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三願
字數:3701 加入書籤
“來啦!”一個穿著灰色工裝、頭發花白的阿婆從後廚走出來,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操著一口地道的粵語,“年輕人,這麽早來吃粥?快請坐!”
“阿婆,您好!我們想要兩碗及第粥。”徐佳瑩笑著回應,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粥鋪的內部陳設很簡單,擺放著幾張八仙桌和長條凳,牆麵貼著老式的粵菜海報,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煙火氣。
“好嘞!兩碗及第粥,稍等片刻!”阿婆爽快地應著,轉身走進後廚。
很快,後廚就傳來了熬粥的咕嘟聲和切菜的聲響,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徐佳瑩看著窗外漸漸亮起來的街道,清晨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在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
“沒想到在這麽早的清晨,還能找到這樣一家暖心的粥鋪。”她轉頭對蘇木說,“這種市井裏的煙火氣,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讓人覺得踏實。”
“是啊,美食最動人的地方,從來不是食材有多珍貴,而是那份藏在食物裏的用心和溫暖。”蘇木看著後廚忙碌的阿婆身影,“你看阿婆這麽大年紀,還堅持開著通宵粥鋪,為深夜和清晨的食客提供一碗熱粥,這份堅守很讓人感動。”
說話間,阿婆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粥走了出來。
粥碗是粗瓷的,沉甸甸的,裏麵的及第粥熬得濃稠綿密,米香濃鬱。
粥麵上漂浮著切碎的豬肉、豬肝、豬腰和蝦米,色澤誘人,香氣撲鼻。
“快嚐嚐,剛熬好的,還熱乎著呢!”阿婆笑著說,把粥碗放在兩人麵前,“及第粥要趁熱喝,暖胃又營養。”
徐佳瑩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粥,吹了吹,輕輕送進嘴裏。
粥的口感軟糯順滑,米香、肉香和蝦米的鮮香完美融合,鹹淡適中,鮮美得讓人回味無窮。
“太好吃了!”她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讚歎,“比我以前吃的任何及第粥都正宗,米熬得爛而不散,配料也很新鮮。”
蘇木也舀了一勺粥,細細品嚐著。溫熱的粥滑入喉嚨,暖意順著食道蔓延到全身,驅散了清晨的微涼。
“確實好吃,阿婆的手藝真好。”他看向阿婆,“阿婆,您這粥鋪開了多少年了?”
“快三十年啦!”阿婆坐在旁邊的凳子上,拿起抹布擦拭著桌子,語氣裏帶著幾分驕傲,“從我年輕時就開始開,一直開到現在。以前是我老伴熬粥,他走了之後,我就自己守著這家店。很多老顧客都是從小吃到大,現在帶著孩子來吃。”
“真不容易,三十年如一日,堅守著一份手藝。”徐佳瑩感慨道,“您的粥裏,藏著老廣州的味道。”
“就是想把這份味道傳下去。”阿婆笑著說,“現在年輕人都喜歡吃外賣、吃快餐,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熬一碗好粥了。我守著這家店,就是想讓大家還能吃到正宗的老廣州味道。”
兩人一邊喝粥,一邊和阿婆聊天。
阿婆給他們講老廣州的飲食文化,講及第粥的由來——相傳宋代狀元倫文敘幼時家貧,在寺廟裏讀書,方丈經常用豬肉、豬肝、豬腰熬粥給他喝,後來倫文敘高中狀元,這款粥就被命名為“及第粥”,寓意金榜題名。
阿婆還教他們怎麽分辨好粥:“好的及第粥,米要熬得‘綿而不爛’,配料要新鮮,火候要足,這樣才能鮮香入味。”
徐佳瑩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點頭,手中的勺子卻沒停,一碗粥很快就見了底。
“阿婆,您的粥太好吃了,我還想再要一碗!”她不好意思地說。
“好嘞!再給你盛一碗!”阿婆爽快地答應著,轉身走進後廚。
蘇木看著她滿足的模樣,嘴角揚起溫柔的笑容。
眼前的場景簡單而溫馨:清晨的微光、熱氣騰騰的粥、慈祥的阿婆、耳邊的閑聊聲,構成了一幅最動人的市井畫卷。
他忽然覺得,比起那些隆重的商務宴請,這樣的清晨粥鋪,這樣簡單的一餐,更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本真與溫暖。
“以前總忙著工作,很少有這樣靜下心來吃一碗熱粥的機會。”蘇木輕聲說,目光落在徐佳瑩臉上,“以後不管多忙,都要多陪你嚐嚐各地的美食,感受不同的生活氣息。”
徐佳瑩抬起頭,眼中滿是笑意:“好啊!等我們把環保麵料研發成功,把騎樓活化項目落地,就去各地走走,嚐嚐當地的特色美食,看看不同的傳統工藝,肯定會有更多新的靈感。”
第二碗粥很快端了上來,徐佳瑩依舊吃得津津有味。
阿婆坐在一旁,看著他們,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年輕人,你們是來廣州旅遊的嗎?”
“不是,我們是來參加文化論壇的,做傳統工藝文創的。”徐佳瑩笑著回應,“這次來廣州收獲很大,學到了很多嶺南的傳統工藝,還找到了很多合作機會。”
“傳統工藝好啊!”阿婆眼睛一亮,“廣州有很多老手藝,比如廣繡、香雲紗、欖雕,都是祖宗傳下來的寶貝,你們要好好傳承下去。”她頓了頓,語氣裏帶著幾分感慨,“現在年輕人願意做這個的不多了,你們能堅持,不容易。”
“我們會的!”蘇木鄭重地點點頭,“我們想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傳統工藝,喜歡傳統工藝,讓老手藝活在現代生活中。”
兩人在粥鋪待了將近一個小時,直到天光大亮,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才起身告別。
“阿婆,謝謝您的粥,太好吃了!”徐佳瑩遞過粥錢,語氣裏滿是感激。
“不用謝,以後再來廣州,記得來我這裏喝粥!”阿婆笑著揮手送別,“祝你們事業順利,把傳統工藝發揚光大!”
走出粥鋪時,清晨的陽光已經灑滿街道。街道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有晨練的老人、上學的孩子、趕早班的上班族,充滿了鮮活的煙火氣。路邊的早餐攤也陸續開張了,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構成了廣州清晨最動人的樂章。
“感覺心裏暖暖的,胃裏也暖暖的。”徐佳瑩伸了個懶腰,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這碗及第粥,算是這次廣州之行最溫暖的收尾了。”
“是啊,”蘇木握住她的手,指尖傳來溫暖的觸感,“有時候,最動人的風景,往往藏在這些市井煙火裏。這次廣州之行,我們不僅學到了工藝,結識了朋友,還感受到了這樣的溫暖,真是不虛此行。”
兩人沿著街道慢慢往酒店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身上,暖洋洋的。
遠處的珠江在晨光中泛著金色的波光,兩岸的建築在陽光下格外清晰。
徐佳瑩看著身邊的蘇木,心中滿是踏實。
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願有人陪你喝深夜的酒,也有人陪你喝淩晨的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