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年三十
字數:4999 加入書籤
日軍登陸三天,清軍總算有了反應,在李鴻章的命令下,威海衛城以及長峰營守軍副將李楹和總兵孫萬齡軍雙雙出擊,在三家廟和橋頭兩地開始構築陣地,準備阻擊日軍。
和當初登陸遼東半島一模一樣,日軍的行動可謂是“穩紮穩打”。登陸的前三天,日軍隻是一直在登陸輸送人員和物資。其軍事進展也僅僅是占領了登陸點幾公裏外的榮城。
戰術上,日軍很保守。而清軍方麵,更是保守,實際上都不能說是保守了,而是混亂,根本就沒有有效應對。
紅旗軍沒有阻止日軍的登陸行動,那是因為登陸點並不適合紅旗軍作戰。
話說,軍事上日軍也很講究的,選擇的登陸地點,正好在山東半島的頂端山東角(榮城角),此處東西走向的半島,南北寬度才三四公裏。日本海軍的艦炮完全可以從山東半島的南麵打到北麵,艦炮火力可以輕鬆覆蓋整個登陸區域。紅旗軍的火炮雖然多,但陸軍火炮的小管子是無力和海軍的大管子對抗,太不劃算了。
登陸地點不適合大軍作戰,更不符合紅旗軍的作戰計劃,不過,紅旗軍也不是無所作為。
孟德正的偵察營已經和日軍的前鋒偵察兵打了三天了。雙方互有傷亡,但很明顯紅旗軍的偵察營占據了絕對優勢。
偵察營官兵熟悉戰場的一草一木,占盡了地理優勢,三天的冷槍冷炮,讓日軍吃盡了苦頭。連續三天,日軍的觸手竟然沒能探出十公裏!
沒打什麽像樣的仗,日軍三天竟然傷亡三百餘人。話說,傷亡中大部分是陣亡!
紅旗軍的偵察營實在太壞了啊!明明是輕步兵的小戰鬥,可一旦日軍以優勢兵力追擊,紅旗軍一方竟然會突然的冒出大炮!
太不講武德了!
那麽講武德,日軍就能占優勢?根本不可能,紅旗軍的老八營,哪怕是普通步兵也能做到一百米槍槍上靶。更何況是最精銳的偵察兵,可以說神槍手如雲!
三百米鐵瞄五十環(十發子彈),槍槍上靶的神槍手,一個營足足三十個。這種水準已經達到了當年壯壯的射擊水平。而幾個最精銳的狙擊手,可以做到五百米命中移動目標!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步槍,三百米距離,站著讓你射擊,不躲不閃,能命中目標的,根本沒幾個!
實際上偵察營的戰果其實不怎麽依靠迫擊炮,隻是迫擊炮聲勢大,讓日軍士兵印象深刻,戰果主要還是狙擊手取得的。
才短短三天的戰鬥,戰績最高的狙擊手已經獲得了確認擊殺十七個,不確認擊殺十幾個!
反正吧,在零敲碎打中,日軍損失了三百多精銳,小隊長中隊長被幹掉十多個,更有一名少佐軍官被活捉!
而日軍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僅僅是偵查了大道十公裏,距離大道兩側稍遠一點,日軍根本就沒掌握!
臘月二十八,在李鴻章的督促下,負責威海衛城防的兩個總兵孫萬齡和李楹出擊了。過年的時間段,這兩位將領能把隊伍拉出去作戰,足以說明這兩個帶兵還是有些本事的。
要知道,十多日之前,樂亭的李大明部以及十營湘軍就已經接到了開拔命令。但是,直到臘月二十八,大軍別說出山海關了,連樂亭縣城都沒出呢!
不過,孫萬齡和李楹兩人各帶了三個主力營出擊,並沒有盡全力。
那怎麽能行!
紅旗軍的電話線當天傍晚就拉到了孫萬齡和李楹的前線指揮部。
兩人對這種新奇玩意,非常感興趣。電話發明時間已經不斷,但通話質量,尤其是長距離的通話質量非常差。紅旗軍使用的電話係統,乃是在李林楊的指點下自研產品,性能相當不錯。甚至可以說是最先進的,但也有缺點,造價太高,暫時不適合商業推廣。
電話線剛剛接通,李林楊就打來電話:“我軍的部署還需要時間,請務必阻擊日軍三天。”
不是命令,但也差不多。
不過,這個命令和李鴻章和李秉衡的指示一模一樣。
二人聽著很不順耳,但也沒辦法表示什麽異議抗議。
應當說,李鴻章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能夠根據手下的戰鬥力下達比較合適的命令。
但是,下麵到底會怎麽做,他也是經常被糊弄的。
紅旗軍準備很充分,但是此前北邦炮台等陣地畢竟不在自己手中,故此需要時間構築陣地!深冬的膠東半島,天氣寒冷,白天氣溫都降到了零度以下,夜晚更是低至零下一二十度!(比現代的氣溫低)哪怕紅旗軍毫不吝嗇火藥炸藥人工,施工進度也相當緩慢。
另一方麵,部隊的調動,涉及問題也很多很雜,同樣需要時間。
再一個,紅旗軍(包括丁槐部)雖然兵力高達三萬,而且還有數千補充兵,但是仍然不足以保證絕對勝利!戰爭,哪有什麽絕對!
