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相持 1
字數:8099 加入書籤
李林楊到達蘆台,先是慰問了兩廣軍隊。粵軍高州鎮總兵潘瀛,讓李林楊印象很不好!
大清的軍頭們全都是一身毛病,但是李林楊還沒見過比潘瀛更貪錢的總兵。廣東相對富裕,這位竟然能把十營廣東兵帶的瘦骨嶙峋,衣衫襤褸。而且,這還是最近十天,紅旗軍足額發放糧食,士兵能吃飽的情況下。
廣西窮,右江鎮總兵張春發帶來的十營兵雖然裝備不好,衣衫也爛,但卻精神飽滿。
一時間竟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廣東比廣西富裕還是廣西比廣東富裕!
當年中法戰爭,潘瀛乃是淮軍後起三將之一王孝琪麾下,王孝琪光著膀子上戰場,潘瀛也是光著膀子呼喊砍殺!衝鋒陷陣!真可謂是猛將!沒想到,過了十年,竟然墮落到如此這般!
當即,李林楊就給粵軍桂軍改了規矩。紅旗軍對友軍,是區別對待的。
比如徐州鎮總兵陳鳳樓,乃是李林楊這個江北提督正兒八經的下屬,官兵的糧餉是由紅旗軍直接發。陳鳳樓以及幾個主要將領吃空餉的那部分,紅旗軍也是按照國內的常例發放,或許是稍微少了點,但卡的不算狠。簡單的來說,沒有過分的傷害將領的利益,保證了士兵的利益。
對於章高元,紅旗軍隻是影響,通過影響讓章高元基本保證士兵的利益。
對張春發,李林楊參照了陳鳳樓。雖然稍微傷害了一點軍官利益,但實際上張春發在廣西任上其實是拿不足數的,廣西太窮,根本做不到如數發放,不僅是士卒,軍官將領也拿不到其他省總兵的平均值。因此,張春發等人相當滿意!
對於潘瀛,李林楊直接把糧餉發給士兵。潘瀛這裏連空餉都吃不到一兩銀子!更別說喝兵血了。
士兵領到軍餉還沒三天,潘瀛就鬧出了幺蛾子!這位竟然利令智昏,強行要把銀子從士兵的手裏摳出來!
這操作,李林楊都驚歎!
這是戰時!你怎麽敢!
就連貪財的章高元都知道戰時必須讓士兵吃飽,拿到軍餉。
再說一遍,這是戰時!士兵是上陣賣命的!
李林楊立即上報朝廷上報李鴻章,要求撤了潘瀛。
第二天,李鴻章竟然親自來了蘆台,不過不是為了潘瀛這點破事兒。
“哎呀,李中堂,怎敢勞您大駕。”李林楊嘴上很熱情。終於見到了這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裱糊匠”!七十多歲的李鴻章,身材高大,保養的相當不錯,瘦瘦的,腰杆子都相當直。
“免。。”
李鴻章習慣性的想說免禮,但李林楊隻是抱拳,根本沒有施大禮參拜。李林楊是江北提督,而且有部分行政權,其實已經相當於一個小微型總督了!小小的尷尬一下,李鴻章說明來意。李鴻章見多識廣,兵痞軍頭他見得多了,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自然也見怪不怪。至於背後耍手段什麽的,官場嘛,那就各施手段吧。
“在朝廷裏,大多數官員都認為,趁著日軍退兵,正是和談的最佳時機。”李鴻章說的,李林楊信了。但那些所謂的大多數官員,肯定包括李鴻章!甚至,李鴻章自認這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好不容易“打贏了”京師保衛戰,再打,能贏嗎?
“贏不了!”這就是李鴻章真實的想法。
李林楊先不接這個話茬,道:“現在日本海軍,已經沒有幾艘像樣的軍艦了,若是定遠號還在。。”
喜怒不形於色,李鴻章沒有做到!破防了!
