔了收拾碗筷的任務,兩人並肩走進小小的廚房,分工合作,配合得格外默契。
蘇錦負責洗碗,她戴上橡膠手套,拿起海綿,仔細地擦拭著碗碟上的油汙,動作認真。
沈亦舟則負責擦桌子、整理廚房,他先用抹布擦幹淨餐桌,再將洗好的碗碟一一放進櫥櫃,然後拿起掃帚,仔細地清掃廚房地麵的碎屑,連角落都不放過。
偶爾,蘇錦會抬起頭,和沈亦舟說幾句悄悄話,兩人相視一笑,眼神裏滿是溫柔的笑意。
廚房的窗戶開著,微風帶著桂花的香氣飄進來,混合著洗潔精的清香,構成了一幅溫馨的生活畫卷。
徐佳瑩和蘇木坐在庭院的石桌旁,看著廚房門口的兩人,相視而笑。
姨婆搬來一把竹椅,坐在庭院的暖陽裏,手裏拿著一把蒲扇,輕輕扇著,驅趕偶爾飛來的小蟲,眼神溫和地看著眼前的孩子們,嘴角帶著滿足而欣慰的笑容。
“看到錦丫頭和亦舟這麽好,我就放心了。年輕人有活力,有想法,又能踏踏實實做事,咱們的傳統工藝,以後就靠他們這些年輕人傳承下去了。”
“是啊,姨婆,”徐佳瑩伸手握住姨婆的手,指尖觸到她布滿老繭卻依舊溫暖的手,那是常年刺繡、操持家務留下的痕跡。
“錦兒這孩子,從小就喜歡傳統工藝,小時候總跟著您學刺繡,雖然繡得歪歪扭扭,卻從來不肯放棄。”
“現在她做的是數字化傳播,看似和針線沒關係,實則是用新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些老手藝,心裏一直記著這份傳承,我們做長輩的,隻要默默支持她就好。”
接下來的幾天,小院裏每天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蘇錦和沈亦舟白天忙著籌備“傳統工藝數字化體驗展”,去工作室調試觸摸一體機,完善小程序的反饋模塊,引導遊客體驗。
傍晚回來,就陪著姨婆、徐佳瑩和蘇木聊天,或者幫崔姝打理庭院、準備晚飯。
蘇錦依舊像個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分享著工作室裏的趣事:“今天有個小朋友,通過小程序看完竹編的製作過程,非要跟著周師傅學編小蝴蝶,編了整整一個小時,手指都被竹絲磨紅了,卻不肯放棄。”
“最後終於編出一個歪歪扭扭的小蝴蝶,開心得舉著到處炫耀,還說以後要當一名竹編藝人呢。”
“還有一位來自上海的阿姨,看到我們的暈色繡圍巾,一下子買了五條,說要送給家裏的女兒和兒媳,還說現在年輕人就應該多接觸這些傳統手藝,比買那些奢侈品有意義多了。”
沈亦舟則總是默默地跟在崔姝身後,在廚房給她打下手,認真學習做蘇式家常菜。
“崔姝阿姨,這個紅燒肉要炒糖色嗎?”沈亦舟站在灶台旁,看著鍋裏切成塊的五花肉,認真地問,手裏拿著鍋鏟,姿勢略顯生疏,卻格外專注,眼神緊緊盯著鍋裏的食材,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步驟。
“對,要先炒糖色,這樣紅燒肉才會色澤紅亮,味道也更醇厚甜香。”
崔姝耐心地指導,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小火慢慢炒,等糖融化變成棗紅色,冒起細密的小泡,就可以下肉了,翻炒均勻,讓每一塊肉都裹上糖色。”
沈亦舟點點頭,小心翼翼地轉動鍋鏟,看著白色的冰糖在鍋裏慢慢融化、變色,從透明到淺黃,再到深棕,最後變成棗紅色,冒出細小的氣泡,空氣中漸漸彌漫出焦糖的香氣。
他屏住呼吸,動作輕柔地翻炒著,眼神專注得像在做精密的建築建模。
蘇錦趴在廚房門口,雙手托著下巴,笑著打趣:“亦舟,你這炒糖色的樣子,比做建築設計圖還認真,生怕炒糊了要返工嗎?”
“那當然,做飯和做設計一樣,都要用心,一步錯了就影響整體效果,不能馬虎。”沈亦舟笑著回應,手下的動作卻絲毫不敢放鬆,直到確認每一塊五花肉都均勻地裹上了糖色,才鬆了口氣。
徐佳瑩站在庭院裏,看著廚房門口的三人,沈亦舟認真學習做飯,崔姝耐心細致地指導,蘇錦在一旁嘰嘰喳喳地打趣,煙火氣從廚房裏彌漫出來,混合著桂花的清甜香氣,讓人心中滿是安寧與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