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政 9

字數:5959   加入書籤

A+A-




    分部門的小會開完,已經耗時半個多月,主力部隊也已經大部分撤回了江北。江北係廳級以上官員的大會於三月中旬召開,“大會”不大,包括李林楊在內,軍與政,一共隻有二十五個江北巨頭參加了會議。這場會議統一了思想,李林楊做了報告,解決了江北係最大的擔心!
    江北係所有高級官員,無論文武,其實在甲午戰爭結束後最大的擔心就是:朝廷,會不會給時間,任由江北野生!
    雖然,江北的工商業準備夠充足,半年多已經建好了大部分工廠,生產銷售也逐步走上了正軌。商業前景雖然好,利潤肯定也會有,而且還肯定會非常豐厚。但是呢,幾千萬本金加上幾千萬貸款砸進去,最快明年才能盈利一千萬。想把投資全都賺回來,至少需要三年!也就是說,大規模的投資實際上是削弱了江北係的力量的。以紅旗軍主力來說,今年就隻有滿足日常訓練的軍費一千萬塊銀元,到明年才能在保證訓練消耗的情況下做到囤積一千萬塊銀元的武器彈藥。
    眾所周知,沒有銀子,打不了仗!為了甲午戰爭,紅旗軍都準備了多達三千萬銀元的物資彈藥儲備!要想達到儲備三千萬銀元的物資彈藥,至少需要到後年年底。因此,在恢複儲備的這三年時間裏,乃是江北係的虛弱期。這就是江北係官員最大的擔心。
    “大家現在已經看到,全國各省都有起義軍,都有流民,在一年之內,朝廷是不可能騰出手來對付我江北的。”
    這是第一個論斷,也是事實。國內亂局,會給紅旗軍至少一年時間,在座眾人都是有閱曆,有眼光的,能夠看出這一點。
    “我江北的發展需要時間。能阻嚇朝廷的隻有紅旗軍!今年,紅旗軍主力將會擴充到一個軍,下轄三個師,一個師兩個旅!兵力四萬。明年,我軍主力將會擴充至一個軍三個師,每個師下轄三個旅。兵力五萬五千。”
    五萬五千兵力,相當於清軍一百五十營。紅旗軍防禦作戰,從軍事的角度估計,清軍至少要準備五百營才能對江北形成威脅,若是想戰勝紅旗軍,得一千營!那麽清軍能不能再次組織起一千營兵力呢?需要多長時間呢?
    甲午戰爭,日軍都打到了京師城牆根,清軍才一共組織了一千營兵力,這已經是滿清的極限能力!李林楊一席話,讓在座大部分人都意識到:至少清軍兩年內是組織不起來一千營兵力對江北發動進攻的!
    反觀江北,紅旗軍主力兩年擴軍到五萬五千,毫無疑問,做得到!
    其實當下紅旗軍主力就有兩萬五千,江北兩次新兵訓練合計兩萬(第二批一萬還在訓練中),而威海守備旅除了主力一個旅之外,還有六千新兵(本來是一萬,四千新兵已經在灤河戰役中上了戰場),這六千新兵的半年期訓練已經完成。
    除此之外,灤河戰役山海關戰役造成的數千傷兵也在養傷,等傷兵重新入營,又是三千兵力。
    而且,從東北軍抽調的需要培訓的軍官一千餘人,從團練抽調的一千多人也會參加培訓。
    如此計算下來,紅旗軍在江北的總兵力其實已經接近五萬五千了。隻是,戰時擴軍還是太緊急,需要裁汰,也需要補充。軍官數量也不足以支持五萬五千主力,還需要培訓軍官。故此把主力擴軍步伐定為兩年。所以,紅旗軍的擴軍計劃,肯定能完成。如果粗糙一點,隻需兩個月就能達到五萬五千的一個滿編軍的編製。
    至於三年時間清軍能不能組織起來一千營兵力,根據甲午戰爭的情況看,難,很難。
    “第三,哪怕清軍組織起來了一千營兵力。我軍將會采取主動策略,整體戰略計劃是:清軍對付東北軍漠北軍,江北就北上。清軍若是對付江北,那麽東北軍漠北軍會南下。使之難以形成合力。總而言之一句話,我江北有足夠的實力,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贏得至少三年安穩的發展期!”
    如果有三年時間發展,在座人員全都有信心讓江北係的實力不僅是恢複,還能更上層樓!至於三年後,這些投資所能爆發出來的經濟能力,絕對是驚人的,除了海軍戰艦和陸軍的身管火炮,江北幾乎不用進口糧食之外的物資,就能完成自給自足。而且,指的可不僅僅是五萬五千主力部隊!
