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遊仙 第六章 霧中鬼影

字數:6375   加入書籤

A+A-


    亂世就是人死大家眼前
    太平是人死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
    ——郭子鑫
    第一次入夢跟隨鑫子回家,接觸到有些特別的黃銅甲胄,寧不回當天便覺得神清氣爽,就連白日裏趕路回村子的饑餓感都消失無蹤,但是事後發現黃銅甲胄腐朽掉了。看來現在的特殊情況和宗老祭祀時取出來的黃稠畫卷脫不了關係,自己難不成在祭祀的時候通過入夢接觸到了畫卷,才引起這一切的?
    想到這裏寧不回搖了搖頭,與其費心猜測,不如等情況合適的時候自己再好實驗一下。同時心裏默念著,鑫子還有那些施舍過自己,有著一飯之恩的村民希望他們都可以活下去。
    隨著冥冥中的指引,向著山林深處奔走了快兩個時辰,幾乎已經看不見什麽逃竄的動物。山林裏寂靜的可怕,寧不回能清晰的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山林裏開始彌漫起一片白霧,有趣的是這些白霧在寧不回靠近的時候便會主動消散,在寧不回遠離後又會重新凝聚。
    大秦以武立國,自始皇帝一統六國後,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兩千年間不間斷對外征伐,秦漢帝時期征伐漠北,為大秦增添七郡之地。秦唐帝橫掃西南諸國,大秦天下達到了五十六郡之多。秦元帝一統草原,更是親率秦騎踏足極北之地,自此奠定大秦七十二郡。
    所以在大秦每一位實權總兵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吏。
    在金陵更是有著一位手握,琅琊、江東、丹陽三郡兵權,治下範圍比起曾經的一國王上猶有勝之的總兵刑楓,在大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三郡王。
    白馬鎮是距離紫金山最近的小鎮。
    “白馬鎮鎮守,車騎校尉孫驍,參見三郡王。”一位身著官袍的中年漢子身材魁梧,麵似憨厚,一雙小眼卻透著精明,正以一種極為標準的軍中跪姿,單膝跪在一位拄刀而立的將領麵前。
    眼前之人渾身包裹在黑色鎧甲之中,頭盔麵覆下隻有一隻眼睛,透著幽幽的寒芒,就像是一隻擇人而噬的凶獸,正在盯著獵物。
    “駐軍傷亡。”黑甲之下傳來的聲音裏不帶一絲情感。
    “報,駐軍傷亡在一手之內,都是大營倒塌時不巧被砸的。”官袍中年人低著頭沉聲回答道。
    “倒是有幾分帶兵的樣子”聽到官袍中年人的回答,刑楓那黑甲麵覆縫隙的眼睛微微眯了眯,聲音緩和了些,接著開口道:“傳令,點齊人馬,著甲。”
    “諾。”官袍中年人叩首後迅速轉身離去。
    黑甲男子握緊了手中的長刀,望著遠方被黑夜包裹的紫金山,聲音低沉,卻有著難以掩飾的瘋狂:“哼,這些個神仙,上山求道,下山找死!”
    紫金山上的白霧越發濃鬱,卻絲毫沒有影響寧不回的前進步伐,他不知道的是,此時在山中的遠不止他一人。
    “小心些,這白霧好生詭異。”一名頭戴灰白混元巾道士裝扮的年輕修士,施法蕩起陣陣清風,發現竟然無法吹散眼前的白霧,立刻開口提醒起身邊的同伴。
    道人左側站著一對兄弟,相貌古怪,二人都是一對大小眼,哥哥左眼大右眼小,弟弟與哥哥相反右眼大,左眼小。
    “假道士,你這馭風訣怕不是哪處地攤上淘換來的漏野吧。”漏野是兄弟二人家鄉方言裏假貨的意思。
    眯起左大右小眼睛的男子,嘴上在調侃頭戴混元巾的年輕道人,可絲毫不敢大意,和弟弟交換了眼神後也在仔細打量四周的白霧。
    頭戴混元巾的年輕道士名叫賈於,乃是道門茅山一脈,隻不過不是坐擁第八洞天享譽天下的三茅山,而是傳承沒落許久的茅山一脈。
