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責任的傳承
字數:3013 加入書籤
蘇錦低頭看著手中的玉簪,簪頭的玉蘭花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仿佛承載著外婆和母親的目光與期許。
這一刻,她感受到的不僅是玉簪本身的珍貴,更是家族女性之間代代相傳的愛、堅韌與力量,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傳承。
“好孩子。”徐佳瑩看著女兒堅定的眼神,眼中滿是欣慰與感動,伸手輕輕拭去她眼角滑落的淚珠,指尖溫柔而輕柔。
“以後,這支玉簪就交給你了,希望它能像陪伴我和你外婆一樣,陪伴你走過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在你迷茫的時候給你方向,在你疲憊的時候給你力量。”
蘇木站在一旁,看著母女倆的身影,眼中滿是溫柔與動容。
姨婆也笑著點點頭,眼中閃著淚光,伸手輕輕拍了拍蘇錦的肩膀:“這簪子傳下去,就是把咱們家的根傳下去了。錦丫頭,你要記住,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能丟了這份初心,丟了這份對老手藝的熱愛,這是咱們家族的念想,也是咱們江南女子的風骨。”
沈亦舟看著蘇錦手中的玉簪,眼中滿是尊重與理解,他輕輕握住蘇錦的另一隻手,掌心的溫度傳遞過來,語氣真誠而堅定。
“錦兒,我會陪你一起,守住這份初心,一起把傳統工藝傳承下去,用我們的方式,讓這些老手藝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蘇錦抬起頭,看著身邊的家人,又低頭看著手中的玉簪,嘴角揚起堅定而溫暖的笑容。
月光灑在玉簪上,泛著柔和的光芒,仿佛將外婆、母親和她的身影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跨越歲月的傳承畫卷,溫柔而有力量。
接下來的假期,蘇錦每天都把這支玉簪別在頭發上。
無論是去工作室籌備體驗展,還是陪家人在庭院裏聊天,那支玉簪都靜靜地躺在她的發間,簪頭的玉蘭花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像一位無聲的陪伴者,提醒著她身上的責任與初心。
有一次,在“蘇州記憶”的體驗區,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看到蘇錦頭上的玉簪,眼睛一亮,慢慢走上前,笑著說:“小姑娘,你這支玉簪真好看,是老物件吧?看著就有年頭了。我年輕時也有一支類似的,是我婆婆傳給我的,也是玉蘭花的樣式,可惜後來搬家的時候不小心弄丟了,一直很遺憾。”
“是啊,奶奶,這是我外婆傳給我媽媽,我媽媽又傳給我的。”蘇錦笑著說,輕輕撫摸著發間的玉簪,眼神溫柔,“是我外曾祖父送給我外婆的定情信物,有幾十年的曆史了。”
老奶奶聽完,眼中滿是感慨,伸手輕輕拂過玉簪的邊緣,動作輕柔,仿佛在觸摸珍貴的回憶:“真是難得,現在願意把這些老物件好好傳下去的家庭不多了。這支簪子不僅是一件首飾,更是一份念想,一份家族的傳承,裏麵藏著長輩的愛和期望,你一定要好好珍藏,別像我一樣不小心弄丟了,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我會的,奶奶,我一定會好好保護它,把它一直傳下去。”蘇錦鄭重地點點頭,心中更加明白這支玉簪承載的意義。
它不僅是一件物品,更是連接三代女性的情感紐帶,是歲月與愛的見證。
假期很快就結束了,蘇錦和沈亦舟要返回北京繼續學業。
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小院裏舉行了一場簡單卻溫馨的送別宴,餐桌上擺滿了眾人親手做的菜肴,每一道都藏著濃濃的情誼。
有崔姝精心鹵製的醬鴨,色澤紅亮,肉質緊實;有姨婆燉了三個小時的雞湯,雞肉軟爛脫骨,湯汁濃鬱鮮美。
有沈亦舟跟著崔姝學做的紅燒肉,色澤紅亮,甜香醇厚;還有徐佳瑩炒的清炒時蔬,清爽可口。
蘇木做的清蒸魚,鮮嫩入味。滿滿一桌子菜,冒著熱氣,氤氳的香氣裏,是深深的不舍與溫情。
“到了北京,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按時吃飯,別總熬夜趕項目,身體最重要。”徐佳瑩給蘇錦夾了一塊魚肉,語氣裏滿是牽掛,眼神緊緊落在女兒身上,仿佛要把她的模樣刻在心裏。
“小程序有什麽技術難題,或者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事,隨時給我和你爸打電話,我們會全力支持你,實在不行,我們就去北京看你。”
“媽,我知道了,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別太辛苦。”蘇錦眼眶泛紅,緊緊握住母親的手,指尖傳來熟悉的溫度,“工作室的事別太操勞,多休息,我會常給你們發消息,分享我的學習和生活,一放假就回來陪你們。”
沈亦舟也放下手中的筷子,鄭重地對蘇木和徐佳瑩說:“蘇叔,徐姨,你們放心,我會好好照顧錦兒,提醒她按時吃飯、早點休息,不讓她太累。我們也會一起努力,把傳統工藝的數字化傳播做好,不斷完善小程序,拓展傳播渠道,不辜負你們的期望和信任。”
“好,我們相信你們。”蘇木拍了拍沈亦舟的肩膀,“記住,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不要輕易放棄,堅守初心,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需要任何資源支持,隨時開口,我們永遠是你們的後盾。”
離別那天,天剛蒙蒙亮,眾人就一起送蘇錦和沈亦舟到鈕家巷口。
蘇錦穿著一件淺藍色的連衣裙,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那支玉簪靜靜地別在發間,在晨光中泛著柔和的光澤。
她緊緊抱著徐佳瑩和姨婆,舍不得鬆開,聲音帶著哽咽:“媽,姨婆,崔姝阿姨,再見,我會想你們的,一放假就回來。”
“再見,錦丫頭,亦舟,一路順風,到了北京記得報平安。”姨婆揮著手,眼中滿是不舍,聲音也有些沙啞。
車子緩緩駛離巷口,蘇錦從車窗裏探出頭,用力揮著手喊:“爸,媽,姨婆,崔姝阿姨,再見!我們會好好的,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
徐佳瑩和蘇木站在巷口,看著車子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在巷弄的拐角,才緩緩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