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年初一之戰橋頭
字數:6069 加入書籤
二十五日清晨,農曆乙未年大年初一!
一大早,南路進攻的日軍已經兵臨孫萬齡部橋頭陣地。
仗還沒開打,孫萬齡接到了李林楊電話:“好消息,朝廷有令,斬獲的賞格提升了,砍一個倭寇首級,一百兩銀子!活捉一個,一百五十兩!”
關鍵時刻,這種消息也是好消息,一下子就激起了清軍的鬥誌!戰爭不分時間,但清軍士兵都是農民,有著深厚的過年情節,大年初一開戰,士氣相當的低!哪怕孫萬齡等人已經盡力供應,所有士兵都能吃到香噴噴的肉,熱騰騰的餃子。但,士氣仍然難以振作。
大清朝已經敗仗打了半年,這才意識到,日軍的戰鬥力不弱,朝廷把懸賞提高到了一百兩銀子!
話說,實際上還是少了,小日本還是沒有“白皮”貴。
要知道這些年白銀在貶值,中法戰爭時期,白銀兌英鎊大約是不到四兩銀子兌換一個英鎊。到了甲午年,已經是近六兩銀子兌換一個英鎊了。
總之,懸賞的提高,讓清軍迸發出一絲戰意!
戰鬥是以炮戰開場的!
孫萬齡拿出了全部的大炮,一共四門克虜伯73型大炮,拚命開火。
日軍前鋒至少八門大炮也在不斷狂轟。同樣的克虜伯火炮,口徑也一樣,隻是日軍的火炮性能更好!
孫萬齡若是知曉內情,能把某些清軍將領上罵十八輩!日軍使用的大炮,全都是朝鮮和遼東半島繳獲清軍的!乃是德國原裝貨,不是大清仿製的,性能相對優秀。
大炮對轟了半個小時,雙方的炮管都已經滾燙發紅,也各有傷亡,於是炮戰告一段落。
炮聲一停,孫萬齡等軍官咒罵踢打著總算把士兵組織起來,衝出陣地。這時候,日軍已經排成戰線,數百兵力烏壓壓的開始前進!
兩軍距離約六百米左右,孫萬齡部終於組成軍陣,部隊也亂哄哄的舉步向前!
這時候,就看出日軍和清軍的區別了。
孫萬齡的部隊兩個營四百多步槍手是一窩蜂的前進,而日軍的步兵卻是線列戰術齊整整的前進。日軍步兵的進攻隊形,看似線列戰術,但走近了才能發現,其實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散兵線戰術。兵力看起來寬大,實際兵力密度不高,其真實兵力隻有一個中隊,兩百多兵力。
孫萬齡部的所謂一窩蜂戰術,也叫打“排子槍”戰術。實質上是類似西方空心方陣的戰術。但是西式的空心方陣在清軍中傳著傳著,變形了。說來原因很簡單,也很好笑。本來空心方陣,左右前三個方向上在進入射程之後都是三排士兵以臥姿跪姿立姿射擊,所謂三段擊。但是,大多數清軍訓練中省了臥姿,原因,減少軍裝的磨損!甚至還有的清軍減少了跪姿射擊,原因嘛,練這個容易膝蓋疼!
如此一來,就演變成了全都是立姿(有的部隊有跪姿)開火射擊。
如此陣型射擊,火力優勢根本無法發揮。那就隻好采用密集隊形,以增強火力。加之隊形訓練不夠,組織度低下,士兵膽怯不由自主的抱團,故此就形成了淮軍特色所謂的“一窩蜂”!但是淮軍將領也有那麽一點羞恥之心,仍然堅稱這種戰術是“排子槍”。
距離有點遠,大約三百米左右,敵我雙方都開火了!
火槍對撞,雙方都有不少人倒下。清軍隊伍密集,射術又差,明顯的傷亡比吃虧!而且是吃了大虧!
