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遊仙 第一章 真人下山
字數:6039 加入書籤
修行二十載,不識人間
頓悟苦海邊,照見真我
師傅師兄,寧不回無悔
——寧不回
行走在金陵邑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不論是沿街叫賣的小販,或是行色匆匆的趕路人,更有甚者巡城的兵甲士卒,看到寧不回時,都會麵色恭敬的或行禮或讓行。隻因為他這一身打扮,身穿一件樣式古樸青灰道袍,身後背著一把無鞘長劍,不同尋常的是,寧不回身背長劍的劍穗,並非尋常絲綢,棉料,而是一截紅繩垂著一枚銅錢。
這金陵邑不愧是集江南靈秀之大成,一路行來都未見一個乞討之人,寧不回想到這裏卻又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金陵的繁華富饒,最是讓天下的百姓向往。金陵的風水氣運,也最是讓當權者忌憚。
寧不回是一個修道之人,世俗眼中的神仙人物。
雖然說世俗之人無知,但即使是放眼在整個天下,成就元神者,都是鳳毛麟角的人物,可稱一聲真人。
寧不回此番來到金陵,是他自修行以來第一次下山行走。
三川郡,管縣西南三百裏群山環繞,這裏有一處山穀常年被雲霧遮擋,相傳風景奇絕,曾有樵夫誤打誤撞進入其中,被山中的景色震撼,卻不知怎麽走出的山穀,於是逢人便說在山中遇到了神仙。此事越傳越玄,地名氣也越來越大,無數人慕名而來尋山訪仙,期望能拜入仙人門下得道長生。突然有一日此地的雲霧散去,那處山穀不知所蹤眾人才知曉,此地果然曾有神仙修行,於是便喚作雲夢山。
雲夢山確有神仙,此地乃是鬼穀一脈的隱世之地。
事實上哪有什麽樵夫入山的故事,山中常年不散的雲霧正是鬼穀一脈的修士所布下的陣法,本就是阻隔凡俗,那又怎麽可能讓凡俗之人誤闖其中。
那是寧不回七歲那年,突破神通境時的異象衝散了陣法雲霧,山中的動靜引來無數有心人和無心人的窺伺。
鬼穀一脈當代鬼穀子,以大神通手段,把整個山穀煉化入一方小天地。並以一道入夢神通,為常年居住山下的凡俗之人留下了這樵夫入山故事的記憶。
雲夢山,鬼穀洞內,一位麵容好似惡鬼,額頭上長有四個肉瘤的老者盤坐在居中,身前零散放著幾個空蒲團。卻有一人在老者身前來回踱步,此人身著青藍法袍,豐神玉朗,身材高大,氣度不凡,最讓人過目不忘的是,眉間有一顆紅痣。
“去去去,沒事便下山去,在這裏晃來晃去甚是煩人!”那鬼麵老者隻是微微睜眼,絲毫未見嘴唇動過,聲音便在山洞中環繞。
“老鬼,小師弟下山是不是你的主意。”那眉間生有紅痣的年輕道人麵色不善對鬼麵老者道。
“始皇帝,那嬴政小兒,口氣大,胃口更大。君房既然你已入局,你小師弟山下幫你一把又有何妨?”
