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9章 戰區設想,精兵簡政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洪大人,你所擔憂的兩點,也正是陛下擔憂的,而且還做好的應對!”
    袁可立滿是讚許、敬佩的看著洪承疇:“為了防止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陛下效仿三司,在中央也實行了軍政分離,成立了軍機處。
    內閣六部處理政務,軍機處處理軍情和節製軍隊,兩者相互依存相互製約。
    軍機處的目的有四點……下設六司,參謀司是……
    除此之外,大明水師改為大明海軍,由鄭芝龍擔任海軍總督,統一管理朝鮮、登萊、南京、南海以及即將要組建的中南等五部海軍……”
    袁可立吧啦吧啦的講了近一刻鍾的時間,將軍機處的目的、六司職能講了一遍,其中有皇帝的構想,還有他這段時間的補充等等。
    眾將聽得目瞪口呆。
    他們沒有想到皇帝不僅想到了他們的前麵,更是做好了應對的措施,且已經做的如此詳細了。
    乍一聽,這和以前的五軍都督府差不多,節製天下兵馬,但實際上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五軍都督府隻有統兵權,就是負責軍隊的日常管理、訓練、補給事務,戰時需要直接領兵作戰,執行軍令,調兵權在兵部手上。
    現在的軍機處雖然依舊是隻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但卻多了一項戰時自動成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粗暴的講,就是擁有了調兵權。
    換句話說,從此以後,軍事上的事情全部都由武將說了算,文官不再參與決斷,也不用再參與六部、內閣等扯皮。
    避免了因為天下太平後,文官就想著以文製武,甚至想要削減兵馬、軍餉開支等等。
    純粹的軍人講究的是實力,這裏的實力指的是戰略思維、戰術思想、決策和決斷能力、預見力、統兵和調兵能力等等。
    下麵的武將不會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一個什麽都不懂或者能力一般的統帥,性情乖張、心胸狹窄、溜須拍馬、紙上談兵的人更不可能升到軍機處擔任軍機大臣和六司主事的。
    這就極大的保證了軍機處高層的十三人都是優秀的軍事統帥,這些人匯聚在一起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最大的改製就是軍機處有大把的時間去分析、研究、製定各種軍事戰略和戰術、以及統帥的傳承問題。
    下轄的講武堂、火器研究院和火器研究院下的火器研究大學,解決了武將的培養和火器研究的話語權。
    第(1/3)頁
    第(2/3)頁
    誰最懂軍事?那肯定是武將。
    誰最懂敵人?那肯定是日日研究他們的武將。
    誰最懂軍士?自然是製定了訓練計劃、負責考核、天天和他們在一起的武將們。
    戰時不問最為專業的武將,卻是問內閣六部,有屁用?
    三位常任軍機大臣、四位兼任軍機大臣、六司主事,就決定了軍機處在謀逆上沒法達到統一的可能。
    軍政分離,也讓軍隊離開內閣六部的支持無法長時間戰鬥。
    更重要的是最精銳的騰驤四衛和勇士營不在軍機處的節製範圍內。
    軍機處的設立怎麽看都是將武將的權利和能力在不謀反的前提下達到了最巔峰,直接將洪承疇的兩大擔憂直接給解決了。
    “陛下聖明!”
    待眾人消化了軍機處的內容後,眾人起身齊齊朝著皇帝行禮,眼中滿是敬佩之色。
    “起來吧!”
    崇禎右手輕抬:“既然你們已經知曉了軍機處的事兒,也給了新的職務,那麽有三件事兒需要你們軍機處解決.
    第一,各地駐軍的事兒,現在是一府駐一衛,這麽做的好處就是各府如果有叛亂,就能及時的應對,但問題是如果出現大規模叛亂,一府駐軍就成了孤軍。
    朕在想,是不是將各府駐軍集中在一起,將整個大明的分成東南西北中五個地區,每個地區負責各自方向的周邊敵人,如此一旦周邊發生動亂, 就能立刻反應,不用在從各地調兵。
    且因為生活在那邊熟悉那邊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等等,作戰效率會更高。
    當然為了防止各府的突發事件,各府留一個千戶所駐守也是可以的。
    朕舉個例子,山東、浙江、江蘇、福建都是沿海,這四個布政司都是沿海的,再加一個安徽,符合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的要求,組建城東部戰區。
    能不能將這四個布政司的兵力除了駐守各府的千戶所外集中起來,分別駐守在登萊、湖州、徐州、廈門、合肥等。
    第(2/3)頁
    第(3/3)頁
    具體的你們仔細規劃,駐守在哪裏既能防禦東邊的敵人,又能對其他戰區形成遏製,你們都是行家,你們商討一個辦法出來,將利弊等都講清楚。
    此事不要財操之過急,與現在的駐兵製度相比,仔細權衡。”
    “第二,兵政改革,算是對防止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一個補充!”
    崇禎說到這裏,思索了幾息後,繼續道:“諸位知道大明有多少兵力嗎?”
    眾人搖了搖頭,成祖時期內外衛合起來一共是三百二十九個、守禦千戶所六十五個,加上九邊可能在兩百六七十萬左右,這些有清晰的記載。
    但成祖之後,衛所增增減減,又新增好幾個軍鎮以及吃空餉的事情,兵力這種事情屬於絕對機密,除了皇帝、兵部尚書和左右侍郎外,估計沒有人知道具體的數據了。
    “朕給你們算算賬吧!”
    崇禎端起茶杯了口茶潤了潤喉嚨:“朕登基之後大力整頓兵政,大明算上遼東、朝鮮、東西蒙古等現在在各布政司的衛所一共是一百七十二個,加上一些千戶所,在布政司的兵力合計在百萬左右。
    九大軍鎮外,還有靖末年由薊鎮分置而出密雲鎮、永平鎮、負責皇陵的昌平鎮、嘉靖三十年為鞏固北京城設立的保定鎮,以及各種原因設置的臨洮鎮、天津鎮、通州鎮等等。
    經過李邦華的整頓之後,合計兵力在九十八萬人左右。
    禁軍十二衛、騰驤四衛、勇士營、京營、兩大騎兵合計在三十五萬上下,水師……海軍差不多在十萬左右。
    目前大明境內就已經有兩百四十三八萬,
    如果再算上中南半島即將組建的諸衛,估計在兩百六十萬上下。
    諸位想象,我們需不需要這麽多的兵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