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戰灤河 2
字數:5317 加入書籤
左翼戰場。
日軍第二師團也是一大早就對左翼發動了進攻,不出所料,日軍選擇的突破口正是北線餘虎恩的防線。不過,這一天的戰鬥,雖然打打停停,其實沒有多激烈。
戰場的左翼是山區,道路也僅僅是能行軍,轉運大炮艱難。在日軍炮兵尚未就位的情況下,日軍的進攻隻是試探,尋找清軍防線的薄弱點而已。隻是,餘虎恩部七營兵力,守著兩個小山口,陣地完備,兵力足夠厚實,日軍第二師團吃了點小虧,沒有繼續強攻。最近這一個多月,日軍全都是在打攻堅戰,經驗非常豐富!已經總結出了一整套戰術,攻堅戰很有些章法的。
日軍在做準備,紅旗軍也在繼續忙碌。紅旗軍一邊,幾乎不用李林楊指揮,總參謀長周綱吉等司令部人員完全勝任。但友軍方麵,六音山陣地還是需要李林楊關注的。第二天一早,李林楊先趕到餘虎恩陣地,雖然與餘虎恩的關係不很融洽,但該提醒該提供一些支持的還是要做的。
“餘鎮,昨日一戰,貴部英勇,當為我軍楷模啊。”李林楊見麵,先給了頂高帽子。所謂,有禮不打笑臉人。餘虎恩雖然氣還沒消,但是究竟不能再對上司冷臉相待了。
在不很和諧的氣氛中,李林楊仔仔細細的詢問了餘虎恩部過去一天的戰鬥過程,隨即指出了幾項注意事項,並且派出了警衛營在陣地上向湘軍官兵仔細講解戰術,甚至是手把手的演練了一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餘虎恩同樣善於“結硬寨打呆仗”,但是紅旗軍指導構築的陣地畢竟和湘軍的工事有區別,別有奧妙!
總兵餘虎恩雖然心中有氣,但李林楊的做派並非浮在水麵,而是深入到了具體的戰鬥指揮。老將知道好歹,也深知李林楊並無惡意!
“餘鎮啊,湘軍弟兄跋涉千裏作戰已經夠苦了,無論哪一個都是人生父母養的,家中都有父母親人,我等將領,多費一點心思,就能少死幾個兄弟。”臨別,以誠待人,李林楊還是做到了的。
“大,大帥。”餘虎恩終於叫出一聲大帥,雖然聲音有點低。
“算了,別送了。”李林楊道:“切記,一定要抗住鬼子的三板斧!隻要抗住了,後麵的仗就好打了!”
所謂三板斧,不過就是“大炮轟完步兵攻。”
隨即,李林楊又馬不停蹄的在六音山見到了提督吳鳳柱,如此這般,提醒了一下吳鳳柱。
整整兩天,日軍都在準備進攻。都不用猜測,李林楊可以肯定,惡戰,即將來臨!
兩天時間,足以讓日軍做足了進攻準備。兩天時間也足夠紅旗軍做足準備。而且,十一月十六日,紅旗軍的右翼,以白杜山為中心的第二道防線已經修築完成,左翼陣地五山由於是石頭山,還沒有完工。兩萬餘軍伕已經退到了灤河以西,開始在灤縣周圍修築工事。工兵已經在灤河上,在灤河鐵橋上遊下遊各開建一條浮橋,用於交通以及輸送傷員。當然,更重要的是攔截日軍從上下遊偷襲灤河鐵路橋,紅旗軍要保住大橋!