“幫我一把?小師弟剛剛修成元神,便下山去金陵斬龍,豈不是讓他去送死!”那被喚作君房的年輕道人麵色一冷,一甩道袍背過身去,語氣森冷道。
“不回的身世你也知曉,天下間他不去,誰能靠近那裏。”
“始皇帝已經答應我,可用大秦龍脈鎮壓我鬼穀一脈氣運。”聽到鬼麵老者的話,徐君房當即轉過身開口道。“老鬼,你不用再勸我,我意已決。”
言罷,徐君房轉身便離開,走了沒兩步似乎又想到了什麽,轉過身麵對著鬼麵老者,規規矩矩行了一個叩首大禮,便離開了山洞,此時徐君房心中隻有一個想法,小師弟,等我。
徐君房離開後,山洞內隻剩鬼麵老者一人,未見他有任何動作,坐著身體自己緩緩轉過去,背對山洞徐君房離開的方向,山洞中傳出一聲長長歎息。
一座大山延綿百裏環抱著金陵,當地人便把此山稱作金陵山。山水環抱間如同龍盤虎踞便是金陵的風水格局,金陵山的山勢並不陡峭,山峰也並不突出,卻給人一種厚重之感。有趣的是,一直以來除了零星的幾個獵戶人家,圍繞金陵山沒有一處村落,似乎有什麽秘密就藏在大山深處,總讓人不經意的去遐想。
金陵山,蜿蜒曲折的山林深處,二十位身披銅甲的衛士正在忙碌著安營紮寨,靜謐的山林或許因為這群不速之客,分外的安靜,就連蟲鳴鳥啼聲都沒有。一位身材魁梧,銅甲製式與其他人稍有不同的佩刀將領驀然抬起頭,眼睛死死盯著不遠處的灌木叢吼道“戒備!”。
所有銅甲衛士立刻放下的了手中的活,抽刀的抽刀,提矛的提矛,並迅速組成一個環型方陣,背靠著火堆警戒起四周。
就在此時,四周的灌木從或半人高的草叢深處,探出一顆顆狼頭。
“是三眼妖狼!”一名銅甲衛士看清狼的模樣不禁喊出了聲。
原來眼前的狼的額頭上都或深或淺有一道黑紋,形狀酷似豎眼,三眼妖狼的名字便是由此而來。不同於尋常的野狼,這三眼妖狼的妖字並不是虛有其名,而是實實在在的妖獸,知曉吞噬血食修行壯大己身,狡猾異常,更是從不落單,每每攻擊目標都是成群結隊,非常擅長配合十分難纏。而那名一眼認出妖狼的銅甲衛,曾經的同伴便是死在這妖狼的圍攻之下,死狀極為淒慘。
“不要慌,先看清楚有幾頭,妖狼的力氣很大不能讓它靠得太近,拿刀的全部換矛,給我盯著靠近的妖狼肚子捅,所有交錯站位,不要一起出手,兩個兩個交替出矛!”
雖然眼下的情況十分危急,但是為首的將領指揮卻是極為嫻熟,在他的影響下,銅甲衛士們起初的驚慌也已經平複下去。
“郭統領!”銅甲衛士眾人忍不住驚呼出聲。
原來是待眾人剛穩定好陣型,那將領自己便衝了出去,向著身前灌木叢露出半個身子的三眼妖狼持刀劈去,隻見那姓郭的統領手中長刀隱隱散發出光芒,刀身在空中嗡嗡作響,一刀斜劈進了妖狼脖頸,將那頭妖狼劈的趴伏在地上,當場死亡。
可由於長刀入骨太深一時間竟拔不出來。旁邊立刻跳出兩隻妖狼一左一右向那郭姓統領撲了過去。
“小心!後麵還有一隻!”
原來在那兩頭妖狼撲向郭統領的時候,他身後的叢林深處立刻又跳出一頭三眼妖狼,向著郭統領後頸處便咬了過去。
郭統領在發現長刀砍入妖狼脖頸太深拔不出來的時候,第一時間便撒手,身子向前猛的一探,利用這個前衝之勢順勢一個翻滾躲過兩條妖狼的夾擊。接著迅猛的回首,挺身一拳從下往上打在妖狼下頜,將妖狼打飛出去三四尺的距離。
那隻偷襲的妖狼在地上翻滾了兩圈,搖晃著腦袋發出一聲聲哀嚎,可過了沒一會就爬了起來緩緩朝著郭統領走了過去,另外兩隻妖狼也靠了過去,三隻妖狼並排而行。
“這畜生的骨頭可真硬”郭統領狠狠朝著地上吐了一口痰,甩了甩手便看向圍過來的三隻妖狼。
眼見三隻妖狼呈品字形圍向郭統領,其他的銅甲衛士也跟著緊張起來,“不可!”此時突然傳來郭統領一聲驚呼。原來是三四位銅甲衛士眼見自家將領這裏情況危急,脫離了原本所在的環形陣,擅自提著矛便衝了過來,要支援郭統領。
就在這時候,圍在四周的七八條妖狼一股腦的撲向了銅甲衛環形陣缺口的地方。
這三眼妖狼身形矯健,力量也出奇的大,一旦近身普通的銅甲衛即可被撲倒在地,其餘銅甲衛見狀想救援被撲倒同伴,持矛便紮向妖狼,毛尖紮在妖狼背上如同紮入粗木樁子,隻能留下一道淺淺的傷口,可此時被妖狼撲倒的銅甲衛已經被咬斷脖頸。
短短幾十息,一眾銅甲衛死傷慘重。
“嗷~嗷~嗷嗚~”一聲嘹亮的狼嚎響起。