雖然日軍在傷亡比上有優勢,但是兩軍都是黑火藥步槍,升騰的黑煙嚴重的影響了視線,故此命中率不高。
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難得,孫萬齡的部隊在射擊對抗中竟然撐住了!
看時機已到(其實時間很短),孫萬齡三角令旗一揮!早已準備好的馬隊從側翼衝出。
這樣的戰鬥方式,這樣的指揮水準,足以說明孫萬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步兵和騎兵的配合,相當“完美”!
話說,清軍雖然腐敗,但將領們也都是有作戰經驗的,甚至比日軍的作戰經驗還豐富。畢竟鎮壓農民起義是家常便飯。
就孫萬齡這一招兒,鎮壓農民起義軍,幾乎沒有失手過!
而且,孫萬齡部可不是閻德勝那種河防營的部隊,乃是清軍主力部隊,從裝備到訓練,還是很不錯的!
出擊的孫部官兵士氣非常高!
孫萬齡戰前鼓動非常到位:步兵頂住,騎兵砍腦袋,一個就是一百兩。他本人分文不取,大夥平分!
孫萬齡突出騎兵這一招,雖然不高明,但還是起到了效果,日軍慌亂了片刻,就已經被馬隊衝近了。日軍步兵麵對衝殺而來的騎兵,明顯慌亂!
“好機會!”
但接下來的戰鬥,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距離大約兩百米,孫萬齡的騎兵們紛紛跳下戰馬開火!
打完。。
孫部騎兵頓了一頓,啊,敵人咋不崩潰呢?
日軍竟然不按“程序”來!此“程序”指鎮壓農民起義的“程序”。
話說,孫部出擊的騎兵,不是那種衝鋒陷陣的騎兵,應當說叫騎馬步兵!歐洲稱之為龍騎兵。
孫部的騎兵頓了頓,日軍已經反應過來,指揮官已經調整了部署:部分日軍正麵對敵,部分已經調轉槍口。
幾輪排槍過後,孫萬齡正麵的步兵和側麵的騎兵全部敗逃。
不過,日軍因為被嚇了一跳也沒追擊。而是重新組織大炮繼續轟擊。
初次進攻不利,孫萬齡沒有氣餒,對手下幾個營頭繼續鼓動:“可惜啊,太可惜了。咱們打死的小日本至少七八十個吧,這要是砍了腦袋回來,七八千兩白花花的銀子啊,可惜了,可惜了啊。”
第一次接觸戰,孫部雖然敗了,但是吃虧不大,話說清軍將領對傷亡的承受力有時候是非常強的(死的不是自己就行)。
孫部四個步兵營一個親兵營一個騎兵營,傷亡兩百左右,遠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程序化”的大炮對轟結束。呃,孫部的大炮一門也沒有了。而日軍的幾門大炮還在瘋狂開火。
這一頓炮火對孫部的士氣打擊相當大,造成的傷亡倒是其次。
不過,孫萬齡還沒有放棄!這年頭,戰場上火炮雖然重要,但還不足以決定一場數千人的大戰勝負。
炮擊剛剛結束,孫萬齡部再次出擊!
這一次,孫萬齡把四個步兵營的步槍手全部派了出去。騎兵方麵也得到了加強,他把親兵營的騎兵也派了出去。
戰鬥模式和剛才一樣,和孫萬齡的部署差不多,日軍也加強了兵力,出擊兵力約有兩個中隊,五百餘人。
由於孫萬齡大大加強了正麵兵力,步兵正麵對射,清軍不落下風。但是,這隻是場麵上不落下風,熱鬧是熱鬧了,傷亡比例吃虧大了!但無論如何,孫萬齡部的步兵抗住了日軍,吸引了日軍注意力!
當孫萬齡的騎兵再次衝出去,卻沒能衝到近處,日軍早有防備,分出一部排槍阻擊!
日軍自以為得計,可是孫萬齡的第三把刷子出手了!
在孫萬齡親信的帶領下,親兵營騎兵,繞過側翼的騎馬步兵,僅僅一個衝鋒就斜斜的插入敵陣!