若是以眼前的敵我力量,尤其是海軍力量,若是定遠還在,日本海軍絕不是對手!但是,已經被那幫人葬送了。不僅僅是葬送了大清勝利的希望,還葬送了他李鴻章挽回自己一點顏麵的最後機會!現在悔之晚矣!
“亂命啊!”李鴻章長歎一聲,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這三個字,都不用往深處想,說的就是光緒皇帝!身為一個大清的忠臣,李鴻章吐出這三個字,足以說明他的憤怒了。
“外交方麵,日本提出了什麽條件?”
“和預料的差不多,允許朝鮮獨立,割地賠款。”
“絕不答應!”李林楊惡狠狠的說道:“對中國來說,現在完全具備了拖死日本的條件!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再和日本談!”
目前,直隸地麵上就有實打實的六百營兵力,隻要糧餉夠,哪怕清軍的戰鬥力還是一堆垃圾,仍然具備了拖死日軍的條件!甲午戰爭,除了力量對比!比起幾十年後的抗日戰爭,不僅僅是國力弱小,還有一個極為有利的情況:沒有偽軍!(有極少)因此,李林楊是對在這場戰爭中獲勝,或者說拖死日軍,有著極大的信心!
“勝也罷敗也罷,絕不和談!”李林楊道:“所謂天助自助者,隻要打下去,國際形勢一定會改變!”
這可是幾十年後,那場抗日戰爭最著名的戰略性論斷《論持久戰》的論斷!(不完全是,李林楊記憶有混淆)至於國際形勢會如何變化,李林楊是有推測的,但國際形勢非常複雜,隻能推測,無法肯定。
對於甲午戰爭的結局,李林楊甚至可以容忍奉天遼東寶島暫時被占領,卻絕不容忍割地賠款!尤其是賠款!
拿不到甲午戰爭的賠款,日本想崛起?做夢!
至於領土被占領這個問題,十四年抗戰的曆史,李林楊可是清楚的很!
早晚,中國人會拿回來的!
“中堂,看報紙了嗎?洋鬼子赫德都看的出來,我給你念念啊。”
李林楊拿出一份洋文報紙,開始翻譯:“日本在這場新戰爭中,料將勇猛進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國方麵不免又用老戰術,但它隻要經得住失敗,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數上的優勢轉移局麵,取得最後勝利。如果戰爭拖長,中國的資源、人力和它禁得起磨難的本領,也必將勝過日本的勇猛和它的訓練、組織能力。”
李鴻章聽了,還在堅持他的意見。類似李鴻章這種大人物,對自己的判斷是有足夠自信的,而且,他是從內心認為,當下乃是和談的最佳時機,所以,李林楊說歸說,這位其實是根本勸不了的。
“現在朝廷實難支撐!天津存糧可撐各軍一月,京城存糧,不足一月。直隸北麵各縣,不少村落都已經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這個,李林楊很知道,前些時間,正是春荒時節,老百姓正是最缺糧的時候,又逢戰亂,怎一個慘字可以描述。
“列強的商船在向日本輸送物資!我國可以提出抗議!若列強不能做到中立,那麽去日本的商船若遭受攻擊,責任自負!”
“那豈不是又樹敵列強了?”
“不會的。”李林楊道:“咱們的目的隻是讓洋船向北方輸送糧食而已!列強肯定會答應的。就以目前的米價,從越南泰國送到天津,一倍還多的利潤!列強們的藍眼珠也是見不得白銀子的,他們隻認錢!”
“可是,朝廷現在缺錢!”
“找法國人,貸法國人的款,買法國人的大米(越南)!”
李林楊敢肯定,法國人會同意的!如果這種話說給翁同龢,肯定是對牛彈琴,那位根本不懂這裏麵的彎彎繞。但是浸淫洋務運動幾十年的李鴻章一聽就明白!
這特麽是讓法國人賺雙份的利潤!而法國人的金融,說白了就是高利貸,那是全世界頭一份!最擅長了!而且就在二十天前,法國德國俄國組成了二十艘戰艦的龐大艦隊在日本近海示威,給日本施加壓力,要求停戰和談。倒不是這三位有正義感,而是有利益!那就再加點利益!