三眼妖狼都停下了動作,有正在撕咬倒地銅甲衛的妖狼也緩緩鬆口。所有妖狼聚集在一起,麵對銅甲衛眾人緩緩朝著一個方向後退。
此時能站著的算上郭統領,不過寥寥七八人。郭統領一隻胳膊自然垂掛,肩膀處的銅甲塌陷,碎裂的縫隙滲著鮮血。其他站著的銅甲衛士也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倒地的銅甲衛士還有沒死的,可渾身是血掙紮了一會仍然爬不起來。
正當剩下的人以為逃過一劫,還未來得及慶幸,便看到那群妖狼匍匐在地小心的挪開身子讓出一條通道,從眾妖狼身後走出一條通體雪白身形比其它妖狼要小了一圈的白狼,白狼額頭黑色豎眼花紋極為妖異,不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仿佛一隻盯著你看的眼睛。
這頭白狼絕對是一條狼王,一群妖狼的狼王,眾人從內心湧起了深深的絕望,幾個勉強撐著一口氣拄著矛的銅甲衛,像是一下子失去了支撐跌坐在地上。
這通體雪白的妖狼走到群狼之前,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後望向了郭統領。
眼前這一幕看的郭統領心中更沉重了,尤其是眼前的白毛妖狼最後盯著自己的眼神,分明有著一絲狡黠和玩味,像極了家中長輩看著頑皮小輩拙劣表演的神情,郭統領渾身毛孔都豎了起來。
“還知道先試敵深淺,這白毛畜生還挺聰明。”一道清冷的聲音在眾人耳邊響起。
銅甲衛眾人和所有的三眼妖狼都開始觀望四周,白毛狼王立刻沒了剛剛的悠閑,眯起了眼睛小心打量起眼前眾人。下一刻白毛狼王發出一聲低呼“嗚~”盯著郭統領,弓起身軀做出欲撲殺上前的姿勢,聽到狼王低呼的眾妖狼立刻停止打量四周,朝著眾銅甲衛的方向衝了過去。
郭統領眼見妖狼朝著自己等人所在的地方撲來,下意識橫刀在前準備抵擋撲殺。可眼前的妖狼還沒到自己身前,便齊齊倒地一動不動,生死不明。
“誘敵之計使的不錯。”一位身著青灰道袍,身背無鞘長劍的年輕道人一隻手按在,那已經掉頭跑出好幾步的白毛狼王腦袋上,此人正是寧不回。
“大秦銅甲軍,末等校尉,郭衍,拜見上仙。”郭統領眼見此前的情景,哪還能不知道這位年輕道人是個仙人,上前便單膝下跪開口道,身後眾銅甲衛也是一股地趴伏一地。
寧不回好似沒有聽見郭統領話,隻是看著眼前的白毛狼王,心裏想的卻是,這妖狼王的白毫要是拿來做成筆,送給師兄寫字、畫符,他應該會很喜歡。想到這寧不回放在白狼頭上的手,也開始情不自禁的在白狼雪亮的毛皮撫摸起來。
這一摸可把此刻的白毛狼王嚇得半死,但是又一動不敢動,對眼前的年輕仙人畏懼到了骨子裏,生怕落得和其他妖狼一樣死的不明不白。
“莫緊張,念你修行至此殊為難得,隻要你不生歹意,暫時留你一條性命。”見狼王畏縮的模樣寧不回立即開口道。心裏想的是,這一身白毛殊為難得,死了再取難免損失靈性。
安撫了狼王,寧不回轉身望向跪下的銅甲衛,眼神落在了郭衍身上仔細瞧了瞧,不是因為此人是這支隊伍的統領,而是因為這叫郭衍的校尉,是位天生蘊靈的道種,隻可惜未能踏上修行路途,常年在軍武中打熬體魄,精氣已有相融的趨勢,斷絕了修道之路。
“你們在山中的目的我已知曉,可以下山了。”寧不回丟出一枚巴掌大的黑玉令牌,一麵刻單刻秦,另一麵刻方仙二字。
仙人永遠是高人一等的存在,在大秦亦是,可是手持方仙令的仙人,是不一樣的,前者更多的是出於對強者的畏懼之心,而後者則更多的是敬重之意。
郭衍心中的激動溢於言表一是大難不死,二則是更為隱秘的,像郭衍這樣的末等校尉大秦軍中數不勝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有軍功卻沒有關係。而他率領麾下在金陵山中紮營也是在執行一個秘密任務,具體不詳,隻知道和他同樣任務的小隊,足足有十幾支,在山中遇到可疑人就驅趕下山或就地格殺,然後就說等待自會知曉下一步如何。
見到這枚方仙令,郭衍知道自己撞上此次差事的最大福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