日軍準備進攻跡象最明顯的是在我軍右翼,但是十六日日軍的進攻戰最早打響的卻是在喇叭山和梨兒山戰場!也就是餘虎恩的防線。
日軍選擇的突破目標乃是喇叭山。喇叭山位於梨兒山和六音山之間,兩側各有一個缺口,一邊一兩百多米,一邊三四百米。日軍若是不能拿下喇叭山,兩條通道任何一條都都別想打通。
喇叭山很小,最高峰隻有海拔兩百多米(比山腳隻高出百米),麵積大約也就兩個平方公裏,而且這座山平麵圖上是三角形,正對敵人的一側是一個錐形角,偏偏這裏山勢比較緩,沒有陡峭的崖壁。因此,日軍第二師團一出手,就選準了目標。
但是,餘虎恩部七營的部署在紅旗軍參謀的規劃下部署也非常合理,也很有針對性,僅僅在喇叭山上就梯次部署了三營,梨兒山一營,六音山一營,其他一個營被拆分,分布於各個小山口,預防日軍小股部隊跨過山梁偷襲。而且,餘虎恩指揮部帶領最後一個營,也就是親兵營,就在喇叭山後麵紮營,隨時可以增援喇叭山。
戰場要點,日軍分析的很正確,我軍也預判到了!
雖然,紅旗軍對於曾經被自己幾乎被全殲的日軍第二師團有著全麵的心理優勢。但是,重建的第二師團卻絕不能小覷,其繼任師團長乃是乃木希典中將!
對日軍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應當聽說過這個名字,曆史上十年之後,這位在日俄戰爭中強攻203高地,打出了“日本軍神”的威名。當下他帶領第二師團,下轄四個步兵聯隊,第四第五第十六第十七步兵聯隊,因為是重建所以沒有設置旅團長。也因為沒設置旅團長,這個師團四個聯隊長都作戰非常積極,看著閃亮的將星,誰都想肩膀上掛上一顆!而且,不設旅團長,指揮係統扁平,乃木希典的指揮更加靈活!
日軍進攻喇叭山的是新建的第四聯隊,作為第二師團的主力聯隊,軍官都是從其他部隊抽調的“有功之臣”,士兵也都是在朝鮮半島上屠殺有功的悍卒。這個聯隊中間,甚至沒有一個原來的第二師團敗兵!心理上並無負擔。聯隊長西寬二郎大佐!
凜冽的寒風中,東邊的天空剛剛出現第一絲朝霞,日軍炮響了!西寬二郎麾下的大炮並不多,這邊山區轉運困難,隻有一個山炮連一個野炮連,一共八門炮。
野炮連四門大炮,對著喇叭山狂轟了半個小時,然後轉移目標到了梨兒山,又是半個小時的炮轟,後來又轉向了六音山的南端,又轟了半個小時。
這種炮擊,看著聲勢大,但其實作用不大。可是,西寬大佐自有他的道理。要知道,很多清軍就是挨了一頓並不猛烈的炮擊,然後就崩潰了。
一個半小時的炮擊之後,天色已經大亮,西寬二郎看對手很明顯的沒有崩潰,於是正式組織發動進攻。
在十六日早上八點,日軍第二師團發起的進攻,規模非常大,不僅僅是西寬二郎的第四聯隊,包括第五第十六第十七聯隊全都發動了進攻,目標既有六音山陣地,也有沿著鐵路的正麵陣地,甚至還分出了部分人馬對龍山發起了進攻。
以一個師團,四個聯隊,發起長達十幾公裏的戰線進攻,很明顯,是牽製手段。但是,日軍的牽製手段,也必須小心應對的!敵人是一個整師團!兵力一萬八千五百(包括軍伕),而餘虎恩和吳鳳柱部雖然是五十營兵力,總兵力也隻有兩萬,而且,半數的步槍配置!折合一下火力,也就是相當於日軍一萬而已。看似人多,實際上卻是兵力劣勢!
先不說,紅旗軍以一個團加上九個新兵連駐守的三公裏多寬的正麵防線。就隻說鄂軍駐守的六音山防線。六音山由兩條山梁。組成一個三角形。這兩道山梁,需要布防的長度有八公裏,而且還有幾個要點。僅此“填線兵”就占了十二個營。為了幾個要點,還需要準備第二梯隊,又占了六個營。由於山路崎嶇,這十八個營,基本上都是屬於不能動的。
作為最重要的陣地,也就是六音山直麵日軍的方向,大約一公裏多寬度的正麵,吳鳳柱做了重點防禦,梯次部署兵力,一共占用了八個營。刨除已經調到外線潛伏的三個營精銳和重點部署的五個營炮兵,吳鳳柱這麽一番布置下來,手頭的機動兵力隻剩下兩個親兵營!