方法,已經有了,李鴻章也願意一試。
下一個議題:“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是時候集結了!雖然還是不易取勝,但是隻要戰術得當,切段日軍的海上運輸線,絕對不是不可能的!”
李林楊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意思很清楚,要把指揮權交給李林楊。前幾天,李林楊對劉坤一提出了建議,劉坤一拒絕,擔心把戰火引到兩江。
其實吧,戰火沒有燒到兩江,原因隻有兩個:其一日軍兵力不夠!其二,日本不敢得罪大英帝國。大英帝國在中國的經濟利益,占到了列強的八成,其中長江流域就占了六成!對大清,東南是錢袋子,對英國,東南也是下金蛋的金雞!
現在,日本海軍戰艦的數量已經沒有南洋加廣東加福建水師的數量多了。質量雖然還有差距,但日軍兩艘主力浪速和秋津洲現在正維修,這是一個難得的空窗期!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李鴻章意動,但是做到很難。如果能做到,那就不是大清了。
正事兒,說完了,正好下起了小雨,當夜李鴻章留在了蘆台。
燈光下,李林楊提起來了另一個話題。作為一個非曆史愛好者,李林楊其實很奇怪曾國藩以及李鴻章這幾個人的心態。那就是,當初這幾個掌握了強大武力的漢人官員,為何不造反?
“李中堂,經此一役,無論勝敗,大清朝已經是病入膏肓,再無回天之力。不知道中堂做何打算?”
李林楊此語,與謀反無異。但李林楊卻說的誠懇,仿佛是純粹的學術討論!
李鴻章張嘴道:“何出此言啊!隻要扛過這一劫,朝廷中興有望!”
片湯了不是?類似這種話,早在三十年前,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就曾經向曾國藩預言過。身為曾國藩的衣缽傳人,李鴻章何曾沒有聽說過,甚至比李林楊更加大逆不道的,他都聽過,也想過!
“直隸保衛戰無論勝敗,很明顯的國內又是一個同治年的局麵。”李林楊道:“這個李中堂不會否認吧?”
當年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湘軍淮軍已經勢成,若起兵反清,勝利幾乎沒有多少疑問。現在,幾百個營齊聚京師直隸,九成都是漢軍!涉及幾乎每個省!戰後,大清朝絕對無力約束這些已經裝備了大量洋槍的軍事力量!各路軍頭也不可避免的有各種心思。而,基層的士兵又親眼看到了朝廷的腐敗無能,八旗兵的腐朽。
這根本不是幾個將領是否忠心的問題,而是從上到下全都失去了對朝廷的敬畏!
但凡是目睹或者聽說過山海關最初的那場潰敗的士兵,誰還會對朝廷最後的威懾力,甚至不敢出京師城門的八旗兵心存一絲絲敬畏?
沒有了對朝廷的敬畏,李林楊在搶地盤,難道其他將領就沒有這種心思?
而且,甲午戰爭結束後,比起太平天國之後的形勢,隻會更加複雜!
幾十年前,淮軍湘軍是怎麽幹的,又是怎麽掌握了權利,李鴻章可是經手人,他一清二楚!說到本質,就是朝廷和湘軍淮軍做了一場交易,清廷給高官厚祿,湘淮軍不造反!
李鴻章想起來了,幾十年前那個夜晚,曾國藩已經病入膏肓,臨死之前對自己說的那句話:“兵權交的早了!”
曾國藩選了做忠臣,末了,還是後悔了呀!曾國藩是怎麽死的?說白了就是被氣死的!(有興趣去網上深搜一下天津教案)
甲午之後,朝廷的力量會更弱!朝廷能與地方軍頭們達成交易嗎?本來,或許是還有希望的。但,現在多了個李林楊!李林楊的行事作風,完全不似官場的人,完全不講君君臣臣,利益當先。但凡是李林楊給朝廷的電報,幾乎沒有不要錢要官要地盤的!
李鴻章呆了半天,說出了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七十多歲的李鴻章,已經沒有萬裏封侯的壯誌了!雖然還在這個政治舞台上,但精華已盡!