    道門茅山一脈崛起於秦唐帝時期,門內一代出現三位元神真人被道門奉為三茅真君,很快三位真人聯袂下山在鄣郡開辟了道門第八洞天,此地也被尊稱為三茅山。於是失去三位真人坐鎮的茅山祖庭很快沒落,事到如今就連道法傳承也殘缺不全。
    道士賈於本是生活在長江沿岸的漁村裏的漁民,撐魚排捕魚時無意打撈到一枚玉符,帶回家中後愈發覺得是件值錢寶貝,本想著什麽時候捕到大魚進城賣魚時順便去把它賣了換錢。沒成想第二天便有人找上了門,發現賈於竟是天生道種,於是連人帶玉符一並被帶上了茅山。
    本是漁家少年的他,沒曾想修行天賦卓絕,僅十二年便修成神通。
    與道士賈於同行的兄弟,哥哥叫王虎,弟弟叫王豹,二人都是身具靈竅,習武入道。
    武道興盛於始皇帝斬天下龍脈,牽天下龍氣入昆侖後。
    監天司曾舉國祭祀,製定秦曆,以始皇帝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為元年,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自此後,不斷有身具靈竅的嬰孩降生。
    為了與天生蘊靈的道種所區分,被稱之為後天靈竅。
    身具靈竅者也可修行,但絕大多數資質不佳,修出神通者便寥寥無幾,往上攀登更是難如登天。但是天無絕人之路,秦漢帝便是身具靈竅之人,由他開創的武道,以武學入道,不納天地玄靈之氣入體,納自身精氣於靈竅。
    秦漢帝也被後世武道中人尊稱武帝。
    這也是為什麽武道強者幾乎都在大秦軍中,極少有江湖中人開創武道傳承。
    王虎王豹兩兄弟,便是魏郡王氏後人,祖上乃是赫赫有名的人傑,秦莽帝。
    至於三人為什麽會一起結伴而行出現在紫金山上,要從距離此處東北一百五十裏外的陽山說起。茅山道士賈於自修成神通起,便獨自下山遊曆,路過陽山時,發現竟有妖獸白猿的蹤跡,一連追蹤數日,才摸清情況,僅有幾隻還在吞服血食階段的白猿,賈於便放下心來。
    雖然隻有吞服血食階段的白猿,但通常妖獸盤踞之地不免伴生有靈草靈藥或其他特殊天材地寶,一番布置後便出手降妖。果不其然在妖猿所居的山洞內發現幾株天心草,其中一株已有百年藥齡。隻可惜一時不慎,上了妖獸的當,白猿詐死趁機吞了那株靈草,又仗著熟悉地形,逃出山洞,正巧裝上了王虎王豹兩兄弟。
    這兩兄弟本是為了另一樁機緣,武道向上,銳意進取,兄弟二人都困在瓶頸多年,聽說秦明帝曾在此處取石立碑,懷著對明帝的崇敬之心,來此瞻仰明帝當年親手刻錄的巨石碑“殺盡江南三百萬,寶劍腰間血猶猩!”
    正為之欽佩明帝當年的氣魄,隱隱有一絲明悟的契機。被這隻嗚哇嗚哇叫的白猿打斷,兄弟二人氣不打一處來,當場打死了這大煞風景的白猿,便撞上了賈於。
    大小眼和小大眼一對(0o)(o0),好家夥,正主原來是這位。
    於是三人,二話沒說,大打出手。王虎、王豹兄弟二人越打越是心驚,雖說未下死手,但通境之中,以武入道還是在近身情況下,更何況兄弟二人心有靈犀互相配合,一時間居然沒有拿下這年輕道人。
    賈於倒是苦不堪言,幸好所納的天地靈氣是一滴蘊靈真水,其所修神通可化作無形水靈護住自身,加之自幼在魚排上討生活身手異常靈敏,這才在短暫交鋒中與二人鬥的不相上下。
    所以不打不相識,三人便結伴而行,同遊金陵,偶遇這紫金山靈寶出世,三人一拍即合,自知斤兩如何,入山不為求寶,全當增長見識。
    “王豹,你有這說風涼話的力氣,不如去砍兩棵樹,情況很不對,繼續上山的危險很大。”
    “我才是王豹。”左眼小右眼大的漢子沒好氣的開口道。
    很快三人沒再繼續頂著四周茫茫的白霧上山,在一處地勢較為平緩處,各個王虎生起篝火。三人圍坐下來,沒一會,左眼大右眼小的王虎麵色難看的指向一個方向。
    見道士賈於和弟弟王豹二人麵露不解,王豹開口道:“生火的樹枝,是在那裏撿的,剛剛那裏還能看見一顆樹。”
    此時眾人才意識到這白霧還在變得更加濃鬱。
