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吃粥

字數:3444   加入書籤

A+A-


    他伸手輕輕拂去她發間沾染的草屑,指尖觸到她微涼的發絲,“山裏風大,快把外套穿上。”
    話音剛落,豆大的雨點突然砸在車窗上,發出“劈啪”的聲響。
    雨勢來得又急又猛,瞬間就變成了瓢潑大雨,天地間仿佛掛起了一道雨簾,遠處的山影和城市的燈火都變得模糊不清。
    “下這麽大的雨,幸好已經在回程的路上了。”小林握著方向盤,語氣裏帶著幾分慶幸,“廣州的夜雨就是這樣,來得突然,去得也快。”
    車子駛入市區時,雨勢漸漸放緩,變成了細密的雨絲,隨風飄灑。
    街道兩旁的芭蕉樹在雨中舒展著寬大的葉片,雨水順著葉脈滑落,在路燈下折射出晶瑩的光。
    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和草木清香,清新得讓人沉醉。
    回到酒店時,雨還在下,淅淅瀝瀝的雨聲溫柔而纏綿。
    蘇木和徐佳瑩沒有立刻進屋,而是走到陽台。
    酒店的陽台不大,鋪著防滑的木質地板,擺放著兩把藤椅和一張小圓桌。
    夜雨打在陽台的欄杆上,濺起細小的水花,遠處的珠江在雨中泛著粼粼波光,兩岸的燈火倒映在水麵上,像散落的星辰。
    “你聽,雨打芭蕉的聲音。”徐佳瑩走到欄杆邊,伸出手,感受著雨絲落在掌心的微涼觸感。
    陽台外不遠處就種著幾株芭蕉樹,寬大的葉片在雨中輕輕搖曳,雨水打在葉麵上,發出“沙沙”的聲響,清脆而悅耳,像一首天然的樂曲。
    蘇木走到她身邊,脫下自己的外套,輕輕披在她肩上,手臂環繞著她的腰,將她往自己懷裏帶了帶。
    “夜裏涼,別著涼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柔,與雨聲交織在一起,格外安心。
    徐佳瑩靠在他肩上,感受著他掌心的溫度,聽著耳邊的雨聲,忽然想起了什麽,嘴角揚起一抹淺笑。
    “小時候,我媽教我背詩,有一句‘芭蕉葉大梔子肥’,我一直沒太有感覺。直到今天看到廣州的芭蕉樹,又遇到這樣的夜雨,才突然懂了那種意境。”
    “是杜甫的詩吧?‘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雨來沾席上,風急打船時。越女紅裙濕,燕姬翠黛愁。纜侵堤柳係,幔宛浪花浮。歸路翻蕭颯,陂塘五月秋。’”
    蘇木輕聲吟誦著,聲音隨著雨聲起伏,“以前讀這首詩,隻覺得畫麵感強,現在身臨其境,才體會到那種自然與人文交融的韻味。”
    徐佳瑩點點頭,閉上眼睛,任由雨水的氣息包裹著自己。
    “我媽還說,芭蕉在南方是吉祥的象征,寓意‘家大業大’。你看這葉片長得多茂盛,綠油油的,透著生機。”
    她指著雨中的芭蕉樹,語氣裏帶著幾分孩子氣的歡喜,“要是在蘇州的庭院裏也種上幾株,下雨的時候,坐在窗邊聽雨聲,肯定也很有意境。”
    “回去可以試試。”蘇木笑著回應,下巴抵在她的發頂,感受著她均勻的呼吸,“不過蘇州的氣候比廣州濕潤,得找個向陽的地方種,不然容易爛根。”他的手指輕輕劃過她外套的紐扣,“這次從陳師傅那裏學到的香雲紗染整工藝,你打算怎麽推進?”
    提到工作,徐佳瑩睜開眼睛,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回去後,我想先成立一個專項小組,專門負責環保麵料的研發。先從薯莨和五倍子的染料提取開始,按照陳師傅的古法工藝,再結合現代的固色技術,反複實驗,爭取做出既環保又實用的麵料。”
    她頓了頓,滿是期待,“我還想和周慧團隊合作,把這種麵料運用到新一季的文創產品設計中,比如做香雲紗與蘇繡結合的圍巾,香雲紗與竹編結合的收納袋,肯定會很受歡迎。”
    “我支持你。”蘇木握緊她的手,“實驗室和工廠的資源我來對接,你專注於工藝研發和產品設計就好。另外,騎樓活化的項目,我們回去後也要盡快啟動調研,陳誌明那邊還在等著我們的方案。”
    他想起白天看到的騎樓老街,眼中滿是憧憬,“要是能把南北工藝融合的理念落地在騎樓活化中,讓老建築煥發新活力,也算是給傳統工藝傳承做了一件實事。”
    兩人並肩站在陽台上,聽著夜雨打芭蕉的聲響,聊著未來的規劃,時間在溫柔的氛圍中悄然流逝。
    雨絲漸漸稀疏,遠處的天空泛起了淡淡的魚肚白,東方的天際線染上了一層淺淺的橘紅。
    “雨停了。”徐佳瑩輕聲說,看著天邊漸漸亮起來的天色,“沒想到聊了這麽久,天都快亮了。”
    蘇木低頭看了看手表,指針已經指向淩晨四點。“時間過得真快,要不要再睡一會兒?”
    徐佳瑩搖搖頭,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知道怎麽回事,突然想吃點清淡的東西,比如一碗熱粥。”或許是夜裏聊得太久,又或許是廣州的夜雨勾起了食欲,她此刻格外想念一碗溫熱的粥,暖胃又舒心。
    “想吃粥?那我帶你去找找。”蘇木笑著揉了揉她的頭發,“廣州是美食之都,肯定有通宵營業的粥鋪。”
    兩人簡單收拾了一下,換上輕便的衣服,悄悄走出酒店。
    清晨的廣州還籠罩在一片靜謐中,街道上行人稀少,隻有偶爾駛過的出租車和清掃街道的環衛工人。
    雨過天晴後的空氣格外清新,帶著雨後的濕潤和草木的清香,深吸一口,讓人神清氣爽。
    街道兩旁的店鋪大多還關著門,隻有少數幾家通宵營業的餐館亮著燈。
    蘇木打開手機地圖,搜索附近的通宵粥鋪,很快就找到了一家距離酒店不遠的老字號粥鋪,名字叫“阿婆及第粥”,評分很高,評論裏滿是“正宗”“暖心”“深夜慰藉”之類的評價。
    跟著導航走了十分鍾,就看到了粥鋪的招牌。那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門麵不大,木質招牌上的字跡有些斑駁,門口掛著兩盞紅燈籠,在清晨的微光中透著溫暖的氣息。
    粥鋪的門虛掩著,裏麵傳來淡淡的粥香和廚具碰撞的聲響。
    “有人嗎?”蘇木輕輕推開門,一股濃鬱的粥香撲麵而來,混合著肉香和蝦米的鮮香,讓人食欲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