故此,讓淮軍在前麵頂一陣,消耗一下日軍,符合紅旗軍的利益!
中日開戰的層麵上,紅旗軍和淮軍是一個“大我”。而在國內,紅旗軍和淮軍乃是“你我”!這一邏輯,李林楊非常清楚!
二十三日,年二十九!日軍登陸四天之後。日軍終於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
日軍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岩中將指派前鋒部隊,各一個混編大隊,兵分兩路向威海衛進攻!
這種規模的出擊,已經不是孟德正的偵察營可以阻擊的,而且把偵察營用作打陣地戰,那是暴殄天物!
日軍小心翼翼的前進,當日下午兩軍前鋒發生零星交火。
孫萬齡先接到李林楊的電話:督戰隊已經到位,頂不住了您開口!
同樣的,李楹也接到了電話。
孫萬齡舉起望遠鏡往後路一看,紅旗軍的大旗高高飄揚!卡死了退路!
督戰隊,真!
李林楊在吞並綏軍(北邦炮台)之前,那是一團和氣。吞並綏軍之後,顧忌就小了!
指揮是不可能的了,協同作戰是不可能的了,那就隻有督戰!
孫萬齡和李楹兩軍的背後,各有一個輕步兵團。要知道紅旗軍的輕步兵團都是五個營編製,兩千兵力。而前鋒的兩部清軍都是三個營,一千兩百多兵力。
督戰隊比戰鬥部隊的兵力還多,簡直是奇跡!
孫萬齡大叫李林楊不是人,逼著他死戰。既然是死戰,那就隻好把所有的家當給叫上來了。反正扯了電話線,有電話也方便搖人!
於是威海衛城的留守部隊立即出發。
李楹的表現差不多,也隻能拿出了全部兵力!
話說,兩人現在已經知道了紅旗軍的勢力,實力。其實還是隻知道九個輕步兵團。直到此時,他們還不知道紅旗軍隱藏了真正的主力老八營。日軍的戰鬥力他們還沒有見識過,紅旗軍四十五個齊裝滿員的步兵營(九個輕步兵團),他們可是見過了。
反,他們是不敢反的。
以李林楊此前表現出來的心狠手黑,真敢殺光逃兵!
大多數將領,頂多是咋呼,是恐嚇,李林楊是真敢!(其實也不敢的,名聲太壞了。)有一定的威懾力!
至於投降日寇,雖然清軍將領都很腐敗,但民族氣節尚在!甲午戰爭中,清軍表現一言難盡,但是大多數將領的氣節還是可以的。
軍紀,就在這種不很正常的氣氛下,得到了加強!
孫萬齡和李楹兩人現在還是肯戰的,原因很多。一則,這兩位還沒有見識過日軍戰鬥力,又自詡精銳,心理上其實和淮軍在朝鮮半島上和日軍初戰的心態差不多。說白了,就是盲目的看不起日軍。
再一個嘛:李鴻章給了許諾,戰後淮係會收拾李林楊,他們二人會分一杯羹!
有壓力,還有大餅,所以孫萬齡也隻能選擇戰鬥!
至於為何李林楊的命令那麽“得體”。李林楊嗬嗬,有線電報啊,截獲多簡單的事情,至於密碼,大清朝的官兒根本沒有意識。甚至,李秉衡給紅旗軍下發的密碼本,本就是北洋軍的原本!連破解都不需要。話說,大清和日本之間的外交密碼,戰前都已經被日本破解了。
雖然,孫萬齡和李楹得到的“命令”其實是來自李鴻章。但是,李林楊搭了“順風車”,並不是沒有作用。次數多了,印象就有了,意識形成,然後就有可能指揮,至少可以影響到指揮!
這是藝術!懂嗎!?
也正是兩人敢戰肯戰,部隊才沒有被李林楊給拿下,否則的話,心慈手軟隻是李林楊的自我描述。吞了一支部隊是得罪淮係,多吞並兩支,不算什麽。
更重要的是,吞並一支部隊,不可能在幾天內就重組戰鬥力。對紅旗軍不利!所以,李林楊還是克製的。
根據日軍的進軍速度判斷,明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清軍將會迎來與日軍的第一場戰鬥!
李楹與孫萬齡使出渾身解數,盡力鼓起士兵的勇氣!但是,大多都士兵仍然戰戰兢兢,忐忑不安的等待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