在日軍密集的火力打擊下,騎兵被打的紛紛落馬。孫萬齡這次是下了血本,孫部最精銳的騎兵承受著巨大傷亡死戰不退,不僅不退而且還在發瘋一般的繼續衝!
在淮軍中,能夠如同孫部這般衝鋒的部隊,絕對是一等精銳!不過,孫萬齡麾下也就這麽一哨的精銳騎兵,一共不到百騎!
騎兵的速度非常快,隻一眨眼,五十餘騎,就衝進了日軍的散兵線中!
騎兵一旦衝進了日軍的步兵陣型中,那真的是虎入羊群!
和日軍對射的騎馬步兵營,看前鋒已經破陣,也紛紛上馬,埋頭直衝敵陣!
當這部分百餘騎兵衝入日軍陣線中,日軍徹底敗了!殘兵敗將抱頭鼠竄!
後方,日軍指揮官,已經有了兵敗被追擊的心理,還在慶幸自己留了一個中隊的步兵做後備力量,戰局有挽回餘地。
但當他下達一連串命令之後,眼前的一幕讓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隻見清軍騎兵紛紛下馬,砍了日寇的腦袋就跑!根本就沒追!而且,連正麵的清軍步兵也衝到戰場上,揮舞冷兵器,在砍腦袋!
清軍把大好的機會拱手相讓!日軍指揮官已經回過了神,當即調整命令,指揮炮兵,調整目標。
日軍的大炮開火了!
隆隆炮聲中,清軍竟然悍不畏死,仍然在砍腦袋!
硝煙散去,地上滿是屍體,沒了腦袋的日軍!
此戰,孫萬齡部斬首一百一十餘記!
但是,傷亡太慘重了!
兩次戰鬥,步兵營精銳傷亡三百餘,騎兵合計損失百餘人,炮隊損失五十餘人。另有其他傷亡近百人。合計總傷亡已經接近六百!其中至少一百個傷亡,都是在砍鬼子首級時造成的!這百餘傷亡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孫萬齡的六營兵馬,合計才兩千多兵力,短短幾個小時就傷亡近三分之一!
不過,孫萬齡部的損失慘重,日軍也沒落得好,此戰總傷亡也超過了三百!
更嚴重的是,戰場上被砍了腦袋,迷信的日軍士氣降到了冰點!日軍士兵非常怕這個(斬首)!日軍這一支進攻混編大隊,因此也再難組織起大規模進攻!
剛剛打完這一仗,李林楊打來電話,沒有督戰,說話很好聽:“我紅旗軍頂上,貴軍可以撤退!傷兵由我軍負責治療,貴軍可撤往南邦炮台。”
雖然傷亡隻有大約三分之一,但是孫萬齡部的實力已經降低到了戰前的三分之一。沒辦法,傷亡的都是敢打敢殺的骨幹精銳!
無力再戰,也無力反對李林楊的“建議”,嗯,命令。
雖然孫萬齡恨李林楊牙癢癢,但是呢紅旗軍不僅接手了陣地,還接手了威海衛城的防禦。算是全麵接過來孫萬齡部的任務。
而傷員,孫萬齡部兩千人,隻有一個江湖郎中,對多達四百的傷員,根本無力救治。看看紅旗軍派出來的大車,多達百輛,輕鬆就能把三四百傷員給接走。兩軍實力根本不能比。
對此,孫萬齡隻能是感激不盡,甚至不能在他的營中說李林楊壞話,否則會被士兵當做白眼狼的,壞了名聲,以後帶兵就難了。
至於被打發到南邦炮台,協助劉超佩部防禦,不是好事,但又能如何?
反過來想想,去了南邦炮台,算是和淮軍抱團了,守住炮台的可能性大增,說不定也算是好事!
孫萬齡部就此去了南邦炮台。經過這麽大的周折,李林楊增強南邦炮台防禦力量的目標終於有了初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