    徐工城三個槍廠,產能設計都是三千支。建廠時間和完善生產最多再需要半年時間,達到滿產,再半年。以兩年計算,能夠生產至少二十五萬條槍。如果組建輕步兵部隊,能組建二十五萬!
    大會結束,各部們各司其職。李林楊的主要精力還是投注在軍事建設方麵。江北係發展到目前,李林楊也有意把精力多轉向政治,比如合縱連橫。但是,在碰壁之後,李林楊再次確認那種通過政治手段發展勢力的方式不適合紅旗軍,不適合江北係。封建係統和特色主義根本不兼容。
    所謂:有用的事情重複做!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的李林楊,認準了發展經濟,發展教育,發展軍事,心無旁騖!
    三月底,清(江)浦軍校開學了!
    大戰中,紅旗軍主力中有三百學兵升任了準尉和少尉。但是,軍事知識還非常欠缺。因此,這些已經是軍官的年輕軍人被抽調出部隊,開始為期一年的軍校生活。一年之後,就是三百合格的基層軍官。
    而從東北軍,民團抽調的兩千多人,也被納入了新兵訓練旅開始了為期半年的新兵訓練。李林楊是非常重視這一部分官兵的,打仗這種事情,不一定要讀軍校。比如這兩千人。但是,缺了係統的軍事訓練和軍事學習,就不可能組建一支近現代的軍隊。之所以重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批人的素質實在太好了,兩千人大部分都識字,而且有超過一百人都是武秀才,武舉人。哪怕沒有這些功名的,也幾乎個個都是武林高手!
    以徐海的新兵訓練團,正常可以承擔差不多一萬新兵的訓練。但在這半年時間裏,他們僅僅隻是負責這兩千人以及很少的一部分新兵訓練。算是開了小灶。在這些人完成半年期的新兵訓練之後,會直接讀軍校,學製為一年半。也就是說,兩年之後,會給紅旗軍供應一千五百(有淘汰)基層軍官。
    以上,再加上每年都會有的至少三百優秀學兵,兩年之後,紅旗軍將會擁有多達兩千的基層軍官。要知道,紅旗軍在甲午之前,讀過軍校的基層軍官不過七八百,中士、上士數百人,就撐起來了十萬大軍。可以想象,隻要這些軍官畢業,那麽紅旗軍就能撐起來三十萬大軍的規模!其中主力部隊就可以達到十萬!
    清江浦的另一部分,乃是技術兵種,十個科目十個班,都是普通學兵。比如信號兵,比如電報,比如獸醫。
    經過這麽多年的練兵,以及這場戰爭。李林楊對一些他本來模糊的曆史有了另一番認識,幾十年後常凱申的軍隊,所謂黃埔軍校,學期隻有半年,長的也才一年,隻能勉強培養出來基層軍官。因此,那支軍隊根本就稱不上強軍。
    紅旗軍也沒有更好的條件培訓高級軍官,但所有的中尉以上,包括校級軍官都會在這兩年中輪替進入青浦軍校再提高。而,教學方法,乃是每人都是老師,也都是學生。做老師,把自己的指揮經驗、作戰心得體會講給大家。做學生,那就學其他人的先進指揮經驗。
    兩年的周期,差不多!
    海軍軍校,設在海州東西連島。王選在傷愈之後,擔任了海軍軍校教育長,並且升任了海軍廳長。不過,海軍廳長雖然位高,但紅旗軍目前的海軍力量有限,隻剩下了一艘八百噸驅逐艦霍去病號,和幾艘魚雷艇。因此,海軍廳,事務部不多。王選因為傷愈之後,身體已經難以適應艦隊作戰,於是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海軍軍校教育上,這個海軍軍校開設有輪機科,航海科,炮科,後勤科。
    當下的紅旗軍海軍軍校,在吃了北洋一千多人之後,經過一番裁汰,擁有五百個學生,老師也就是軍官,也有幾十個。論基礎素養,從北洋挖來的人其實比當初紅旗軍海軍還要高。但正所謂“一隻綿羊率領一群獅子,一隻獅子率領一群綿羊”,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海軍方麵,雖然隻有一艘主力驅逐艦能出海作戰,但船隻並不少,僅僅從威海灣中打撈起來的北洋訓練艦等船隻就有七八艘,再加上廣丙號,以及蚊子船等,現在力量其實也不很弱。隻是,這些軍艦,運輸船,大都已經老化,修修補補,也就隻能用作訓練船。海軍廳,在拆除武備之後,處理了幾艘,剩下三艘訓練艦,三艘運輸船。