    “你說這是陣法?還是某位真人神通手段?”王豹忍不住看著賈於開口問道。
    賈於搖了搖頭表示不知,但是又隨即開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陣法還是神通,都不會隻是讓我等視線受阻,恐怕還有不可預料的危險。”
    寧不回已經記不清自己在山上奔跑了多少個小時了,他也發現了周圍白霧的變化,原本隻是薄薄一層,現在則濃鬱的幾乎能滴出水來。眼前的視線仍舊絲毫沒有影響,可是遠方的山林已經隱在白霧之中了。
    明明已經跑了那麽久了,那冥冥中指引的感覺,並沒有變得更強烈。強烈的未知,打散不少寧不回因為一時上頭鼓起的勇氣。
    他開始有些退縮了,因為他開始感到恐懼。仿佛四周山林裏正有一雙雙眼睛正盯著自己。
    突然,他看到一個人影從前方一閃即逝,不是那種鬼魅的閃過,就隻是跑的很快所以顯得一閃即逝。
    山上還有別人,不,果然有人。
    寧不回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還太少,村子裏的消息閉塞讓他無可奈何,但是就自身的經曆而言,這恐怕已經不是一個和前世一樣安全的世界。寧不回隻能站在自己認知的範圍內考慮問題,這個世界存在超越自然的事物,就一定存在超越自然能力的人,那麽自己應該怎麽去麵對這類人?寧不回心裏不斷的在告訴自己,他們可能很危險,不能這樣貿然接近,可是此時的身體是無比誠實的,寧不回跟了上去,朝著那個人影消失的方向。
    大概跑了十幾分鍾,寧不回再次看到了人影,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寧不回又靠近了些,已經可以確認,的的確確是兩個人。寧不回此時已經可以看清兩個人的衣服,是兩個穿著道袍的人,一個拿著一把劍,另一個舉著一個鈴鐺,他們背對彼此,似乎在警戒著什麽。
    他們到底在恐懼什麽,下一刻,寧不回目瞪口呆。
    前眼二個人中,舉著鈴鐺的道士,似乎被什麽東西拉扯走了,然後就這麽消失在空氣裏了,寧不回非常確定他沒有看到任何東西接近那兩個人。
    一瞬間寧不回,後背汗毛乍起,他停下了靠近的腳步。他死死盯著那個僅剩的拿著劍的道士,此時那個道士也是慌了神,舉著劍對著剛剛同伴消失的方向就是一陣亂揮。下一刻他好像被扯住了脖子,緩緩被拽離地麵,猛的一拉,那人也消失不見了。
    寧不回轉身就跑,剛剛的一幕,好似在山上存在著一隻無影無形的惡鬼,遊蕩在密林之間,遇到了人便戲耍一番,玩累了,便抓起來一口吞掉。
    在寧不回頭也不回的跑開後,剛剛兩位道人所在的地方,漸漸顯化出一個人影,他穿著一席青灰道袍,一頭銀白的長發披散著,眉間隱約閃著熒光,他的歪了歪頭,顯得有些疑惑不解。
    下山!下山!趕緊下山!
    此時的寧不回腦海裏隻有這一個想法,顧不得方向,看見有向下的山道就撒開腿飛奔。
    遠遠的寧不回看到一處散發著火光,圍繞著火堆居然坐著三個人。
    寧不回好似看到了救星一般,一邊跑一邊朝著那三個人揮手,可是他們似乎沒有注意到寧不回,依舊是保持原來的坐姿,圍繞著火堆。
    “這裏!這裏!山裏有鬼,吃人的鬼!”
    求生欲望占據大腦的寧不回,已經顧不得會不會吸引到惡鬼的注意,邊朝著三人跑去,邊跑邊開始叫喚道。
    三人依舊無動於衷。
    眼看距離他們已經不足百米,寧不回停了下來,難道他們聽不見我的聲音?
    這麽近的距離怎麽可能聽不到我的聲音。
    另一個可怕的想法湧上寧不回的腦海,他立刻止住了奔跑的步伐。
    這三個是人還是鬼?
    寧不回緩緩後退,同時盯著不遠處的三個人,一個戴頭巾的道士和兩個身形很魁梧的人。
    三個人依舊坐在原地一動不動。
    寧不回鼓起最後的勇氣,撿起了地上的一個小石頭,朝著三人所在的方向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