吳鳳柱如此部署兵力,有紅旗軍參謀的指導,也有吳鳳柱本人的意思。他要做的就是“厚實”兵力!否則不足以堅持。結果,他這麽一厚實,乃木希典的全線牽製性進攻,作用超常!
紅旗軍第一旅設在正麵陣地的一個團+九個新兵連,本來就不可能動。而吳鳳柱全部的兵力都有了用場,以至於餘虎恩部“幾乎”成了單打獨鬥!
餘虎恩是做足了準備要抗住日軍的三板斧的。但是他絕沒有想到,日軍的三板斧是如此的犀利,如此的難抗!
餘虎恩這部湘軍已經籌建了差不多一年,雖然經曆了錦州一敗,山海關一敗,但是這幾個月時間並沒有參戰,休整訓練了足足五個月,戰鬥力提高不少,因此上士氣還是很不錯的。老將餘虎恩有信心以六營兵力守住隻有兩三公裏寬度的防線。
再一個,餘虎恩以老資格卻被李林楊剝奪了冷口青龍方向總指揮官,心中也是有氣的,現在鉚足了勁,要打出一個漂亮仗,以彰湘軍之威!湖南人的倔強在老將身上充分體現!
早晨七點,日軍第四聯隊的進攻開始!四門山炮四門野炮對著喇叭山陣地就是連續半個小時的炮擊!和淩晨的炮擊不同,這次日軍的炮兵火力打的非常集中,而且火炮的射速明顯的高了很多。前沿陣地被火炮轟的七零八落,黑煙滾滾!
清軍常見的工事胸牆,在這場炮擊中被徹底摧毀!
西寬大佐很滿意,立即派出一個大隊直接強攻喇叭山。喇叭山兩側的陣地,大佐也沒忘記,各派了一個中隊牽製性進攻。
半個小時的猛烈炮擊,餘虎恩也確定了,日軍主攻方向就是喇叭山,對紅旗軍那些年輕參謀不由得高看一眼。戰前,紅旗軍的參謀就預判了日軍可能的戰術!
餘虎恩帶領親兵一營直接登上了喇叭山。登高一望,餘虎恩對紅旗軍的怨氣又少了許多。
胸牆已經被日軍炮火徹底摧毀!若是按照湘軍打仗的老套路,胸牆被摧毀意味著沒有陣地了。可是,在紅旗軍強烈的要求下,在喇叭山這座山上,還挖了兩道戰壕。在山上,尤其是半石頭的山上挖戰壕,難度和工程量比壘胸牆可要大上十倍!當初餘虎恩是很抗拒這項工程的,但是現在效果顯現!日軍的炮擊對躲在戰壕裏的湘軍傷亡不大!
日軍的進攻可以稱為波浪進攻,一個大隊三個步兵中隊分了三個波次輪番進攻!
日軍第一個波次,一個步兵中隊兩百餘人以散兵線進攻,湘軍這邊士兵躲在戰壕中拚命阻擊,但仍然沒能阻止日軍的進攻步伐,敵人很快就接近了前沿陣地不到一百米。
就在此時,湘軍設在側後方的格林炮開火了!
餘虎恩部沒有大炮,僅僅隻有三門格林轉管炮。要是按照湘軍的習慣,這東東肯定要設置在前沿。隻是在紅旗軍的建議下,這次格林炮設在了側後方。
有效射程有限的格林炮,如果設置在一線,很容易被敵軍摧毀。
雖然紅旗軍沒有裝備格林炮,但那是因為有更好的馬克沁重機槍。餘虎恩部的三門格林炮,比較先進,乃是三十七毫米口徑的大家夥。和二十毫米,二十五毫米的格林機炮不同,三十七毫米的炮彈在這個時代已經具備了填裝彈藥的能力,因此打出去的都是開花彈!
在格林機炮的狂暴輸出之下,陣地前沿被炸的砂石亂飛,黑煙滾滾。小鬼子沒料到湘軍竟然還有這種大殺器,堅持了幾分鍾,就不得不爬著退出了進攻。
日軍第一波進攻被打退!勝利才是提升士氣的良藥,湘軍官兵臉上漏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