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夙願

字數:5429   加入書籤

A+A-


    慶皇煩悶至極,哪怕皇宮氣勢宏偉磅礴,也不能讓他舒展胸懷!
    心底更是有一股火,無處發泄。
    他想成為聖明的皇帝。
    明明開朝這麽多年,都沒有什麽差池,他也覺得自己的功勞,蓋了無數皇帝。
    以至於他對未來的要求,也就越發的嚴格。
    甚至一些老兄弟們,在酒宴上開玩笑的跟他說。
    陛下你有道德潔癖。(潔癖不是現代詞,宋代便有記載,明史也有記載。)
    慶皇當時哈哈一笑。
    覺得老兄弟說的不錯。
    這個天下禮樂崩壞的不成樣子。
    他就是要為這個天下,重新標榜道德!
    蕩清這千年來的積弊,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
    慶皇一直認為,自己做的很不錯。
    家裏管得不錯。
    對待跟他打下天下的老兄弟們,也講義氣。
    治理這個天下,更是盡心竭力,不敢稍有差池,隻希望天下百姓不要死後罵他。
    他人若罵慶皇是個叫花子、臭丘八他隻會笑笑。
    因為當年他真是個叫花子,臭丘八。
    可誰要罵他是暴君昏君,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那他真的會翻臉。
    可這麽多年下來。
    他卻發現當年跟他打天下的老弟兄們,坐了天下似乎各有心思了。
    “朕帶著你們,推翻了騎在咱們頭上拉屎撒尿的人。”
    “不是讓你們,繼續視百姓如無物,為了利益可以盡數交換!”
    “害死了當年遼地數百萬百姓,害得朕的兒子不知所蹤。”
    “你們所為,與當年那群拉屎撒尿的人,又有何區別。”
    慶皇站在宮中發狂咒罵。
    周圍太監跪了一圈,侍衛紛紛低頭。
    慶皇似是在對著宮闕在罵。
    但用不了多久,這些話,就會傳到該聽到人的耳中。
    罵過之後,慶皇情緒恢複了些許。
    隻是神色中,滿是懊悔。
    “當年,朕對不起老六一次。”
    “今日,朕又要讓老六受委屈了。”
    慶皇覺得內心很苦很苦。
    老六是他最小的嫡子,最小的親王。
    小時候就去關外吃了那麽多的苦,遭了那麽多的罪。
    如今好不容易爭氣了,成才了,成了他們老秦家的驕傲。
    可卻要因為他對昔日老兄弟們的情誼。
    再度受下這般的委屈。
    雖說……
    老大應該能聽懂他離開時的那番話。
    等他百年後,他的這群老兄弟,也都會陪他一起去皇陵內。
    他真的,太在意這個義字了。
    “身為皇帝,有時候太重感情,真的不是好事。”
    “隻是朕這輩子,改不掉了。”
    慶皇長歎一聲,喚人喊來馬匹。
    他想去看看老六送給他那最新的戰車。
    宮內禁止縱馬。
    但禁不了皇帝。
    慶皇縱馬沿著宮門飛奔。
    身後跟著一群帶甲侍衛,跟著奔行。
    前後足足換跟了三批,才跟著慶皇出了宮門,直奔玄武湖而去。
    那裏。
    是大慶訓練兵馬之所在。
    與紫金山相同。
    都是京都重要的藏兵地。
    原本這裏是在京都城外的。
    但後來為了延續高築牆、廣積糧的策略。
    便按照地勢,重新建了一圈的城牆,將玄武湖跟紫金山都圈了起來。
    也導致京都的第三層城牆,不是天下城池的那種四四方方。
    而是毫無規則可言的那種。
    就跟隨便用籬笆圈起的菜園子。
    甚至當年的京都城牆內,都有大片大片的菜地。
    就算城真的被圍住了,城牆內也能種菜。
    有兵有糧,被圍個三年五載,也絲毫不慌。
    雖說……
    當年陳漢皇帝也以為他要縮在城裏當烏龜,沒想到被他給騙了,突然全軍出擊,給陳漢皇帝的大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如今那一片片菜地,如今早就成為了一座座裏坊。
    甚至已經變得寸土寸金。
    其中又不知因此富裕了多少京都百姓。
    慶皇縱馬飛馳,身後跟著一群侍衛。
    哪怕剛出了胡庸密謀叛亂的事兒,慶皇也絲毫不慌。
    這是他的京都,他在這裏紮根了二三十年,根基所在處。
    甚至對這裏的每一條街道,都了如指掌。
    更何況身後還有這麽多的兵。
    出不了問題。
    縱馬馳騁,也讓慶皇的心情好了許多,一直來到了玄武湖的邊緣,見到了遼闊的湖麵,心情這才好了許多。
    “遼王送給朕的戰車呢?開一圈出去。”
    慶皇神色暗淡,覺得有愧於秦風。
    又念著秦風送他的戰車。
    老六又何嚐沒有為了他的千秋大業,努力拚搏,去助他這個父皇完成此生夙願呢?
    覆滅北胡。
    這已不單單是慶皇一人的夙願。
    而是所有慶人夙願!
    天下人,都想看到曾經欺壓他們的胡人,在大慶的兵鋒之下,徹底覆滅。
    仗還沒打。
    兵才剛練。
    就出了這麽多的事兒。
    “還是老六狠啊,要不是提前出兵逼一逼北胡,等北伐之時再搞出這事兒。”
    “到時候朕帶著兵馬怕是不用往北胡內打了,得掉頭回來平亂。”
    慶皇想到此處。
    反而慶幸了許多,覺得雖說殺了不少人,但還沒有傷筋動骨。
    該監視起來的,也都被慶皇派人秘密監視著。
    未來出不了亂子。
    而且北伐時,必然先讓這些人出去,就算真的想叛亂,也在大慶的疆域之外,禍亂不了大慶的百姓。
    等再回來時。
    就不是這些弟兄們能說得算的了。
    北伐之後,慶皇就打算將權力交給太子,自己這代人的使命,基本完成了。
    思緒紛雜,慶皇瞧見了那接近二層小樓高的龐大戰車。
    “老六送給朕的戰車,還真挺大。”
    當初因為胡庸的事兒,慶皇隻是知道有這麽一件事兒。
    知道秦風送來的戰車,比較大。
    當初慶皇並沒有在意,覺得再大能大到哪裏去。
    如今騎馬到了戰車之下,方才知曉,這是何等的龐然大物。
    騎在如此神俊的馬上,他都夠不到戰車的玻璃窗戶。
    這輛戰車,堪比移動的行宮。
    行走在陸地上的坐艦。
    厚重的鐵門被遼兵打開,向慶皇敬禮。
    慶皇嘴角掛起了笑容。
    “這是老六的兵,還是這麽的英武。”
    慶皇拍了拍那名遼兵的肩膀。
    在這名年輕遼兵的身上,他看見了老六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