    四月中旬,李林楊視察海軍軍校。海軍廳長王選很用心,學校辦的很是不錯,特別是在課程中加強了實際操作,比如輪機班,拿著從戰艦上拆下來的鍋爐蒸汽機等,一遍又一遍的拆裝維修。炮兵班每天都要擺弄一堆的大炮,隔一星期還要一枚實彈打靶。訓練計劃以及補給計劃,巡邏計劃都做得非常不錯,李林楊視察之後給予了高度讚揚。不過,海軍廳長王選和海軍司令王順誌最期盼的還是戰艦,今年,是不可能安排上了。不過,李林楊保證,等明年軍校畢業一批軍官士官,到那時就可以去英國接戰艦了。
    四月十四日,李新宏帶團隊回國。
    和李新宏一起歸來的造船團隊足足兩百骨幹,其中工程師五人。而這些也僅僅是李新宏團隊的三分之一骨幹,另外的兩部分,一部分留在德國不萊梅船廠繼續造民船,一部分留在英國造軍艦。李新宏歸國乘坐的是一艘不萊梅船廠製造的四千噸客輪,沒有一等艙二等艙,算是平民船,能搭乘一千多乘客。這種船,不萊梅船廠這兩年造了足足八艘,非常適合從國內去婆羅洲。
    一同歸來的是一艘比較特別的船,排水量四百多噸,速度高達二十五節,但卻隻能載貨一百五十噸的貨船。
    隻看這種配置,就知道造價高的驚人。不過,對於平湖守備旅來說,這艘高速補給船,非常重要。可以依靠速度,保持平湖和金門以及東南大島的聯係,物資補給。這艘船,實際上是作為驅逐艦設計的,乃是設立在英國的船廠製造的第一艘船,包括船型在內都是江北係的團隊設計的。這艘船使用了很多新技術,需要實踐中發現問題加以改進。
    紅旗軍海軍在這場戰爭中發現,兩百噸級的魚雷艇,魚雷戰效果不如一百噸和五十噸的魚雷艇。而,噸位所限,又不能伴隨艦隊遠洋作戰,因此有些雞肋,所以海軍將會不再列裝二百噸級的魚雷艇,這艘四百多噸的船,就是新型驅逐艦的實驗船。海軍方麵,雖然一時半會兒不會增加大型艦艇,但五十噸魚雷艇會很快補齊十二艘的滿編(戰爭結束之後,列強允許向大清出口軍艦了)。新的五十噸級魚雷艇,會非常先進,綜合了德國和英國以及法國的魚雷艇設計,並且使用了最新的動力係統火管鍋爐和蒸汽輪機,速度將會達到三十節!而且,由於動力係統的升級,減輕了重量,目前打算製造的一百噸魚雷艇,將會使用鋼鐵的船殼,不再使用木殼。(五十噸還是木殼)
    李新宏在歐洲一呆就是十幾年,中間甚至沒能回家一次,當年三十多歲現在已經年近半百。隨船歸國的,還有李新宏的兒子女兒女婿,連孫子孫女都好幾個了。都是親人,李林楊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
    更讓李林楊喜出望外的是,天才王匡歸來了!
    在江北,很多人都堪稱天才。而王匡則是天才,不一樣,真的不一樣!當年李林楊去歐洲,擔心自家天才被皮糙毛多的洋妞給啃了,於是給王匡介紹了對象,現在已經結婚。王匡的老婆全鳳淑當初隻是李林楊辦公室的小秘書,純純的文科生。現在,給李林楊帶回來了一個絕大的驚喜!
    X光機!
    因為李林楊經常的搞一些新玩意,有些成功,有些太超前。當年遇到鑄造鋼坯(造炮管)不合格,氣孔夾渣甚至裂紋經常出現,他先是搞了個簡易的磁探傷,但那玩意太需要經驗。於是就絞盡腦汁畫了一份X光機的示意圖,其實他也不很懂這玩意。而全鳳淑當時負責的就是整理這類資料。
    看過示意圖,知道用途。然後經過天才丈夫的“點化”,然後四年時間,不僅讀完了大學,還搞出來了X光機。而且還花了不少錢在歐洲美國申請了專利。
    諾貝爾已死,諾獎沒跑兒了!曆史上倫琴是去年11月8日才發現的倫琴射線,也就是X光。而全鳳淑在去年年初已經發現了X光,並在年底造出來了X光機!而荷蘭的第一台X光機,今年一月份才出世!“和真正的天才在一起,可不僅僅是柯爾蒙,還提智商!”某人驚歎。
    反倒是大天才王匡,搞的項目,是拿不到諾獎的。但是王匡的項目,更加重要!
    夫妻雙雙把家還,而且雙雙都成為江北大學堂的教授,並且都擁有自己的實驗室!