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閑聊幾句
字數:1887 加入書籤
這本書寫的很痛苦,真的。
能看到這裏的書友,應該能理解原因。
不過所幸,有大家的支持,成績還算可以,讓我有更多的動力寫下去。
我也不是不想加更,是真的做不到。
每一個觀點,都要反複斟酌,翻閱資料做對比。
然後判斷是否可以寫。
越是重要的觀點,我就越不敢掉以輕心,連夾雜私貨都不敢做。
就怕我的私貨太片麵,影響到大家。
吐槽也都是放在無關緊要的地方。
而且書裏的大多數觀點,其實並不是我自己的私貨,而是專業學者的研究結論。
我隻是將他們的結論總結一下,簡單的給大家做個介紹。
曆史本身就充滿了迷霧,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讀。
我們自然也有自己的傾向。
哪個學者的觀點更符合我們對社會的認知,我們就比較相信哪一個,然後反對另外一個。
但冷靜下來想想,我們支持的結論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我們反對的解讀,就一定是錯誤的嗎?
不一定。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我有我的傾向,但也允許你有你的觀點。
不同的觀點相互印證,有時候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
在這本書裏,我采用的觀點大多有兩個標準。
第一自然是以官方為準。
還是那句話,如果官方的標準都不可信,那其他觀點豈不是更不可信?
在足以推翻官方標準的證據出現之前,我們還是盡量以官方為準。
否則這書就沒法寫了。
第二,很多事情官方也沒有定論,我一般會采用比較主流的觀點。
畢竟是寫小說,總要有個觀點。如果所有觀點都采納,那這書就沒法寫了。
所以,大家看到某觀點不符合自己的認知,還請多多包涵。
討論的時候,也請大家盡量保持冷靜。
咱們隻討論事情本身,不討論別的,盡量不要上情緒。
-----------------
說起上情緒這件事情,我吐槽幾句。
西方二極管思維對我們的影響太深了。
現在的情況是,大家都比較極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網絡上的爭執,十有**就是這麽來的。
這不怪我們,因為我們也是受害者。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
網上的殖人經常會說,你國的這是學習外國的,你國的那也是學習外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