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挑事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李敘白微微挑眉,一臉苦笑,無奈又尷尬道:“陛下,這可是個苦差事啊,微臣這樣安排,有兩重意思,一重呢就是,力求公平公正,絕不會有失偏頗,這些閨秀們個個都家世不凡,各有各的背景,微臣誰都得罪不起啊,簡直是薅光了頭發,才想出這麽個左右逢源,誰都不得罪的法子。”
李敘白這話說的直白又俏皮,趙益禎聽得狹促笑道:“你啊,看起來什麽都明白,但裝糊塗又是一把好手,真是拿你沒辦法。”
聽到這話,後頭眾人對視了一眼,又各懷心思的錯開了眼。
“二郎,”文太後若有所思問道:“你方才說這樣安排有兩重意思,第一重意思老身聽明白了,那第二重意思呢?”
李敘白行了個禮,一本正經道:“回太後娘娘的話,微臣以為,身為宮妃,首要就替陛下開枝散葉,繁衍子嗣,而女子孕育是個辛苦事,生產更是過鬼門關,事關性命,身體不好可不行,若是連三日的才藝比拚都扛不下來,下官以為,這樣的身體素質,也扛不過孕育生產的辛苦和凶險,還是不要占個宮妃的位子,白耽誤工夫。”
“......”眾人麵麵相覷,半晌無語。
李敘白這一番話簡直說到了文太後心坎裏,她欣慰的連連點頭:“不錯,不錯,二郎看事明白,思慮周全,說的正合老身心思。”
楊太後也應聲附和道:“陛下慧眼識英才,二郎也不負陛下重托,選秀一事,二郎做的的確周全漂亮。”
有了文太後和楊太後二人的誇讚,其他人也都無話可說了,連連含笑恭維起來。
秀女們撚針刺繡,賽場內鴉雀無聲。
楊宛容低頭繡上幾針,又抬頭看一眼坐在不遠處的楊宛筠。
秀女們要在這賽場上一直待到酉末時分,其間茶水點心不斷,午食暮食也極其豐盛。
陽光最盛的那幾個時辰,還有內監們在賽場上空搭了遮陽的頂棚。
說起來其實並不怎麽受罪。
但這些秀女們個個都是養尊處優的大家閨秀,別說是頂著烈陽在外頭待上數個時辰,就算是日頭稍大點,都不會出門半步的。
文太後站起來,扶著圍欄向下望去。
賽場之上的情景一覽無餘。
秀女們的一舉一動也盡收眼底。
沒有人敢在禦林軍和武德司的嚴密監視下,還有景帝和兩宮太後的眼皮子底下動什麽手腳。
“皇帝,你來看。”文太後輕聲道。
趙益禎聞聲站了起來,走到文太後的身旁,順著她的目光望去。
隻見在第四排的中間位置的女子抬手飛針之間,竟然別有一番淩厲之氣。
而她繡架上正在繡的一副圖,並不是尋常的花鳥,而是一副已見雛形的江山圖。
“這姑娘氣韻清絕,英姿勃勃,很是不凡,不知是誰家的姑娘?”文太後目露讚賞,連連點頭。
趙益禎也點頭道:“母後的眼光是最好的,這姑娘的確與尋常姑娘不同。”
李敘白向下一看,笑道:“這是司使大人家的小娘子,韓姑娘。”
“你認識?”趙益禎詫異的轉頭問道。
“李大人果然是出了名的紈絝子弟,誰家的小娘子都認得。”不遠處又傳來了那個譏諷的輕笑聲。
聲音不大,可話說的卻格外清楚。
這回李敘白卻連頭都沒回,看都沒看那人一眼,朗聲道:“韓姑娘名列文試頭名,桌上有她文試排名的數字,微臣不認得韓姑娘,但是認識數字,不像有些人,隻認識各種各樣的姑娘,但是連個數兒都不認識,要微臣說,朝廷該半個掃盲班了,把這些連數都不認得的朝臣們都歸攏歸攏,好好教教,省的時不時的出來狂吠丟人現眼。”
此言一出,徹底把後頭那陰陽怪氣之人給惹怒了,他惱羞成怒的大喊了一聲:“李大人!士可殺不可辱,你折辱本官,本官跟你不死不休。”
李敘白這下子找到了聲音的來源,正是站在後頭,官階不高的台院禦史劉謙修。
他哼笑了一聲,正要說話,卻被人搶了先。
“你個姓劉的老匹夫,怎麽著,你自己養了不肖子孫,就覺得別人的子孫都不孝嗎?我呸,我家姑娘就算是再不濟,你姓劉的那些子孫都捆一塊,也比不上!”韓炳彥早就聽不下去劉謙修的大放厥詞了,更別說他這些話還傷及了自己的女兒。
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劉謙修氣的臉漲得通紅,花白的胡子抖了抖,唇角囁嚅,反唇相譏:“你姓韓的一介兵魯子,粗野無禮,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能教出什麽好子孫出來,還宮妃,就算是配給庶民,都得被人嫌棄粗俗,登不得大雅之堂。”
此言一出,劉謙修就是把二樓出身軍旅之人都給得罪了個遍。
不少人對他怒目相視。
“姓劉的,你個老匹夫,一向沽名釣譽,還瞧不起我們?”
“怎麽著,我們在邊關流血流汗,你們在京裏吃香喝辣,這是吃的太飽,吃的太撐了吧。”
聽到這話,劉謙修簡直羞憤欲死,梗著脖頸,想要還嘴,但卻一人難敵眾口。
“韓卿,你的女兒教的好,不同於尋常的閨閣女兒,老身很是喜歡。”文太後招過韓炳彥,不疾不徐道:“若有緣,老身必不會虧待了她,若無緣,老身做主,定會為她尋一門好親事。”
韓炳彥大喜過望,趕忙跪了下來,磕頭謝恩。
有了文太後的這句話,再也沒人敢對韓炳彥的女兒有所非議了,而韓家的小娘子,也能有個不錯的歸宿。
直到此時,韓炳彥才覺出自家女兒參加選秀大會的好處來。
他抬頭,感激的看了李敘白一眼。
若非是李敘白定了這樣千奇百怪的報名門檻,又定了名目繁多的考核內容,他這個武將出身,教養平平的女兒,根本沒有機會一展才華。
其實並不隻是韓炳彥有這樣的想法,眾多武將出身的人家,都有這種想法。
尋常時候遴選宮妃,看中的是家世樣貌和德行,多數選的都是文官之家的女兒,隻因文官之女舉止溫婉得體,樣貌也清婉動人。
而武將之家的女兒入宮為妃,多半是因為家世,更偏重於政治權衡,總歸是少了幾分真情實意。
再加上大虞朝素來重文輕武,武將被文官瞧不起,武將之女在宮裏的地位也遜於文官之女。
境遇自然天差地別。
可這次卻不一樣了。
武將之女也有了和文官之女公平競爭的機會。
不再隻是因為利益權衡,政治交易而入宮為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