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猶豫

字數:2849   加入書籤

A+A-


    “讓老手藝融入日常”,再到新時代下南北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從江南的溫婉細膩聊到嶺南的開放包容,相談甚歡。
    唐建曾放下茶杯感慨:“現在很多人做傳統文化傳播,要麽過於固守傳統,曲高和寡,讓年輕人望而卻步。”
    “要麽過於追求商業化,把老手藝當成賺錢的工具,失去了文化本真。你能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數字傳播完美結合,讓老手藝真正活在當下,被年輕人喜歡、使用,這種理念和實踐,值得更多人學習,也值得在全國推廣。”
    當時蘇木隻當是前輩的鼓勵,沒想到,唐建竟然真的將他推薦給了嶺南文化基金會,而且邀請函上注明,唐建本人還擔任了基金會的榮譽顧問。
    “唐導倒是有心了。”蘇木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手中的邀請函仿佛也變得沉甸甸的,“這份認可,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蘇州記憶’、對江南傳統工藝傳播模式的認可,是對所有堅守匠心的手藝人的認可。”
    徐佳瑩笑著點點頭,伸手拿起隨信附上的論壇議程表和基金會簡介,仔細翻閱起來。
    議程表做得非常詳細,用彩色卡紙打印裝訂,封麵印著“南北文化交融論壇”的燙金大字,內頁列出了論壇的時間、地點、參會嘉賓、議題設置、行程安排等內容。
    論壇將於一個月後在廣州舉行,為期三天,主會場設在嶺南文化中心,還安排了陳家祠、廣繡研究所、嶺南文創園等實地考察環節。
    參會嘉賓名單上,既有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的文化學者,也有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的非遺研究專家,還有西安剪紙、成都蜀繡、廣州廣繡等南北非遺傳承人的代表。
    甚至還有幾位在文化傳播領域頗具影響力的自媒體博主和文創企業家。
    “議題設置得太有深度了!”徐佳瑩的目光停留在幾個議題上,眼神越來越亮,指尖在紙上輕輕敲擊,“你看這個‘傳統工藝在都市生活中的活化應用’,還有‘數字時代南北文化傳播的差異與融合’‘非遺傳承的年輕化路徑探索’‘文創產品的地域特色與市場適配性’,全都是我一直很感興趣、也在反複琢磨的話題。”
    她指著“傳統工藝在都市生活中的活化應用”這個議題,語氣帶著明顯的期待:“現在‘蘇州記憶’雖然做得不錯,但在都市化場景的拓展上還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間。”
    “比如如何讓傳統工藝更好地融入一線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如何平衡地域特色與全國市場的接受度。嶺南地區的傳統工藝活化做得很有特色。”
    “比如廣繡不僅做服飾、裝飾畫,還融入現代家居、文創文具,欖雕更是做成了小巧便攜的掛件、擺件,市場化路徑很成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還有這個‘數字時代南北文化傳播的差異與融合’,”徐佳瑩繼續說道,眼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江南文化內斂含蓄,傳播方式偏向細膩溫情;嶺南文化開放包容,傳播更注重創新與互動。”
    “如果能找到兩者的共通點與互補性,說不定能為‘蘇州記憶’的全國推廣找到新方向。要是能現場聽聽各位專家的見解,再和嶺南的同行交流交流,肯定能給‘蘇州記憶’的後續發展帶來很多啟發。”
    蘇木看著她眼中閃爍的光芒,心中也有些動搖。他知道,這個論壇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能與全國各地的文化精英。
    非遺傳承人探討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不僅能開闊眼界,還能為“蘇州記憶”和木槿傳媒的長遠發展積累資源、拓展思路,甚至可能找到南北文化合作的契機。
    但他很快又皺起了眉頭,臉上露出一絲顧慮:“論壇為期三天,加上往返的時間,至少要離開蘇州四天。‘蘇州記憶’的日常運營離不開人,遊客接待、產品銷售、手藝人對接、體驗區的課程安排,都需要專人把控。”
    “平江路項目’正處於關鍵的收尾階段,還有幾個細節需要和陸景年的團隊對接確認,木槿傳媒那邊,《江南工藝十二時辰》的衍生短視頻還在更新,瀾清寵物的聯名項圈也在籌備第二批生產,遠程工作雖然能處理,但有些重要決策還是需要我們在場拍板。”
    他頓了頓,帶著一絲猶豫:“還有姨婆,最近天氣轉涼,她的膝蓋不太舒服,前幾天還說上下樓梯有些費勁,平時都是你陪著她去看醫生、敷藥,我們要是一起離開這麽久,我有點不放心。崔姝雖然細心,但畢竟有些事還是我們在身邊更穩妥。”
    徐佳瑩臉上的笑容微微淡了些,她自然明白蘇木的顧慮。
    “蘇州記憶”就像他們共同養育的孩子,從老宅改造、手藝人對接,到文創產品研發、品牌推廣,一點一滴都是兩人心血的結晶,容不得半點馬虎。
    姨婆更是他們心中最牽掛的人,老人家年事已高,身體一直不太好,確實需要有人在身邊精心照料。
    “我明白你的顧慮,”徐佳瑩輕輕握住他的手,指尖傳來溫暖的觸感,“確實,這段時間工作室和項目都在關鍵階段,離不開核心人員。姨婆的身體也讓人放心不下,她老人家最依賴你,你要是走了,她肯定會念叨。”
    她低頭看著手中的議程表,眼神中帶著一絲不舍,指尖輕輕劃過“廣繡研究所實地考察”的字樣:“其實我也知道,這個機會很難得,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有了。但家裏的事更重要,要不,你一個人去參加?我留在蘇州打理工作室,照顧姨婆。”
    “這怎麽行?”蘇木立刻反對,眉頭皺得更緊,“這個論壇的議題你比我更感興趣,尤其是‘傳統工藝在都市生活中的活化應用’和‘文創產品的地域特色與市場適配性’,對你的設計工作、對‘蘇州記憶’的產品研發都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