“走君主立憲這條路....”李鴻章遲遲疑疑,終於說出了他心底的想法。
“太理想化了。”李林楊道:“沒有幾個人會主動放棄手中的權利!滿清貴胄絕對不會!”
“如果呢?”
李鴻章眼中竟然泛起了一絲光亮。真特麽“忠臣”啊!滿清的忠臣,對我中華來說,就是漢奸啊!或許朝廷,或許滿清貴胄有那麽一兩個有這樣的覺悟。但。。
“滿清放棄權利的速度跟不上人民覺醒的速度!”
李林楊斬釘截鐵的說到。這句話他說的非常有信心,由不得李鴻章不信。李林楊是個崇信係統製勝的人,對宣傳極其重視。紅旗軍的宣傳機器在山東戰役獲勝之後就早已全力開動。
紅旗軍的宣傳文章傳單,乃是以千萬數量計的!僅僅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至少一千萬人口,甚至幾千萬人口對於甲午戰爭有了自己的認識!對滿清的無能有了新認識!《旅順大屠殺》的消息傳遍了全國,更是激起了全國人的憤怒。“倭寇一日未退出國境,敢言和者皆為漢奸!滅其族,掘其墳!”的傳單更是人人皆知!甚至在滿清控製最為嚴格的京師,也幾乎人人皆知!
紅旗軍走到當下,宣傳的機器開動,就不可能停下來!
清王朝玩文字獄是嫻熟的,但對於大規模,有組織的宣傳,隻能說是驚慌錯亂!
一番長談,李鴻章認為真正的看清了李林楊。李林楊說話很直白,不玩文字遊戲。但,深度,哪怕是李鴻章也難以企及!
“滿清放棄權力的速度,跟不上人民覺醒的速度!”
一句話,震撼的李鴻章念了三遍,感慨三遍!
“真沒辦法了嗎?“李鴻章的心理很複雜,年輕時沒造反,臨老,他想做個有始有終的臣子。封建士大夫,就是這麽個理念,甚至可以說是人生理想。改變,很難。甚至說根本不可能!
“朝廷,若有決心,就繼續打下去,哪怕遷都再戰,也還有一絲挽回人心的可能!”
李林楊給出了大清朝的唯一解!
“若如此,戰後你打算怎麽做?”
“發展工商,發展軍事,以待瓜熟蒂落!”
戰爭時期,李林楊不會造反。戰爭結束,李林楊也不會立即舉起反旗!隻看甲午戰爭,滿清還能召集起來好幾百個營的軍力,足以說明,時機未到。想想那支精英匯聚的隊伍,二十八年才打下江山。李林楊穿越才十五年,真不著急!而且,造反這種事情,其實也急不得。朱元璋都說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何妨學上一學!紅旗軍,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壯大力量,需要時間。
因此,李林楊提出了要求:“把江南製造局(船廠是製造局下屬)交給我吧!”
自己從零開始建立企業,太慢了。因此上,接手江南造船廠和江南製造局,乃是見效最快的方法。雖然洋務運動搞了幾十年,一幫讀聖賢書的其實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深入,反倒是官辦企業的弊病無師自通。以至於比日本時間長,投入大,但成效遠不如日本。但是,另一方麵,也不能說是一點成效沒有!江南製造局目前擁有的設備,尤其是一些重型設備,乃是紅旗軍集團急需的!比如一台2000噸水壓機,比如一台才投入幾年時間的1200噸水壓機。類似這種重型設備,從采購到安裝調試,沒有兩年甚至三年時間,根本就不可能投入使用。沒有這種重型設備,紅旗軍集團別說製造大炮了,連迫擊炮都造不了,連大口徑炮彈都造不出來!說句題外話,哪怕是六十年後,共和國在1953年才擁有了第一台1200噸水壓機。
這個要求,含義很深,絕不是隻在表麵上!這是一個交易,言外之意:拿到了江南製造局,我就不會立即造反!
李鴻章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